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象新闻是都市报看重的服务性新闻品类之一,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相当的生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对于报纸的公信力是一种损伤。本文力图从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着手,分析导致这类新闻“不准”的成因——从客观上说,受天气预报技术条件和报纸出版周期的限制;从主观上说,受记者自身分析判断水平以及“抢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原因的探讨,本文尝试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的途径。
【关键词】都市报气象新闻准确标题制作客观写作
一直以来,服务性都是都市类报纸所坚持的追求之一,所以服务性新闻也成为都市类报纸最为看重的新闻种类之一。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新闻报道正是最具有服务特征的新闻报道,所以历来为都市报人所看重,在报纸上也经常占据重要版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天气预报”本身的不确定性,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报纸刚刚用头版头条宣布“未来一周大雪纷飞不断”,第二天一早,报纸出街,东方升出一轮艳阳,此情此景,岂不让读者困惑不已?这种情况对报纸本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是一种损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类情况的出现?在现有的天气预报技术水平无法从客观上保证预报高度精确的情况下,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尽量避免这一类情况的发生?笔者尝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至少是“看上去很准”的途径。
一、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
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对全国电视观众2002年收视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列所有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而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有增无减:所有的智能手机系统都把天气预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天气APP也是下载率较高的“装机必备”类手机软件。
以服务读者为宗旨的都市报,在诞生之初就把天气报道放在颇为重要的位置。1995年1月1日,国内第一家以“都市报”命名的日报《华西都市报》发行,在创刊号上,天气预报就列在大红报头之下的重要位置。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自此,我国都市报气象服务一改单一的天气预报模式,正式进入立体化的气象新闻报道阶段。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关于“气象新闻”的涵义是这样界定的:“气象新闻是指向人们提供气象服务的新闻。”根据笔者的理解,气象新闻是指建立在天气预报的数据基础之上,根据受众的需要,对于天气趋势进行报道的新闻。
首先,由于气象新闻的“服务性”,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用性:要将短期或长期的天气趋势告知公众,以利于受众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为了增加实用性,都市报在气象新闻报道从简单的“今日天气”预报开始,逐渐形成了三日甚至更长期气象预报、气象生活指数、气象灾害预警和应对指导等全方位的气象信息服务。
另外,由于都市报的“贴近性”,它的气象新闻又要具有生动性:要让读者读得下去,看得明白。所以,都市报气象新闻的语言风格一般都非常活泼、形象,报道形式也新颖、多样。
二、导致气象新闻“不准”的原因
气象新闻的实用性“天生”对于准确度有更高的要求。农业播种、企业举办活动、个人计划远行……都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安排,如果气象新闻有误,会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但是,要想准确,并不容易。实际上,“不准”的情况,在报纸气象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粗略归纳,应该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气象预报技术和报纸出版周期的双重约束
有个笑话指出了气象报道中的“失准”之处:有个老奶奶问孙女:“天气预报里面,局部地区天天刮风下雨落冰雹,这个局部地区在哪儿,怎么这么倒霉?”一笑之余,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气象预报技术条件下,对于时间、地点的精确程度还很有限,这成为影响气象新闻准确性的一个客观因素。实际上,根据深圳市气象部门的公开解释,单就暴雨预报而言,目前准确率也只能达到六成至八成。
对于都市报气象新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报纸本身的出版周期。风云最是无常,气象随时在变化,对于每天一次出版的报纸来说,无法对于气象预报进行滚动播报和修正,从而也造成了不够准确的状况。
2、记者编辑专业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限制
都市报气象新闻毕竟不是气象台的技术报告,生动性的要求,让它必然不能是预报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记者编辑进行“翻译”,进而加入分析判断。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记者编辑的专业知识所限,都市报气象新闻经常会在“翻译”中说出“外行话”。比如在安徽,对于“长江以南局部山区有大雪”的预报,如果在标题中直接说“皖南局部有大雪”就肯定会有问题,因为皖南地区有黄山等高海拔山脉,山顶与地面的温差很大,“山区有大雪”往往并不代表附近会迎来大雪天气。再举个例子:雾霾频发的秋冬季节,天气预报里的“大雾”可能是单纯的大雾,也可能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形成霾,不同的记者在写稿时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读,如果不经详细推敲求证,武断地写成“大雾”或“雾霾”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3、“争抢眼球”意识容易导致武断和偏颇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加上新闻单位内部考核压力颇重,导致一部分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带有“功利心”,一部分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追求“抓眼球”,表现在气象新闻上,就出现稿件用语不够科学客观,失于武断,甚至有些主观臆测,让新闻的真实和准确大打折扣。
比如每到夏初或冬初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今年将迎酷暑”“今年是个暖冬”之类的预测性报道,动辄还被冠以“有史以来”“破历史纪录”之类的字眼。实际上,气象部门对于这样的中长期趋势性预报非常谨慎,记者在进行这类报道时也不能太过轻率。另外,对于报纸上经常出现的“未来一周如何如何”的气象预报,编辑在标题处理时也不够谨慎,往往以偏概全,用最有“新闻性”的天气状况对一周天气进行概括,也会给人以不准确的观感。 三、采编环节如何提升气象新闻准确度
对于上文中提及的造成气象新闻不准确的三个原因,笔者认为,除了气象预报水平这个客观原因之外,其他原因都可以通过努力在采编环节中加以消除,从而提升气象新闻的整体准确度。
1、采写环节:记者多向专家学习,自己也做专家
首先,记者要摒弃“功利心”,不对气象现象和趋势进行渲染和夸大,保持气象报道的客观性。拿到气象材料后,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观察和思考。如遇极端恶劣天气或灾难性天气来袭,更应努力揣摩报道的每一个字。
其次,气象记者的专业素养对稿件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气象记者要立志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能机械等待气象部门每天的通稿,满足于简单改写,而应该注意积累气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判断能力,谨防报道中出现低级错误。同时,对于复杂天气现象,要多采访业界权威专家,保证解读的准确,同时也能积累更多专家资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编辑环节:不做“标题党”,适当“关照”主要受众
由于都市报的特性,编辑在改写气象新闻以及制作气象新闻标题的时候,会特别注重生动性。但要引起注意的是,要保证生动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全面,避免产生歧义。
准确全面,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而是把关键气象趋势以最直观的方式说明白,能不模糊的地方尽量不模糊。比如“明天晚上安徽省北部地区将出现大雪天气”这样的新闻内容,在标题里就不应该以“明天皖北下雪”来表述,因为早晨下雪和晚上下雪,大雪和小雪,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不同的,新闻服务应该尽量精确。这一点,在“未来一周”的预报里尤其要注意,这么长时间段里的天气状况很难一言概之,保险的做法还是具体到某一天的详细天气状况,比如“周二暴雨后,天凉好个秋”就能抓住人们最为关心的天气变化,比“下周将迎降水降温”要准确很多。
另外,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较有感触的一点是,对于省级都市报来说,由于气象报道会涉及到全省范围,而各地的天气情况往往并不相同。那么,把什么地方的天气情况放到标题里作为“新闻眼”便有讲究。一般来说,“关照”主要目标受众所在区域的天气情况会提高气象新闻的准确感受。如果省会合肥将有暴雨,省内其他地区高温晴好,无论晴好的范围占比有多么大,显然不能用“明天出门要防晒”这样的标题。
3、补位:利用新媒体手段及时修正报纸报道
对于报纸出版周期带来气象报道滞后失真的“老大难”问题,在媒体进入大融合时代的今天,也有了可以弥补的手段。现在的都市报都有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气象新闻报道中,它们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报纸的偏差,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突发气象灾害中独立作战,发挥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打一场“滚动新闻”漂亮仗。
参考文献
①陶晓岚、温亚丽,《报纸气象新闻报道的现状和拓展的思路》[J].《黑河学刊》,2010(2)
②舒娟,《都市报气象新闻标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4(9)
③姜晨,《警惕气象新闻的模糊化》[J].《传媒》,2010(7)
④彭广兴,《拓展思路谈“天”说“地”大有可为》[J].《新闻知识》,2007(8)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
【关键词】都市报气象新闻准确标题制作客观写作
一直以来,服务性都是都市类报纸所坚持的追求之一,所以服务性新闻也成为都市类报纸最为看重的新闻种类之一。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新闻报道正是最具有服务特征的新闻报道,所以历来为都市报人所看重,在报纸上也经常占据重要版面。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天气预报”本身的不确定性,气象新闻报道经常容易陷入“不准”的尴尬:报纸刚刚用头版头条宣布“未来一周大雪纷飞不断”,第二天一早,报纸出街,东方升出一轮艳阳,此情此景,岂不让读者困惑不已?这种情况对报纸本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是一种损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类情况的出现?在现有的天气预报技术水平无法从客观上保证预报高度精确的情况下,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尽量避免这一类情况的发生?笔者尝试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新闻写作和编辑的角度,找出让气象新闻报道变得“准确”——至少是“看上去很准”的途径。
一、都市报气象新闻报道的特点
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对全国电视观众2002年收视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列所有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而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有增无减:所有的智能手机系统都把天气预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天气APP也是下载率较高的“装机必备”类手机软件。
以服务读者为宗旨的都市报,在诞生之初就把天气报道放在颇为重要的位置。1995年1月1日,国内第一家以“都市报”命名的日报《华西都市报》发行,在创刊号上,天气预报就列在大红报头之下的重要位置。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开辟了“风云榜气象新闻版”,在我国媒体中最先运用“气象新闻”这一术语。自此,我国都市报气象服务一改单一的天气预报模式,正式进入立体化的气象新闻报道阶段。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关于“气象新闻”的涵义是这样界定的:“气象新闻是指向人们提供气象服务的新闻。”根据笔者的理解,气象新闻是指建立在天气预报的数据基础之上,根据受众的需要,对于天气趋势进行报道的新闻。
首先,由于气象新闻的“服务性”,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用性:要将短期或长期的天气趋势告知公众,以利于受众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为了增加实用性,都市报在气象新闻报道从简单的“今日天气”预报开始,逐渐形成了三日甚至更长期气象预报、气象生活指数、气象灾害预警和应对指导等全方位的气象信息服务。
另外,由于都市报的“贴近性”,它的气象新闻又要具有生动性:要让读者读得下去,看得明白。所以,都市报气象新闻的语言风格一般都非常活泼、形象,报道形式也新颖、多样。
二、导致气象新闻“不准”的原因
气象新闻的实用性“天生”对于准确度有更高的要求。农业播种、企业举办活动、个人计划远行……都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安排,如果气象新闻有误,会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但是,要想准确,并不容易。实际上,“不准”的情况,在报纸气象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粗略归纳,应该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气象预报技术和报纸出版周期的双重约束
有个笑话指出了气象报道中的“失准”之处:有个老奶奶问孙女:“天气预报里面,局部地区天天刮风下雨落冰雹,这个局部地区在哪儿,怎么这么倒霉?”一笑之余,我们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气象预报技术条件下,对于时间、地点的精确程度还很有限,这成为影响气象新闻准确性的一个客观因素。实际上,根据深圳市气象部门的公开解释,单就暴雨预报而言,目前准确率也只能达到六成至八成。
对于都市报气象新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报纸本身的出版周期。风云最是无常,气象随时在变化,对于每天一次出版的报纸来说,无法对于气象预报进行滚动播报和修正,从而也造成了不够准确的状况。
2、记者编辑专业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限制
都市报气象新闻毕竟不是气象台的技术报告,生动性的要求,让它必然不能是预报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记者编辑进行“翻译”,进而加入分析判断。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记者编辑的专业知识所限,都市报气象新闻经常会在“翻译”中说出“外行话”。比如在安徽,对于“长江以南局部山区有大雪”的预报,如果在标题中直接说“皖南局部有大雪”就肯定会有问题,因为皖南地区有黄山等高海拔山脉,山顶与地面的温差很大,“山区有大雪”往往并不代表附近会迎来大雪天气。再举个例子:雾霾频发的秋冬季节,天气预报里的“大雾”可能是单纯的大雾,也可能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形成霾,不同的记者在写稿时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解读,如果不经详细推敲求证,武断地写成“大雾”或“雾霾”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3、“争抢眼球”意识容易导致武断和偏颇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加上新闻单位内部考核压力颇重,导致一部分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带有“功利心”,一部分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追求“抓眼球”,表现在气象新闻上,就出现稿件用语不够科学客观,失于武断,甚至有些主观臆测,让新闻的真实和准确大打折扣。
比如每到夏初或冬初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今年将迎酷暑”“今年是个暖冬”之类的预测性报道,动辄还被冠以“有史以来”“破历史纪录”之类的字眼。实际上,气象部门对于这样的中长期趋势性预报非常谨慎,记者在进行这类报道时也不能太过轻率。另外,对于报纸上经常出现的“未来一周如何如何”的气象预报,编辑在标题处理时也不够谨慎,往往以偏概全,用最有“新闻性”的天气状况对一周天气进行概括,也会给人以不准确的观感。 三、采编环节如何提升气象新闻准确度
对于上文中提及的造成气象新闻不准确的三个原因,笔者认为,除了气象预报水平这个客观原因之外,其他原因都可以通过努力在采编环节中加以消除,从而提升气象新闻的整体准确度。
1、采写环节:记者多向专家学习,自己也做专家
首先,记者要摒弃“功利心”,不对气象现象和趋势进行渲染和夸大,保持气象报道的客观性。拿到气象材料后,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观察和思考。如遇极端恶劣天气或灾难性天气来袭,更应努力揣摩报道的每一个字。
其次,气象记者的专业素养对稿件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气象记者要立志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能机械等待气象部门每天的通稿,满足于简单改写,而应该注意积累气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判断能力,谨防报道中出现低级错误。同时,对于复杂天气现象,要多采访业界权威专家,保证解读的准确,同时也能积累更多专家资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编辑环节:不做“标题党”,适当“关照”主要受众
由于都市报的特性,编辑在改写气象新闻以及制作气象新闻标题的时候,会特别注重生动性。但要引起注意的是,要保证生动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全面,避免产生歧义。
准确全面,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而是把关键气象趋势以最直观的方式说明白,能不模糊的地方尽量不模糊。比如“明天晚上安徽省北部地区将出现大雪天气”这样的新闻内容,在标题里就不应该以“明天皖北下雪”来表述,因为早晨下雪和晚上下雪,大雪和小雪,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不同的,新闻服务应该尽量精确。这一点,在“未来一周”的预报里尤其要注意,这么长时间段里的天气状况很难一言概之,保险的做法还是具体到某一天的详细天气状况,比如“周二暴雨后,天凉好个秋”就能抓住人们最为关心的天气变化,比“下周将迎降水降温”要准确很多。
另外,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较有感触的一点是,对于省级都市报来说,由于气象报道会涉及到全省范围,而各地的天气情况往往并不相同。那么,把什么地方的天气情况放到标题里作为“新闻眼”便有讲究。一般来说,“关照”主要目标受众所在区域的天气情况会提高气象新闻的准确感受。如果省会合肥将有暴雨,省内其他地区高温晴好,无论晴好的范围占比有多么大,显然不能用“明天出门要防晒”这样的标题。
3、补位:利用新媒体手段及时修正报纸报道
对于报纸出版周期带来气象报道滞后失真的“老大难”问题,在媒体进入大融合时代的今天,也有了可以弥补的手段。现在的都市报都有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气象新闻报道中,它们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报纸的偏差,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突发气象灾害中独立作战,发挥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打一场“滚动新闻”漂亮仗。
参考文献
①陶晓岚、温亚丽,《报纸气象新闻报道的现状和拓展的思路》[J].《黑河学刊》,2010(2)
②舒娟,《都市报气象新闻标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4(9)
③姜晨,《警惕气象新闻的模糊化》[J].《传媒》,2010(7)
④彭广兴,《拓展思路谈“天”说“地”大有可为》[J].《新闻知识》,2007(8)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