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浇灌饥渴的人们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春天,一位老人拨通了北京市档案馆征集处的电话。当得知这位老先生是一位市级劳模,意欲捐赠个人档案资料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心情非常激动,立即约好时间,登门拜访。老先生名叫宋东生,家住海淀区。当工作人员来到宋先生的家中时,只见老人已将要捐赠的十几张老照片、数十本专著、一摞厚厚的证章,以及记录包括他本人和孙敬修老师等人物参与的电影胶片等准备妥当。很多人一生研究成果斐然,获奖无数,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的荣誉存放到国家的档案馆里作为档案资料以备查考。捐献自己一生的成就其实影响深远。前人留下重要的档案资料,将对后人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宋东生,作为一个曾经拥有先进无线电技术的优秀业余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生涯结束后,又选择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留下资料供后人检索、研究。这样的行为为世人做了榜样,更为他的人生之路添上了光辉的一笔。走近宋东生的档案资料,走近宋东生自己,也走进了宋东生的人生之路。
  回忆往昔,他曾是一位工业电气化专业的中专毕业生,通过自学最终成为一位无线电专家;年仅28岁,他就被破格提升为电气工程师,51岁时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岁,他只不过是一位纱厂的实习工人,却开始为工厂的职工讲课,从此踏上了职工教育之路长达40年之久;他曾担任中央电视台“电视教育讲座”的主讲教师;几十年来,他著述300万字以上,发表科技文章320篇之多;他曾先后30多次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职工技术写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他被称为“职工教育战线上的实干家”。
  为学俄语,自造矿石收音机
  宋东生生于1936年,中专时学的工业电气化,与无线电结缘也是由于其他爱好的牵线搭桥。在宋东生20多岁时,因为他喜爱文学,为了能够读懂俄罗斯文学作品,他打算自学俄语,那时候最方便学习俄语的方式就是收听电台播送的“广播俄语讲座”。家里没有收音机,于是对电子技术一窍不通的他,就想照着一本书上介绍的“高效矿石收音机”资料自己动手做一台。他从西单商场交电柜台买来耳机、二极管、可变电容、线圈等材料,花了几天时间,收音机成型了。没有天线,他从家里拿来捞饺子的笊篱,让弟弟爬上树,尽量绑在高一点的地方接收信号。没想到,第一台收音机制作成功了。不仅声音清晰洪亮,而且能收到北京三四个广播电台,晚上还能带动一个舌簧喇叭。这让他欣喜若狂,由此开启了他一生与无线电的结伴之旅。
  由于那时懂无线电的人为数不多,慢慢地他就成了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眼中的红人。他们经常让他帮助试装、修理各种收音机。当时手头没有万用表等检测仪器,在试装或修理过程中经常烧坏三极管,他就悄悄买回替上,并不告诉委托他修理的朋友。每个三极管售价8块钱,对于每月工资只有40多元的他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但是他觉得这就算是给自己付了实验经费。
  研究饲料增口味,养猪生涯故事多
  在1969年下放江西养猪的时候,虽然宋东生不能接触自己喜欢的无线电,但是他干一行钻研一行,钻研起了养猪的学问。他和另外一个搭档共养了72头猪。为了把猪养得膘肥体壮,他动了很多脑子,最终发现了苹果味的庆 碳化饲料最适合,能够让猪多睡多长膘。为了掌握方法,他步行47公里去省军区学习技术,买回来饲料的种子,通过不断摸索,最终自己也能生产这种饲料了。通过喂这种饲料,每头猪都能长到200斤以上。后来县里开了现场会,来推广他的经验和方法。虽然每天挑水、赤脚清理猪圈,生活充满了艰辛,但是宋东生能够在苦中作乐。他给每头猪都起了名字,他说这些猪都能听得懂,而且在他眼中这些猪也非常可爱。
  最难忘的一次讲课
  回到北京的宋东生继续着他的职业教学生涯。他讲课生动详尽,细节部分流畅明确,很多人说听他的课就像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出。他上课时,台下寂静无声,每一名学生都被他精彩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正是源自他自学之路的经验,他的讲解从实际出发,对于什么是难点,什么需要重点讲述条理,清晰明确。而至今让大家难忘的一次宋东生的授课经历是1965年3月7日的一次大课。那一天,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三楼的礼堂熙熙攘攘,这里正在举办“半导体整流器”技术讲座。在3个小时的课堂上,会场寂然无声,只有宋东升在台上抑扬顿挫地进行讲解。课一结束,礼堂内600多听众纷纷站立,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站在台上的宋东生像演员一样经过七次“谢幕”,而人们仍然久久不愿离去。
  像这样的教学经历还有很多。1981年他在东城区技术交流站举办“工业电子技术”业余培训班报名的第一天清晨,演乐胡同工人俱乐部门前的工人就排起了长龙,足有上千人。开课时不得不在千人礼堂上大课,又不得不再开一个千人大班。
  走进中央电视台,电学知识传四方
  1977年12月开始,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试办“电视教育讲座”。北京市技术交流站推荐宋东生担任《电工原理》的主讲老师。电视上讲课不像面对面有听众可以互动,也可以通过听众的表情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果。面对镜头,开始时他很紧张,有时讲得不好或者录制有问题,经常会被喊停。讲座每次半个小时,但每次录制却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经过他的努力,在播出的一年中,他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生动精练的语言,工整清楚的板书以及亲切的面容、清晰的口音都深深地烙在了观众们的心中。讲课结束后,信件如雪片似的从全国各地纷沓而至。许多观众强烈要求宋东生能够再次进行授课,于是1981年中央电视台再度邀他播讲了《电学知识讲座》。
  呕心沥血教学写作,所获荣誉接踵而至
  面对常常排起长龙前来求学的学生,面对缺乏现成教学材料、科普材料的现状,作为业余教师的宋东生除了现场教学之外,一忙完单位的事,就伏案疾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成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编成职工教材、科普读物提供给读者。其中包括《电学知识讲座》《无线电爱好者读本》《工业电子技术》《实用电路分析与计算》《晶体管原理》等书籍,同时他还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春华秋实,宋东生的著作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他的科技文章见诸报端、杂志,他著述总数达300多万字,总发行量超过200万册,发表科技文章320篇之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宋东生也获得了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他被评为了“北京市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北京市职工技协技术交流先进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等。然而宋老师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止,他一直都追求个人的进步,并且竭尽所能帮助社会进步。
  宋老师于20世纪90年代中旬退休,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担任起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同时在某些杂志做编审,在出版社加工书稿。
  从事业余教师的工作,长年累月连轴转,许多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缠身,但他自学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锻炼的方案,每天都乐观地生活,身体也逐渐硬朗起来。
  虽然宋老师已从讲台上退了下来,但是他仍不忘记渴求知识、追求卓越的人们。于是他将120件档案资料无偿捐赠给了北京市档案馆,其中包括承载他毕生精力的研究成果、见证他一生兢兢业业的荣誉证章、记录他个人风采的老照片,等等。这些档案资料将在档案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对未来研究自动化教学的历程,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宋老师的劳模精神也将一直熠熠发光。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他凭借0.04的视力,8年时间内完成《颠倒》等4部长篇小说和《超临界》2部电视剧剧本的写作,被称为电力电视剧创作第一人。更让作家们羡慕的是央视全额投资摄制《超临界》,并由著名演员刘晓庆与何伟担纲主角。他先后被评为“感动大唐十大新闻人物”“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四季度网络人物和感动石景山十大新闻人物。他就是大唐国际企业策划部主管苑建军。  一个盲人为何能在短时间里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能在社会引起这
期刊
近年来,随着北京房市的持续低迷,众多房地产中介公司开始感到了丝丝凉意。一些规范经营、依靠信誉和人脉的积累不断做大做强的大公司逐渐挺立潮头。但一些逐渐偏离了诚信轨道,尝试着通过钻政策、法律空子以盈利的“碰瓷公司”“洗房公司”甚至“有执照的诈骗团伙”也紧着忙活。他们通过种种手段,“绑架”业主的房产以盈利,其不法行径尽管早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由于他们擅打行政和法律管辖的“擦边球”,始终游走在城市管理
期刊
前些日子跟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相聚,发现这个老弟红光满面印堂发亮。一问之下,回说是:爱情的力量!笔者颇觉诧异:此人向来玩世不恭,何以竟也谈起爱情来了。一番深聊后,有些感悟,遂笔录下来,与一干人等切磋一二。  生活这东西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些什么,就拿我来说,中年离异,之后尝试了数个异性,居然没什么感觉,便径自害怕起来:我真的想再跟其他女人过到一起吗?真的那么急着想结束现在的单身生活吗?一个人也很好啊,起
期刊
如今,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着我国老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的艰巨挑战,养老已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尤其是孤寡老人,膝下无子女,不仅生活不便,遇到头疼脑热,床前无人照顾,更感心灵孤寂,他们的晚年生活成了当前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  而在北京,78岁的刘奶奶送走老伴儿后,孤寂的她在经历了全职保姆不给力、敬老院待着不快乐后,大胆尝试“以房养老”的前卫方式。有趣的是,刘奶奶倒按揭的
期刊
说起王宝申这个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提起他主持和组织管理的工程,在北京却是无人不知——中粮广场、亚运村汇园公寓、首都机场综合楼、宝轩大厦……  在一个初春的下午,我们走进了住总集团总经理的办公室,近距离地同这位在北京建筑业鼎鼎有名的人物进行了一次交流。王宝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随着交谈的深入,他的成熟、稳重、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必须承认,他是一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人
期刊
前不久,我携老伴儿赴美自助旅行,我们是坐着美铁火车,沿美国、加拿大的国境线铁路,用了46个小时,横跨美北七州,行程3540公里,历经3个时区,进行了一次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五大湖的火车旅行。  那一天,我们从北京飞抵西雅图。西雅图位于美国西北角奥林匹克山脉边,有近百万人口,是美国太平洋东岸的名城。自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后,此城立刻在国人心里火了起来。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们来到西雅图,在朋友家
期刊
儿子读四年级。那天,儿子一放学回来就坐在书房里冥思苦想。我问了问才知道,原来他有个“小发明”的作业要完成,明天还要带到学校去参赛。  “那可要好好动动脑筋!”我嘴上鼓励儿子,心里却觉得这个作业有些别扭,历史上的诸多发明要么就是“灵机一动”,要么就是不断实验而成,哪能把发明当成一个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说可以上网查,但我觉得照着网上做还叫什么发明呢?发明就是要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嘛!”儿子皱着
期刊
过去的那个夏天,巴西世界杯成了社会热点,但在北京京剧院,“异彩纷呈——优秀青年演员对抗赛”成了全院上下的重中之重。持续20天的24场由北京京剧院青年领军主演的京剧大戏在长安大戏院强势上演,这也成为“世界杯”之外一道靓丽的国粹艺术风景线。通过这24场演出,戏迷们会看到北京京剧院一茬儿齐整整的青年领军人才的崛起,他们分为“马到成功队”和“独占鳌头队”强力对抗,呈现的将是传统的京剧舞台“一棵菜”精神。台
期刊
刘孟千一:京剧老生天才少年  刘孟千一这个名字在京剧圈里越来越为人所知,不到15岁的他获奖无数,尤其是将第1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CCTV第二届“学京赛”和第二届全国院校“文华奖”这三项重量级比赛的金奖收入囊中,极为难得。天赋超群、敏而好学、勤奋自律、谦逊沉稳,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如今,刘孟千一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京剧系中专京剧表演11班的学生。生活中的他既有着少
期刊
“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作为北京京剧院的品牌项目之一,自2011年首届开赛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关注。赛事首开完整剧目比拼先河,每年一届,展现行当多姿、流派纷呈,以戏会友、力捧新星,使一批青年京剧演员脱颖而出。以剧院青年领军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员群体也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戏剧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当红名家交相辉映,彰显了京剧的迷人魅力与青春活力。  第三届“魅力春天”青年京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