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温暖的事业,追求的是幸福感。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留有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感受、自我翱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大胆表现个性,不断闪烁激情,使课堂充满情趣。教学过程应成为发展儿童生命活动,发掘整个生命潜能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
课堂中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一切都是无效的。课堂中若没有“情趣”滋润,就会令人疲乏、生厌,难以哺育学生成才。唯有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他们的思维才会灵活和深刻;唯有给学生表现的空间,他们的生命才有张力和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有目的地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氛围,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学习效果才会很明显。
二、设置疑问,激活思维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三、合作探究,体验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新课程重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这些知识信息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1.自主中求知,体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要求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即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让学生真正体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合作中获取,快乐交流分享知识经验
数学教学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重在培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竞争意识。合作学习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操作,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不仅主张合作,而且不排斥竞争,并且模式多种多样。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对于某些思维要求高的学习任务,个体学习、竞争学习更为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除了提倡更多地创设氛围,激发合作欲望,更关键的是要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闹哄哄地跟着小组成员人云亦云,这样只能是掐灭个性思维的火花,滋长依赖心理。当然,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不能把合作与独立简单地对立起来。学生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中来,同时在合作中不能过分强调竞争。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互动中拓展思维。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策略。
四、趣味作业,拓展延伸
应试教育背景中孕育的作业模式,以其统一的作业内容、统一的作业方式、统一的作业要求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学生需要的、喜欢的呢?
如何设计充满情趣的作业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想着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想着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首先是富有个性的分层设计。有个性,是指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具有个性、志向、智慧和性格的人,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不同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认识到自我价值,激发主动学习的情感,真正做到全体与个性的兼顾,同时也体现一种人文性的真情关怀。
其次是充满趣味的作业形式。教师把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走向生活,从实践中认识数,体验数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算、写,更多的是可以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唱、说、画、演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的作业设计,将学习寓于活动,将学习寓于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就是一所学校,赋予原来死板的知识以活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为他们的成长抹上了亮丽的底色。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是啊,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当我们的教学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共鸣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具有净化思想、陶冶情感的神奇魅力。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作者单位:句容市茅山中心小学
课堂中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一切都是无效的。课堂中若没有“情趣”滋润,就会令人疲乏、生厌,难以哺育学生成才。唯有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他们的思维才会灵活和深刻;唯有给学生表现的空间,他们的生命才有张力和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有目的地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氛围,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学习效果才会很明显。
二、设置疑问,激活思维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三、合作探究,体验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新课程重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这些知识信息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1.自主中求知,体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要求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即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让学生真正体验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合作中获取,快乐交流分享知识经验
数学教学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重在培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竞争意识。合作学习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操作,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不仅主张合作,而且不排斥竞争,并且模式多种多样。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对于某些思维要求高的学习任务,个体学习、竞争学习更为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除了提倡更多地创设氛围,激发合作欲望,更关键的是要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闹哄哄地跟着小组成员人云亦云,这样只能是掐灭个性思维的火花,滋长依赖心理。当然,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不能把合作与独立简单地对立起来。学生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中来,同时在合作中不能过分强调竞争。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互动中拓展思维。在互动中理解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策略。
四、趣味作业,拓展延伸
应试教育背景中孕育的作业模式,以其统一的作业内容、统一的作业方式、统一的作业要求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学生需要的、喜欢的呢?
如何设计充满情趣的作业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想着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想着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首先是富有个性的分层设计。有个性,是指作业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具有个性、志向、智慧和性格的人,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不同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认识到自我价值,激发主动学习的情感,真正做到全体与个性的兼顾,同时也体现一种人文性的真情关怀。
其次是充满趣味的作业形式。教师把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走向生活,从实践中认识数,体验数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作业不仅仅是算、写,更多的是可以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唱、说、画、演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的作业设计,将学习寓于活动,将学习寓于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就是一所学校,赋予原来死板的知识以活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为他们的成长抹上了亮丽的底色。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是啊,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当我们的教学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唤起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共鸣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具有净化思想、陶冶情感的神奇魅力。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作者单位:句容市茅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