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书发现中国文字之美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世界上字义最丰富、最美的文字,今天的我们,只认字,不识字,文化的一脉快断了。
  对于我姥姥那代人来说,能上扫盲班识字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他们因此能读懂路牌、站牌,以免火车误站、出门迷路,甚至能给远方的亲人磕磕绊绊地写封信,说说家里哪个娃又考上了学,找了工作。
  建国之初,国家花费大量精力推广简体字也是为了让更多不识字的人能认识字,《新华字典》的简单解释对他们来说是足够的,也是非常合适的。
  不过呢,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到我妈那一辈已经少有文盲了,到我这一辈80后,至少我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长大的,我们对于中国文字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看路牌,看农药说明书了,我们知温饱,于是也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比如美、趣味等等。
  就像那些曾经的民国的老课本忽然爆红一样,曾经只有有钱人才上得起学,才读得到那样的课本,如今,我们也可以看到买到了,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中国文字之美。
  同为识字工具,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以下简称《澄书》)与《新华字典》比较,比较的结果令人错愕:前者博大精深,气韵生动,洋溢着一股天真的人文主义气息,对字的解释追根溯源,清晰准确,散发出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识字做人,身心俱受熏染;而后者已经不能适应普遍脱盲之后的中国人了。
  具体表现在释义的举例上:“【忠】忠于人民,忠于祖国”;“【斗】之‘斗争’: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思想斗争”……从这里只看到最简单的解释,却看不到一本辞典所应有的字的来源及字义。结果造成用这本字典长大的一代,认字却不识字。完全体会不到中文之美。
  113年前的人们又是怎么解释这些字的呢?翻开《澄书》,你能感受到对人性的尊重,它对每一个有关人们精神状况的字的释义,都是合乎情理和充满敬畏的。比如【神】阳之精气曰神,人所恃者为精气神,神者,智之渊,身之府也,气散则神离,神离则冥然无知而身死。【灵】阴之精气曰灵,心之府曰灵台,谓其心之专一,通于神明也。
  将两本书对比一下,《新华字典》对字的解释,时见生硬,让人不得要领,字与字细微但根本的差别,几乎被抹杀殆尽。比如【淫】,《新华字典》解释为:“过多,过甚;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的;放纵;迷惑。”《澄书》释义曰:“平地出水曰淫水,淫者,过而不知止也。故引申之凡有所好而沉溺其中者曰淫,逞其欲而不肯自制者亦曰淫。假借为婬,谓男女不以礼相交也。”
  比如【臣】,《新华字典》释义有三:“奴隶社会的奴隶,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官僚,封建时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意思似乎都有了,但该字的内核消失了。且看《澄书》的解释:“能事人者曰臣;象屈服之形,故凡屈服于人而无贰心者皆谓之臣,引申为廷臣家臣之臣。转注为臣服之臣。又古人相与语多自称臣,亦自卑之意。”
  对汉字应该有敬畏
  文≡胡纠纠(《新周刊》副主编) 摘编≡孙立峰
  重新认字、补上汉语的这一课,对汉字寻根问底、是重建文化自信、完善自我道德修养的好办法。
  胡适的启蒙书,对汉字追根问底
  有一档电视节目叫《汉字英雄》,评委让选手写与鸟有关的字,有位选手写“乌”,三位评委集体说错,而“乌”的本意就是“黑色的鸟”,也就是乌鸦,因为看不见眼睛,所以没有那一点。
  为什么连专家都错了?这是在我们学简化字过程中,由于历史的隔断和有意的漠视,许多字的意思人们不再寻根问底,造成了“识字”的偏差。初版于1901年、对汉字寻根问底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以下简称《澄书》)已被束之高阁很久很久。
  胡适童年就倚靠这套书发的蒙。胡适曾经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书》。这部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澄书》培养通才,重建个体的文化自信
  《澄书》是着眼于培养通才的,所以很难界定它是什么性质的书,很具有现在所谓“复合性”或“综合性”的说法。现代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往往专而不“通”。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只会开处方,不会打针。
  《澄书》恢复了对汉字的敬畏,也恢复了汉字的重量。当你了解一个字的“字根”意义时,比如陕西的“陕”为什么叫“陕”、秦国的“秦”为什么这样写时,你会对历史、对文化、对传统有深切的认知,你不再是孤独的、专横的,而是有传承的、未被割裂的。这无论对重建个体的文化自信还是汉民族的文化自信,都是非常好的启蒙书。
  《澄书》被称作 “百年语文第一书”,现在受到越来越多家长、老师、文字爱好者的欢迎,预计其影响还会不断扩大。老愚先生说:“这套发蒙之书,洋溢着一股荡涤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它教人爱自然、万物以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予读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道德与知识合拍,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
  《澄书》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
  这套书共分四卷八册,每卷均为不同内容。首先是体量丰富,那时的孩子到十二岁就能认三千多个汉字了;其次是集字有科学依据,相同类型的字放在一起,而且配以精美的图画,这都符合认知规律;书的编排按“六宫格”的形式,由书法家和画家来创作,如今既便是把它作艺术品来看,也是极宜收藏的。
  《澄书》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都是常用字,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生物、历史、生活、科学,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可以想象,那时的孩子认完这些字后,其“常识”已经基本具足。
  这套书所折射出的百年前的人文教育状况,要比当今好。人文教育就是不仅仅教知识,还要教礼仪、教“洒扫庭除”,教认识自然、认识自己,以及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认识到传统的“其来有自”。这一切都要从老老实实地重新认字开始。
  通过“识字”,成为真正的“人”
  汉字,尤其是繁体字学习状态的凋零,让不少人扼腕叹息。目前社会逐渐重视汉字,包括去年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引起广泛影响。不过娱乐节目,当不得真。有见识的家长,碰到自家孩子中有“读书种子”的,别太限制他,任其自由发展,多读些书,比什么都强。   作家阿城曾说,只将中文字视为工具是大错误。但这似乎也是大多数人所必犯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这个根不能被斩断。简化字已经犯了一次错误,我们不能再犯第二次了。
  我们应该通过“识字”变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真正具有人格意义上的“人”。识字是个门径,最终是要成为一个“人”,也就是“仁”,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
  道德上的圆满始终是存在的,且只能以自我要求的方式出现,如果一旦要求他人,则具有某种优越感,而这已经是不道德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通过自我圆满说话。
  通过理解字的本义,我们跟祖先发生了联系,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对道理、道德、德性也发生了新的觉知,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共同体慢慢复苏的过程。因为“人”既是个体,也是整体。
  这一切,就从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开始。
  汉语,应该这样学
  这是最好的亲子共读书。
  文·编辑≡韩铭
  也许每个中国人都对自己的文字充满感情,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像画一样的字。小时候学“豆”字,老师就教我们“一口米掉在地”,记住这句话,字也记住了。再比如“茶”字,草木之间有一人,看到字,采茶的形象也跃然脑海……有些字是象形,有些字又有同音字作部首,还有些字就完全像在讲故事。每个字都有它的本意和引申义,哪怕不组成词组,也蕴意丰富。
  余世存先生说:“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的进化,不单用来表情达意,更有哲学、心理学、医学的韵味在其中。例如,忘记的‘忘’和忙碌的‘忙’,都是把心丢了,所以才忘事,才会忙乱得不能安顿下来。中国文字是一座富矿,哪怕你只研究透几十个文字的来源和用法,也远比读当代几十部学术著作更有趣味,对人生有巨大增益。溯回文字本源是一种进步,只要能把这些字的源头弄明白了,以后就可以自我学习,乃至自我修行了。”
  世存先生的话,我特别认同。
  给女儿起名字那会儿,甚至看了《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结果直接被《说文解字》的篆书给震住了,《康熙字典》里N多的“出处”和“注”也让我眼花缭乱,最后放弃了通过这两本书给女儿起名的决定,并且真心觉得自己就是一文盲。
  但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不会给我这样的感觉,因为它是中国最早的蒙学教育用书,是给小孩子看的。澄衷学堂名气很大,培养了胡适、丰子恺、竺可桢等一批大师,所以我的感觉就是,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很像如今的名家出品的绘本,它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给大人以滋养。
  我几乎是毫不犹豫买了这套书,书拿到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上面查女儿名字中的每个字的意思。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只说感觉吧,和在《新华字典》上查阅生字的感觉太不同了。总觉得字典上的字就像机器印刷出来的字,规整,精确,但也呆板,无趣。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上的解释却像有一个人在和你说话,给你解释他所理解的这个字。
  我喜欢它解释一个字时的调调,比如“驳”,《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音博。马色不纯曰驳。斑驳。驳船。 北角切。马黄白毛杂谓之驳。驳,不纯也,故独执异议曰驳议,杂载之船曰驳船。而《新华字典》的解释是: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的意见——真理是驳不倒的。相比较,我更喜欢前者,不是一方打倒另一方,而是很平和的,就是各种不同的展示而已。
  再比如“猩”,《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释义:音星。猴属之能言者。猩猩。猩猩猴身人面,能效人言,生婆罗洲及苏门答猎。亦能驯养,且知爱其主人。其血染物,经久不变,俗称猩红。哎,哎,才知道,原来不仅能养,还能爱主人……我简直给这解释萌坏了。
  读着读着,我恍然大悟:有价值观在里面,也就是看待事物的态度。
  这么想着,这套书就被我想象成当年教授胡适、丰子恺、竺可桢语文课的老先生,虽然已经认识了那么多字,还是想把那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字拿出来,找他解释一下,看看他会怎么解释。
  拿到书的第一个晚上,我就这么“玩”到很晚,像在和一位老先生请教、聊天。
  我丈夫是这套书的忠实粉丝,对于我的“玩法”非常痛心,据说这套书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的排序都是有讲究的,作为一本字典或者工具书,仅仅用来查阅,真心是看低了这套书的价值。哈哈,算个小提醒吧,千万别把这套书仅仅看成是字典!
  我想,等女儿将来上了小学,开始跟着语文课本认字之后,我会在睡前阅读和她一起看看《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让她知道,语文课本里的那些字不仅仅是用在文章里的意思,不仅是使用在某个词里的意思。那些美丽的中国字,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的意思,都蕴含着有趣的,甚至是深远的涵义,都能从中体会到美!
  儿童尿床需早治
  为什么孩子晚上总尿床:3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能醒来自控排尿,医学上定义为遗尿症,老百姓称为尿床。儿童尿床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二是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尿感信号在传递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大脑;三是膀胱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膀胱无法正常排尿。
  孩子尿床到底需不需要治?对于孩子尿床,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谁小时候没尿过床?长大自然就好了。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尿床都是大人懒惰造成的,“家长勤快点、辛苦点,孩子能尿在床上吗?”
  “尿床不用治,孩子长大就会好”的观念是传统的,也是错误的。尿床不会自愈,且随着尿床史的延长,危害的严重程度、治愈的难度和遗传的几率都在增加。孩子尿床千万拖不得、等不得,一定要早治!
  “家长叫起夜,孩子不尿在床上就行了!”很多家长不辞辛苦,一个晚上几次叫孩子起来去厕所,都认为孩子不尿在床上就行了,就不算是尿床。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小孩在3岁时基本完成排尿反射的建立,不管白天、晚上,都应该能够自主控制其排尿行为。依靠叫起夜才不尿在床上,不是孩子自身能力得到恢复,不是尿床痊愈,而是来自外界的帮助。这种情形的孩子也要治疗,家长辛苦事小,耽误孩子事大!
  尿床危害多,千万不能拖:3岁以上孩子尿床是病,不治危害多。据世界卫生组织尿床协会调查显示,长期尿床导致孩子智商下降(比正常儿童低17-23%);学习困难;危害孩子身体发育(发育慢,身高比正常儿童矮3-5公分);心理缺陷多(自卑敏感、暴躁易怒、自我封闭、不愿与人合作、不适应集体生活);影响成年以后的家庭幸福(影响青春期生殖发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男孩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女孩易出现痛经、月经延迟、子宫或卵巢发育不完全)。
  专家建议:中华尿床尿失禁康复网、山东省小儿遗尿康复中心专家提醒,以下8种尿床儿童一定要早治:
  1.夜尿多,睡觉时听见水声或梦见找厕所会不由自主地排尿;
  2.睡眠昏沉,不易唤醒,叫起来也是迷迷糊糊;
  3.尿急憋不住尿,白天等不及去厕所就尿裤子,夜晚打湿裤头后会惊醒;
  4.孩子到了退牙年龄迟迟不退牙或退牙后长不出来,而且易蛀牙;
  5.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不愿与人沟通,不喜欢集体生活;
  6.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多动,学习障碍,尤其数学;
  7.挑食厌食、面色萎黄、手脚冰凉、免疫力低,易感冒;
  8.叫起夜就不尿床,不叫就尿。
  免费咨询电话:400-6557120
其他文献
1.  女儿天天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非常紧张,两个月后,我和她爸爸戎就给她换了一家。可她还是很紧张。没几个月,我们又给她换,结果依然糟糕。接下来我们拼命给她找“好”幼儿园,又换了第四个、第五个。幼儿园越来越贵,离家越来越远,天天却越来越焦虑。最后每次到了幼儿园门口,她都要抓着我的手不放,纠缠很久才能进去。  终于上小学了,我们以为会好一点。至少她很聪明,功课不成问题。可是第一天上学回来,她就哭了,说规
期刊
患病的母亲也可以用不苦逼的方法讲故事。这是多好的生命教育。  没生病之前,“化疗”就是两个汉字,怎么化,怎么疗,全然不知。其实化疗就是输液而已。生病长知识。  化疗病人一般都需要在胳膊上插入一根picc管,以备输液之用。盖因化疗药物毒性太大,如果直接输入小臂上较细的血管,容易导致血管内壁被腐蚀。picc管从胳膊上插入,上行深入到肺部大动脉,犹如把堵塞的车流直接引向宽广的高速,药液的浓度变小,对血管
期刊
孩子爱上阅读有多难?看看这些当爹的跟孩子一起玩读书,让我们面对大海再问一次——孩子爱上阅读有多容易?形式总不拘泥于这些,原则只有一个:有趣味才有兴趣。  4岁的米妮(山东莱芜)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当然,是爸爸陪着读了。这几天,爸爸住院了,但每到故事时间,爸爸就会打电话读故事给女儿听。“没办法,别人代读还不行,米妮就是喜欢我来读!”爸爸一脸的无奈,以及满身的幸福。  2?4岁的孩子,正是感知动作思
期刊
孩子是可以理解这个世界的。  爸爸:史军,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儿子:5岁零9个月,一个“内秀”的小正太。喜欢看书、捉虫子。  史军是位温柔的爸爸,说话有条不紊,他确实不负责管教,是个“大撒把的”父亲。不过,儿子却爱跟自己玩儿,因为不管什么事情,都能从果壳老爸这儿找到答案。  每逢周末,爷俩就腻在一块儿。儿子虽然喜静的时候多,也跟别的小朋友一样爱玩游戏玩iPad,但只要爸爸说“走,我们出
期刊
看了“最家长”登的学习钢琴的文章,我们的微信平台上收到了很多钢琴的问题,小编采访了专业少儿钢琴教师答复。  子涵妈妈:儿子想学钢琴,但是我们对钢琴一无所知,这么贵的东西,到底怎么选好?请专业人士给点建议吧。  宋世尊老师:选购钢琴,跟买洗衣粉一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首先是音色,有的琴听上去过亮,弹奏时间长的话,损伤小耳朵。再就是手感,我见过一款钢琴用的是德国名牌的击弦机,可是我弹过以后,感觉手感偏
期刊
晚饭前先玩捕鱼  最近,英翔放学回来,我们要先“捕鱼”才能做饭。和他爸双手相握成渔网,英翔这条小鱼绕着渔网钻来钻去,我们哼着“捕鱼歌”:一条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快快抓住!唱到“抓”时,就要收网啦!  捕到鱼后,我们问:是“大鱼”还是“小鱼”?英翔说是小鱼,那就放生,说是大鱼就带回家洗鱼、刮鳞片、炖鱼。  洗鱼:我们一起抓胳膊抓脚,把大鱼抬到洗菜盆(沙发)里,打开“水龙头”,一顿乱搓,鱼在盆
期刊
近期去了一趟传说中的“河南”。为啥是“传说中”的?因为……你懂的!  唯有亲身体验,才能破江湖传言。下了车,都晚上9点了,加上雾霾,整个人都不好了。一辆出租驶来,赶紧探进脑问人家:是不是黑车?  司机被我的“愚昧”笑抽了。告诉我如何辨别黑车,真要遇到黑车怎么办,热情得就像第二天的早餐:胡辣汤。  当然,我来河南的目的不是胡辣汤,而是参加一个“家庭重塑”心理工作坊。话说,去上课的路上我大嚼手抓饼,与
期刊
吃完饭,三岁的凡凡开始把他的书包拿出来,翻出所有的书本,妈妈开始以为他在看书,过一会再看他,小家伙却在撕书,其实早之前小家伙就有这个举动,对他也再三教育,忍无可忍,妈妈动手打了他的小手。当时用力不大,可小家伙却非常伤心地哭了,而且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样子。妈妈无法理解他当时的想法,是不是在想妈妈对他的责罚是不应该的,还是在想书本其实不重要。事后,我再问小家伙下次还会不会撕书,小家伙摇头说:“不撕了,
期刊
逛英雄山文化市场,瞥见了“最家长”杂志,大概翻了翻,感觉不错,就领回家,一口气看完后,就放桌子上做饭去了。正忙着,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突然拿着杂志走过来,喊着“妈妈,妈妈,你快看这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看,原来是《别对孩子凶巴巴》,我立即心虚地说已经看了。女儿嘟起小嘴强调:以后不许对我凶巴巴了!她又翻到《被爸妈揍掉的“公主病”》那页,她小时候也喜欢撒娇,尤其喜欢和我一起睡,却被我无情拒绝了。这下她
期刊
说个半年前的事。  一天,我去某银行自助取款机取钱。取款的人挺多,我等着。突然推门进来一个小朋友,后面还跟着妈妈。小朋友边走边吃糖,拿着糖纸要往垃圾箱里丢,个头矮,够不到,妈妈抱了抱,丢了进去。娘俩儿出去了。  嗨,麻里麻烦进来,就为丢张糖纸啊,了不起。我继续等。  几分钟后,娘俩儿又进来了,还是小朋友丢糖纸,够不到,妈妈抱了抱,丢了进去,又出去了。  等我取钱出去,看到娘俩儿大手拉小手在街上散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