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生命观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ongxi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暴力、非暴力死亡事件频频发生,提醒人们要更加关注生命安全,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现代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社会压力及网络交友失败等发生的自杀死亡事件逐年增多。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第一要素,在教学中应本着“先成人,再成材”的宗旨进行教学。生物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有利学科,因为生物课堂中随手可触及鲜活的生命:既有生命的精彩,又有生命的脆弱;既有对生命的感慨,又有对生命的赞叹。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生命的观念传达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告诉学生们:我们只是动物界中的一员,我们对自己鲜活的生命负有责任。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结合每一个典型的事例,进行不同生命观教育。
  1.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新的探究任务:请他们去探究鱼鳍的作用。可是结果却非常“新鲜”——有的学生手起刀落,将鲜活的鱼的鳍一个个剪掉,并美其名曰看它是否会裸泳;更有甚者,将鱼肚子剖开,说看看鱼的五脏六腑跟人是否一样……
  看到这些“天真无邪”的目光,听到他们还带童音的解释,我的心中茫然无措。鱼是有生命的,虽然它的生命很渺小,但绝不是供他们“实验”的玩物。我联想到以前的一幕幕:有的学生随手处死了正在观察的蚂蚁和青蛙;有的学生虐待实验动物……我甚至联想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为了些许小事杀死了4名朝夕相处的同学,联想到“马加爵式”的初二少年张斌杀死3名初一学生……原来,生命在有些学生心中竟是一文不值。
  但此时训斥和乏味说教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我苦苦思索……在讲“动物的行为”前,我早早地放出风声,我要放很多精彩的录像给学生看,为此学生也特别期待。为了让他们体会到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生命、有尊严,我展示了这样一段录像资料:一只贼鸥偷走了企鹅的蛋,企鹅扭动着笨重的身体在后面追赶,终于追上,却不小心踩碎了蛋,企鹅望着贼鸥的背影,凄厉地鸣叫,一声一声,划破天空……
  播完了录像,很多学生没有出声,这时我问他们有何感想。一个女生说:“企鹅父亲真伟大!”看来,这是位知识面很广的学生,她知道雄企鹅孵蛋,更让我欣喜的是,她体会到了企鹅爱自己的孩子。对这位女生的说法,很多学生先是一愣,接着一阵交头接耳。有一位男生说:“我原来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会关心自己的孩子,没想到企鹅也有失子之痛!”
  看来,学生开始意识到并不只是人类的生命才值得尊重。接着我又请学生回顾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斑羚飞渡》:老羚羊为了保护羚群免受追杀而以身铺路,供轻壮年羚羊飞渡悬崖。请他们进一步谈谈感受。这时,更多的学生说,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伟大,也会甘愿牺牲。我进一步告诉学生: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平等地生活在地球上,它们的尊严也应该得到尊重;能否正确对待动物,看待生命,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体现……
  2.学会珍惜生命,学会关爱他人
  在讲到“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的责任和义务”时,我问:“同学们长大以后如果有人需要,你愿意献出200mL鲜血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吗?”有位女生说:“我不愿意,我怕痛。”有学生说:“除非他是我亲人,我才愿意!”
  應该怎样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帮助他人呢?
  我准备了一个真实的资料:徐州帆布厂有一位女工,十几年间一共献出了约12000毫升的血液,救活了上百名全国各地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小生命,使他们健康地存活下来。
  我对学生们说:“请大家想一想,一万两千毫升的血液,是将全身的血液抽干了几次?这位可敬的女工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使上百人可以健康地生活在我们中间,让上百个家庭充满欢乐。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假如你是这上百人之一,你最想说什么?”一阵沉默,刚才那位说痛的女生说:“老师,我不会再怕痛了,我愿意献血!”另一位学生说:“我也愿意献血给任何需要的人!”
  听到学生坚定的话语,我进一步出示了另一个资料:我国虽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但只有30万人的库容,远远不够我国100万白血病人的配型需要。捐献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毫无损伤,毫无痛苦。请同学们发表看法。这时,很多学生说:“老师,如果可能,我们和您一起去!”
  3.学会健康生活,自觉远离灾害
  在“神经系统”一节有这样的内容:人脑的结构及功能。我对学生说:“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应该保护我们的后脑,保护脑干。”这时,竟有学生在下面说:“怪不得,打人闷棍时都是打后脑勺啊!”
  没想到竟有这样的人想着这样利用我们的科学知识。他们不是关注知识与生命,而是利用,只是损害生命。于是我及时补充了一件我很不愿意提及的真实故事:
  1996年的大年三十,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为了欢度春节而检修家里的电路,失足从3米高的梯子上摔落,正好后脑着地,28岁的生命瞬间凋落,撇下老父、娇妻、幼子,也给亲朋好友们留下了无限的哀思……
  体会到我的真挚感情,刚才开玩笑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更多的学生说:“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不光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还有学生说:“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保护他人!”
  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一位学生的话,他说:“以前每次听老师讲生命的可贵,我总觉得这和我无关,我们应该珍惜身体,学会健康生活!”真高兴学生会有这么高的认识。
  通过在生物教学中不间断地进行生命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在达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目的的同时,学会了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作者根据现代 “发现学习” 教学理论推崇的理念,采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有效教学”的策略,在第二课堂创设情景,适时激发、启示、引导并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实现了中职物理的“有效教学”,提高了物理课程效益。  关键词: 中职物理课程 有效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中职物理课程实现“有效教学”越来越艰难,无论课内课外,“启而不发、压而不动”的局面经常出现,就算适时随机采用“实验、多媒体动
摘要: 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分子生物学学科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改善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理论教学 教学效果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即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分子生物学也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随着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其理论和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几年来,我省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成绩确实可观,各地、州、市、县一般都拥有各类党史资料达数百万字。征集工作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征集的重点正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转入社会
在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新授课结束后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总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培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是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更要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如何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增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化学教学中情感规律的应用及情感效能的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现代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思想已逐渐走进学校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着学校的管理和实践。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行5年了,但我们仔细考察发现,由于课程或教材的改革并没有相应的课堂教学操作方式等作支撑,新课程至今都没有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其风采,并没有如人们所期望的使课堂发生根本性改变。改革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三大学习方
目的 分析5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
几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纠结着。那源自2005年5月中旬前后数家网站转载的一组新闻照片,照片记录了一骑车人在暴风雨中陷入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由此 For years, it has
素质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多媒体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很普及,几乎每节课都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以利于多媒体教学健康发展。  1. 多媒体教学不等同大容量 
一、当前背景    在当前新的素质教育形势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新的教育模式,如何让学生能参与进来并学有成效,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开放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所长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在展现自我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