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出: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本文试图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从三个方面努力:(1)话题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兴趣;(2)用活动造成“陌生化”,促进反思;(3)学生演示,真实而有度。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
  在小学阶段传统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采用机械、单一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的口语交流能力。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多次出现待客、问路、打电话等内容,学生对此越来越没兴趣,口语实践能力也无从锻炼。请看出自《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中“学会待客”课例的片段:
  文明之星伴我行
  小华:谁呀?
  客人:是我,你爸爸同事王叔叔,找你爸爸谈点事。
  小华:哦,是叔叔呀!快请进!
  小华:请坐。我先给您倒杯茶,您稍等。
  客人:这孩子真是有礼貌,谢谢。
  小华:王叔叔,您喝茶。
  客人:谢谢。
  小华:王叔叔,爸爸去了奶奶家,快回来了吧。您找我爸爸有啥事呀?
  客人:一点儿私事。
  小华:哦,那您就先等等吧。
  客人:时间不早了。小华,要不我先走吧,你爸爸回来,请他给我来个电话。
  小华:好的。他回来我一定转告他,您慢走。
  客人:小华,你这么小就礼貌地使用文明語言待客,真是个懂文明的好孩子。再见!
  小华:再见!
  以上课例中的口语交际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变相模拟,本质上没有真实性。这就是“教学做”三者没有合一,“教”与“学”之间没有明确的目标。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将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付诸口语交际教学实践,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话题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标准(2011)》指出,口语交际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为只有贴近生活的话题,才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倾听和表达的愿望,使每个人都能参与互动交流。我们看房尘洁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教学《毕业赠言》。房老师抓住“毕业赠言”这一主题,用多媒体出示谜语,而谜底是六年来朝夕相处的同学姓名。这个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沟通讨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堂课以猜谜语的互动游戏为明线,以同学情为暗线,整个课堂洋溢着同学间的真情,实现了彼此的心灵告白。没有谁比在座的学生更熟悉六年来的依依往事,每一次会心的微笑、每一次深情的凝望、每一次失落的泪水、每一次不屈的挑战……而他们就是这些“每一次”的主人。这类主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真正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主体地位。
  二、用活动造成“陌生化”,促进反思
  学生在平时口语交际中的种种缺失,不是缺乏锻炼,而是因过多地实践而沉醉不知归路了。这时就需要设置一些课堂活动,与日常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熟知的生活“陌生化”,唤醒学生的反思意识。
  (一)能够造成“陌生化”的一种活动方式——游戏
  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可以通过做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新课标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倡“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口语交际除了培养“说”的能力,也要训练“听”的素养。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选择一小段文章,最好是大家都不熟悉的内容。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组员从1到4编号。首先,各组的1号听这段文章,再由1号把自己听到的内容传递给2号,依此类推,直到所有人都听到文章。然后,选取几组的4号,重复他们听到的内容。最后,再次呈现原文。
  至此,全体学生思考讨论:你传递过程中丢失了什么?你增加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错误?在现实生活中,你怎样才能准确得到信息呢?
  (二)能够造成“陌生化”的另一种活动方式——讲故事
  学生可以讲曾经发生过的与自身经历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叙述生活中难忘的瞬间和体验。所叙的内容应该是不太成功的交际。如在“学会赞美”的口语交际中,让一些学生说说自己曾经赞美别人的话语和举动,让其他学生作为旁观者来观察该同学的交际活动。这时,有些学生会发现,赞美的行为其实就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不是因为不懂得赞美,而是缺少赞美别人的意识。通过同学的故事,就能映射出自己赞美的意识。
  三、调控学生演示,真实而有度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以选择“日记批改”为话题。将学生分为两方,主张不批日记和主张批改日记。在这场真实的辩论中,教室里的两方同学在演示中,讲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里像表演,却是对生活原样变形后的展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必须等他们说完才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老师调控下的延迟发言,是为了强调真实交际情境中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学生演示的是片段,而不需像前文课例中的“待客”那样完整。可见,演示是为了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它真实而又有节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老师的“教”要根据“学”来定。从学生的“学”中积累“教”的方法,立足“做”的中心,让教学扎根于学情,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教学做合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李莉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M].北京:语文出版 社,2002.
  作者简介:韦光萍,女,1981年生,研究生学历,中一职称,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在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墙里墙外,我们曾无数次看到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标语,也都懂得“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它们的内涵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检验,确实是至理名言。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在新形势新要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关键词】教育;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过去学哲学时不懂老师放一个大红苹果在讲台上让我们用十分钟去观察描绘的用意;学文艺批
湖北是我国产棉大省和纺织基地之一,棉花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棉花总产量在历史上曾长期居全国第1-2位,最高年产达61万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棉花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近几年棉花总产量稳定在30-39万吨,居全国第4-7位,拥有棉纺锭744万枚,织机7万台,综合产能居全国第5位,近几年综合经济指标居全国第9-11位。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省
1958年9月9日,广西西北部多民族聚居的环江县放出了水稻亩产稻谷13万斤的“大卫星”。这颗全国最大的水稻假卫星,给环江县造成巨大灾难,党和政府的威信更是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密植夺高产的假戏法    1957年11月,新任县委书记洪华等人清洗了一大批所谓“右派”分子以后,接着在全县开展大跃进运动,提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一定能做到”的口号。洪华曾宣告要“争全区第一,全国第
【摘要】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先将学生的文章批阅好,然后进行讲解,费时费力,而学生对老师的这一成果却不珍惜,只是听一下老师读的文章,看一下自己的分数和评语,便放到一边了。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亲身的体会和感受,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注意听。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试着让学生互评作文。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导,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母语和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综合类语言学习科目。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只是一味注重向学生直接传达语文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而没有给学生制造更多思考和探究知识的空间,进而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感受,使之养成一种消极的被动学习状态。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过渡阶段,所以他们此时养成的语文
【摘要】笔者在参考了本校大量針对语文阅读开展的教学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如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教学方式适用不当以及学生阅读兴趣缺失等,提出了一些改善和建议措施,期望能够有效克服阅读课堂中的障碍,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能够陶冶情操,使心胸更加宽广;阅读,可以明
不久前,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的中国、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的7方代表,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共同签署了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及相关文件的正式协议。这意味着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迈出了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ITER将成为照亮人类未来的新能源。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称为裂变能。核聚变则是
【摘要】小说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文字表述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小说篇幅过长,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且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学生在实际阅读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阻碍,而教师一味地根据“三要素”进行教学,无法真正发挥小说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开展小说阅读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三要素;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中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赏析】李白的《子夜四时歌四首》,每首六句,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六朝乐府即有《子夜四时歌》,为李白所承,此体向作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李白的创造,尤具新意。《冬歌》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現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伟大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标志。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全世界的华人对龙有着难以形容的感情。  人们对于龙是熟悉的。它是兴云布雨的神灵,是吉祥佳兆的瑞物,还是皇室王权的代表。时至今日,与龙有关的现象、风俗、制度、物品、标志、艺术作品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可是,人们对龙又是陌生的。从古至今,有谁见过这种神圣而奇特的动物呢?茫茫神州,何曾有过一条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