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万一见温柔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乘坐的从南京飞往昆明的航班,恰是月圆之夜,一朵月亮擎于暗蓝天幕之上,像极了三月里的桃花来,梨花来。
  我想象我以后对老刘说起这一晚时,老刘正坐在桌前,吸一根烟,室内较暗,他的脸有些模糊,窗外,与他比肩的是老别山主峰大雪山。
  我十二岁时,有着小小得意,发表过几首小小的童谣。老刘那时断断续续给我写一些信来,到我十八岁时被我的父亲发现了。父亲在全家人面前念老刘的来信,而老刘恰好在那封信里写道:妞妞啊,哥哥马上三十岁了,家里人要我找一位姑娘……
  我的父亲暴跳如雷,从这儿到那儿,他的胳膊粗鲁地划拉过大半个中国地图,从东到西南,由于力道太大,地图甚至从墙壁上斜耷拉下来。他吼道,有多远,你自己看!
  我的母亲吓哭了,她坚定地认为,老刘是个骗子,并且更有可能是个万恶的人贩子,保不齐也还是个举着桃木刀跳大神的光脚神汉,就像我们家乡那个走街串巷会念咒语的男人,长发披肩,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翻来覆去,老刘不但年龄大,还不是个正经主。
  现在我意识到当年是我的父亲拦截了老刘的来信,从此我写给老刘的信都石沉大海。迟迟得不到老刘的音信,我背地里给老刘工作的银行打过一次电话,对方很客气地说,老刘到外地学习去了,要很长时间才回来。我的父亲用手指敲击着桌面似有意无意地跟我母亲说话,他说他跟我母亲三十岁时,都满地跑仨孩子了,说别的,那都是糊弄鬼的!我母亲说,是糊弄人,糊弄人。
  三十年后,我突然有了要找一找老刘的念头。我通过搜索老刘所在的工作单位和老刘的名字,一步步地竟然联系上了老刘,为确保万无一失,我找出当年的旧信封拍照给他看,他脱口而出说,妞妞啊,哥哥马上三十岁了,家里人要我找一位姑娘……
  老刘说他一直未曾换过工作单位,心里老感觉有人要找他似的。
  老劉说,这半生,不,是这一生,这一桩悬案,今天终于有了个交待。
  而我的父亲已去世,至末了,他也未曾向我吐露有关的一字一语。
  我说来张照片吧,让我看看你的真容。
  老刘果真就传过来一张照片,他自己解嘲说,当年给妞妞写信时头发还是挺茂盛的,现在马上就六十岁了啊。
  老刘坐在桌前,吸一根烟,窗外,与他比肩的是老别山主峰大雪山。这是老刘当年在信里描述自己的样子。而在我由此对老刘产生的想象中,即便大雪山脚下鲜花盛开,一片明朗,老刘的脸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几十年间,我们从未见过。
  从昆明转机到达香格里拉时,正是清晨。当年信中,我们约定,假以时日,男当婚女当嫁,我们要在如梦如烟的大理相见,然后一世相守。如今之所以一路辗转,起起落落,我想让自己逐步适应一下高原反应,别在美丽的大理,别在老刘面前,出现一副因为高反而灰头土脸的落魄样子。
  我给老刘传了几张我在香格里拉大佛寺和花街的照片,老刘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跟我说话了,他说,妞妞下来云南,怎么不来家里?
  我说我去大理等你。
  为什么不来家里?
  我说我去大理等你。
  妞妞,你怎么想?
  我说没怎么想。
  老刘说,来家里吧,我跟我家你大嫂等你,你大嫂身体正不好,起不来身,我们不能去接你。
  我说我去大理等你。
  老刘最后说,妞妞,你听好——他,老刘,不下大理!
  我离开香格里拉返程,国道214一路通畅,司机是藏族的兄弟,他用熟练的普通话说,姐姐,你坐好,咱下山喽!
  回来后,我电话里问老刘,你说的妞妞下来云南,怎么不来家里那句话中,为什么是下云南?
  老刘说是口误,他那地儿海拔高,说下说习惯了,他们都是下云南,下大理,下丽江。
  更正一下,你该是上云南,老刘说。
  为什么不下大理见我?我问他。
  老刘说,当年大理之约,男未婚女未嫁,名正言顺。而现在……你该懂得,有一种约定,一旦错过,便不可打扰……
  老刘说,这次你赌气走了,我也不好挽留。下次你带着家人上云南,一定来家里,我跟你大嫂等着你。
  老刘说,来过家里,我们就是一辈子的亲人,妞妞的文章就可以这样写了:哥哥正坐在桌前,吸一根烟,室内较暗,他的脸有些模糊,窗外,与我们比肩的是老别山主峰大雪山……
  此年,我四十八岁,老刘依然像小时一样喊我妞妞时,我哭了。
其他文献
多么井井有条的火车站广场啊!吉祥立在出站口,心里感叹着。  往大街方向直走,到街头竖着路牌的位置往右转,找一块绿底黄字的招牌:韩老大摊饼。  吉祥远远看见招牌上方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欢迎吉祥博士!他挠挠头,笑了。走到小摊前,吉祥喊了一声,大伯!  韩老大听见叫他,顺口应了一声,可那张胖脸却扬着,望向广场,眼角都没扫一眼吉祥。  吉祥咽咽口水又喊,大伯,我是吉祥!  胖脸愣了一下,垂眼盯着吉祥,
期刊
“世界上的女人分两种,一种就像白开水,喝不喝都知道是什么味;另一种就像茶,有回甘,需要慢慢品,越品越有味。”  优洋端坐在茶桌前,慢条斯理地说。铁壶蹲在陶炉上,沸腾的水向上蹿着白色雾气。他专注地把水倒进公道杯,再放回原处温着。紧接着,从架子上拿来两个青花瓷杯子,让公道杯里的沸水,拉长着撞击进入空杯,任水拍打杯壁,动作流畅地重复几次。雅楠看呆了,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中。  “我呢?像什么?”良久,雅楠
期刊
顺溜五是在谁也不肯拈阄派工一事陷入僵局时,让人想起他来的。  刚开春,公社一纸通知顿时让整个生产队产生了恐慌,通知要求派一个劳力去参加鸦关铁路(属枝柳线)会战。  谣言几乎是伴随着通知进村的,鸦关铁路工地每天炸山飞起的石块都要炸死人。会开了几个晚上,谁也不肯去。集结在即,队长见派不出人,把手一挥,吼道:“抓阄,谁抓到了谁去!”哪知这平时管用的最后一招也失灵了,谁都不把手伸向扔在桌上的二十六个纸团,
期刊
他们是抗战时期的一对夫妻,渴望过平凡的生活。  这天,鬼子到了他们的村子,他和别的男人一样,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死在了村口。  听了外面的人捎来的话,她躲在地窖里哭了很久很久。  鬼子走了之后,她在一堆被践踏得血肉模糊的尸體中,找到了他。  他们问她为什么能分辨得这样准确,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如果你深爱一个人,在万千人之中,他的背影,他的呼息,他的心跳,哪怕是不再有体温,你都会分辨得一清二楚。
期刊
七月二十三日。上午,我到七里滩做客。  七里滩在千里汀江中游,往昔船帆云集、人货辐辏。此时的七里滩,江水清浅,田野稻穗金黄。摩托车沿平坦的乡村水泥路风驰电掣,很快就到了大围屋。  我要找的,是大学同学邱文超。文超早等在门外了。门墙边,有张精致藤椅,端坐着一位孤零零的龙钟老人,眯眼晒太阳。他的穿戴有点奇特,老旧军装,崭新的“红色旅游”红军帽。文超说:“伯公太,好回家食昼啦。”老人含糊应声,哈喇子滴下
期刊
捏泥人这活计,是巧手的活,一般人,还真拿不起来。  伪满时期,关东牡丹江地区有一个出了名的手艺人,周姓,大名叫什么,没人晓得,而一提“泥人周”,连光腚娃娃都熟悉。  泥人周年逾四旬,身材魁梧,骨骼清奇,犹如戏里的武生,却生有道貌,面容清雅,又暗含儒家之风骨,诚恳厚道。  泥人周有绝活,一双手捏起泥人来比刻刀还细致,其手指如竹枝般纤细,却灵巧无比。一滩稀泥经泥人周的手,三下五除二,捏出的泥人和活人比
期刊
同昌号老板梁再新打开大门的一刹那,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昨夜大雪纷飞,大地白茫茫的一片,而是门口躺着一个人。  雪,埋住了男孩的大半个身子。这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头发蓬乱,脸色有些青紫,穿着一件开了花的破棉袄。  是不是冻死了?梁再新下意识地弯下腰,伸手在男孩的鼻孔下试了试,长出了一口气。男孩虽然呼吸微弱,但起码证明他还活着。梁再新把男孩拖进了屋里。不管怎么样,这是一条人命啊。  梁再新用雪把男孩
期刊
远远地望过去,黑暗里只有看不见的宁静。四周的山丘似乎凝固了时间,这是1939年的夏天。  怦怦怦,阿九的心跳得厉害,他把挡在身前的杂草往右边拨了拨,顺势把肩膀上的扁担往上颠了一颠。脚底下踩着的泥土仿佛一根黑色的绳,绑住了阿九疲惫的神经,但是阿九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停歇地走了大半天。  阿九只想着,还有大半个时辰,走过前面那个渡口,再转一个弯,就进城了。进了城,就能看见小篮子了。  小篮子最喜欢仰着
期刊
青生和芳兰,是剧团里的“金童玉女”。打小就都是百里挑一进的剧团。到了青春年华,一个,玉树临风,一个,娉娉婷婷。在戏里,一个是张生,一个就是崔莺莺。一个是梁山伯,一个就是祝英台。一个是卖油郎,另一个就是花魁女。真正一对璧人!戏下了常有人开他们玩笑。玩笑开多了,他们在台上表演时,真的有点恍恍惚惚起来。  化妆师雨柔,一直暗恋着青生。每次给青生化妆,都格外地细致。她给青生上油彩,画眉眼,闻到青生身上的气
期刊
文学写作如大浪淘沙,亦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波远去,一波涌来,高沧海是近年涌现出的小小说新锐作家之一。良好的文学天赋,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她的小小说创作数质兼具,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上,赢得广泛关注,脱颖而出。随着她对小小说创作技巧的领悟与把握,逐渐进入自由写作的状态。语言优雅鲜活,遣词造句简洁而富于表现力,文理间的文学意味,在作品中滋润并氲氤开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  2018年,高沧海获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