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对我们科学老师指明了方向,要从传统教学观和对教材神圣观中解脱出来。作为教师要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突破。仅仅让课程标准和教材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课堂依据,而不是成为束缚我们教学的绳索。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在本套教材中涉及的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我们大西北的地理环境和季节特征,有些教材内容需要不切合实际。所以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挖、增、减、变,使其更适应教学要求。
关键词:教教材;用教材;挖教材;增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183-01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在2003年设计的面向全国的,在本套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内容有简有繁。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我们大西北的地理环境和季节特征,有些内容在实验的设计中对实验材料的要求过于正规,师生准备有难度。
在教材的组织运用上,我们要打破“教材神圣不可逾越”的观念。教材只是给我们一些示例,给我们一个思路,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挖、增、减、变,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适应教学要求,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挖教材内容,拓展知识结构
在“日食和月食”一课中,教材内容空洞无趣,为了拓展知识、增加孩子们的直观印象。我经过反复探索,最终选择一次性纸碟来模拟地球,用一个涂成黑色的乒乓球模拟月球,用一个发光的灯泡来模拟太阳。在纸碟子上竖直一排打三个小孔,模拟地球上相近经度不同纬度的三个观察点。学生可以从凹面的孔中向外观察灯泡,体验“地球上”处于观察点的人观察到的日食现象。其他学生同时从旁边观察在碟子面月球的影子,体验从“地球外”的视角观察地球表面月影的投射区域。这样的活动器材,可以帮助学生从两个视角进行观察,不仅使学生更为逼真地观察到地球上不同地区发生不同的日食现象,而且这个白色的纸碟也容易帮助学生观察到“地球表面”月球的影子。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实验设计的改动,但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实验操作中尽情展示,在探索中不断享受。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活力展现。
2.增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不同于别的活动,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我们应尽量增加实验项目,从而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如我在教授“斜面的生活应用环节中”关于“螺纹的疏密陡峭与省力大小的比较”试验中,我利用两张白纸裁成两个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的三角形并用不同色的彩笔描边,在铅笔上卷成两种坡度疏密陡缓不等的螺纹线用胶带固定。课上让学生观察两种螺纹模型后猜想那种螺纹拧进木板中更省力,问学生为什么你会这样选择?接着让两名学生分别展开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纸,比较两种螺纹坡度的异同点。螺纹模型是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的应用拓展而设计的,建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材料简单指向性强。
3.减不适课程,切合当地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
我们使用的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版《科学》是全国通用教材,所以在内容上只能面向大多数省份,与我们西北地区气候条件不能同步,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合理调整。
在“校园生物大搜索”和“校园生物分布图”的教学中。我们的校园非常小,而且绿化面积更小,不可能像教材中描述的有那么多动植物种类。所以我把本课修改为“海石湾生物大搜索”和“海石湾生物分布图”。这样一来教学才不會陷入没有可说和可描述的尴尬境地。
又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些课程时间安排大约是二月底或三月初,这个时间没有过惊蛰,海石湾还找不到一只昆虫,也不便培养水中的微生物。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时间上的合理调整,不能死扣教材。
4.变教材示例,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时,如果没有教材中设计的材料,就要结合当地实际巧妙替换材料。只要能达到引导学生亲历和体验“怎么做科学”的完整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项探究能力去探究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综合探究能力的目的就行了。
巧用身边的资源,发挥生活资源优势。例如“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的实验中,教材中使用酒精、食用油与水来组织实验,但考虑到酒精学生不容易找,带着也比较危险,可以改用酒来代替。“观察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实验时用到注射器,但学生寻找注射器有困难,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摇可乐等充气饮料的方法来观察。
在“抵抗弯曲”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内容。教材要求让学生用书本垫起来做两个“桥墩”以便于实验。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用书搭“桥墩”的时候总是两边不一样高、跨度时大时小。我让学生选择泡沫塑料挖成两个桥墩。学生的实验目的就更加明确,效率更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变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导开发者,突破束缚、大胆实践、挑战权威,开拓视野。根据教学需要、地理环境、身边材料的需要,对科学课程的二次编排,让内容更贴合实际,更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莉环.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解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2]刘德华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教教材;用教材;挖教材;增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183-01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在2003年设计的面向全国的,在本套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内容有简有繁。有些内容并不适合我们大西北的地理环境和季节特征,有些内容在实验的设计中对实验材料的要求过于正规,师生准备有难度。
在教材的组织运用上,我们要打破“教材神圣不可逾越”的观念。教材只是给我们一些示例,给我们一个思路,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挖、增、减、变,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适应教学要求,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1.挖教材内容,拓展知识结构
在“日食和月食”一课中,教材内容空洞无趣,为了拓展知识、增加孩子们的直观印象。我经过反复探索,最终选择一次性纸碟来模拟地球,用一个涂成黑色的乒乓球模拟月球,用一个发光的灯泡来模拟太阳。在纸碟子上竖直一排打三个小孔,模拟地球上相近经度不同纬度的三个观察点。学生可以从凹面的孔中向外观察灯泡,体验“地球上”处于观察点的人观察到的日食现象。其他学生同时从旁边观察在碟子面月球的影子,体验从“地球外”的视角观察地球表面月影的投射区域。这样的活动器材,可以帮助学生从两个视角进行观察,不仅使学生更为逼真地观察到地球上不同地区发生不同的日食现象,而且这个白色的纸碟也容易帮助学生观察到“地球表面”月球的影子。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实验设计的改动,但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实验操作中尽情展示,在探索中不断享受。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活力展现。
2.增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不同于别的活动,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我们应尽量增加实验项目,从而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如我在教授“斜面的生活应用环节中”关于“螺纹的疏密陡峭与省力大小的比较”试验中,我利用两张白纸裁成两个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的三角形并用不同色的彩笔描边,在铅笔上卷成两种坡度疏密陡缓不等的螺纹线用胶带固定。课上让学生观察两种螺纹模型后猜想那种螺纹拧进木板中更省力,问学生为什么你会这样选择?接着让两名学生分别展开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纸,比较两种螺纹坡度的异同点。螺纹模型是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的应用拓展而设计的,建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材料简单指向性强。
3.减不适课程,切合当地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或顺序
我们使用的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版《科学》是全国通用教材,所以在内容上只能面向大多数省份,与我们西北地区气候条件不能同步,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合理调整。
在“校园生物大搜索”和“校园生物分布图”的教学中。我们的校园非常小,而且绿化面积更小,不可能像教材中描述的有那么多动植物种类。所以我把本课修改为“海石湾生物大搜索”和“海石湾生物分布图”。这样一来教学才不會陷入没有可说和可描述的尴尬境地。
又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些课程时间安排大约是二月底或三月初,这个时间没有过惊蛰,海石湾还找不到一只昆虫,也不便培养水中的微生物。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时间上的合理调整,不能死扣教材。
4.变教材示例,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时,如果没有教材中设计的材料,就要结合当地实际巧妙替换材料。只要能达到引导学生亲历和体验“怎么做科学”的完整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项探究能力去探究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综合探究能力的目的就行了。
巧用身边的资源,发挥生活资源优势。例如“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的实验中,教材中使用酒精、食用油与水来组织实验,但考虑到酒精学生不容易找,带着也比较危险,可以改用酒来代替。“观察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实验时用到注射器,但学生寻找注射器有困难,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摇可乐等充气饮料的方法来观察。
在“抵抗弯曲”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内容。教材要求让学生用书本垫起来做两个“桥墩”以便于实验。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用书搭“桥墩”的时候总是两边不一样高、跨度时大时小。我让学生选择泡沫塑料挖成两个桥墩。学生的实验目的就更加明确,效率更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变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导开发者,突破束缚、大胆实践、挑战权威,开拓视野。根据教学需要、地理环境、身边材料的需要,对科学课程的二次编排,让内容更贴合实际,更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莉环.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解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2]刘德华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