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游上瘾,全球都在想招治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75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班同学都在玩《王者荣耀》,我不玩的话和同学就没共同语言。”当中国的一些小学生以这样的借口成为手机游戏新玩家时,手游玩家低龄化的现象已是很多国家的社会之“痛”。德国科隆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莱纳·里德尔认为,手游上瘾等问题必须“从娃娃开始防护”,否则风险很难控制。为此,德国有娱乐软件自我监控系统、北美推行游戏分级系统、日本政府也勒令游戏公司加强监控。除政府介入、社会机构参与和游戏公司承担必要责任外,在记者对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的调查中,帮助青少年远离手游上瘾、避免成为“游戏废人”,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同样重要。
  德国:形成手游预警系统
  “儿童不需要智能手机!”德国卫生部5月公布的名为“数字预防”的报告指出,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沉迷手游,甚至患上“网瘾”,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对儿童进行“数字化关怀”。
  “数字预防”报告显示,德国6至7岁的孩子中1/3有智能手机;10至11岁,这一比例升至87%;12岁以上,智能手机已成为“标配”。医疗专家抽样调查显示,孩子用智能手机打游戏上瘾,有可能影响语言能力、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会变得肥胖或多动,甚至更具有侵略性等。为此,德国政府药品专员马莱娜·莫特勒警告说:“不能让孩子处于孤独的‘数字宇宙’里。低龄儿童并不需要智能手机,他们首先必须学会坚定地用双脚站在现实世界上。”
  德国西南媒体教育研究协会2016年11月公布的“青少年信息多媒体研究报告”显示,12至19岁德国青少年中,92%玩电脑和手机游戏,其中,2/3的人每天固定玩。德国青少年手游时间已超越玩电脑游戏时间,前者为45%,后者为35%。12至19岁的青少年,周一到周五每天玩游戏77分钟,周末每天则是104分钟。足球比赛“FIFA”和“侠盗猎车手系列”等游戏最受欢迎。
  在德国,青少年手游上瘾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曾发生孩子因为家长不让玩手机游戏而威胁自杀的案例。今年4月,德国一个13岁男孩玩手机游戏花了1 250欧元,但德国法院判家长不必为这个骗局付费,因为孩子拨打0900号码来付费,而这不符合电信法规定,0900实际上是色情电话,是网络骗子通过手机游戏引诱孩子拨打收费电话。
  “近年来,德国对游戏审查越来越严格。”德国柏林网络游戏技术专家安德雷·海勒尔对记者表示,德国建有网络游戏黑名单,对一些宣扬杀人、暴力内容的游戏进行封杀。对于获准发售的手机游戏,德国有类似游戏评级的“娱乐软件自我监控”(USK)系统,如12岁等级的游戏可能注重于战争或者打斗,但会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内;16岁等级的游戏中可以有频繁的枪战,但不能有流血等暴力内容场景。该系统由德国游戏产业协会等于1994年制定,后来获得德国政府和司法机构支持。 如违反USK评级并将游戏给不适龄玩家将受到法律制裁。
  海勒尔还表示,德国已形成一套手机游戏预警系统。德国“网络巡警”对各种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前不久,“蓝鲸死亡”游戏导致一个俄罗斯少年自杀后,德国马上提出预警,要求社交媒体给予配合,加以防护。德国还拟立法规管24小时游戏直播频道,要求严格申领牌照。
  对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2003年在博腾哈根市建立了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现在,德国各地也纷纷开设“网瘾诊所”,通过让孩子参加日常劳动、进行户外运动和艺术创造等方式戒掉网瘾。治疗过程一般为3至4周。
  美國:游戏分级+家庭管束
  手游未来几年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手机游戏大国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时如果美国玩家花10美元玩网络游戏,其中就有3美元花在手游,而到2018年将为4美元。同时,预计手游收入将从2015年的880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1 100亿美元。对美国青少年来说,手游同样令他们着迷。
  根据服务软件App Store和Google Play提供的数据,可以定期排出iPhone游戏排行榜前100名。记者的朋友珊妮说,像《口袋妖怪》这样实物实景相结合的游戏,玩起来很简单也很有趣,每次都会让她很兴奋。但据说,怀俄明一个“90后”女孩为找“口袋妖怪”,最后跑到河里找到的却是一具尸体。
  美国非营利组织“常识媒体”于2016年2月16日至3月14日,在全美请620对父母和620个12至18岁的孩子接受一项调查,前提条件是父母和孩子都使用智能手机。结果显示,78%的孩子和69%的父母至少每小时查一下手机;59%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玩手机上瘾;50%的青少年承认自己玩手机上瘾。“常识媒体”2016年5月的另一项调查显示,美国8至12岁孩子中有的人每天手机上网时间接近6小时,而13到18岁的孩子中有的人接近9小时。
  据报道,北美采取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ESRB)游戏分级系统。如游戏设定为适合3岁以上、6岁以上、10岁以上、13岁以上、17岁以上、18岁以上及成人玩家6级。但现实生活中,实际操作同样很难,还是会有孩子想办法越过雷池。《赫芬邮报》今年2月曾报道,美国15岁少年德瑞克因沉迷手游最后荒废学业,甚至拒绝跟外人交流,完全沉醉于游戏中的虚幻世界。报道认为,最致命的是,玩手游上瘾的孩子如果成绩很差,很难会有大学录取他们。
  记者查询最近的一些报道,发现美国没有什么关于“反沉迷系统”的报道。除游戏分级外,家庭的管束被提得最多。美国“pumpic”网专门刊登题为“戒掉青少年手游上瘾症的最好方法”的文章,认为“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不容易解决”,但作为父母,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如:先和孩子交朋友,多谈心,自己也要减少使用手机的频率;减少或限定孩子用手机的费用和上网时间;等到孩子读初中后才给孩子买手机;进餐时严禁使用手机等。美国“教育青少年科学院”网站也提供解决手游上瘾症的方案,如引导孩子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间寻找平衡;制定家规,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等。   英国:给孩子买简易手机
  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唐人街,记者向当地华人青少年打听《王者荣耀》,几乎是无人不知。在曼彻斯特读大学预科的宋同学说,有时周末就在网吧里玩这款游戏,叫两顿中餐,一天就算打发了。他知道,家长对此很担心,但又鞭长莫及。但对绝大多数英国家长来说,这样的顾虑和担忧相对少了 很多。
  英国有500多家游戏开发公司,比德法两国的总和还多,在上万种网络游戏中手游占到八成,如知名的《古墓丽影》《侠盗猎车手》等。英国手游者年龄主要在20至40岁之间。据英国媒体监管机构通信委员会的调查,英国青少年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平均不超过10分钟,而且多数是教育类主题的游戏,如 “史酷比快乐游园会”。为什么英国相对没有手游上瘾的青少年群体?这与英国的社会共识、学校与家庭教育都有关系。
  英国临床心理学家谭亚·拜伦告诉记者,从20世纪末开始,英国家长就达成共识,让孩子关在房间里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是非常愚蠢的。通常来说,英国家长会让孩子在自己视线范围内,短时间地玩手机和电脑游戏。家住伦敦的凯斯有3个正在读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她给孩子购买的是只能通话和收发短信的简易手机。很多家长还在孩子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安装定时开关锁定的应用软件,以便更好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英国利兹城市大学数字社会研究学者迈凯伦告诉记者,青少年手游上瘾在一些国家引发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不够。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完全可以让青少年更感兴趣。他建议中国的教育机构和家长一起努力,让青少年少玩网络游戏,多参加各种探索自然的活动和社会实践。迈凯伦说,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要言传身教,自己不玩或少玩。
  日本:政府出手挽救“游戏废人”
  在日本,“游戏废人”专指那些因为着迷“智能端游戏”而不能自拔的人。记者在日本手游玩家专业网站看到,类似《王者荣耀》一类的“历史人物大杂烩”游戏很受欢迎,另外,也有不少玩家玩画面比较血腥和暴力的“生存游戏”或通过游戲把未成年女性变成性奴的“恋爱游戏”。日本游戏公司大都赚得盆满钵满,如开发《智龙迷城》的游戏公司“GungHo”单凭这款游戏每年就赚15亿美元。
  日本的手游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15至45岁。《读卖新闻》2016年5月做过一个“手游中毒”玩家的专辑,有的好几个昼夜不分地打游戏最后被送医院抢救。有上瘾者为打游戏3年没上班,有的最后和老婆离婚,甚至埼玉县一位26岁的妈妈生孩子后打游戏上瘾,导致孩子发烧没有及时发现而死亡。京都一个高中男生因沉迷色情游戏,绑架邻居女孩并撕票,最后模仿游戏中的人物烧炭自杀。很多“游戏废人”患上不同程度的“依存症”,如赌博依存症、大麻依存症、暴力依存症等。日本专家认为,如发现身边的人有“手游依存症”,要马上加以干预,不然就很难再将其“拉”回来。
  “游戏废人”这一社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日本家庭的重视。有的家长开始检查孩子的手机,为限制孩子玩手游拒绝支付孩子手机费用。有的学校还和家长一起重点查看青少年的上网记录,特别是有无浏览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网站以及上网打游戏。日本政府还要求游戏公司监控每一个玩家每天的登入次数和游戏时间,如果在游戏中耗费的时间过长,游戏公司应主动要求其退出休息。此外,游戏公司还会提醒玩家投入金额不要过大。日本的电信公司也积极配合,让青少年用户的手机和电脑只能登入限定的安全目录内的网站。日本政府还整顿市场上的“网络咖啡”“漫画茶饮店”等可以随便上网的地方,禁止未成年人花钱上网。
其他文献
近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强调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从幼儿抓起,构建“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谓切中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肯綮。  如何把《意见》落到实处,值得教育文化工作者深入研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幼儿时期是再好不过的时机了。然而至少在时下,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动
期刊
《中国教育报》消息 评定家庭经济困难,不能让学生当众比困,要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日前,记者从2017年全国省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会议上获悉,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系统应用,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学生资助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表示,当前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要做好这两项工作,资助对象精准认定是前提,要推动
期刊
深圳南山区阳光小学的新学期首日,让孩子们乐坏了的是,校长还给学生发“红包”,有的孩子拿到“免写作业一次”,还有的拿到“升旗手体验一次”“任意社团课体验一次”等红包。无独有偶的是,浙江省定海市舟嵊小学也为同学们准备了“新年红包”,红包里有“同桌券”“考试升级券”等。 (2月14日《南方都市报》)  开学第一天,有学校在组织严考,有学校在大派“红包”——网友们纷纷感叹,这“做学校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期刊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  受访者中,18~24岁的占24.2
期刊
师德,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从业的基础和灵魂。教师有德,民族有望;教师失德,民族堕落。作为教师,要先善其德,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公平公正,才能获得教师的尊严。  师尊,大体有三层含义:一是老师的 “道尊”,亦即老师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尊重老师也是尊重信仰和知识;二是老师的 “自尊”,即老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赢得学生敬重;三是老师的“他尊”,即有种种
期刊
在全美移民人口最多的印第安纳州进行访学期间,我对该地区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印象深刻。联邦政府2002年颁布实施的“早期阅读优先”计划在这里成效显著,学校的重视、家庭的配合以及全社会的联动支持,让阅读成为伴随幼儿生活的一种习惯。  学校环境支持阅读随时发生  丰富的图画书是早教机构环境中最重要的学习材料,教室里的玩具柜上、桌上、地毯上,目之所及,各种类型的图画书布满角角落落,内容涉猎广泛,俨然是一
期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刊特刊载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丁酉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这个春节又热闹了一番。选手们吟诵的或婉
期刊
人民网消息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推迟达标时限,所有学校最迟应在2025年前完成达标建设工作,2020年前应完成一半以上。  《意见》明确,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
期刊
在浙江乌镇,镇中心的观前街17号,是文学巨匠茅盾的家。故居陈列室里,存放着一部《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晚年的茅盾,回忆起童年生活时,仍不忘《字课图说》给他带来的知识和欢乐。  这本《字课图说》便是一百多年前澄衷蒙学堂的校本教材。当时的澄衷蒙学堂如何以一校之力推出这一“有着历史性的价值”的教材,令人回味。近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新星出版社原版修复再版,又一次触动了读者。时隔一百多年,一部校本教
期刊
父亲登整版广告与儿子脱离父子关系成“兄弟”。“以后我叫你少尘,你叫我老关。有你有我,便有江湖。”近日一父亲登整版广告与儿子脱离父子关系。该父亲称,儿子从小爱跟老爸一起玩,但从高中起,父子的沟通越来越少:朋友圈屏蔽老爸。他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2月16日《现代快报》)  老关与儿子关少尘的感情纠结,其实就是很常见的代沟,儿子与自己的疏离,令其产生心理落差,才想用“脱离父子关系”,重新以“兄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