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振:只把春节化春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叹岁月如梭去,淡然手间忘忧君,又到一夜连双岁,今日五更分两天。
  一年的辛苦疲惫,急忙忙的把生活尝尽,吞下的也只是凡俗里的一把盐成酱苦,忘记了素净清怡。假若停下片刻,兑一杯茗水,生一炉暖碳,开半襟胸怀,心中缓缓洇来的,也许就是常常摩拳挥棒去拼争的那些个幸福。没有人在意南山,不知道那一束霜菊的幽淡,直到春花秋月尽,才知过客红尘里,不如夜宿柴门采东篱,举杯欢笑吃茶去。
  闻到浓浓的年味,又是一个轮回中的小憩,在温婉与无奈之间期盼,辞去的是一切的曾经,无需质疑那随风逝去的光阴。为自己泡一杯茶吧,淡淡的飘来浓浓的香;为爱着的人泡一杯茶吧,在纷扰的世界里,用真情润透这一叶灵草,静静的守着这岁末,爆竹声声的喧闹,张灯结彩的喜庆,更是那畔行来归家园的主题。
  回到家,便回到了这一方陋室,古人云:喝茶当于纸窗瓦当之下。白水先生好茶,便造了这喝茶的境,到处淘来了一些砖石木器,古窗瓦当,老物旧件,随意堆放着,又貌似精心布置。窗棂映着一丝今年最后的暖阳,洒在一席欢愉的茶案上。
  那随意捡来的两根木头做成的壁灯,照着半墙涂抹的泥面,里面嵌上几块老砖雕;老榆木门板改造出一几之案,摆着书籍,摆着小件,有瓶有罐,热热闹闹;从乡下淘来的“福”字照壁,一块一块拼接,“福”气便至家中;那雕花的牛槽,拾进这陋室,注水养鱼,就有了灵动的生机;古朴的条案,低调大气,显示着它从古到今在厅堂里不可逾越的地位;那如今已失去原有用途的碗柜,炕桌,带着它们一生的沧海桑田,静守着属于它们的一世繁华。
  用思古调幽情,总是有些新尘遮旧尘的意思,如栖云而飘,凭得你辞旧迎新,却也不知浮尘挂了几许,凭得你擦来拂去,也只剩下这一丝的痕迹。
  一个简单的觉悟,就会安顿好那焦躁的日子,复杂的过多,就压盖住,那其实很简单的美好,过于的深刻,又会错过很多平和的快乐。
  常常在喧闹里孤独的奔波行走,一路沦陷到这岁末,在这间隙,来喝杯茶吧,简单清素,暖一暖那苍凉许久的心田,无论成功或是破落,这时都归来守着这一岁的末,且翻盖瓯洒香茗,且踏流年放歌中,看着时钟无情流转,心里喊着,慢下来吧,再慢些,让我们再多想想,为啥而来,为何去?一杯流韵清幽的香茶,似乎让我慢下了很多,欢愉压住了那一丝的无奈,泥炉催火,一叶的绿,像是一春的生机,像是满山的茶绿。
  且将行囊放下,放逐快乐,放空自己,奉一杯茶,陪陪家人,陪陪朋友,陪陪自己。
其他文献
随着老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各类老茶中运作,越来越多爱茶者开始关注老茶,那么如今老茶的市场如何?如何正确选择收藏老茶?不同身份的茶人是如何看待老茶的?带着这些问题,小编分别采访了专家、茶企、茶商代表,听听来自不同身份的声音。  存放老茶“意识”很关键  陈郁榕(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  近年来,伴随着老茶的火热,其市场情况也备受关注。不同的茶类情况有别,就乌龙茶而言,目前的
期刊
蔡荣章  现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Mealhj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0-2008)、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1985-2006)、《茶艺》月刊主编兼社论主笔(1980-2008)。  现在是谈论“茶道艺术”的时候了。有些人说:“喝茶是日常生活极为普
期刊
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是武夷山天心岩茶村这个以茶为生的小山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同时也是村里最年轻的村书记和村办茶厂第一任厂长。如今,和很多老一辈做茶人一样,年过花甲的他依然在每一个茶季坚守着。和很多人又不同,相比幕前的荣光他更愿退居幕后,安享天伦之乐。陈墩水,做茶历史46年,他见证的事情很多,听他讲述的往事很长。  家族传承的荣耀  陈氏家族做茶历史超过200年,是毋庸置疑的茶叶世家。认识陈墩水
期刊
范增平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所谓“良心”,是人的本然菩心,就是仁义之心,良心就是道,茶道就是茶的良心。因此,自唐代以后,就提倡“茶道”,茶道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修行,修行在于修身、修心,通过茶事活动,修心悟道,陶冶情操,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
期刊
时间总是以我们不曾留意的方式悄然留走,珍视的终难挽留。  就像这尘封了数年的老茶,岁月深深地烙印在它们的每一条叶咏上。  1998年的福鼎白茶、1994年的易武红带、1996年的安溪乌龙、1993年的正岩水仙,试着,循着茶的气息,找寻光阴的余味。  四款茶同时开汤,投茶量5克,审评方式冲泡。  诸多出乎预期的表现,颇值得玩味。  福鼎/白茶 隽永蜜香  年份:1998年  档案:茶品等级属特级白牡
期刊
1391年9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谕旨,要求今后罢造团茶,改贡散茶。这道谕旨宣告了团茶时代的终结,亦为中国六大茶类格局的形成及泡饮法的大行其道开辟了先路。  朱元璋此举得到了后世的充分肯定。沈德符曾盛赞道:“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散茶的勃兴,有力地推动了制茶技术的革新与饮茶方式的变革。至清中期,绿、白、黄、青、黑、红六大茶类已初具雏形,且在中国各宜
期刊
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座有着年岁的城墙,用无数个青翠的日月堆砌。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或许每一叶茶封存在时光的生命也是如此,在属于自己的界限里,安稳地成长。一叶茶里的时光,清简漫长。在茶里寻找光阴的足迹,抽丝剥茧地从认识老茶开始。  喝茶不就是闻香品味吗?无香少味的老茶,有什么喝的呢?应该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甚至难免有人会质疑喝老茶本身就背离了喝茶的本质。喝老茶到底喝什么?在千滋百味的新茶都
期刊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
期刊
初冬的武夷山,霏雨初霁,暮色笼罩。  指尖在七弦琴上飞动,铿锵且不失细腻的琴音,在寒凉的空气里流淌萦回。一曲行云流水的《醉鱼唱晚》拉开了“琴茶人生·武夷雅集”的序幕。  有朋远方抱琴来,我烹泉煮茗以待。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的《茶道》联络处主任及读者、茶友等百余人,雅集碧山丹山,共享古琴之清远雅正、岩茶之岩骨花香,乃一大赏心乐事。  席间,广陵派古琴艺术传承人、扬州飞泉琴社创始人田泉,焚香操琴,为现
期刊
春节,意味着团聚。茶亦醉人何必酒。爆竹声中,天南地北,茶香四起,辞旧迎新。一家人,一壶茶。浓浓的亲情,在一品一啜间传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