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下水水质理化特征与水资源保护

来源 :防护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其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冻土消融,研究地下水化学组成对研究冻土特性有重要意义。对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11个样点水质样本18种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4项水质指标符合一级水质标准,总硬度、亚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符合二级水质标准,铁离子含量较高,高锰酸盐指数符合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表明该保护区地下水水质优良,无污染;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该保护区水资源、冻土层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其他文献
为探明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采集樟子松纯林及其混交林(银中杨、蒙古栎)内0~20、20~40和40~60 cm各层土样,分析各样地土壤微生物量差异性。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微生物量高于深层土壤,且0~20 cm层显著高于40~60 cm土层;不同类型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樟子松+蒙古栎混交林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值最高,樟子松+银中杨混交林样地微生物量磷值最高。
大学治理需要提升治理的成效,教职工的责任心是这一治理过程的基础.责任共同体是一个自我治理、构筑意义、追求幸福和传播民主的有机体,要求铸牢责任意识、建构责任空间、实
在降雨比较充沛的地区,果园种草对控制杂草、调节小气候、保持果园生态平衡均有益处。通过在猕猴桃果园进行种草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种草能够有效降低林下温度、提高湿度、增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成为大学建设的重要课题.按照“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学应在制度文化、精神文明、传承创新等方面积极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愈加强烈,需要职业教育战线增强问题意识、做好问题研判、着力破解难题.文章针对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队伍建设、开放办学等方面
通过对辽宁东部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纯林3种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10 cm土层,天然次生林大于2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针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并且天然次生林土壤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在10~20 cm的土层,天然次生林0.25~1 mm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
为选择适宜阿尔乡沙地生长的杨树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在阿尔乡沙地对彰武小钻杨、银中杨、群众杨和黑林1号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连续12年监测不同杨树品种胸径、树高的生长
大学组织的核心功能是生产与传播知识,且产出具有无形性、短期不可衡量性等特点.高质量的师资是大学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激励教师发展是大学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教育质量和社会
产教协同育人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有力抓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产教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利益主体及其行动逻辑进行分析,是破解目前产教协同育人合作不充
以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油松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通过对比2个施氮肥模拟氮沉降试验,从林下土壤属性分析了氮沉降对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属性具有一定影响,不同氮沉降强度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高,而全氮含量和pH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