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电视编导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并且给电视编导的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电视编导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穩定发展的同时实现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必须结合新媒体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努力探寻适合电视编导创新与改革发展的路径,实现电视节目整体质量的提升与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编导;创新与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特点分析
  (一)新闻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闻内容快速地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下载新闻客户端和关注微信、微博公众号便可以轻松获取更多新闻资讯。
  (二)新闻内容存储量大
  电视节目播放的一大弊端就是如果错过某个播出时段,那么就无法再回头看了,只能等到电视节目重播。但是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却可以将节目反复播放,而且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节目暂停或者录播,甚至在节目播出很长时间以后也能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而这都体现了新媒体强大的存储技术。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节目内容缺乏创新性
  当前部分电视编导虽然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没有深入研究新媒体发展的应用技术,对电视观看群众的了解也不够全面,造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出现日趋下滑的状态。
  (二)节目传播途径单一
  电视节目以电视终端作为传播媒介,并通过节目内容向社会传播社会价值观念,这是对电视节目最基本的行业要求。这就要求电视编导要深度结合国家政府决策、党的宣传理论,向社会弘扬高尚的爱国主义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在传播这一思想时,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就显得比较单一和固定化,缺乏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和交流,而且表现形式也略显拘谨,无法与广大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电视编导专业素质不高
  人才队伍的建设与专业素质的提高是电视节目取得成效的基石,也是节目内容实现创新性的强大动力。因此,电视节目要想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取得更好的发展,电视编导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编导技术,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节目形式和内容上实现创新为群众呈现更加精彩的节目效果。
  三、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编导的
   创新发展路径
  (一)加强新媒体融合,落实节目发展目标
  随着媒体行业技术革新的日益深入,电视媒体如果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与行业的进步,作为电视节目制作一线工作者,电视编导首先需要尽快接纳这个新环境,并更新发展理念,对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与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提高电视节目的传播效率。目前,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年轻群体更倾向于借助碎片时间观看节目,对传统的电视节目的观看率在逐渐下滑,因此,电视编导若想吸引更多的观众,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充分了解当下群众的观看味蕾,收集受众群众的基本素材,满足受众群众的观看习惯。
  另外,电视节目在融合创新的过程中,还要始终坚守新闻媒体行业的职业定位,全面弘扬社会发展的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念,落实媒体工作的发展目标,这是面对新媒体对行业和市场所造成的冲击下的具体要求。在结合这一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强大的信息功能,不断提升节目质量,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二)丰富节目内容,深化节目内涵
  为了应对新媒体造成的冲击,电视编导在对节目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从丰富节目内容入手,提高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更愿意利用零碎的时间去接受信息,如在坐公交、等电梯等途中借助新媒体客户端或者网络平台的短视频和新闻推送等功能便可以轻松获取资讯。想要在这样的碎片阅读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对节目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深化,在参考同类型的节目时避免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提高节目内容的层次性和内涵性,挖掘更多值得人们深思的社会现象,比如,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融入节目制作中,《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等都是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节目,让人们在了解古典诗词、文章以及文物作品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样的节目内容给人们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也容易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接受。
  (三)创新节目形式,吸引受众
  新媒体之所以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在节目形式上具有创新性,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思路和构想。因此,电视节目编导应该深化节目创新形式,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群众生活,倾听人民群众内心的想法,了解社会大众所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于以新闻内容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安徽电视台的《法治时空》,上海电视台的《平安上海》等,这些节目结合具体的新闻事实,利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人们对于法治知识的需求进行创新、改变。与此同时,这类新闻节目改变了过去单一讲新闻的方式,而是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创设客户端、微信微博公众号以及在节目内容播出时将观众对新闻时间的想法以文字形式展示在节目下方,节目通过创设条件鼓励群众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受众的参与性。并且在向人民群众传播法治理念的同时,引导群众在遇到事情时要用法律捍卫我们的权益,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四)革新传播渠道,增进互联网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新媒体行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加深,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度日趋明显,新媒体所传播的形式与渠道比电视节目要丰富许多,比如微信、微博公众号,抖音、快手APP软件等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因此,要实现电视节目的快速发展,将这些新技术纳入到自己的传播途径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电视编导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中的留言版块,将其中的信息转播到电视节目中,可以借节目展开呼吁和与民众的交流、沟通;电视编导可以借助互联网对文娱节目和影视类节目加以创新,利用微博作为与粉丝之间沟通对话的平台,通过电视剧情和影视演员的热点话题,提升节目的热搜度;或者建立自己节目的专属网站,将电视节目通过网站进行播放,促使电视节目的多元化、多渠道发展,实现电视节目的网络化发展,让人们在了解生活中的新鲜事情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湖南卫视在网络上呈现的芒果TV,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五)提升电视编导专业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电视编导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是应对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变电视编导传统的工作方式,扭转传统的制编理念和对工作的态度,时刻保持对节目内容编排的灵敏度,才能推动电视节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电视编导才能不断从当前的工作中发现新的问题,才能制作出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电视节目。
  具体而言,比如,编导要经常参加专项人员培训活动,学习新媒体平台的运作方式和运营模式,会后要针对如何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做出相应的报告,可以规定每个月或一个季度便进行一次深度探讨会议,让自己的思想意识时刻保持在最前沿;另外,要将群众工作作为编导工作的核心,确保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作为编导工作方向的指引,从而吸引对观众的兴趣以及提升对节目的制作水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电视媒体行业也在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电视编导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角色,是决定电视节目是否符合观众兴趣的关键。因此,电视编导要勇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创新和改进,坚持以人民群众的角度为出发点,从节目内容、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努力创办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电视节目,才能在新媒体的发展中保持稳定与增长。
其他文献
如同许多球队出现的“锋无力”现象,大多数企业只是停留在网络营销表面去做文章。企业需要灵活制定并调整投放策略,实现营销信息与精准受众的深度互动,才有可能推动销售,达成
本文界定了南疆铁路的经济学性质;给出了南疆铁路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的几种构想并分析其利弊;借鉴国外铁路企业重组中资本结构调整经验,探讨了南疆铁路改革的切入点与现
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在中国经济的显著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对于我国中长期的国际收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
本文分析了基于概率方法的传统项目风险管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会产生的问题,并从实务操作中的预算储备和阶段性决策等应对措施中获得实证支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实物期权方
摘要:进入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工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而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融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进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因而需要熟练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以丰富节目内涵。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融媒体的概念着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类节目;融合力  一、融媒体的概念分析 
当前我国网络教育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许多院校、大学已经有自己的网上教学资源,从网络教育现状看,网上教学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各个方面较松散、未能形成完整的多功能的系统。人们
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前景,然后分别从区域化布局、主导品种、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优质优价等方面,对焦作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做出了概述,最后针对
本文阐述了发展经济理论,分析了中国国情,提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发挥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
汪曾祺在昆明生活了七年,对西南联大尤为熟悉,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写出多种优美的文学作品,成为书写西南联大校园的铁笔圣手。今天凡是要了解西南联大生活的人,要研究西南联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