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参加杂志的一个读者联谊活动,其中现场作品评选的环节来稿众多,题材、视角多样有趣,可以看出这个地区摄影爱好者的活跃度高,整体水准也不错。但同时也发现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作品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过于追求色彩的饱和度,色、调都调理得稍显夸张,尤其许多作品的主题原本是烟雨水乡,过于夸张的后期倒失了主体原本的清雅与味道。
对于我这个观感,一位老者在会后特意跑来交流。他说,对于后期制作中色彩不能太夸张他深有同感,但看到一些比赛的获奖照片或“朋友圈” 中流行的图片又往往不乏这样的例子,于是就琢磨是不是比赛或评委喜欢这样的图片,再于是自己做片子时也就不由得效仿了。后来与更多影人交流,发现类似想法竟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直言,都是比赛“惹得祸”。
那么这些比赛或者获奖照片是否应该成为我们创作的“导向”呢?
想起看到的庄子《达生》篇里的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位名叫梓庆的木匠,其为乐器雕饰的猛兽栩栩如生,让观者疑为鬼斧神工。鲁国的国君听说了,便召见梓庆,问其如何可以将工艺做到如此精湛,奥秘又在哪里。梓庆说,哪里有什么奥秘,只是在制作之前要让自己“静心”而已。梓庆静心的方法是斋戒,在斋戒的前三天,他可以忘了“庆赏爵禄”,也就是说忘了做这个乐器后可以获得的封赏利益;斋戒到第五天,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也就是说忘了他人的赞美或是非。等斋戒到第七天,他连自己的“四肢形体”都忘记了,也就是做到物我两忘。到这个时候,梓庆的心中清静澄明,再进山寻木,细细观察,乐器的形态已与木材本身合二为一,之后的加工自然水到渠成。
故事简单,但意蕴深长。这位叫梓庆的木匠之所以能做出让世人皆惊的杰作,恰恰是他让自己忘了让“世人皆惊”的诉求。七日静心,让做乐器这件事变得简单而纯粹,忘利、忘名、忘我,选合适的材,做全心的工。
比赛,是难得的交流平台,获奖作品,也肯定有值得欣赏和借鉴之处。追求比赛获奖可以是我们创作的阶段性目标,但不能成为我们创作的“诱惑”和“干扰”。如果为获奖而拍照,就很容易让自己走进模仿的巢臼,而失了创作最重要的法则:静心之道。
真正的创作,一定是源自内心,关乎社会,这样的作品才会有让“世人惊”的美好与力量,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见素抱朴,自然天成吧。
对于我这个观感,一位老者在会后特意跑来交流。他说,对于后期制作中色彩不能太夸张他深有同感,但看到一些比赛的获奖照片或“朋友圈” 中流行的图片又往往不乏这样的例子,于是就琢磨是不是比赛或评委喜欢这样的图片,再于是自己做片子时也就不由得效仿了。后来与更多影人交流,发现类似想法竟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直言,都是比赛“惹得祸”。
那么这些比赛或者获奖照片是否应该成为我们创作的“导向”呢?
想起看到的庄子《达生》篇里的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位名叫梓庆的木匠,其为乐器雕饰的猛兽栩栩如生,让观者疑为鬼斧神工。鲁国的国君听说了,便召见梓庆,问其如何可以将工艺做到如此精湛,奥秘又在哪里。梓庆说,哪里有什么奥秘,只是在制作之前要让自己“静心”而已。梓庆静心的方法是斋戒,在斋戒的前三天,他可以忘了“庆赏爵禄”,也就是说忘了做这个乐器后可以获得的封赏利益;斋戒到第五天,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也就是说忘了他人的赞美或是非。等斋戒到第七天,他连自己的“四肢形体”都忘记了,也就是做到物我两忘。到这个时候,梓庆的心中清静澄明,再进山寻木,细细观察,乐器的形态已与木材本身合二为一,之后的加工自然水到渠成。
故事简单,但意蕴深长。这位叫梓庆的木匠之所以能做出让世人皆惊的杰作,恰恰是他让自己忘了让“世人皆惊”的诉求。七日静心,让做乐器这件事变得简单而纯粹,忘利、忘名、忘我,选合适的材,做全心的工。
比赛,是难得的交流平台,获奖作品,也肯定有值得欣赏和借鉴之处。追求比赛获奖可以是我们创作的阶段性目标,但不能成为我们创作的“诱惑”和“干扰”。如果为获奖而拍照,就很容易让自己走进模仿的巢臼,而失了创作最重要的法则:静心之道。
真正的创作,一定是源自内心,关乎社会,这样的作品才会有让“世人惊”的美好与力量,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见素抱朴,自然天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