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rxbq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检索了2004-2008年度<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和<维普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收录的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论文,对论文的数量、SCI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年平均分等进行了统计,并从中筛选、统计研究生发表的论文的情况.结果发现研究生发表的SCI论文占全院SCI论文的45.8%,其中重点学科研究生发表的SCI论文又占研究生发表的SCI论文的90.3%.表明研究生在全院SCI论文的产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他文献
从高校组建科研团队的必要性,剖析了目前高校组建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科研团队要从制度设置、团队文化构建、科研团队模式选择和科研团队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建设。
概述了我国预防医学基础研究现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预防医学研究概况,针对预防医学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完善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模式的建议。
期刊
首先,对《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作为一名不算年轻的青年医学科研管理人员,我对《杂志》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杂志》不仅伴随我17年的医学科研管理经历,还记录着我学习工作的点滴进步和成长。作为学生,我曾为第一次能在《杂志》上发表论文而兴奋;作为老师,我也为自己学生的论文能出现在《杂志》中而欣慰。应该说,如今的《杂志》已经成为全国医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园地。
期刊
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主办,浙江省杭州市医学会和江苏省南京市医学会协办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建设论坛”于10月23—24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举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恩迪博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刘俊教授等领导和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卫生部科教司、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的有关业务处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上海市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期刊
把长期担任研究室主任工作的感性体会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再认识,重点就研究室主任的工作任务、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总结。
1 前言  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与科学标准一经制定便被确立为国际准则,包括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国际伦理准则>、世界卫生组织和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规格国际协调会<药品优良临床试验准则>,依照这些准则可确保受试者的尊严、权利、安全与健康福利,并使研究结果可信[1]。
期刊
通过对“人口与健康领域”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招(评)标过程管理信息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该计划招(评)标阶段的基本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期刊
对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不仅要重视立项环节,在项目立项后还要注重实施常态管理.对科室新技术、新项目要进行全过程管理与监督,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计划目标每半年书面报告一次项目进展情况,而且在完成项目论证评估后,要备案存档.获得资助的新技术、新项目要设立专帐管理;涉及科研立项、设备购置的过程,应按医院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