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过程,不怕无教可施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观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君不见时下课堂,走马观花者,比比皆是?君不见时下课堂,蜻蜓点水者,亦已多见不怪!笔者提出“做足过程,不怕无教可施”,看似为“教”振臂呐喊,实则为“学”孜孜以求。只有建立在以“学”为本的基础上的“教”,才是不流于形式的教,才是目中有人的教。
  一、一石激浪宽泛教
  案例:“理解字词”教学片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说说文中出现的哪些字词需在音、形、义方面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2.学生自读自悟。
  3.交流(举例)。
  生1:“乖”字不要多两撇。
  师:不是两撇,应是一撇一捺。(随即板书,点明这是字形上要特别注意的)
  生2:“喷香”中的“喷”字应读pèn。
  师:提醒得好,“喷香”与“香喷喷”中的“喷”读音不同。(随即板书,点明这是字音上要特别注意的)
  生3:“诞”字的书写要特别注意。
  师:这是个特别容易写错的字,与“廷”不要混淆。(随即板书,点明这是书写时要特别注意的)
  生4:“兜”字的笔顺要注意。
  师:提醒得非常好。(随即板书,要求学生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书空)
  ……
  4.师:有没有其他需要提醒的了?(没有学生再举手)……还有没有不懂的字词,或难以理解?或很抽象的?(没有学生举手,教师再次督促大家仔细、认真地默读。)
  5.师:知道“灵魂”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一片哑然)
  6.教师解释“灵魂”(略)。
  感悟:此环节的设计不仅符合小学语文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科学规律,即“初读课文,理解字词”,而且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做得扎扎实实,过程充足,简捷有效。初读的要求提得明确有效——哪些新字词需从音、形、意等方面提醒同学注意?这个问题提得极好,言简而面广。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只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才具有可操作性。从交流结果看,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找到了本课中的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而“灵魂”一词并非学生提出,教师面对学生的实际(有的词语看似明白实则不能规范地用语言表达)指出“灵魂”一词,事实上学生的确不懂,这是教师精心备课之后的点睛之笔。观者不必因忌“灌输”而跌眼镜。其实,“灵魂”一词在本文所有的词语中可算是最抽象的,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根据最后“小女孩和奶奶一起飞走”的结尾,有必要让学生明白是小女孩的“灵魂”随奶奶飞到天堂去了,这样的写法寄托着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理解“灵魂”既是阅读扫清障碍的需要,也是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深情的必要之举。
  从学的角度审视这一片段,生字新词不仅需掌握读音,认清字形,还得理解字义。该教师提的问题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指向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教师能从音、形、义三方面立体式地提问,既可顾及不同学生已有认知的层次性、差异性,更可以引发和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大部分学生的学情被积极调动,课堂上,一旦教师的“呼”有了学生的“应”,势必为“教”留足一定的空间,便于有的放矢地引导。
  二、层层剥笋踩点教
  案例:“提炼内容”教学片段
  1.师: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1:课文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因卖不出火柴,露宿街头,最后冻死了。
  师:你说出了“人”和“事”,但很简单。我们能从你说的结局中感受到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学生公认:可怜)
  2.师:在表述课文主要内容的过程中,能不能用上一些修饰词,体现小女孩命运的“可怜”?(定好基调,引而不发)
  生2:在一个大年夜,又黑又冷,一个又饥又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因卖不出火柴而露宿街头,最后冻死了。
  师:比刚才的同学概括得好,加上了时间、环境和“又饥又冷”,这些都能凸显可怜。但第一句可以直接说成“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但事情部分欠说得清楚一点,谁再来试着说一说?
  生3: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又饥又冷,她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因卖不出火柴而不敢回家,在街头的墙角,他擦燃了一次次火柴,看到了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最后,她冻死了。
  师:这几个“看到了……看到了……”都是小女孩的——(学生说是“幻想”,教师指正“幻境”更合适)“幻境”,再代入说说。
  生4: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又饥又冷,她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因卖不出火柴而不敢回家,在街头的墙角,他擦燃了一次次火柴,看到了美丽的幻境,最后,她冻死了。
  此刻出示: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又饥又冷,她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因卖不出火柴而不敢回家,在街头的墙角,他擦燃了一次次火柴,看到了美丽的幻境,最后,她冻死了。
  3.师:按照这样的说法,每个同学自己说一遍。再根据这个主要内容,简要概括一下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先写残酷的现实,再写美好的幻境,最后写悲惨的结局。(在前面的交流中,“美好的幻境”和“悲惨的结局”事实上已经谈到,所以学生能较快地概括出来)
  此刻板书:残酷的现实——美好的幻境——悲惨的结局。
  4.师:概括得很好,能说说在文中“残酷的现实”具体指什么事吗?
  (学生纷纷发言,得出具体指“卖火柴”这件事)
  教师随即板书:卖(与第一部分对应)
  在引导得出与中间部分对应的是——擦。
  师:根据前两部分,我们概括出“卖”和“擦”,你们说说与“悲惨的结局”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字?
  生1:“飞”。(指小女孩和奶奶飞走了,意味着小女孩死去了)
  生2:“烧”。(理由——略)   还有学生说到“坐”“死”等字,最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火柴这一贯穿全文的线索中,得出“捏”字。
  此刻板书:卖——擦——捏。
  感悟:教的过程就在于对有的问题“穷追不舍”,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肤浅,教师绝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读、再悟、再交流,或进行适时适度地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纵观这一环节,犹如看一位有经验的老农娴熟地剥笋,利索、从容。此片段最大的特色是教学过程充分,训练扎实而有层次。教师一步一个点,耐心地引导学生将一篇较长的童话概括成几句话,并最终提炼成几个字。其间有炼词的训练,如,引导得出“幻境”一词的环节。也有梳理表达顺序及归纳练习,如,引导从“在一个大年夜,又黑又冷”到“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的训练。通观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最初的笼统概括变成具体简洁的主要内容,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添加修饰词的时候,不是让学生毫无根据地凭主观愿望来添加,而是提醒学生注意“可怜”这个感情基调,可谓生动而精彩地展现了课堂教学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笔者听过不少类似的课,一般的概括训练到此足矣,可在此课中,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将课堂推向高潮,将学生的思维继续提升,继续蓄势。直到“卖”“擦”“捏”三字横空而出,“柳暗花明”之境才豁然而生。
  三、草灰蛇线贯穿教
  案例:“课堂练笔”教学片断
  1.初读谈印象——关注小主人公
  师:大家刚才都读了课文,现在请合上书,此时你能想起来的画面就是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小女孩太可怜了!在大年夜的晚上还要出来卖火柴。
  师:说得好,你关注到了这是个特殊的日子。
  生2:她得不到妈妈、爸爸的爱,衣服穿得那么少,那么破!但是她的奶奶一定是疼爱她的!
  师:你不仅从文字中读到了重要的信息,还从插图中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生3:小女孩非常饥饿,非常寒冷,所以她会从火柴光里看到烤鹅和火炉。
  师:说得真好!相信很多同学对此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
  2.细读写批注——走近内心世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用心默读全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及时写下自己的想法。相信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读懂这卖火柴的小女孩。
  交流:(略)
  ……
  3.对照比童年——外化口语表达
  师:读了安徒生笔下的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可以穿越时空,让小女孩来到我们学校,她一定会有很多话想同大家讲;作为同龄人,你们也一样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跟小女孩比,自己真是算很幸福的了!(师:但你有时肯定还不知足?)对,现在起,我要好好珍惜!
  生2:我真想给她买一些礼物,跟她做个好朋友!
  生3(男):我有很多玩具,好多都被我弄破了,小女孩的故事让我觉得惭愧。
  师:老师相信你知道怎么做了——怎么没有同学讲讲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4:她一定会感到惊奇,会摸着我们的课桌和书本,问我们许多问题。
  生5:她会说:“你们真幸福!”
  ……
  4.模仿学练笔——水到渠成抒情
  师:跟大家一样,有一位刘倩倩同学读了这个故事,写了一篇《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师:小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你们看出来了吗?
  师:让我们再通过一个动画短片来回顾这个故事,然后也试着来写一写心里话。
  课件出示:
  (1)仿照《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写写你的感动。
  (2)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们会怎样呢?
  (3)小女孩的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作者这样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悲愤的心情,感受到他对穷苦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对社会强烈的不满。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样结尾?
  学生练笔。
  交流评议。
  感悟: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作者始终贯穿着“写”的教学,时隐时现。对此,笔者极其认同,朱作仁教授曾明确表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一个‘写’字。”在这堂课里,该教师将“写”这条线放得很长,将指导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在练笔前做好了应有的情感、语境铺垫,能抓住练笔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有效引导。整个练笔指导的痕迹是清晰可见的:找准了时机,使学生有话可写;创设了一定的情景,让孩子们有话愿写;授之以渔,让学生有话能写;循序渐进,让学生最终都能写。■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越城区
  东湖镇中学小学部)
其他文献
胖胖的福先生来了  他穿着大红衣服  成天咧着嘴巴  笑得好开心  好像每一天都是  快乐的节日  他觉得自己是多么富有啊  他不但有一片  肥沃的良田  更重要的是  他用勤劳和智慧来耕耘  并且还有一颗  善良友爱的心  [福]形声字。 “礻”是“示”变形后形成的偏旁。 本义:幸福、福运、福气。  “福”的形体演变  “福”的硬笔书法练习  与“福”有关的小故事   相传,贴“福”字之风始于
期刊
地点:农田  人物:爷爷、奶奶、哥哥、妹妹、小狗   (第一幕。爷爷和哥哥种萝卜。)   (旁白:春天到了,爷爷种下了许多萝卜种子。)   爷爷:把这些萝卜种子种下,等秋天它们长成了大萝卜,我们就有好吃的喽!   哥哥:爷爷,我来帮您浇水吧!   爷爷:好啊,来吧!   (旁白:春去秋来,萝卜长大了。)   爷爷:这个萝卜长得最大,我今天就把它拔出来,做一锅美味的萝卜汤!(爷爷走到萝
期刊
妈mā妈mɑ风fēnɡ一yí样yànɡ地de回huí到dào了le家jiā里lǐ,但dàn这zhè一yí次cì,莎shā莎shɑ和hé迪dí伦lún并bìnɡ没méi有yǒu像xiànɡ平pínɡ时shí一yí样yànɡ高ɡāo兴xìnɡ地de扑pū上shànɡ去qù拥yōnɡ抱bào妈mā妈mɑ,饥jī饿è的de他tā们men甚shèn至zhì没méi有yǒu像xiànɡ往wǎnɡ常chánɡ那
期刊
立春(2021年2月3日)   豆苗儿们,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直到立夏前一天,都被称为春天。立春有吃春饼或春卷的习俗,俗称“咬春”。立春前后会迎来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春节,农历大年初一,豆苗儿们会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春风吹过,大地冰雪消融。   二候蛰
期刊
我有一个小弟弟,今年三岁,他叫乔治。当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给他起名叫“乔治”。他的脸蛋胖嘟嘟的,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哎,要是我也长得像他那么白就好了!   弟弟是个跟屁虫。我弹琴的时候,他也坐在他的琴旁,摆上一本书,装模作样地弹。我唱歌、跳舞的时候,他也要穿上小裙子,在一旁又唱又跳。   弟弟是个讨厌鬼。我拿什么,他要什么;我玩什么,他抢什么!我想安静地写作业、画画,他都要过来捣乱。爸
期刊
在我咿呀学语时,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绘本。他们每天都给我讲绘本故事,使我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幼儿园后,爸爸妈妈又给我买了很多带注音的故事书,教我学习拼音。很快,我就能独立地读完一本书。现在,我上小学了,认识了不少字,我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小书屋里“畅游”一番。   阅读,让我梦想坐上“神奇校车”,跟着弗瑞丝小姐和她那些顽皮的学生,经历一次精彩又刺激的大探索;阅读,让我知道了“百家争鸣”,了解了
期刊
一yì天tiān,我wǒ听tīnɡ到dào敲qiāo门mén声shēnɡ,门mén外wài居jū然rán站zhàn着zhe一yì只zhī狗ɡǒu熊xiónɡ。   狗ɡǒu熊xiónɡ一yí见jiàn到dào我wǒ,兴xīnɡ奋fèn地de叫jiào着zhe:“恩ēn人rén,你nǐ救jiù过ɡuò我wǒ,我wǒ来lái报bào恩ēn啦lɑ!”   可kě怎zěn么me会huì呢ne?我wǒ根
期刊
雨季为非 洲 大草 原 带来了勃勃 生 机 ,狮 王 的领dì shànɡ rè nɑo fēi fán shī zi men zhènɡ zài qìnɡ zhù xīn shēnɡ mìnɡ de dào lái地 上 熱闹非凡 ,狮 子 们 正 在 庆 祝新 生 命 的到来。shī wánɡ ɡāo ɡāo de jǔ qǐ dà nǚ ér ài mǐ xiǎo shī zi bìnɡ m
期刊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需要让学生经历由“10个一表示1个十”的过程,从而理解把“十”作为计数单位,使他们不仅能读写这些数,而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课堂教学中,通常结合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的操作进行教学。  情景回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铅笔?  生:12,16,20,17等结果。  师:我们
期刊
一、案例描述  《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和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合作意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上“二年级立定跳远”体育课时,我利用了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同学们跳起来欢呼:“太棒了!”  师:“我们今天扮演一群可爱的小青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