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鼻巨兽——剑齿象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齿象生活场景复原图

  在50万年前的更新世末期,中国西部的甘肃地区生长着茂盛的森林。森林前方的平原上,一群动物正在移动,一看那标志性的长鼻子就知道是大象。
  大象群向森林慢慢走来,它们之中既有年长的雌象,也有壮年的雄象,还有未成年的小象。从群体组成来看,明显是一个大家族。成年大象的四肢修长,迈的步子也很大,小象必须小跑着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
  当大象进入森林之后,便开始用灵活的长鼻子将树口十摘下来,放在嘴中慢慢咀嚼。雌象会专门挑一些刚长出来的嫩口十给小象吃,毕竟小象太矮了,就算伸直了脖子也够不到树叶。
  在大象身边,一群野牛正在专心地啃着青草。突然,几头野牛抬起脑袋,盯着前方的灌木丛,它们能感觉到危险的存在。就在此时,一只杨氏虎从灌木丛里跳了出来,朝野牛群奔去。野牛们反应迅速,立即转身逃跑,将杨氏虎甩在身后。
  杨氏虎只追出去几十米就停了下来,它知道在开阔地是根本追不上野牛的。杨氏虎一边不甘心地走开,一边扭头看着大象群,这些长着长牙的大家伙显然不是自己的猎物。

黄土高原上的长牙


  甘肃省合水县板桥乡位于黄土高原之上。1973年,当地村民在挖沙的时候意外挖出了一根长长的怪石。当地政府接到报告后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最终挖掘出一具完整的大象化石。
  板桥乡挖出了大象化石,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毕竟板桥乡是没有大象生存的。化石很快就被运到了北京,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经过修复装架,一具高大的古象骨架矗立在博物馆的大厅之中,引来了众多的参观者。
  真正让古象声名远扬的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篇《黄河象》!这篇课文让出土于板桥乡的古象成了声名远扬、家喻户晓的远古巨兽。
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黄河象骨架
非洲象
剑齿象的臼齿
剑齿象的臼齿

史前长鼻巨兽


  黄河象是体形巨大的动物,比今天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非洲象还要大。就拿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那具化石来说吧,体长8米,肩高3.8米,体重估计可达10吨!
  黄河象看上去与我们熟悉的大象很像,但和今天的大象也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象牙。黄河象的象牙非常壮观,长度超过3米。剑齿象的牙不但长,而且两根象牙紧紧地靠在一起,到了末端才向两侧分开。因为象牙靠得太近,所以黄河象的鼻子没办法垂在两根象牙之间,只能放在一侧。
  黄河象的耳朵较小,由此可以推测出黄河象通过耳朵散热的需求并不明显。黄河象身体粗壮,四肢如同柱子一样。靠着四条长腿,黄河象能够快速行走,甚至奔跑。

黄河象:剑齿象家族的一员


  尽管黄河象这个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但却不是它的学名。古生物学家在研究了骨骼化石之后,确定黄河象其实是一头师氏剑齿象,而师氏剑齿象早在1935年就已经被命名了。师氏剑齿象的属名是剑齿象。关于“剑齿象”这一名字的由来,许多人会误以为是因为这个属的动物都有着像长剑一样的象牙,其实并非如此。
  剑齿象属名的本意是“有屋顶的牙齿”,名字来源于其臼齿齿冠的特征——齿冠上有一片片突起,学名为齿脊,看起来就像我们爱吃的“大波浪薯片”,也有点儿像屋顶的样子。而剑齿象名字中的“剑”字,拉丁文原意就是“屋脊”的意思。
  “师氏剑齿象”这一名字中,“师氏”两个字是为了纪念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他为中国早期的古生物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实,师氏剑齿象仅仅是剑齿象属中的一种。剑齿象属是一个大家族,其下共有13种动物。
  剑齿象属中的动物统称为剑齿象。剑齿象不仅种类多,而且体形差异巨大——个头大的如师氏剑齿象,体形小的则有弗洛勒斯剑齿象。弗洛勒斯剑齿象生活在海岛上,那里食物匮乏,而且天敌很少,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进化出体形严重“缩水”的剑齿象。弗洛勒斯剑齿象在“亲戚们”面前如同一个小侏儒。成年的弗洛勒斯剑齿象体长不足3米,肩高只有1.5米,体重约800千克,和一头牛差不多大。

东亚的老面孔


  剑齿象在10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就已经出现,分布非常广,包括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中部及东部。在中国,剑齿象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不过它们不是师氏剑齿象,而是东方剑齿象。从牙齿特征上看,东方剑齿象以树叶为主食,所以非常适应中国南方的山地森林环境。
  研究发现,剑齿象曾经与亚洲象生活在一起,不过剑齿象的数量更多。除了亚洲象,与东方剑齿象一起生活在中国南方森林中的动物还有我们熟悉的华南虎、豹、大熊猫等。正是因为剑齿象非常常见,所以古生物学家将更新世中国南方的动物群命名为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

剑齿象的消失


  剑齿象是非常成功的物种,生存时间长达1000万年之久,但最终却没能逃脱灭绝的命运。
  剑齿象的灭绝主要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大约在1.8万年前,随着第四纪冰川期的结束,地球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在巨大变化的冲击下,包括剑齿象在内的许多大型动物都消失了。
  关于剑齿象灭绝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1万年前。但是,一些来自四川的化石却显示最后一批剑齿象一直活到了4100年前,这种说法目前还存在着争议。
  无论如何,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南部,包括远离大陆的岛屿上,都曾生活着大群的剑齿象,它们创造了长鼻目的輝煌。
大熊猫和东方剑齿象的骨骼化石它们曾经生活在一起
其他文献
1.1万年前,一群哥伦比亚猛犸正漫步在得克萨斯州的平原上。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头年老的雌象。岁月的磨砺让老雌象变得睿智而沉稳,它正率领自己的族群前往不远处的池塘,那里有这一带最洁净的水源。  这群哥伦比亚猛犸有老有少,它们排成一列,匀速前进着。一座小山谷出现在哥伦比亚猛犸面前,这里是通往池塘的捷径,但是老雌象却停了下来——这里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而人类在它的眼中是危险的动物。  如果不穿过山谷,就要绕好
期刊
1将曲头钉展开,其中的一边与磁铁摩擦。  2验证一下曲头钉是不是已经变成了磁铁:它能吸引铁器。  3用橡皮泥将铅笔竖直固定住。将曲头钉放到铅笔的笔尖上保持平衡,并将曲头钉的两边朝下折一点点。  实验器材  1个曲头钉  1块磁铁  1支铅笔  1块橡皮泥  看,曲头钉在旋转,直到停在某个位置上。  如果你改變它的方向,它还会重新停到刚才的位置上。它是一个真正的指南针!  资料+  当我们面朝着太阳
期刊
早上起床,嗓子干涩疼痛,听说芦根煮水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于是买菜时,我顺便买了一些鲜芦根。  然而,上网查找芦根煮水的方法时,我惊讶地发现:芦根那白嫩粗壮的部分居然是芦苇的地下茎,茎上那些细须才是根,煮水时是要去掉细须的。  既然煮水用的是芦苇的“茎”,那为什么不把它叫作“芦茎”?平时吃的鱼腥草(蕺菜,又名折耳根)、胡萝卜、甘薯上面也有细细的须,难道它们都是植物的地下茎而不是根?我决定去弄个明白。
期刊
动画人物大力水手吃了菠菜罐头后就能变得力大无穷、无人可挡,一般人恐怕要在健身房每天挥汗如雨地锻炼才能达到那种效果。那么,不去健身房的话有没有可能变强壮呢?别着急,日本东京的一家公司研发出一种可以穿脱的小背心——人工肌肉装,可以让你一秒变成大力士。  小背心上有气阀用来充气,充满气的小背心可以对身体的承重部位给予很好的支撑。同样是搬重物,穿着小背心搬运就比较轻松;如果没有穿,搬起重物来两腿都打战。用
期刊
德国将生活垃圾分为七类,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类,分别由每栋公寓楼前的大型垃圾桶进行分类回收。  公寓楼的房主需要向垃圾清运公司付费才能享受定期的清运服务。  其余三类垃圾,回收方式各不相同。  废旧玻璃需要放置在每条街道设立的回收点中,回收点设置了三个回收桶,分别收集白色、棕色和綠色玻璃。  废旧电池、喷雾罐等属于特殊垃圾,回收点一般设置在连锁超市内。  家电、家具等属于大型废弃物,需要联系专业人员上
期刊
“啊!”萧羽大叫一声,他终于想起了发现这条虫子前湮灭在混乱中的线索。  “干什么?!”安菲儿和蠹鱼异口同声,“不要吓人好不好?”蠹鱼还多说了一句,“现在情况已经够糟的了,你还添乱。”  萧羽没去理会这两个家伙的抱怨,他激动地抓住安菲儿,急切地说:“你还不明白吗?导游啊!驾驶员!他是揭穿这个谜团的关键!”  安菲儿怔怔地看着萧羽,思索了一刻,恍然大悟:“团体时空旅行,导游要兼任航时机驾驶员……”  
期刊
南江市跃华中学的校园里,四处静悄悄的。校园北半边的休闲区,有山有水,颇有江南古典园林的韵味。一座假山下的山洞口,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少年站在那里,在他的面前,一只体形硕大的蜘蛛正在努力结网。  这名少年就是霍铁。  跃华中学是南江市的一所私立高中,在全国都有知名度,校园风景更是远近闻名。学校平时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校外人员很难随意进出。霍铁今天能来到这里一睹名校芳容,实在是沾了老
期刊
德国拥有近四百所高校,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众多名校成就了德国大学的辉煌。  我和家人在德国参观了不少大学,其中,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让人印象深刻。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英文名缩写为“KIT”)位于德国西南部小城卡尔斯鲁厄,是一所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享有盛誉的研究型学府。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院系和专业设置影响了许多德语区国家的理工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布
期刊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生活和故事吗?凡是与科学、自然、户外、旅游、动物相关的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  请把照片(3—5张)和文字(500字左右)发给我们,记得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有稿费哟!邮箱:ttakx2013@126.com  瓦迪拉姆有着约旦最为壮观的沙漠景色,因为这里的地貌非常像月球的地貌,所以又叫“月亮谷”,有好几部科幻题材的电影都是在这里取景的,这里还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我们来
期刊
你尝过鲱(fēi)鱼罐头的味道吗?鲱鱼罐头虽然有营养,但它那臭臭的味道可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得了的。鲱鱼罐头的外包装上甚至印有一条建议:不要在上风口开启罐头。可想而知,这臭味的威力有多大,足以把下风口的人“熏晕”。  鲱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小型鱼类。科学家发现,鲱鱼很有可能是通过“屁”来进行交流的。  鲱鱼的“屁”来势汹汹,速度快、力量强,并且还拥有一个学名——高速重复水泡音。鲱鱼每次“放屁”的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