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美在初等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0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数学美中的和谐统一美、奇异美、对称美、创造美在初等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和谐美 奇异美 对称美 创造美
  
  数学研究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因此客观现实世界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着美的情趣、美的感受、美的欣赏、美的创造。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一个复杂的问题的简单解法、一个对称的式子、一个优美的图形、一个奇异的念头、及其一些似动非动的感觉,都会使我们沉浸在数学美的海洋中,当你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审视数学问题时,你会因数学世界的简洁、对称、和谐、奇异而赞叹不已;你会因数学的如此之美而如饮醇珍美酒;你会因此而陶醉在数学美之中,所以数学解题过程中应怎样去感知美、追求美、创造美,把数学的审美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一旦所解题目中提供的知识信息与审美情感相吻合时,就会激起审美直觉,使我们能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或策略。
  数学美常表现为符号、图形、式子的创造美,数式、结构的对称美,条件与结论、数、式、形的和谐统一美,形式、解法的奇异美等等。数学美在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欣赏解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学美同样也起到蕴涵解题思路,启发解题灵感的作用。下面我从对称美、创造美、奇异美、和谐统一美在初等数学解题中的运用谈一点浅显的体会。
  
  一、和谐统一美在解题中的应用
  
  “社会与自然总是力图使自己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数学更是这样,和谐统一美是促使解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解题中,我们可以从条件与结论、数、式、形的和谐统一等方面来探寻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例1、已知函数 ,试证明
  分析:本题的代数证法是比差或比商法,若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联想它在三角、解析几何、复平面中的含义,可得到多种别具匠心的证法。
  <1>由 联想到 得到三角证法。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 是点 到原点的距离,转化为三角形两边之差不大于第三边,从而得到几何证法。
  <3>面坐标系中,可转化为复数的不等式问题
  
  <4>图像法。 的图像是双曲线 的上支,根据双曲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介于两渐进线斜率之间而得证。
  例2、(蝴蝶定理)过⊙O的一条弦AB的中点C任意作两条弦DE和GF连结DG和EF分别交AB于M、N(图 1)。求证: 。
   分析:设
  各个角假设如图(1)所示。
  在ΔCGM中,由正弦定理得:GM=
  在ΔCDM中,DM=
  由交弦定理有 图(1)
  即 =…………………(1)
  同理得: =……………… … (2)
  (1)÷(2)得 == =1
  所以 即
  
  二、对称美在解题中的应用
  
  对称美是形式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给人们一种完美匀称的美感。数学有各种各样的对称,相同的结构特征的数式具有同等地位,处理的手法也必将相同。如果我们自觉地运用“对称”这一数学美的形式特征去解决具体问题,能使解题方法简洁明快。
  例3、已知 、 、 互不相等,且 ,求 的值。
  分析: 得 两边取倒数得
  由字母的轮换对称性易得:,
  三式两边相乘即得:
  
  三、奇异美在解题中的应用
  
  奇异美包含了独特、新颖、不同凡响的含义。在数学中,奇异性常是产生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的起点,给数学的发展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如数的发展就是一种奇异美的体现(有理数的拓展得到无理数;实数的拓展得到复数;同时实数之后发现“超实数”,复数之后出现“超复数”)所以在解题中寻找奇异美,可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创造能力。
  例4、证明:
  分析:本题用三角知识求解是常规思路,但运算复杂,若根据该题结构及复数的三角形式,可猜
   …… 是方程 的2000个根,由单位根的几何意义知:
   即
  四、创造美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信息创造是在原有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让有关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发生碰撞得到的新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的过程,数学信息创造也是一种数学信息增值。我们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根据题设条件构造数、式、形往往可以使一些困难的题目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达到解题目的,体会数学的创造美。
  例5、正数 满足条件,
  求证: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用代数方法一时还无从下手,若能构造几何图形,揭示条件的几何背景——三、四数相等的几何图形是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则得到如下简捷解法:
  1,构造三角形如图(2)作边长为k的正三角形PQR分别在各边上取点L,M,N,使得,
  则
  所以
  2,构造正方形如图(3),由面积关系可知道结论显然成立。
  
  图(2)图(3)
  当然,数学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反映在一道题目中往往可采用多种美学方法。总之,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那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解题中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并运用美。让我们“真正领悟到奇妙的数学美,从而使数学真正成为锻炼思维的体操”。
其他文献
“兴、观、群、怨”是孔子对文艺社会作用的全面总结和精辟概括。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刺不平。近可以侍父母,远可以侍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高度的赞颂。  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
期刊
内容摘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 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缔。  关键词:思想品德 美感教育 浅议    一、利用电教媒体直现美育素材    政治课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营造审美意境,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让学
期刊
内容提要:新课标下要求每个语文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才能。尽管现在已进入了视听媒介发达普及的时代,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课外阅读还是学习知识,获得信息和培养能力(含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 引导 理想    新课标下要求每个语文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扩大学生的
期刊
内容摘要: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学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在大语文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偿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期刊
艺术的过程是一张一驰的过程。《礼记 乐记》中写道:“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进也)之,止则节之。”这里谈的是音乐,实际上,运动中的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就形成了节奏。一张一驰,张驰有致就是节奏。这种节奏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一种写作技巧——张驰有致。张:是紧张;驰:是松弛;致:是情致.张驰有致是说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的紧张舒缓,感情的跌宕起伏安排恰当,使人读起来情感跌宕起伏,情趣盎然
期刊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兴趣培养 素质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期刊
语文积累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作横向的扫描。本文就苏教版第六册第18课《狼和鹿》为例,谈谈阅读经验、写作技能、语言素材、思想情感四方面的积累。    一、阅读经验的积累    阅读经验是指学生从一篇或几篇文章读懂的体验中,学会更快更容易读懂更多的其他文章。阅读经验可以是学生自己摸索、感悟的,也有教师指导、归纳的,还有像以前的人教版教材有关读的“读写例话”。  教学《狼和鹿》时,我首先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这块园地中,在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效率?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教求其精,学求其博。  所谓教得精,就是指教师在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把握难点的前提下,审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去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工作量。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精”字上下功夫。    1、内容精。语文课文中的知识信息,可谓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如若眉毛胡
期刊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
期刊
一、利用电教手段直现美的形象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美感教育离不开形象,离开形象 对视觉的直观刺激,美感教育必然是虚无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 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 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缔。  在讲授初一思想政治“我们伟大祖国”这一课时,为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