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共焦显微镜观察研究

来源 :眼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的角膜状况。方法: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对4例(6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测,对比裂隙灯及普通显微镜观察分析检查情况。结果: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病变角膜裂隙灯下呈现面包屑样的灰白色混浊,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中呈现出伊红染的颗粒,沉积于基质板层之间,在共焦显微镜下则为中高反光的团块,相互融合,并取代了基质细胞。结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病变从裂隙灯到普通HE染色下的显微镜,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Ozurdex治疗不同OCT分型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经眼底检查、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35例35眼.根据患者OCT采集图像,将存在黄斑区视网膜海绵样水肿且出现视网膜内弥漫性低反射的患者归入弥漫性黄斑水肿(DRT)组(12眼);将黄斑区视网膜内存在高反射间隔和大小不一低反射囊腔的患者归入黄斑囊样水肿(CME)组(14眼),将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增加、液体积聚并伴有浆液性视网膜
器官芯片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前沿科学,它利用微流控技术构建以模拟人体组织和器官功能为目标的集成微系统,可以为药物筛选和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估以及其他多种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接近人体真实生理和病理条件的低成本研究模型.器官芯片不仅可以模拟人体目标器官的三维微环境,而且具备样品消耗少、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多功能集成、精度高、自动化和便携等优点,拥有简化采集标本及诊断流程,助力提高医疗效果的巨大潜力.目前,微流控器官芯片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心脏、肾脏、肝脏、肺脏以及血管等全身多个器官组织相关芯片产品陆
近年来日益强大的眼内液分子/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简便、快捷和高效的特点,使得眼科医生在诊断眼内淋巴瘤时倾向于单纯只依据此类方法而淡化病理诊断的重要性。眼内液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因其本身只能“间接提示肿瘤细胞存在”的局限性而不能作为眼内淋巴瘤的确诊依据。眼内组织/细胞病理仍然是眼内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其价值和地位不能被其他任何分子/细胞生物学检测手段所替代。理解并掌握各种诊断、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规范和优化眼内组织/细胞病理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送检流程有助于提高眼科临床医生对眼内淋巴瘤的诊断效率和医
眼内淋巴瘤(intraocular lymphoma,IOL)比较罕见。按起源位置分为两种类型,主要类型为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rimary intraocular lymphoma,PIOL),也称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另外一种类型为继发性眼内淋巴瘤(secondary intraocular lymphoma,SIOL),为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淋巴瘤转移至眼内。按肿瘤类型主要分为三类,主要类型为眼内弥漫大B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s,MALT)淋巴瘤是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primary ocular adnexal lymphoma,POA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primary ocular adnexal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POAML)的临床类型和临床表现尚未被眼科医师熟练掌握,临床治疗亦无共识和指南。本文根据POA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与翼状胬肉初发型及复发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过碘酸雪夫(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riodic acid-schiff,CD31/PAS)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检测139例翼状胬肉组织(初发型105例;复发型34例)和10例正常结膜中VM的表达,分析VM与初发型及复发型翼状胬肉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关系。原代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
目的:探讨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以期减少眼眶淋巴瘤的误诊,提高生存率。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诊治的71例眼眶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男38例,女33例;左侧眼眶31例,右侧眼眶34例,双侧眼眶6例;原发病例67例,复发病例4例;年龄23~84岁,病程为3个月~15年。最
目的 探讨利用炫彩视网膜成像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BRVO患者49例49眼.散瞳后分别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基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海德堡炫彩成像(MultiColor)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FFA图像为依据观察动静脉交叉压迫点,利用Spectralis HRA-2炫彩成像对压迫点所处的血管进行分级评分并测量压迫点距视盘血管发出区的距离.根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外伤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均可能发生.曲安奈德(TA)作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在PVR的预防和抑制中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就TA在PVR预防和抑制中的分子机制、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TA更好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作为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了良性淋巴组织增生、非典型性淋巴组织增生、IgG4相关眼病以及多种恶性淋巴瘤在内的数十种疾病类型。临床诊断此类疾病应将患者眼部体征、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紧密结合。随着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等检测技术的进步,此类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正逐渐清晰。本文就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进行系统性描述,并重点探讨该类疾病的病理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