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榕:就差这一颗子弹了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须沟》里的赵大爷、《茶馆》里的常四爷、《雷雨》里的周朴园、《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如果从1942年在“四一剧社”扮演《日出》中的黑三算起,郑榕的艺术生涯已有整整70个年头了;而如果从他在大同中学首次登台,在《请医》中男扮女装反串算起,他的艺术道路早已走过了70个年头。在人艺新戏《甲子园》中,88岁的郑榕坐在轮椅上,再次登台。
  郑榕说:“很多人笑我自不量力,说这么大岁数还演戏!为什么我还要来演呢?其实我是想试试,人艺过去的老表演传统——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如今还灵不灵。那是我们经过了多年的学习、探索和借鉴,积累下来的。中国话剧的立足点是中国大地,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离开了这两点还看什么呢?”
  这不是我的不能卖
  《甲子园》讲述了一个要把养老院的楼房拆了的故事。第一次看《甲子园》的剧本,里面有些话让郑榕感触颇深,“这个房子不是我的,不能卖”,郑榕觉得这是金子一般的语言,“现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能说出这样的话?”
  在原剧本中,郑榕饰演的“老革命”,是个曾经参与解放宛平城的旅长,得了老年痴呆症,只会说“冲锋!”、“前进!”、“打!”郑榕找到何冀平,說:“我不能演一个让人骂的老革命干部。他们打下来的天下,他们有权利说话。”为这个角色,郑榕要求第一必须要改动剧本,第二必须要体验生活。
  郑榕托人找到了95岁、曾经是空军副司令员的老红军王定烈,和他长谈。“在一场激烈的战役中,王定烈的勤务员为了吸引敌人的炮火,被敌人乱枪打死,不到18岁,和王定烈一样,都是被妈妈拉着手去参军的。”说这些话的时候,郑榕的眼睛湿润了。
  《甲子园》中,当几位老人准备搬离“甲子园”,郑榕突然提高嗓门大吼:“不能搬!就差这最后一颗子弹了!”说着比划出打枪手势,将“敌人”击毙后把手放在肩上,仿佛肩上扛着枪。这个动作就是郑榕与王定烈长谈得到的启发。“他每次打完敌人都喜欢把枪扛在肩上,这个动作给了我灵感。”郑榕说。
  以前在人艺,一体验生活就几个月,挣得虽然不多,但是够吃够喝,郑榕说他们那会儿只知道演戏,没有其他任何想法。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踏踏实实演话剧了,大都是奔着演影视剧赚钱去的,也没有时间体验生活了。郑榕常说:“我一生没做过多少事,只是经历了一些人生的风雨。我不是科班出身,底子薄,周围的人都比我成熟。演戏演的是名著,合作的都是名导演、名演员,一点点把我带出来。我只能说,我是个幸运的人。话剧使我这一辈子生活得非常充实。话剧这个事业已经与我的生命凝结在一起了。它是我赖以安身立命之所在,是我生活的全部。”
  焦菊隐教会他在舞台上生活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郑榕看到沦陷区有大批的爱国青年参加到了抗战的行列中,热血沸腾,他主动退掉了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仅仅学了一年的学业,画了一幅手持宝剑的自画像,誓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随即,他只身来到西安报名参加了“中央战时干部训练团”,简称“战干团”。没想到的是,当时国民党成立的“战干团”是一个反动的组织,解放后这段经历给郑榕带来了无穷的烦恼。
  1950年,郑榕经朋友介绍进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老人艺”。刚进“老人艺”时他并不是演员,而是舞台布景的临时工。解放初期人艺以歌剧为主,但郑榕从小五音不全,又没有上过正规戏剧院校,第一个歌剧《长征》,队里的人全在台上跑龙套,他却被搁在了宣传组。直到“老人艺”聘请焦菊隐来执导老舍的新作《龙须沟》后,郑榕才被焦菊隐看中,让他饰演《龙须沟》中的泥瓦匠赵大爷,这是郑榕第一个有影响力的角色。
  郑榕是在人艺和焦菊隐合作最多的一位演员。郑榕清晰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焦菊隐说“过去你是知道怎么在台上演戏,我现在要教会你怎么在舞台上生活。”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验生活。《龙须沟》体验生活两个月,《雷雨》六个月,后来体验生活也成了人艺的传统。
  1958年,在焦菊隐执导的《茶馆》中,郑榕出演常四爷。后来郑榕回忆说,那时的他30多岁,对这个角色有偏见,觉得剧本中必须有一个说正面话的硬汉子,上了舞台,也就按照概念化的方式表演,塑造了一个很“硬”的硬汉子。1982年拍摄电影《茶馆》,郑榕第一次看了当年话剧《茶馆》的录像,看到录像里那个“张牙舞爪、高声粗气”的常四爷,自己都有些接受不了。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舍先生说过“这个戏一定要演出茶馆的文化,中国人是最有智慧的”。他突然悟到,《茶馆》看的是民族魂,而不是看热闹,常四爷也是有灵魂的人。从那以后,常四爷这个角色才真正在舞台上“活”了。
  “从1958年演第一场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茶馆》几乎就是我演剧生涯的主角。看《茶馆》能看出我在思想认识和表演技巧的成长。”郑榕说。2005年复排焦版《茶馆》,郑榕又作为艺术顾问小组成员将自己经历过旧社会、和焦菊隐导演合作以及一辈子演戏的经验,都传递给了年轻演员。
  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1996年,曹禺逝世,郑榕写了一篇文章,《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他认为曹禺先生笔下的周朴园对自己像是一份学生的答卷,在老院长健在的时候,这份答卷没有最后完成,心中感到深深的歉疚。对从1954年开始扮演的《雷雨》中的周朴园这个角色,郑榕用了近五十年时间不断研究和总结。
  几年前,人艺拍摄了一部关于郑榕的人物传记片,《丹心一点到春时——记话剧表演艺术家郑榕》。在这部片子里,朱琳说:“郑榕是一位学者型的表演艺术家,他走进排练场,就像走进圣殿一样,全身心地沉浸在创作中,几十年如一日。”朱旭说:“他的用功程度是独一无二的。”宋丹丹说:“郑榕是个了不起的人,我觉得一辈子很难成为他那样的艺术家。”
  传记片里还讲到,郑榕因为没有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所以在住房和退休金上很吃亏,都很低,一直到现在还住在方庄的普通住宅楼里,但郑榕从未抱怨,还很感激剧院给了他那么多扮演角色的机会。濮存昕说:“郑榕是一个艺术至上的人,让人尊敬,在话剧百年所评出的100位突出贡献的工作者中,我很奇怪的是没有郑榕,他怎么想我不敢问,但我觉得脸有点烧得慌,因为我是。”
  在话剧《丹心谱》中,郑榕饰演的老中医方凌轩有这样一句台词:“干工作,像春蚕吐丝,要兢兢业业到死方休;做人,要像点着的蜡烛,从头燃到脚,一生光明。”
  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郑榕从随身背的旧布包里掏出一个密封袋,里面有三本书:《存在主义美学与现代派艺术》、《反危机的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新析》和《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是他随身带着的。眼前这位88岁的老人,50多岁才学会骑自行车,70多岁才逐渐领悟舞台角色,80多岁依然会为了演好一个角色去体验生活。
  早在2005年夏天,朱旭、郑榕等人主演的《屠夫》在北京连续上演33场,令一度沉寂的话剧市场为之一振。当时就有评论写道:“20多年的时代变迁使北京人艺的现实主义受到空前的挑战,而75岁的朱旭和81岁的郑榕则让所有热爱北京人艺的人又回到了曾经的光辉岁月。”
  郑榕说自己并非出身艺术世家,从小既无艺术的熏陶,也不具备特殊的聪明睿智,只能靠勤奋、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来对待表演艺术。郑榕写的《龙须沟》、《茶馆》和《雷雨》的人物分析、角色自传足足有十几万字。郑榕就像他在《茶馆》里面扮演的常四爷一样,挣着有数的钱,过着有底线的生活。
其他文献
国际上以道尔顿为单位来计量一个分子的分子量,一般认为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的成分就不容易被细胞和皮肤吸收,而小于500道尔顿的成分则容易被皮肤吸收,所以根据这些基本的观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这些分子量在数十万和百万级的,根本是不可能被皮肤吸收利用的,于是它们就背上了骗人的骂名。  但科学和临床观察往往有些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生,比如说SOD (超氧化歧化酶),它理论上确实太大,它由310个氨基酸组成,
期刊
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12年8月29日至11月25日舉行。这个世界建筑盛会的主题为《共同基础》。总策展人大卫·奇普菲尔德解释说,当代的明星建筑师在过去二十年充斥建筑双年展,但是展览内容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日渐遥远,所以希望经由这次展览,让建筑与社会紧密融合,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图为俄罗斯展馆“i-City”。
期刊
9月,美剧迎来了全新的播出季,众所期待的二货“谢耳朵”又回来了。在众多类型的人物中,“二货”一直是美剧中的经典形象。早年的二货是傻乎乎缺乏社交技巧,又善良又无聊,连一句“能邀请你跳支舞吗?”都说不出口的呆子;随着科技与怪人包容度的升级,二货们全面开花,除了像“谢耳朵”那样精通某专业,智商极高,情商极低的一根筋技术宅男,还有各种闷骚各种无能各种偏执,为美剧注入了许多囧囧的欢乐。   Willie G
期刊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007”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携英女王空降“伦敦碗”,再一次印证了007在英国乃至全世界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六任詹姆斯·邦德、流水般更換的邦女郎、高科技的行头......今年是007系列电影上映50周年,为纪念这一影坛盛事,一系列纪念活动正在展开。佳士得推出“詹姆斯.邦德五十周年纪念拍卖”,呈献了一系列直接来自制片方永世制片公司的珍藏。  《白鹿原》等五部电影临时延期  《白鹿原
期刊
作为培养未来艺术家的学堂,中央美术学院把握年轻群体的能力无容置疑。近期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就是一次关于当今青年艺术生态的田野式考察。  这次展览分为“蔓生长”、“自媒体”、“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6个现象单元,馆长王璜生把这项调查用种树来比喻,“展览的重点不是在于对入选艺术家的推荐,展览更多地建立在考察‘树林’的基础上,我们在
期刊
很喜欢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一句话:“爱情不仅是情感的悸动,更是一种艺术。”而在气爽宜人的金秋时节,珍贵的珠宝为爱情盟约封缄,大概也算得上是最美的艺术了,这恐怕也是十一小长假作为一年中最为密集的婚庆时间的原因之一吧。  爱情中的每个弥足珍贵的时刻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和纪念。对于每一个女孩,一生中的那次“我愿意”都绝对称得上人生字典里最刻骨铭心的一笔,在此非凡瞬间,BQ用心甄选出最完美的珠宝打造专属于你的
期刊
自2004年告别时装舞台之后,著名的意大利籍设计师Romeo Gigli一直和公众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而在大家以为他就要由此卸甲归田的时候,他和JOYCE联手推出了“JOYCE by Romeo Gigli”2012秋冬系列,除此之外,他还将亲自设计JOYCE香港的店铺产品橱窗,主要讲述男人和女人之间爱情故事。在采访中他还透露,橱窗上的字都将来源于一些有关爱情的诗句,包括西班牙以及英国一些脍炙人口的
期刊
BQ:目前全球的电影产业状态是什么样的?  W:现在全球的电影市场都在发展,电影产业面临着几大机会。首先电影产业是一个抗经济衰退周期性的产业,经济低迷时,电影票房往往会上升。因为经济不好,大家没事干,就会增加娱乐消费。美国是这样,中国也应该是这样,美国电影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经济萧条期。第二就是好莱坞的几大片场拍的电影数量越来越少,成本却越来越高。每年出产的电影量在急剧地下跌,但每部片的投入在急剧地
期刊
一人一吉他  被黄贯中称为“香港第一女吉他手”,吉他这两个字出镜率之高让记者咋舌。由于路程原因,这次演出她只带来了四把吉他,比香港演出时少了两把,但每把都是她的心头肉,甚至会根据品牌名字暗暗在心里给它们起昵称,“以吉他作为演出主题之一,就是希望告诉大家吉他并不是只分木吉他、电吉他,而是各有各的生命”,开场的双头吉他和结束时的敲击吉他都是卢凯彤自己改造的,堪称卢凯彤之吉他2.0版。  之前微博上有很
期刊
“这是我最累的一部电影,也是我最担心的一部电影,因为它是一个最没故事的电影。我所有的电影都有激烈的故事,但是《观音山》是用情绪打动人,通过情绪的释放来延伸观众对于人生的思考。能取得这样成绩,我就一句话,相信观众。”在去年《观音山》的庆功宴上,李玉动情地说。时过境迁,眼下她的最新作品《二次曝光》即将上映,不同于《观音山》的情绪取胜,这部新片有着典型的李玉风格的叙事框架与“作者电影”该有的思索态度。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