送别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stonez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小学老师只有一个,教所有科目。
  有一天语文课上,老师突然教起了唱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时不理解含义,体味不到离别,也听不出沧桑,只是覺得歌词挺美的。现在想想,当时老师在那个小教室里唱这首歌时的表情,大概也是隐藏着什么故事的。
  可能那是记忆里很早的启蒙,“长亭外,古道边”便是心中的送别之地。
  2
  还有一个谜一样的送别后的故事。
  朋友说他父亲送他去上大学,送到后,他不小心把包丢了,父亲的钱和证件什么的都在里面。父亲没有责怪他,只是让他好好在学校念书,自己一个人回去了。
  十多年前,讯息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跨了好几个省份的距离,什么都没有的父亲是怎么回家的?朋友当时小,没有想过这件事,后来大了,想到这件事,却又不知道怎么问出口。
  若说这是人生,也不乏有一个温柔却带点残酷的侧面。
  3
  看《对照记@1963》,三个作者同写火车的那章,胡洪侠在《从此生活有了远方》里面有段话:
  要走了,父亲母亲送我到胡同口,还要往前送。
  我说:“你们回去吧,过年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父亲说:“走吧走吧。想着写信回来。”父亲停下了。
  母亲独自继续往前走。
  自行车骑出老远了,我回头,见母亲还在往前走。
  我知道从此真的是出远门了:母亲送你有多远,你前面的路就有多远。
  4
  雷平阳在《关于母亲的札记》里面同样有一个细节:
  当年他离开时,他的母亲没有送他,只有妹妹来了,因为老年人送年轻人,在昭通土城乡那个地方,是忌讳的。
  这样一看,前者送,让人感同身受;后者不送,让人刻骨铭心。
  两个送与不送的母亲,都逃不开一个“爱”字。
  5
  梁实秋在散文里写道:“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
  梁实秋还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欣赏这种心情。
  如今社会发展很快,现在的交通工具将空间距离拉得很近,所以送别这件事,再没有那么深刻的意义。我们送别,送完之后,也向自己充满仪式感地告别,然后期待下次的相遇。
  (余娟摘自《肥东晨报》2021年4月16日/图 雨田)
其他文献
我偏爱菊花。院子里长了两池菊花。开得早的一池,俗称“万点黄”,沾点野气,花玲珑而金黄,成百上千朵铺展开,很有气势,初冬的小院欢快而芬芳。  另一池里只是两小盆波斯菊,一紫一黄。去年,我是在路边把它们请进家的。好像那天心情很好,下班的路上,看见许多卖菊花的摊点,想买的念头车轮一样滚动不歇。直至桥下那一片姹紫嫣红前,我才停下。各色菊花肥硕而明丽,惹人喜爱。花匠我是认得的,就住附近,是个懂花也懂生意的老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快节奏的生活总让我们认为竞争与拼搏才是人生的主题,我们总是习惯用尽全力去争取,铆足劲儿去表现。  可我们似乎忘记了,即使在竞争上岗的大环境里,也有些东西不能争,不必斗,没有必要事事求最好,也没有必要事事逼自己全力以赴。  渐渐地我们感到疲惫,开始想要慢节奏的生活,告诉自己今天不行还有明天,可我们似乎又忘了明日无多,有些事情不能等待。  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
上个月陪家属去医院看了个急诊。大医院的急诊科通宵忙碌,有种巨大的压迫与恐惧感,果然人生就是“日常活着最怕穷,去了医院就怕死”。  人有恐惧是好事,恐惧催生智慧,同时也催化自律?????。从医院出来,站在刚下完雨的街上,我决定在为人生的柴米油盐和稻粱谋之外,增一个新的计划:每天做一件能让自己长寿的事。  人最好的状态,是“尽人事,听天命”。每天做一件让自己长寿的事,能不能真的长寿,看天,但想到自己在
干菜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每年夏秋两季,不少人家都会自制一些干菜,留待冬春时节食用,以备青黄不接。  有一个朋友,回乡探亲,回来后送给我一份很特别的礼物——干菜。千里迢迢,朋友居然背回来一包干菜送给我,简直是匪夷所思。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挺感动的,因为这包干菜跟着他坐飞机,倒火车,就算他送我一片鹅毛,也是礼轻情意重!  我把那包干菜拿过来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倒是有一丝干菜的清香,只是卖相不大好看,颜
山不论高低,去读,够读一辈子。看山跑死马,及至面前,仰头望,山云杂陈,树冠纷乱,草石纵横,要解透其中斑驳的古、生长的今,难。  下午几位诗人、作家走进紫蓬山,意欲读一卷山书,听冬天的风吹动山石树草之音。紫蓬山有历史,紫蓬山有苍古,紫蓬山有吸动目光的太息之力。作家、诗人们兴奋,一地走叶,恰恰合了心韵。  紫蓬山我去过数次,对其间的山石因缘、淳情爽朗,在仰慕中多有思忖,但在我和作家、诗人们介绍时,突然
一家大型公司正在裁员,杰莉和露西都不幸地上了解雇名单,被通知一个月之后离职。杰莉回家后,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十分气愤,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待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解雇我呢?”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出于同情,还安慰她几句。可杰莉老是满口抱怨,就让人烦了。不仅如此,杰莉还把抱怨之气发泄在工作上:“反正我在这儿只有一个月了,干好干坏都一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
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外部的信息就接踵而来。如果你观察自己一天的生活,会发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应付这些信息,哪怕是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人,他可能也一直在看外面,听外面,来不及真正感受自己的内心。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女人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幸福,会跟人抱怨说,丈夫不好,儿子不好,只要身边的人做出改变,她的生活自然会变得更好。长期下来,对她本人非常不利的一个影响在于,看上去她是那个无时无刻不在评判他
上苍对谁都是公平的。  假如把一个人一生消耗的食物累加起来,那么每个人的消耗大致也是相同的。如果有人暴饮暴食,过早地消耗完他应有的份额,也就意味著他会患上某些疾病,加快走向死亡。  佛家有“大限”的提法,任何事物都是有“限”的,超过此“限”就会“物极必反”。  人生际遇总是遵循着某种平衡,得到的必然以失去为代价。你得到金钱,或许会失去了休闲时间;得到事业,或许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诗句云
两年前,站在两间空空如也的实验室里,张炜知道,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亲自联系购买国外的高精尖仪器,带着学生一点点地去淘小零件。未来在她脚下一点点延伸开。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位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得主——张炜。  当“淡定”遇上“抉择”  “云淡风轻”,这是张炜给人的第一印象。她话不多,当你恨不得想倾听她的所有故事时,她却浅浅一笑:“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就是每天在坚持自己的事情吧。”但如果你认为
叶公问子路,对孔子什么印象?子路是孔子最贴心的学生之一,本来应该脱口而出,子路没有。同为孔门弟子,宰我说:“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说:“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些话神采飞扬,后来都被记录在《孟子》里面。平日惯于“率尔而对”的子路,这回竟讷讷无言。孔子闻知此事,启发他说:“你何不这样告诉他:那个老头的为人啊,不过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