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农村城镇化会使农村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农村城镇化亦可能带来农村的两极分化。农村城镇化建设成功与否,势必会对本地农村和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社会结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农村城镇化会使农村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如农民的职业多元化和社会流动,农户收入差距的拉大,人际关系模式的拓展,农民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户文化的差异化和农村社会权力的分化。另一方面,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农村城镇化可能带来农村的两极分化[1]。
一、城镇化是农村社区发展的趋势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社会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2]。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农业人口的职业转化和产业流动。是指农业人口部分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分化,农业劳动力部分转向第二、三产业[3]。
农业人口的地域转化。包括职业转换所带来的农民居住空间的转换,部分留在农村新型社区,部分是从分散的自然村落转到统一规划的城镇和城乡结合的新型社区。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化。主要是由职业变革所带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向比较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转化,文化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向城镇的转化与接近。上述3方面,最基本的是职业转换和产业流动。最重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4]。
党的十六大会议指出: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1978年全国共有2850个,到1992年增加到14135个,至2000年,增加至19216个。与此同时,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4.56亿人。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总趋势。
二、二元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必然性
二元城镇化是根据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主张以“城镇化”(而非城市化)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重、发展大都市圈为特征的方式,处理好城镇化中的市民与农民工双重城镇化主体的关系,避免小城镇过度发展和大城市盲目膨胀的状况,对不同城市的乡城流动人口和户籍改革分类指导,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合理流动。但目前我国二元城镇化存在着两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国家投资进行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地方投资和农民投资的农村城镇化。这种现状使得我国农村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进展受阻,但是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农村城镇化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劳动力持续或长期地从农业转入其他生产部门,是工业化过程的主要特征,而工业化过程必须推动城镇化过程。所以,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非农行业,必须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城镇化,并使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聚集的过程,而聚集必然落脚在具体的地点上,这些地点就是各级各类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中,人们更注重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新的增长点,形成生产力的聚集。正是这些增长极所产生的聚集和辐射效应,才能刺激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从而突出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在我国有些地区,农村里保存独具特色的手工业,吸引了外来客商,逐渐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带动农村商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出现城镇化。
还有,外力作用下的农村城镇化,主要包括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由于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的逐步发展,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在城市能够生存下来,从而使得农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城镇迅速扩展,周边的农村地区被划为城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也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农村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和农民收入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平均主义的模式使农民、村与村之间的差别极小。农民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受挫,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那些善于经营的农户,得到发家致富;而经营不善的农户,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部分具有各类手艺或者技巧的农户,转行成搞特种经营专业或转变为工人。这对增加农户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拉大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多数农户中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打工收入、特种经营收入则增加较快,而农业生产出现困境,单纯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户收入下降,农户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学术界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农民收入在下一阶段应该会有所增加 。 农民职业分化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呈显著趋势。最明显的是农民职业多元化、农民工人数量的增加。改革开放前,农民被城乡二元壁垒束缚,农业经营模式单一,农民职业趋于同化。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户自由,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内部的经营多样化,出现了农、林、牧、副、渔繁荣的景象。同时,农民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他有手艺或者技术的农户分散到各行各业,农村内的小商品经营也繁荣起来,农民职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990年代初猛增的农民工外出现象,使农村内部职业差距拉大。
农户文化出现差异。这是由于职业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原因而形成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行为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农户的后代教育上。随着现代教育产业化发展,农户中较为贫困甚至中等收入者还不能支付高额的教育费用,再加上打工者收入多于农民收入,农村中辍学现象还有发生。那些收入较高的农户,能够支付起高额学费,子女能够受更高等教育,这就导致了农户代际流动的分化,权力分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因此,长老统治、家族治理成了实质的统治形式。现代中国显著的特征是权力的多元化,以往存在的长老权威、村干部权力,为众多文化精英、科技精英、经济精英所取代,农村中将不再有实质性权力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政策的落实也会由以往的任务分配型向经济引导型发生转变。
四、预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可以预见,农村城镇化,会带来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重新调整。一方面,带来农户收入普遍的增长、农户差距缩小,农户收入趋向正态分布的平衡状态;另一种方面,农村趋向于两极分化,“越穷的越困,越富有的越奔”。而“富者”对穷者的激励、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杠杆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否对农村有用?如果先富的人是在正当致富的情况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力度过大,会有“劫富济贫”之嫌,对困者和富者会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在“困”者认识到自己“受困”的原因,在受困者你追我赶,逐渐朝“共同富裕”奔进的情况下,这种税收杠杆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效果。但也会存在困者往往在资金、技术上比较缺乏,因此、农技的推广,农村信贷改革,也势在必行。
农村城镇化能不能取得成功,会对本地农村和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农村城镇化取得成功,会逐渐产生扩散效应和聚集效应,提高本地人民的信心,建设欣欣向荣的城镇,成为周边地区发展的榜样。而农村城镇化失败了,会带来农户收入的两极分化,给农村治安和环境带来压力,给农民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会产生“城镇化就是两极分化”的概念,给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困难。外力作用下的城镇化,往往是在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没有得到提高、需求没有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强加的,往往会产生以上诸种问题。因此,无论哪种形式的城镇化,农户思想上都应该改变,教育应该先行。只有此基础上的城镇化,才真正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2]郭坤.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3]孙良媛,姜凌.农村产业结构演变对农村女性的影响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3,S1):16-20+72.
[4]汪传信,曾祥明.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J].小城镇建设,2005,01):76-7.
[5]李丽莎.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18):15-6.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社会结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把含有农村城镇化的区域规划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农村城镇化会使农村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迁,如农民的职业多元化和社会流动,农户收入差距的拉大,人际关系模式的拓展,农民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户文化的差异化和农村社会权力的分化。另一方面,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农村城镇化可能带来农村的两极分化[1]。
一、城镇化是农村社区发展的趋势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社会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2]。其主要内涵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农业人口的职业转化和产业流动。是指农业人口部分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分化,农业劳动力部分转向第二、三产业[3]。
农业人口的地域转化。包括职业转换所带来的农民居住空间的转换,部分留在农村新型社区,部分是从分散的自然村落转到统一规划的城镇和城乡结合的新型社区。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化。主要是由职业变革所带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向比较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转化,文化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向城镇的转化与接近。上述3方面,最基本的是职业转换和产业流动。最重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4]。
党的十六大会议指出: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1978年全国共有2850个,到1992年增加到14135个,至2000年,增加至19216个。与此同时,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4.56亿人。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区发展的总趋势。
二、二元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必然性
二元城镇化是根据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主张以“城镇化”(而非城市化)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重、发展大都市圈为特征的方式,处理好城镇化中的市民与农民工双重城镇化主体的关系,避免小城镇过度发展和大城市盲目膨胀的状况,对不同城市的乡城流动人口和户籍改革分类指导,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合理流动。但目前我国二元城镇化存在着两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国家投资进行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地方投资和农民投资的农村城镇化。这种现状使得我国农村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进展受阻,但是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农村城镇化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劳动力持续或长期地从农业转入其他生产部门,是工业化过程的主要特征,而工业化过程必须推动城镇化过程。所以,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非农行业,必须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城镇化,并使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聚集的过程,而聚集必然落脚在具体的地点上,这些地点就是各级各类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中,人们更注重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新的增长点,形成生产力的聚集。正是这些增长极所产生的聚集和辐射效应,才能刺激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从而突出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在我国有些地区,农村里保存独具特色的手工业,吸引了外来客商,逐渐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带动农村商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出现城镇化。
还有,外力作用下的农村城镇化,主要包括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由于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的逐步发展,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在城市能够生存下来,从而使得农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城镇迅速扩展,周边的农村地区被划为城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也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农村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和农民收入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平均主义的模式使农民、村与村之间的差别极小。农民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受挫,生产力发展受到阻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那些善于经营的农户,得到发家致富;而经营不善的农户,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部分具有各类手艺或者技巧的农户,转行成搞特种经营专业或转变为工人。这对增加农户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拉大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多数农户中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打工收入、特种经营收入则增加较快,而农业生产出现困境,单纯依靠土地生活的农户收入下降,农户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学术界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农民收入在下一阶段应该会有所增加 。 农民职业分化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呈显著趋势。最明显的是农民职业多元化、农民工人数量的增加。改革开放前,农民被城乡二元壁垒束缚,农业经营模式单一,农民职业趋于同化。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户自由,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内部的经营多样化,出现了农、林、牧、副、渔繁荣的景象。同时,农民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他有手艺或者技术的农户分散到各行各业,农村内的小商品经营也繁荣起来,农民职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990年代初猛增的农民工外出现象,使农村内部职业差距拉大。
农户文化出现差异。这是由于职业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原因而形成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行为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农户的后代教育上。随着现代教育产业化发展,农户中较为贫困甚至中等收入者还不能支付高额的教育费用,再加上打工者收入多于农民收入,农村中辍学现象还有发生。那些收入较高的农户,能够支付起高额学费,子女能够受更高等教育,这就导致了农户代际流动的分化,权力分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因此,长老统治、家族治理成了实质的统治形式。现代中国显著的特征是权力的多元化,以往存在的长老权威、村干部权力,为众多文化精英、科技精英、经济精英所取代,农村中将不再有实质性权力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政策的落实也会由以往的任务分配型向经济引导型发生转变。
四、预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可以预见,农村城镇化,会带来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重新调整。一方面,带来农户收入普遍的增长、农户差距缩小,农户收入趋向正态分布的平衡状态;另一种方面,农村趋向于两极分化,“越穷的越困,越富有的越奔”。而“富者”对穷者的激励、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经济杠杆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否对农村有用?如果先富的人是在正当致富的情况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力度过大,会有“劫富济贫”之嫌,对困者和富者会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在“困”者认识到自己“受困”的原因,在受困者你追我赶,逐渐朝“共同富裕”奔进的情况下,这种税收杠杆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效果。但也会存在困者往往在资金、技术上比较缺乏,因此、农技的推广,农村信贷改革,也势在必行。
农村城镇化能不能取得成功,会对本地农村和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农村城镇化取得成功,会逐渐产生扩散效应和聚集效应,提高本地人民的信心,建设欣欣向荣的城镇,成为周边地区发展的榜样。而农村城镇化失败了,会带来农户收入的两极分化,给农村治安和环境带来压力,给农民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会产生“城镇化就是两极分化”的概念,给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困难。外力作用下的城镇化,往往是在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没有得到提高、需求没有得到发展的情况下强加的,往往会产生以上诸种问题。因此,无论哪种形式的城镇化,农户思想上都应该改变,教育应该先行。只有此基础上的城镇化,才真正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2]郭坤.城镇化视角下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3]孙良媛,姜凌.农村产业结构演变对农村女性的影响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3,S1):16-20+72.
[4]汪传信,曾祥明.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J].小城镇建设,2005,01):76-7.
[5]李丽莎.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1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