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模式下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picalpalmet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日间模式下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为单侧肾上腺无功能腺瘤或原醛瘤,术后病理报告也均为肾上腺皮质来源的腺瘤,其中日间模式组30例,普通模式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日间模式组与普通模式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02±0.44) d vs.(1.64±0.67) d,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1.50±0.73) d vs.(5.46±1.01) d,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模式组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模式组3例因个人其他原因延长住院,无返院治疗患者。结论:选择合适的无功能肾上腺瘤或者原醛瘤患者,在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格的围术期管理,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日间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老年胰腺癌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术前、术后2 w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
<正>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正常运营的过程中,会计的作用必不可少。在具体的业务中,由于不同工作的相对针对性,将会计大类主要分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二者在本质上有共通的地方但是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其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管理会计倾向于企业阶段性的会计报告,并且在此条件与数据的约束上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建议。而财务会计更加侧重的是企业管理的相关活动与业务,对于数据分析方面的
期刊
学位
为了深入研究双机器人运动协调关系,必须建立正确、可靠的双机器人系统运动学模型。为此,以ABB-IRB120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进D-H参数法建立单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推导运动学正、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双机器人系统的基坐标系标定方法对基坐标系进行标定,建立双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最后,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双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能够反应实际机器人的关节
目的 比较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10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82例,其中根据临床特征和个人意愿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后,研究组最终28例完成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最终29例完成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
“西学中”系统化培训以培养掌握一定中医理论知识、能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合理开具中成药处方的西医临床医生为基本目的。“西学中”系统化培训是对国家政策的认真落实,也是综合医院、基层医院以及诊所发展的切实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西医医生进行中医临床实践,从而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西学中”系统化培训不是将中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知识体系精简化,而是要根据西医的知识结构特点来构建其知识体系,旨在通过打通和融合
<正>新课标倡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形式就是纸艺。据统计,手工课约占美术课程总量的33%,其中,近一半的手工课都是纸艺手工课。为此,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纸艺教学尝试进行探索,以期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发展。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的148例腹股沟直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4例。在假疝囊处理方法的选择上,A组予以经腹直肌悬吊法,B组予以四针缝合法。记录术中及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假疝囊关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在术后1d及3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
南方丝绸之路横跨整个攀西大裂谷,这里是文明传播的古道,是民族迁徙的文化走廊。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孕育了的丰富物产,为攀西大裂谷饮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悠久地域历史,为攀西大裂谷风情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本文将攀西裂谷风情菜的研究置于“南丝路”的大背景下,一是从饮食文化交流的视角进行研究,阐述了“南丝路”盐铁文化、马帮文化、青铜文化等文化交流对攀西裂谷风情菜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