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结构与潜在效率: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

来源 :财经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剩余控制权有转换为剩余索取权的动机。现实的剩余索取权分割与剩余控制权结构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匹配關系,权威排序是影响剩余控制权转向剩余索取权的重要变量。据此构建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研究分配结构对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取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权威排序至少为三级,剩余索取权分割主体的趋利选择,倾向于减少有效剩余控制权与有效剩余索取权;以剩余控制权为基础的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存在未实现的潜在效率。调整分配结构,是“激发”潜在效率的可能途径。
  关 键 词: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权威排序 潜在效率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对企业组织形式的探索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始终是广受关注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制,更是备受瞩目。在对国有企业改制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的探讨中,效率损失、代理成本、监督成本、社会负担等,都是常见的论据与思路,而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错配”,也是其中之一。
  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被视为契约的治理结构(威廉姆森,2002)。[1]在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存在的条件下,契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哈特(1998)将不完全契约中未规定内容的支配权称为剩余控制权。[2]不完全契约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收益即为剩余,对剩余的要求权则是剩余索取权(王雷和党兴华,2008)。[3]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可质押性,剩余控制权收益一定为正(权小锋和蒋军锋,2009),[4]剩余控制权必然要求实现与其匹配的剩余索取权。因而,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与企业效率关系密切。王雷和党兴华(2008)认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配置,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3]袁云涛和王峰虎(2003)则结合分工,将剩余控制权配置的经济效率内生于企业的生产环节,论证剩余控制权配置的重要性。[5]张衔和黄善明(2001)从员工效用函数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员工凭借其人力资本所取得的剩余控制权,谋求剩余索取权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可能性。[6]从激励的角度,樊行健和孙峥嵘(2004)、袁建昌(2005)分别论证了上市公司经营者与技术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7][8]
  掌握剩余控制权的主体要求剩余索取权是必然的,也是现实的。然而,剩余索取权的实现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分配结构。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决定的,从剩余控制权向剩余索取权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条件。
  二、 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权威排序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联系可归纳为:剩余控制权决定剩余索取权的实现程度;剩余索取权反映剩余控制权的配置结果。现实中,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往往分属于不同主体。不同主体对其所有权利的各自主张,使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联系变得疏离。需要补充新的变量,以规范此组联系。
  资本所有者通常被视为剩余索取权的当然所有者。但所谓剩余,本质上是价值,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唯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资本所有者在剩余索取权分割上的优势地位,与剩余创造无关,——甚至与剩余生产以及剩余控制权的关系也不大,而只是经济关系的规范结果。另一方面,分配的具体形式与企业内部层级分工的具体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性,居于不同层级分工的企业内部主体,在分配中的地位也必定不同。权威排序,可作为衡量不同内部主体以其剩余控制权要求剩余索取权的效率的关键变量。
  所谓权威排序,是指各种性质类似的因素在权威规则制约下的排列顺序。权威规则直接地体现为企业中的权利博弈结果。外部经济关系与企业内部层级分工是权威排序的影响变量。其中,经济关系对权威排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不论权威规则如何设定,资本所有者总是排序更靠前的权威者。企业层级分工同样影响权威排序,其变化将使得权威排序发生相对调整,表现为非资本所有者在权利博弈中的话语权增强。
  将权威排序变量与分配结构联系起来,得到一组完整的链条:多元化的剩余生产主体,形成多元化的剩余控制权结构;只有取得与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剩余,剩余控制权才转换为现实的剩余索取权;权威排序是决定转换效率的影响变量,排序靠前的权威主体具有更强的转换能力。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现实匹配程度,与分配主体的权威排序正相关。
  三、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的构建
  (一)基本假定
  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设计如下假定。
  假定1:剩余控制权总能“创造”与其匹配的剩余索取权。
  假定2:三级权威排序中,主体1、2分别为非零级主体,主体1排序靠前。
  假定3:权威排序只作用于存在争议的剩余索取权。
  (二) 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
  由假定,可构造三组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
  模型(1)表明,主体1与主体2掌握全部剩余控制权且二者之间无冲突。因而有: ,且: 。当此时,主体1与主体2共同分割剩余索取权,且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决定于剩余控制权结构,即剩余控制权都能实现与之匹配的剩余索取权。因而,这组剩余索取权分割能够形成对双方的有效激励。
  模型(2)表明,主体1与主体2掌握全部剩余控制权,但二者之间有重合。因此,双方在要求实现与其剩余控制权匹配的剩余索取权时,必然存在冲突。
  其一,若冲突表现在剩余控制权内,根据假定,这种冲突由权威排序决定,因而有: 。
  其二,若冲突表现在剩余索取权内,则主体1与主体2首先要求实现与其独占的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剩余索取权;其次,主体1与主体2根据权威排序,共同分割剩余控制权重合部分所规定的剩余索取权,即: 。若权威排序与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转换之间存在严格线性关系,则重合的剩余索取权的分割比例应满足: 。其中, 与 分别为主体1和主体2在重合的剩余索取权中的分割份额。   除了重合的剩余索取权完全归属于主体1或主体2的特殊情况,即: 或 ,则无论对于主体1还是对于主体2,剩余控制權都没有转化为与该剩余控制权相匹配的剩余索取权。即使重合的剩余索取权完全归属于主体1或主体2,即有: 或 ,也只表明仅有一个主体剩余控制权能够完全实现其所要求的剩余索取权。事实上,甚至连这种特殊情况也不会出现。由于存在至少三级的权威排序,则主体2必然能够实现部分与主体1不重合的剩余索取权。因此,此种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从激励上是比不上第一种的。
  模型(3)表明,主体1与主体2没有掌握全部剩余控制权,排序为零的第三方主体,也掌握部分剩余控制权。可令: ,其中, 为主体1与主体2没有掌握的剩余控制权。根据假定1,必存在与 相匹配的剩余索取权: ,使得: 。当此时,主体1与主体2首先实现 与 的部分。对于剩余索取权 部分,根据假定2,也将属于主体1与主体2。对 的具体分配,则取决于二者在权威排序中的相对位置。若权威排序与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转换之间存在严格线性关系, 中的分割比例将满足: 。至于特殊情况: 或 ,即 完全归属于权威排序中更占优的主体,则在现有假定中并不成立。因而主体1与主体2各自规定的剩余索取权后,都将参与对 的分配。这表明,主体1与主体2都被过度激励了。
  四、剩余索取权分割扩展模型
  (一)修正假定
  在上文中,假定剩余控制权总能匹配相应剩余索取权。因此,权威排序的作用被限定于解决有争议的剩余索取权分配。虽然权威排序在此情形中确实能够发挥作用,但企业现实行为更加复杂,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修正假定1:权威排序影响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关系。
  修正假定2:剩余控制权区分为一般的与有效的,与之匹配的剩余索取权也区分为一般的与有效的,分别表示为: 与 ; 与 。
  (二)剩余索取权扩展模型
  当此时,主体2因其靠后的权威排序,而无法实现的那部分一般剩余控制权所要求的剩余索取权,要小于主体1凭借其靠前的权威排序,实现的比其一般剩余控制权所要求的更多的剩余索取权,总剩余索取权减少了。就剩余控制权而言,虽然主体1的有效剩余控制权比其一般剩余控制权更大,但是这一增幅,却不能弥补主体2的有效剩余控制权与其一般剩余控制权的差额。因此,总有效剩余控制权变小了。
  与此前两种情形不同,此情形所需要的条件是现实的。由于权威排序的作用,主体1与主体2都将做出行为调整,并会对总剩余控制权与总剩余索取权带来负面影响。就主体1而言,更靠前的权威排序,能取得比其剩余控制权所要求的更多的有效剩余索取权,由此形成的行为激励是:努力取得更多一般剩余控制权,或强化其权威地位进一步增强其一般剩余控制权向有效剩余索取权转换的效率,从而实现更多的剩余索取权。就主体2而言,更靠后的权威排序,使其只能取得相对更少的有效剩余索取权,由此形成的行为激励是:努力寻求其权威排序的变化,或谋求实现一般剩余控制权的其他途径,从而实现更多的剩余索取权或“隐形”的剩余索取权。因此,如果权威排序的作用,使分配主体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不能形成匹配关系,则主体1与主体2分别根据自身损益做出的调整结果,最终将使得总剩余索取权变小。
  (四)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与潜在效率
  从推导三可以看到,无论是主体1还是主体2,受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的激励,其行为选择总会导致总剩余索取权的减少。这意味着,三级排序的企业中,总会存在效率损失——因为有效剩余索取权比两个非零级主体的剩余控制权之和更小。
  在现实的企业分配方式中,资本所有权占据主导地位,可直接视为主体1;其他任何非资本所有权都可视为主体2。根据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可知,当非资本所有权的一般剩余控制权不能实现其要求的剩余索取权时,整个企业的效率会降低。效率损失与非资本所有权所掌握的剩余控制权与能实现的剩余索取权直接相关,且表现为剩余控制权转换剩余索取权的比例越小,效率损失就越大。
  值得继续深究的问题是,若有相应的措施调整非资本所有权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或许能减小效率损失。考虑到这一比例是由权威排序所决定的,而权威排序又决定于经济关系并受层级分工影响,则减少效率损失、将潜在效率转换为现实效率的途径就已经明了了。不论是宏观上经济关系的调整,或是微观上内部层级分工的调整,都能够实现效率提升的目标。
  六、结语
  剩余控制权结构理论上决定着剩余索取权分割结构,后者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了分配结构。由于分配对象本质上是价值,而现实中,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是脱节的,因而剩余控制权对剩余索取权的决定作用,并不如传统理论上所表现得那么明显,权威排序是重要的中间变量。以此逻辑为基础构造的剩余索取权分割模型,根据其推论可知,分配结构与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分配结构的适当调整,有助于实现潜在的效率。而这,或许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论题。
  参考文献:
  [1]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2.
  [2]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费方域,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王雷,党兴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公司成长绩效—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8):128-138.
  [4]权小锋,蒋军锋.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公司绩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8):78-88.
  [5]袁云涛,王峰虎.分工、剩余控制权配置与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的制度解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0-94.
  [6]张衔,黄善明.员工效用函数、员工剩余控制权与企业治理结构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1,(3):75-78.   [7]樊行健,孙峥嵘.上市公司经营者剩余索取權的经济分析[J].财经科学,2004,(2):46-49.
  [8]袁建昌.技术型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制度安排[J].科学管理研究,2005,(3):87-89.
  Abstract: Residual control right can be transferred to residual claims. There is no stable relationship to match the divisions of residual claims and residual control right structure. The authority ranking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to influence the transfer from residual control right to residual claims. The residual claims divis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ly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distributional structure to efficient residual control rights and efficient residual clai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authority ranking is larger than level three, the division entities of residual claims tend to reduce efficient residual control right and efficient residual claims because of theirs profit-orientation. There is potential efficiency exists in the division structure of residual claims based on residual control rights. The adjustment of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s a possible way to motivate potential efficiency.
  Key words: residual claims; residual control right; authority ranking potential efficiency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建立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以资本账户开放度作为门限变量,以贸易开放度、总国内储蓄率和金融发展程度作为控制变量,研究新兴经济体异质性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当资本账户开放度从低体制状态向高体制状态转变时,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证券投资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其他投资的促进作用由显著到不显著。为此,应平稳有序地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合理
期刊
摘 要:精准科学地度量和描述信用风险及传染机制有利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高效健康发展和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运用修正KMV模型测度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信用风险,并采用最小生成树(MST)算法考察银行间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结果显示:政策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产品在各个时期信用风险均处于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的产品违约率前期略高于前兩类银行,但后期明显下降;后三
期刊
摘 要:基于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获取全面的媒体信息数据,运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计算沪深300指成份股的特质波动率,并将媒体信息的关注度、媒体情感、媒体关注度与媒体情感的交互作用纳入统一的计量分析模型中,综合探究媒体信息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情感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情感相互作用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媒体信息对金融资产价格的
期刊
摘 要:通过运用SEM模型,从激励协同视角系统分析中小银行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激励协同对战略联盟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激励协同通过促进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进而对战略联盟创新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激励协同序参量对战略联盟创新绩效及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激励协同;战略联盟;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及信息熵对金融环境特别是融资环境和碳市场的关联性進行分析,构建碳市场与金融环境指标体系,并对其关联度进行排序及指标甄别,结果表明:中国在建设碳市场的进程中,政策导向应依靠国内融资,国际资金只能作为辅助渠道;积极促进绿色债券、基金等股权债权的发展,比银行提供间接融资对碳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金融机构信贷中真正用于低碳生产或投资的款项十分有限,政府只需对信贷结构稍加优化,向低碳领域
期刊
作者简介: 降 刚(1986—),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與风险管理;沈沛龙(1964—),男,山西襄汾人,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摘 要:基于银行业在宏观风险来临时出现的流动性不足和系统性风险,通过建立DSGEVAR模型,考量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运行框架下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结果发现:银行同业借贷、其他证券资产和交
期刊
摘 要:基于18个国家级新区所在地和其高新区的数据,运用四阶段DEA模型,考量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财政政策效率,研究发现:多数地方的新区和高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均大于1,且中部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不管是在新区还是其高新区均是最小,说明多数地区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表现为“激励效应”;结合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高新区与新区的财政政策效率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一些能对新区财政政策效率造成显
期刊
摘要:我国税制变迁的进程,呈现出政策主导的特征,可分为税制变迁“法外运行”、政策推动税制整体立废、政策推动税制局部修正三种类型。针对具体情形在所涉事项和所及范围上的差异,应施予不同的法定要求。一方面,坚守税收法定的基本要求,有关税法核心制度的整体变易,必须循法律轨道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机制的构建,彰显纳税人“同意”之核心意蕴。“程序—实体”的二元规制路径,同财税法作为公共财产法的基本定位一脉相
期刊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S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
期刊
摘 要:美国油气法捕获规则系判例法确立的一项产权制度,从野生动物捕获规则移植而来。该规则对美国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等问题。美国各州相继通过颁布强制联营规则、井间距规则、禁止浪费规则等一系列配套立法对油气法捕获规则进行修改和限制,提高了油气开采效率,保证了油气产业的有序发展。借鉴美国油气法捕获规则的立法与司法经验,我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立法应当制定油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