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文塔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总有去仰山文塔探望的强烈愿望,虽然离家也就3 公里的路途,但由于年少时学业忙,看牛、扯猪草等家务事多,始终未能实现。
  那天,正值正月十五,我带着女儿来到古塔脚下,在古塔旁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省政府、省文化厅2006 年立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一块是仰山文塔的简介。从简介中得知,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 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曾修葺过。2014 年,省文化厅拨专款维修,距今有436 年历史。路口刘姓村民派衍永新仰山,仰山在宋朝和明朝都出过宰相,是文化发达、人才辈出之地。刘氏后裔为不忘祖辈,激励后人,集资兴建。
  古塔为砖木结构,7 层8 面,密檐式,塔高22.4 米,底层围16.8 米,塔身厚1.4 米。底层有门西南向。古塔占地面积约莫有两分地大,四周全是粮田,听娘说,古塔坐落的地方叫“龙盘坑里”,原先是一片很大的沼泽地,先人用松木一排排放进去,才敢在长满草的地方行走。农村实行责任制后,为开荒种粮,农民争着开发,才在这沼泽地里插秧种稻,我娘也吃得苦,在这沼泽地里开挖了两分多地种糯米稻,小时候,我在这里扯过猪草,跟娘在這莳过田,一下田,烂泥就会淹到大腿上,人要是站在草堆上,四周就会一晃一晃的,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可先人却偏偏在这样的沼泽地上建古塔,整个古迹全是用青砖砌成(碑文除外)的,在基脚也未看到过巨型石砖,所有的窗子也是由青砖打磨而成,400 多年,历经风雨飘摇却岿然不动,真是奇迹。
  仰山文塔的大门正对着路口村刘氏大宗祠,我们进入塔内,8 面塔墙采用水磨青砖,用桐油、石灰、糯米砌制而成,砖与砖的缝隙中依然可看见坚固的材料。每层的顶部向内缩,铺设上等的老木料后再建,依次是7 层,寓意七级浮屠,是最高等级的佛塔。长长的楼梯直斜放在塔体上,我沿梯攀登而上,只能到二楼,每层8 面8 窗,共有48 个窗子,其中只有东南西北24 个窗子通透,其他24 个窗子虚掩,不论风从哪面吹进来,瞬间在对面的窗中出去,每一层都是一样,到顶部用一个巨型铜鼎盖住。可见先祖的建筑智慧之高明。真想攀登至第7层,无奈没有楼梯,只好沿梯小心而下。虽说2014 年已拨款修复,可能是为安全起见,未恢复原貌拾梯而上直至顶层,但可以想象当年登楼远眺之胜景。塔顶上的铜鼎分3 段5 层犹如宝塔,铜鼎四侧均用铁绳斜拉着,在阳光的照射下偶尔会发出银光。那鼎尖如针,直刺天穹。听说铜鼎重约一吨,但铜鼎在400 多年前是如何“登”上20多米高的塔顶的?县志上无从查找,如今成了一个谜。倒是清朝安福县令梁学源写的《路溪文塔记》最为出名:“惟山与水,既秀且清。有塔耸然,高插苍冥。风团脉聚,人杰地灵。隐居行义,道本吾撑。拭目贤达,高出凌云。”
  穿越历史时空,仰望着神秘的仰山文塔,古塔依然完好无损,时有鸟雀出没,它们栖息此地时,也衔来了泥土和树种,后来,十多株不足一米的胡椒树歪歪斜斜散落于塔身、塔顶……
其他文献
那么多隐语,在这个季节低头  好在这个时候,低头的事物有很多  一些从春天里趕过来的好消息  在这里集合,还有故乡的那一片月光  天空晴朗,昨天的乌云  和明天的霜花,都埋进秋的身体里  坐在风上,和坐在瑟瑟的落叶上是一样的  关键这一年,除了行走再没有做什么  不多说了,叶子从青翠到凋落  变换出一年中最后的姿态  风声经过沉甸甸的果实  我想起关于果实的托付  有风有雨的日子就隐藏在  岁月的
期刊
我已然被填充在生活之下,轨在上  “四时莫不有也”,皆有重岩叠嶂  人不渡人,未有窄门  我在地上见旁人行于天上  棕榈树一致示意苍茫的路  谁家立着烟筒,上升  从侧面,承认自己  将由瘪肥皂击破永久的联系  沉默 是掷骰子时留下风  其后,長安盛大而杂乱  有我不能显露  如同今日的星子埋的深
期刊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我在18 岁当兵之前,竟没有见过粽子,更没有品尝过粽子。  1983 年10 月,我入伍到武警河南某部服役。到了第二年4 月底,老兵们在执勤训练之余,就开始议论过端午节的事了,说端午节会餐,可以放开地吃粽子、油条、煮鸡蛋等等。这对我们这些因训练强度大,吃馒头都是四五个起步的新兵来说,无疑充满极大的诱惑,一个个表面看起來像没事人一样,其实内心却无比在意过端午节,怕是早已盼得口水涟涟
期刊
两只酒杯,  在餐桌前碰一碰,  你就走远了。  留给我的,  只有两只空酒杯。  它们在黑夜中,  像死鱼眼,  且有眼无珠。  花花世界  为什么有石榴裙,  就得败下阵来。  绵软的松针和刀枪,  同样有力。  在你面前,我是個  负荆请罪的人。  一朵花开,又是一朵花开。  你流浪,你们流浪,成了花花世界。
期刊
1991年,我第一次去武汉开会。会后,参会的几个人相邀去归元寺。记得归元寺的酒酿汤圆很好吃,那时免费,一勺盛五六个实心糯米小团子,半碗酸酸甜甜、不稀不稠的汤。原本我就喜欢吃黏食,因此对糯米食物更加青睐。  哈尔滨的春天年年姗姗来迟,阴晴不定,说翻脸就翻脸,但属于春天的食物却抢先登场,一拨刚来一拨又到,比如春茶、春笋,当然还有青团。这些都是南方的春季食物,拜网购和迅捷的物流所赐,现在可以在飘着春雪的
期刊
清明应该有三重涵义:一是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是心灵境界的清明,人们通过祭扫,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清明”。第三,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却是“政治清明”。春秋战国之时,晋文公重耳当政前曾被迫害流亡,是介子推在他饥饿濒亡之时,割股肉救了重耳,晋文公希望报恩,试图让归隐山林中的介子推入朝为臣之时,这位舍命救主者却与母亲坚辞不受其报,晋文公
期刊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乡。  你在一个地方已经住了三代、五代,以为就是这里人了。十代、二十代、三十代以前呢?你的家族来自哪里?历史上由于战乱、灾荒、谋生等各种原因,人类一直在迁徙、流动,终于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权把他乡作故乡。开始几辈人还记得来自何方,后辈就渐渐淡忘了。好在中国人有修谱建祠的传统,记载故乡,供奉先祖,把繁衍世代记录入册。家谱上还会记载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为了教育后人。  我家
期刊
上个世纪70 年代,在乡村是煤油灯唱主角。村民们一家人居一个山坳,或三代人守一个湖汊、一口塘。世世代代的煤油灯,让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大集体时代,最繁重的农事就是抢收抢种。村民白天收割、耕田、插秧,夜晚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向晒场。脱粒机轰隆隆地唱响,把收割堆垒的稻穗捋出来,第二天赶上太阳曝晒稻谷,储存到仓库,作为国库的征粮。夜间脱粒少不了照明,能够照亮晒场四周的唯有气灯。  父
期刊
小时候,我曾临摹过一段时日帖子,也临习过一阵子钢笔字,不谦逊地讲,我的字还算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  清晰记得四年级时,我就得过全县小学生书法比赛第二名,当初写的那几个工整的楷书,虽略显稚嫩拙朴,但骨架端庄稳重,笔画神韵有致,颇得评委好感。入职国企后三年,我由机修工转身为文书,一做就是十多个年头,从我手下流出的文字,无以计数,一手字不敢说写得有多么清逸隽秀,至少还是人见人夸、出类拔萃的。那时打字机
期刊
去镇雄上班的第一天,因为离家较远,家人陪我一起去。父亲说第一次去上班,要从堂屋里的大门跨出去,知道哪里是起点,才不会忘本。我左脚一出门,八十多岁的祖母就像背书一样,说:“今天是个出门的好日子,愿我孙子在外恶人远离,好人相逢,工作上像竹笋一样节节高升。”  我回头谢祖母时,一眼瞥见她被岁月吸干了脂肪的脸,千沟万壑。她双手拄着拐杖,青筋贴在松树皮一样的手上,似乎可以听见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的声音。白发从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