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听到“好人教育”颇有意外之感。人世间历来好人居多,未见其设置专门教育,何以将“好人”与教育连接,构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思路或教育倾向。
不过,不容回避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却使用了相当宏伟的词语强调着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认为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教育,如何从具体的行为规范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却始终是一个学校教育不可绕过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社会价值取向的扭曲,明显忽略了道德的约束,使社会显示出浮躁与不安。学校教育无力对抗这种熏陶。于是,精神氛围的严重污染,偏离航向的人生追求,导致学校道德教育的空洞,教育口号的空泛,以至学生理想的空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同时,人们对一个学生的培养和成就,简单地归结为能应试、高分数的荒唐逻辑,也便成了普遍的选择。那么,如何把学校教育的这种偏颇,回归到教育的本真,回归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轨道,也就自然地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惠安中学每世英校长的观点是,让学校德育从口号与标语中走下来,从空洞与空泛中走出来,走进全校师生的心里并自然而然地表现为学校的道德文化。在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中,让每个学生在熏陶和践行中成长。每校长的这种带有创意性的思考,便成为全校师生连续几年的改革行动。
有着十三年校长经历的每校长,曾经作过这样的阐述:几乎是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爷奶眼里,都是“王子”、“公主”,“宝贝”,是他们的未来和全部,即便孩子有生理、心理或行为的某种缺陷,依然是充满了希冀,悉心培育。而到了学校,则被通过带红领巾、考试与排名,使学生之间有了好坏之异,优劣之分,高下之别,甚至连个性的表现,也都会因此而有亲疏之悖。最终被分为三六九等,优差顽劣。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父母那样,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血肉骨亲,真正让孩子在疼爱中成长,在严厉中成熟,在信任中成才,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父母那样,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发现长处,精心培养,把不被“看好”的学生培养成好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那么,我们的学生们还会是像现在这样让人忧虑吗?
平和冷静的每校长还坚持一种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低调”与“高值”。所谓“低调”,就是绝不热衷于唱高调,说大话,放空炮,不追求文字与口号的格律与豪迈,只讲究实际效果。在每校长看来,表面形式的繁杂,色彩的斑斓,气势的磅礴,都无济于教育对象的本质变化,都无法走出目前学校教育的误区。“优秀”学生一味的追求分数,无心学习做人,甚至沉缅于眼前的“辉煌”与“成功”。而多数学生则是疲于学业,心理空虚,行为飘浮,对未来丧失信心。所以,学校教育就是要把那种近乎于臆想的“高温”降下来,回到冷静、求实和最基础性的效果上来。所谓“高值”,就是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以具体、可行为依据,以高质量的价值取向为目的,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善于思考的每校长还坚持一种看法:“人才”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人”,一个是“才”。所谓“成人”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所谓“成才”就是具备相当的能力。不成人,即使成才,也只能是歪才。生活中大凡毒害社会的食品、物品都往往是出自“才子”之手。成人了,即便是不成精英和天才,依然会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生活中凡人善举的这种受人尊敬的好人比比皆是。或者说,成人,就是要成为好人,成才,也是以首先成为好人作基础的人才。因此,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重要。忽略道德教育的所谓“精英”、“学霸”、“尖子生”、“天才”之类的教育,准确的说,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水准,有了坚实的道德基础,走向社会不论作什么职业,都将成为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基于这样的思考与认知,每校长着力于三件事情:一是把营造校园教育环境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不仅仅让学生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时让学生成长在从点滴入手学习做人的氛围里。二是鼓励和支持全校每一个师生的主观见解,为创造这种环境所作的大胆尝试,尤其是鼓励学生的创新举动,自主意识。三是既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又不求学生死记硬背古代教育的文章字句,更不盲目仿效西方文化。而是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特质,创建和完善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文化。注重培育道德,塑造人格,提升生命品质。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就是在这些认识逐渐明朗,逐步一致的过程中,从起步、探索到发展,经过数年努力,走出了一条一所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解困之路。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之下,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中,把握最基础的做人标准,养成最基本的文明行为,学会在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对言行举止的内在约束,首先使自己成为“好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进入社会的好公民。为未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对学生进行“好人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学会孝敬父母与帮助别人,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尊重生命与热爱生活,心胸开阔与眼光长远,言而有信与行而有果,学会价值判断,诚实正派做人。
惠安中学的实际操作也很新颖。他们的评价体系突出点在于立体与动态。每个学期评选学生优秀者,一班30名,年级20名,全校10名。评选项目不是学校命名,而是由学生倡议,民主评论,学校认可,学生既可以提出项目,又可以自己申请自己为本项目的候选人。项目内容既包括某个学科,更包括助人、劳动、创意、行为、公益等等。当选之后,由学校给予荣誉表彰。其风采与具体事迹被公布于学校内外,供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公众学习与了解。学校内外的橱窗里,这些风采与事迹永远是以学生为主体。他们的实践已经证明,被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大多是德行与学业双馨人物。当选者有紧迫感,唯恐自己落后,当选了一项,还要努力再在另外的项目当选。未当选者鉴于有太多的人当选,担心自己长期“空白”,而有急起直追的愿望。况且选项数量大,评选很民主,也会让每个同学经常自我反省,检点言行,思考今后。整个校园充满了正气与活力。学校不包办,老师不代替,家长不干预,每个学生既是践行者,又是评判者。评别人,想自己,评自己,学别人。评选的正面是荣誉,评选的背后是思考。使自己成为好学生的道路宽广,空间很大,可能性很高。榜样就在身边,目标举步可及,学生们的道德践行与精神面貌,因此而发生着意料之外的变化。 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并没有减轻。但家庭作业被学校严格控制。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当天各学科作业综合起来,按平均时段,不超过一个小时。但同时有了另外一份家庭作业。以一周为单位,布置学生放学回家后,要帮助父母认真作好家务,协助需要帮助的左邻右舍,与同学一起锻炼身体,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以及自身的言谈举止文明等等,家长给予评价,由老师备案,表现好的,在全班甚或全校予以公布表彰。再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议,促其如实评价,明其利害关系,帮其与自己的孩子同步成长。这种双轨式家庭作业,不仅将校园教育延伸,把家校合作拉近,而且使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趋于一体化、一贯性。他们的实践也证明,学生家庭对此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与积极的配合。
与此同时,学校还探索出班级集体的素养积分尝试。就是给所有班级一个同量分数。一个班级在一定时段内的集体表现,将使这个分值有增有减。内容主要在行为规范、卫生保持、课堂纪律、衣食节俭以及相互帮助,拾金不昧等等。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标准,不同要求,不同的实施办法。这既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的一种尝试,也是对班主任带班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全面挑战,更是好人教育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侧面。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很注重把相当的精力放在校园活动上。把“好学生”的概念具体为一种践行。比如矿泉水出售,是无人收费的。图书站的书籍是可以随意拿回家看的,也无人看管,无需登记。喝水自觉掏钱,借书自动归还。这些做法,首先让学生获得了信任与自尊,在那种“小钱不掏不在乎,小书不还无所谓”的世俗观念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从这种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蚁穴之溃”的大道理。为好人教育从点滴举动中提供了保证。他们还把校园管理列成“项目”,在校园中面对学生实施“招标”。比如校园“禁烟”,难以治理的道路卫生等等,以年级或班级集体“应标”,“投标”获胜者为之“中标”。它的玄妙之处在于,学生为此需要调查研究,团队讨论,综合分析,集体智慧,团结协作,竞争意识等等,相对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每次竞争现场,都对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及新闻记者产生震撼。“活动的实际效果远远大于活动自身的价值”。
好人教育需要好人实施。学生在校园道德教育唯一的榜样就是老师。惠安中学在好人教育过程中对老师的管理理念是:校长、主任首先不是领导,而是学科带头人与道德示范者。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更大比重在于言行举止,师德优劣注重生活表现,立足文明高雅。一切行为都要成为学生榜样。他们不反对豪言壮语,人生格言。他们更看重一个好教师的现代风范。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永远是辩证统一体。惠安中学校长、主任一共十四人,有七位是名师,全部参与听课、议课、评课,每两人一组,包一个年级,包括全面负责与老师谈心,了解并帮助解决老师在心理、生活和教学上存在的各种困难。纯行政干部全校仅有三人。同时,要求老师在着装、抽烟、节俭、发型、衣裙、嘻耍、举止、言谈等方面,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底线标准”。当老师就要像老师,当好人就要当好老师。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活体标本。更高的要求还在于在家要当好儿子(好女儿)、好妻子(好丈夫),孝父母,师夫妻,教育好子女。在社会,热心公益,带领学生照顾孤寡老人,既弘扬社会的好人风尚,也使自己磨练了优良品质。当地民众对惠安中学的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惠安中学的这种“好人教育”的探索,也引起那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偏离重心”的人的忧虑。然而,正是他们的做法,彻底打消了“影响学业”论的人的担心。一所很普通的企业学校变成了一所近四千人的学校,依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连续数年中、高考升学率,省、市、县教学质量评估都名列前茅,在全省享有盛誉。从一开始就支持惠安中学“好人教育”的《陕西教育》主编范希望先生颇有感慨地说:“好人教育就是要培育人的品质、品德、品格、品味。这就是在还原教育的本真。”
我们不敢说,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没有缺憾,更不敢说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属于独创,但我们敢说,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改革萌生良好趋势的情况下,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学校德育方面的大胆认定,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却是不容轻慢的事实。
惠安中学还在奋斗中。
不过,不容回避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却使用了相当宏伟的词语强调着我们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认为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教育,如何从具体的行为规范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却始终是一个学校教育不可绕过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社会价值取向的扭曲,明显忽略了道德的约束,使社会显示出浮躁与不安。学校教育无力对抗这种熏陶。于是,精神氛围的严重污染,偏离航向的人生追求,导致学校道德教育的空洞,教育口号的空泛,以至学生理想的空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同时,人们对一个学生的培养和成就,简单地归结为能应试、高分数的荒唐逻辑,也便成了普遍的选择。那么,如何把学校教育的这种偏颇,回归到教育的本真,回归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轨道,也就自然地成为学校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惠安中学每世英校长的观点是,让学校德育从口号与标语中走下来,从空洞与空泛中走出来,走进全校师生的心里并自然而然地表现为学校的道德文化。在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中,让每个学生在熏陶和践行中成长。每校长的这种带有创意性的思考,便成为全校师生连续几年的改革行动。
有着十三年校长经历的每校长,曾经作过这样的阐述:几乎是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爷奶眼里,都是“王子”、“公主”,“宝贝”,是他们的未来和全部,即便孩子有生理、心理或行为的某种缺陷,依然是充满了希冀,悉心培育。而到了学校,则被通过带红领巾、考试与排名,使学生之间有了好坏之异,优劣之分,高下之别,甚至连个性的表现,也都会因此而有亲疏之悖。最终被分为三六九等,优差顽劣。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父母那样,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血肉骨亲,真正让孩子在疼爱中成长,在严厉中成熟,在信任中成才,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父母那样,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发现长处,精心培养,把不被“看好”的学生培养成好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那么,我们的学生们还会是像现在这样让人忧虑吗?
平和冷静的每校长还坚持一种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低调”与“高值”。所谓“低调”,就是绝不热衷于唱高调,说大话,放空炮,不追求文字与口号的格律与豪迈,只讲究实际效果。在每校长看来,表面形式的繁杂,色彩的斑斓,气势的磅礴,都无济于教育对象的本质变化,都无法走出目前学校教育的误区。“优秀”学生一味的追求分数,无心学习做人,甚至沉缅于眼前的“辉煌”与“成功”。而多数学生则是疲于学业,心理空虚,行为飘浮,对未来丧失信心。所以,学校教育就是要把那种近乎于臆想的“高温”降下来,回到冷静、求实和最基础性的效果上来。所谓“高值”,就是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以具体、可行为依据,以高质量的价值取向为目的,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善于思考的每校长还坚持一种看法:“人才”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人”,一个是“才”。所谓“成人”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所谓“成才”就是具备相当的能力。不成人,即使成才,也只能是歪才。生活中大凡毒害社会的食品、物品都往往是出自“才子”之手。成人了,即便是不成精英和天才,依然会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生活中凡人善举的这种受人尊敬的好人比比皆是。或者说,成人,就是要成为好人,成才,也是以首先成为好人作基础的人才。因此,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更重要。忽略道德教育的所谓“精英”、“学霸”、“尖子生”、“天才”之类的教育,准确的说,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水准,有了坚实的道德基础,走向社会不论作什么职业,都将成为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基于这样的思考与认知,每校长着力于三件事情:一是把营造校园教育环境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不仅仅让学生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时让学生成长在从点滴入手学习做人的氛围里。二是鼓励和支持全校每一个师生的主观见解,为创造这种环境所作的大胆尝试,尤其是鼓励学生的创新举动,自主意识。三是既要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又不求学生死记硬背古代教育的文章字句,更不盲目仿效西方文化。而是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特质,创建和完善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文化。注重培育道德,塑造人格,提升生命品质。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就是在这些认识逐渐明朗,逐步一致的过程中,从起步、探索到发展,经过数年努力,走出了一条一所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解困之路。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之下,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中,把握最基础的做人标准,养成最基本的文明行为,学会在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对言行举止的内在约束,首先使自己成为“好人”: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进入社会的好公民。为未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对学生进行“好人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学会孝敬父母与帮助别人,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尊重生命与热爱生活,心胸开阔与眼光长远,言而有信与行而有果,学会价值判断,诚实正派做人。
惠安中学的实际操作也很新颖。他们的评价体系突出点在于立体与动态。每个学期评选学生优秀者,一班30名,年级20名,全校10名。评选项目不是学校命名,而是由学生倡议,民主评论,学校认可,学生既可以提出项目,又可以自己申请自己为本项目的候选人。项目内容既包括某个学科,更包括助人、劳动、创意、行为、公益等等。当选之后,由学校给予荣誉表彰。其风采与具体事迹被公布于学校内外,供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公众学习与了解。学校内外的橱窗里,这些风采与事迹永远是以学生为主体。他们的实践已经证明,被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大多是德行与学业双馨人物。当选者有紧迫感,唯恐自己落后,当选了一项,还要努力再在另外的项目当选。未当选者鉴于有太多的人当选,担心自己长期“空白”,而有急起直追的愿望。况且选项数量大,评选很民主,也会让每个同学经常自我反省,检点言行,思考今后。整个校园充满了正气与活力。学校不包办,老师不代替,家长不干预,每个学生既是践行者,又是评判者。评别人,想自己,评自己,学别人。评选的正面是荣誉,评选的背后是思考。使自己成为好学生的道路宽广,空间很大,可能性很高。榜样就在身边,目标举步可及,学生们的道德践行与精神面貌,因此而发生着意料之外的变化。 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并没有减轻。但家庭作业被学校严格控制。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当天各学科作业综合起来,按平均时段,不超过一个小时。但同时有了另外一份家庭作业。以一周为单位,布置学生放学回家后,要帮助父母认真作好家务,协助需要帮助的左邻右舍,与同学一起锻炼身体,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以及自身的言谈举止文明等等,家长给予评价,由老师备案,表现好的,在全班甚或全校予以公布表彰。再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议,促其如实评价,明其利害关系,帮其与自己的孩子同步成长。这种双轨式家庭作业,不仅将校园教育延伸,把家校合作拉近,而且使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趋于一体化、一贯性。他们的实践也证明,学生家庭对此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与积极的配合。
与此同时,学校还探索出班级集体的素养积分尝试。就是给所有班级一个同量分数。一个班级在一定时段内的集体表现,将使这个分值有增有减。内容主要在行为规范、卫生保持、课堂纪律、衣食节俭以及相互帮助,拾金不昧等等。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标准,不同要求,不同的实施办法。这既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的一种尝试,也是对班主任带班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全面挑战,更是好人教育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侧面。
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很注重把相当的精力放在校园活动上。把“好学生”的概念具体为一种践行。比如矿泉水出售,是无人收费的。图书站的书籍是可以随意拿回家看的,也无人看管,无需登记。喝水自觉掏钱,借书自动归还。这些做法,首先让学生获得了信任与自尊,在那种“小钱不掏不在乎,小书不还无所谓”的世俗观念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从这种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蚁穴之溃”的大道理。为好人教育从点滴举动中提供了保证。他们还把校园管理列成“项目”,在校园中面对学生实施“招标”。比如校园“禁烟”,难以治理的道路卫生等等,以年级或班级集体“应标”,“投标”获胜者为之“中标”。它的玄妙之处在于,学生为此需要调查研究,团队讨论,综合分析,集体智慧,团结协作,竞争意识等等,相对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每次竞争现场,都对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及新闻记者产生震撼。“活动的实际效果远远大于活动自身的价值”。
好人教育需要好人实施。学生在校园道德教育唯一的榜样就是老师。惠安中学在好人教育过程中对老师的管理理念是:校长、主任首先不是领导,而是学科带头人与道德示范者。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更大比重在于言行举止,师德优劣注重生活表现,立足文明高雅。一切行为都要成为学生榜样。他们不反对豪言壮语,人生格言。他们更看重一个好教师的现代风范。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永远是辩证统一体。惠安中学校长、主任一共十四人,有七位是名师,全部参与听课、议课、评课,每两人一组,包一个年级,包括全面负责与老师谈心,了解并帮助解决老师在心理、生活和教学上存在的各种困难。纯行政干部全校仅有三人。同时,要求老师在着装、抽烟、节俭、发型、衣裙、嘻耍、举止、言谈等方面,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底线标准”。当老师就要像老师,当好人就要当好老师。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活体标本。更高的要求还在于在家要当好儿子(好女儿)、好妻子(好丈夫),孝父母,师夫妻,教育好子女。在社会,热心公益,带领学生照顾孤寡老人,既弘扬社会的好人风尚,也使自己磨练了优良品质。当地民众对惠安中学的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惠安中学的这种“好人教育”的探索,也引起那种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偏离重心”的人的忧虑。然而,正是他们的做法,彻底打消了“影响学业”论的人的担心。一所很普通的企业学校变成了一所近四千人的学校,依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连续数年中、高考升学率,省、市、县教学质量评估都名列前茅,在全省享有盛誉。从一开始就支持惠安中学“好人教育”的《陕西教育》主编范希望先生颇有感慨地说:“好人教育就是要培育人的品质、品德、品格、品味。这就是在还原教育的本真。”
我们不敢说,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没有缺憾,更不敢说惠安中学的好人教育属于独创,但我们敢说,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改革萌生良好趋势的情况下,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学校德育方面的大胆认定,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却是不容轻慢的事实。
惠安中学还在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