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四种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per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蟹笼简史
  蟹笼是网罟的变种,更加精巧的诱捕术。钢筋的骨架撑起了渔网的柔弱。蟹笼沉入水底,渔人离开,在他目力所及的整片海域内,有数不清的蟹在横行,而密密麻麻的蟹壳上,似乎都覆满了他的掌印,那些蟹也必将属于他。
  蟹笼多数是随意而造,造笼者以自己的喜好为准,方圆不等,大小不一,通常作为家传的样式传给子孙。后来贪心不足,便不断扩大其容量,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进,蟹笼一度成为最庞大的渔具,起笼时需要三四十人同时用力搅动绳索,才能把庞然大物拽出水面。蟹笼出水时海面撕裂,笼里掉下的海水哗哗响过之后,露出的是蟹群在笼中拼刺场面,巨螯折断,汁液迸溅,在蟹笼底部纷纷如雹霰落下。
  到后来,蟹笼越做越大,一条大船只能装载两三个蟹笼。蟹笼一沉入海中,水面立刻上升,我们脚底踩着的船板隆起;而到了收回蟹笼时,水面下落,我们的船也随之坠到谷底。蟹笼中心捆着死鱼,是引蟹的良饵,蟹们纷纷钻进蟹笼争食,殊不知进来容易出去难,进来时是喇叭阔口的陷阱,出去时却被卡住,求生无门。
  长年不停歇的蟹笼捕捞,蟹族日渐聪敏,提起蟹笼来,有时居然是空的,只得再把蟹笼扔回海里。
  这时药笼便出现了。
  在半岛的东海岸,悬崖峭壁直立,崖头长满了小叶紫花的野草,有蟹攀岩而上,巨钳夹住叶子便吃;更多的蟹没有爬上来,中途掉回海里。悬崖上缀满了蟹,应该都是冲着这野草来的,这草被称为蟹药草。天生万物,必有相生相克之理。于是渔夫中就有猛士攀上山崖,采了一筐下来备用,从中取一把捣碎,拿细网包成一团,放到蟹笼里,居然连连满载而归。蟹药草有腐臭之气,正是蟹类所喜。在蟹类日益珍贵的年代里,崖顶的野草就此被渔夫挖尽了,不久之后,蟹药草的种子在草筐底发了芽,植草的人应运而生。捕蟹的渔家都在自家院子里种满了蟹药草,互相引种,尖瓣的紫花瞬间开遍了半岛的大小庭院,过膝的荒草,紫气闪烁的黄昏,都成为渔家生活的原初记忆。紫花的蟹药草,再加上蟹笼,蟹被捕捞殆尽。每个蟹笼出水,里面都盛满了蟹,还有不少蟹挂在蟹笼外壁,不肯松开巨钳。
  终于有一天,岛上发生了大规模的蟹族入侵,它们来自潮间地带,无一例外地举着双钳,从每一户的门下空隙进入庭院,吃尽了院中种植的药草,然后一哄而散。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看到凌乱的蟹腿布满了大街小巷,多数蟹腿还在动,在初降的晨光里痉挛不止,那是蟹群在夜里成群结队赶来时,因踩踏而受伤脱落的腿。人们把蟹腿搜集到一处,堆得像粮仓一样高,岛上居民遂分食了蟹腿,吃不完的晒成蟹腿干,蟹腿风干开裂后,剩下一束束的细肉丝,是难得的美味。
  经此一役,蟹药草被蟹族连根刨起,啃噬一空,连种子也没留下,蟹笼捕蟹又陷入低谷,后来又有了三十六面的蟹笼。
  蟹笼的复杂化,体现在棱角和面的不断增加,三十六面体的蟹笼能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蟹笼的陷阱口也有三十六个。在梭子蟹集体出动的九月之夜,载着蟹笼的小船就在这时划进了满月里,无所依傍。划船者只顾埋头往前划,才能走出黑暗。三十六面的蟹笼落水,瞬间沉没,常常会有三十六只蟹在蟹笼的三十六个出口同时失足坠落,腹甲撞击之声,在船上就能听到;若在捕蟹船上听见水底传来瓷器碰撞似的声音,满船人都会喜形于色。众蟹在笼子中心短兵相接,带着蟹笼在泥滩里翻滚,海湾里生出一团团浊浪,漩涡和暗流遍布海湾,在月下的水面上旋出颗颗金轮。
  我们曾有过难得一见的丰饶之年,蟹腿在饭桌上充当牙签,剔完牙就插进木制的窗台上,留待以后随手取用。蟹壳甚至做过咸菜碟和调料缸,里面塞满了咸菜、蜢酱和各种香辛作料,蟹螯也成了叉子,可以轻松叉起盘中食物,配合筷子使用。蟹在这里成了赖以度日的粮食,人们的饱嗝里掺杂着蟹黄的油腻,热烘烘的浊气,拒人于千里之外。每家的院门前都有蟹壳堆积过膝,众多蟹壳在起风的夜里轰然倒塌,蟹壳触地的哗哗声响接连不断,其间还夹杂着因之而起的犬吠,这些构成了渔村夜晚的基本形态。蟹壳在院门外堆积如山,雨水敲击蟹壳,如鼓点般急促,在午后的大雨中,不妨靠在枕上听,不同质地的蟹壳,发出不同的声响,我在驳杂的雨声中仔细听,愈发感到蟹壳绵延无尽,如恒河沙数。终于,蟹壳之丘在雨中轰然塌陷,我们躲在屋里,却已听到了门外的巨变,有的蟹壳在积水中漂走,也有的沉没,被泥土覆盖,它们来自泥水,终于又回到泥水。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蟹族终于一蹶不振,我们居然再也没有见到像样的蟹壳之丘,我们的夜晚也变得悄无声响。在雨季里,雨水也能直接拍到地上,再也没有薄而脆的蟹壳来承接雨滴。这样的夜晚,我们都默不作声了,蟹笼还挂在南墙上,可是,属于它的时代早已远去。
  鳝杆
  在半岛,捕杀白鳝的钩杆须及时收起,横挂在檐下,因其倒钩太过尖锐,会无意中伤人。每天出门都看到鳝杆紧贴在屋檐下,两端各有一个绳套牵引,杆头和杆尾搭在绳套中。风吹过檐下,鳝杆头尾微微摆动,如在水中游进。槐木手柄上,海泥的青灰色泽深入到木纹里,生铁的倒钩缚在杆头;除了明亮的钩尖之外,这木柄上唯一的铁器早被铁锈所害,黑铁常年流失,铁的浓烟随时在水中融化。
  青砖瓦舍内,正堂上明烛煌煌,烛火间飞出的青烟瞬间融入无边的黑暗,何渔隐在堂前席地而坐,他在捆扎鳝杆。
  麻绳蜷曲在他脚边,槐木棍去皮抛光,后又擦了乌贼骨粉,更觉干爽,入手也更牢靠。擒住一端轻抖,杆头便连颤五六下,甚是灵便。前几日,铁匠炉送来了二十件何渔隐定制的鳝钩,此钩乃是何渔隐亲手绘了图形,三尺长的铁锥,取一尺左右的尖端,向一侧折下去,弯成圆环状,尖端留出一指多宽的开口,这便是捕杀白鳝的利器了。鳝鱼似蛇形,却比蛇多了满身的涎沫,滑腻不可着手,双手扑住鳝鱼时,鳝鱼可以轻易滑脱,只能以锋利的铁钩扑杀。
  何渔隐去官后,过起了平静的生活,闲来无事时最爱焖白鳝和烧白鳝下酒,是吃鳝的行家,鳝钩也是他首创。那一日,铁匠打造的鳝钩送到堂前,他让管家付了账,便向后山去寻槐木。正逢初秋之时,山间绿叶仍在,丝毫不见萧瑟气象,但天已经凉了不少。何渔隐专寻槐树根部发出的旁枝,直挺挺的一根长条,并无旁枝,躬身斧斫,与仆人满载而归。当他们回到院里,卸下肩头的槐木杆,后山上的树叶纷纷落下,秋日之鞭提前降落到山上,满山枝叶迸溅,木叶横飞。何渔隐和仆人在院子里抬头观看,只见屋顶后兀然冒出的山岗抖动不止,秋天已经深了。何渔隐怅然间冲仆人挥了挥手,仆人把槐木棍立在墙角,这是他们在秋季的大萧条到来之前,从山上抢下的最完整的树干了,它们将成为鳝杆的手柄,在海上的深渊里打捞起油滑之鳝。   捆扎鳝钩之法,须用熟麻绳缠绕数十匝,这种熟麻见水愈紧,实为海上绳索之佳选。若要寻个牢固之法,可在木杆上凿出凹槽,以容纳铁钩。凹槽末端钻孔,将铁钩的尾端折起,敲进孔中。这些都是后话了,何氏草创鳝钩之时,只是草草捆缚一番,尚没有这些细处的讲究。何渔隐因贪食而生趣,鳝杆上各题有一字为记,钩杆共二十根,二十个字合在一处,正好是一首称赞鳝鱼之美味的五言绝句,而每个字又暗合各个钩杆的微妙属性,比如这根杆上是“风”字,那这根杆就是微弯的,如风中草木弯伏之状,再如,杆上若是“天”字,这根杆必然是最高的,在二十杆中必然是直摩云天的一根。可惜的是,这首诗没能流传下来,只因鳝杆在何渔隐死后传到民间,渔家多用其杆来捉鳝鱼,渔夫不认得字,便觉杆头的字迹可憎,他们不约而同地刮去了杆头的字,何氏鳝杆的精髓也因此消散大半。
  许多年以前,在半岛沿海的河口地带,成群的鳝鱼会在无月之夜浮出水面呼吸,见光则遁迹。何渔隐带着僮仆,拨开小船悄然驶出,持杆在浅水里拨刺,不时有鳝鱼中钩。僮仆在船尾清洗,斩连刀,放在小火炉上清炖。另择出几小段,用铁签穿了,置于炉下烤。何渔隐随船带着烧酒,吃喝一夜,到东方发白,才命仆人开船。仆人年幼,早已醉倒不省人事。主仆二人同醉在船上亦是常事,过往此地的同村渔船见了,怕他们被冲到外海,于是伸出铁索套在何家船头,牵着他的小船入港。
  乡人习以为常,何氏也乐此不疲,他曾在一首诗里记录夜渔的场景,并回忆了炖鳝的肥腻与烤鳝的酥脆。烈酒驱散了海上寒夜,无尽的海上只有小船一叶,由无形之手牵引着,疾驰进黑暗里。虽然海上无月,借着星光,也能看到群星跌落在万里水波、随着浪头涌向天际,也不知是星坠于海,还是海中升起星斗,小船倒像是在天上游了,无所依傍。何渔隐拍了拍稳稳托着他的船板,才稳住心神,原来船一直稳稳托举着他和他熟睡的仆人,眼前一切不过是夜间海上极易出现的幻象。
  当此情景,他居然连饮不醉,烤鳝的油爆声,锅里炖鳝的咕嘟水声,在他听来,都远胜于海上潮声。这样的夜晚,海天都是昏黑一片,小船似乎漂在冥河之上,他和仆人都无意辨认方向,任小船随风飘去,即便迷路也毫无挂碍。想起前几日在斗室中吃鳝饮酒,再看眼前光景,顿觉当初的逼仄可憎,自此更爱鳝杆。夜已经深了,杯中酒满,鳝鱼翻开的白肉正热,仆人抱膝打盹,何渔隐却精神大增,他抱杆坐在火炉前取暖,鳝杆上的弯钩指向夜空的铁幕,海上恶鸟见到钩尖的一点寒光,远远避开了。
  何渔隐,清末名士,两榜进士出身,留京任职。不多久,民国肇造,清室宗庙既隳,何渔隐去官,在半岛闲居,以前朝遗老自居,乡人多知其名。他年少时即有文名,并有异行,而乡间耆旧多怪其行事荒唐。何氏幼年时,每过岛上鱼肆,盆中桶中活鱼见他而立毙,如是者再三,坊间有人风传何为几十年前半岛上搁浅的白鲨转世,前生啖鱼无数,故群鱼见之受惊而毙命。谣言传开后,何氏常被鱼肆商贩驱逐,他路过岛上鱼市,沿途鱼肆皆关门落板躲避,唯恐祸及活鱼。中年后有诗文行世,晚年著有《治鳝书》,专记鳝鱼习性及捕捉、烹饪之种种妙法,有的采自民间,有的来自一己捕鳝之经验。治鳝之书可谓古今罕见,何氏一人而已。何氏后人今藏其书,代代相传。
  展观何渔隐的《治鳝书》,便想到了他疯狂捕鳝、吃鳝的一生,乡邻只记得他是嗜吃的渔翁,哪里还记得他曾是前清的翰林。《治鳝书》扉页的“何渔隐先生画像”是何氏后人根据记忆所画,只见他正襟危坐,短髯垂生于颏下,朝服顶戴俱全,眼光平视前方,流露出闲远恬淡的风神,俨然当世大儒。而这样的画像显然是何氏后代为夸耀祖先而绘,充斥着官本位的恶俗之气。合上书本,我心里出现的却是何渔隐在灶头吞吃鳝段的滑稽形象,可惜不擅丹青,不能为之绘,今试述其状如下:
  灶台上的铁锅还冒着白气,鳝鱼已成釜底之食,鳝骨在何渔隐的两腮隆起两座山丘,他的嘴角开始流出两股黄油,沿着胡须滴下,涎沫和鱼油打湿了前襟,灶前的地上横陈着他吐下的满地雪白的鳝鱼骨。
  网罟的迷宫
  看到渔网,最先想到的是迷宫——盘旋缠绕的迷宫,弯折的道路在脚下腾挪,它消解了人们熟知的时空,每一处转折都暗藏陷阱,使鱼虾深陷其中。网罟和迷宫:二者都与古老的阴谋有关。摆设机关的人兀自躲在一边,强忍着笑,黑暗中他的喉结抖颤,发出不易察觉的轻微声响,没有什么比这种无声的笑更为惊悚了,恰如猛兽发作之前的狂躁。
  这是我对渔网的最初印象。
  那年我九岁,刚刚跟母亲学会了结网。攥着竹梭的手还有些微微打颤,竹梭不听使唤,仿佛要脱手飞去。我只能紧紧攥住,手心里满是汗,寒气由两臂攀援而上,透彻脑骨,直到成年以后,我又想起当年的这一幕,寒意再次把我笼罩。
  再次回到半岛,抖颤的竹梭在我面前飞来飞去,我挥挥手把它们驱散了,就像驱散一群嗡嗡鼓噪的蚊蝇。是不是每一个网扣都为鱼量身定做?网扣在等待它的鱼撞进来。我眼前闪出这样的景象:每一个网扣里都挤满了银鱼,菱形的网扣立刻变得滚圆,而大鱼游弋其中,虽不受捆绑之苦,却也在网衣上撞得晕头转向。网扣独自擒获小银鱼的同时,又合力绞杀了大鱼,难怪握着竹梭的手要发抖了,新网袋织成,海里的鱼又要少一群了。
  十几年前,我在半岛一带走来走去,随行的还有几个同伴。是时正值夏末秋初,四下里尽是望不到边的滩涂和沟汊,正是落潮时,海退到了遥不可及之处,浅水中的竹竿和绿网露出来,渔人出没其间,他们通过布设环绕的网墙来拦截鱼群,鱼面对的是由网罟构成的巨大迷宫。而渔夫们却可以轻松绕开渔网,在网罟空隙里穿行自如。许多年以后,渔网最为隐秘的核心内容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细部,多数渔夫都成了聪明人,在面对生活时应对自如,当然也有例外。
  说到例外,自然是半岛一带闻名遐迩的那个笑柄。这笑柄的主角大家都知道的,是我的祖父。他去世早,在我的记忆里,他只是晨光中站在海滩里插网的黑色剪影,面目早已模糊不清。海湾里的插竿网兴起时,他把竹竿插满了海湾,并在竿头挂了五色旗帜,潮水退去,他穿着皮裤走在没膝的浅水里,在自己的网阵里走了半天才走出去。后来,他终于熟悉了自己布置的网阵,可以随意出入了,却还不收手,他还在不断增加新的机关,使整个网阵变得繁杂无比。而过往的机船却不买账,船进海湾时总要划破几张网。祖父急了,找船长理论过几次。等祖父走后,船长哭笑不得,祖父留下了一张路线图,密密麻麻的三角旗帜及线条,船长看后满眼金星乱冒。无疑,这张图只有祖父能看懂。几天后,这条入港的机船仍然划破了网阵,祖父找上门去理论,见面就问:怎么不按我的图纸走?   船长在摊开的图纸前一脸茫然,纸上的圆圈和线条浩浩荡荡,化作撞人面颊的飞虫,船长在图纸上迷失了方向。
  有人看见船长把祖父送下船,船长垂头丧气。你知道,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后来,路线图还在不住扩散,港内二十多条船,都有幸收到过祖父的路线图,而他的网阵依然被船冲得七零八落。事后,船长照例会收到祖父送来的一张图,他绘制这些路线图总是不厌其烦,常常画到深夜,他需赶制出足够多的路线图,分发给那些机船的船长。他在窗口的侧影一声不吭,俯身在方桌上描画,桌上的瓶瓶罐罐被手肘碰落了一地,破碎之声在暗夜里传来。
  我曾看到桅杆的顶端挂着一张路线图,是船上人随手丢掉的,大风把图纸吹到天上,在空中翻滚着前进,又被桅杆截住,长久留在桅杆顶端,成为猎猎作响的旗帜。待到风向改变时,这张曾经的路线图才会重获飞翔的自由。海面上,众位船长站在船头,仰脸望着这张飘在空中的图纸,那图纸在空中飞远了,它吸引了船上太多目光。
  泥涂舟
  他回来了。
  回来的水路风暴止歇,海面上骤然平静。小船顺风顺水,他蜷缩在这只家传的泥涂舟上,抬起左臂遮住了前额。
  小舟在水面上滑行,微风下的波纹几乎不可见。船后的水线在蓝色波涛中翻白,把海湾劈成均匀的两片,一如摔碎的镜面,裂缝两侧的海水互不相让,在各自的内部形成了半圆形的环流,而这一切似乎都是被他的小船给搅动的,船过后,留下深深的辙印,水底的鱼虾也难以越界,水族众生纷纷向水线两侧的半圆形海湾里逃逸,他的归途满是喧闹。
  在近乎凝固的海平面上,他的泥涂舟疾驰而来,离死亡的深渊越来越远,正如草叶上的黑蚁挣脱露珠,向着干燥之地奔逃出来。
  远远望见他回来,岸边的人群发出一阵骚动,呼喊声贴着水面传出很远,他扣在船舷上的十指感到了那阵波动,手指肚一阵酥麻——他的手底嘈杂,不论高声还是低语,都被他触到。他却对岸上的人群无动于衷,照旧在水面上滑行,摩擦而生成的水屑在船尾迸溅开来,打湿了他的头发,他就这样滑向人群——那一片黑压压的无垠蚁阵——他们正被海水拦挡在了岸边的黑礁上,在焦急中探头缩脑。
  他闭上眼睛,耳边只剩下风声和水声。他在昨夜暴起的风和水中耗尽了力气。大船沉没,他抱着泥涂舟跳水逃生,海浪几次要把他的手掰开,他都挺住了,归来的路上,却依然是风和水相送。
  他摸着身下的船板,松木吃水,湿润如雨后的土壤,颗粒丛生,指印深嵌在船板,板上密集的毛刺也在他的手底纷纷断裂,在船底的水洼里四散而去,如水面上溺毙的昆虫。望着这些细小的木屑,他忽然想起这小舟初造时的情景了。
  那时他的父亲还在,父亲在自己院里的泥土地上划了线,铁锥探进泥土,躬身疾走,新翻开的泥土里闪着黑光,他不禁眨了眨眼,小船的瘦削身形已在地上显现,就像他在阳光下的一道侧影。
  父亲依着地上的图形下料,一指多厚的长条赤松板盖住了船形图案,落在图形之外的多余部分都截掉了,与船底同宽的三条横木钉在了船底,船底终于拼成。他跳上去,就像站在一条真正的船上,院子里的方形土地就是波涛汹涌的海面,黑土瞬间变蓝,地面抖颤,整座院落都在他眼前摇摆起来。父亲赶忙把他拽下来,他的脚刚落回地面,院子就恢复了平静,水缸里的水溢出了大半,多亏它倚在墙角,要不然随时可能摔倒,缸里剩下的水一下下撞击着水缸内壁,这让父子二人大为惊愕。时至今日,造船的人家还总不忘拿绳索把水缸固定在墙上,缠绕多匝,以防孩子跳上船板嬉闹而震翻水缸。
  在父亲的呵斥下,他不敢再闹了,收拾了院子,开始和父亲一起上舷。
  舷立如山,水绕于山下,依山而流,何曾见水淹没过山?好像只有白娘子才能做得到。父子俩说着,就沿船底立起一圈木板,立在地上画好的线槽里,严丝合缝,紧接着,船舷和船底的衔接处,就有一圈密密麻麻的铁钉钻进了红松木,瞬间不见了踪影,只留下钉帽,一排整齐的针脚,照亮了小舟的扁平轮廓。
  父亲在这时总是不惜铁钉的,为了牢固,船舷之上加了两根横梁,紧贴着船尾加了一根,船正中也加了一根,看上去像戴了大枷。父亲又在中间偏后的位置,加了一个木架,像竹篮的提手,父亲把胳膊伸进木架里,像挎篮子一样,就把小船拎走了。船身斜靠在后背,船尾在上,船头指地,船底的长条木板盖住了他大半个身子,垂下的船头压在大腿上,他也毫不在意,刨花和锯末从船底洒落,他将前往不远处的海岸。这时节,许多人和父亲一道,都拎着泥涂舟来到海边,众人在做同一件事:在船底的木板缝隙里塞上搅拌着桐油的棉絮和麻绳,为了使新船滴水不漏,工作中不得不使用锤子和錾子。
  这样的小船就是泥涂舟——在滩涂上的浅水中专用的小船,故曰泥涂舟。落潮后,泥涂舟就下水了,在那片齐腰深的浅水区域,使船的左腿跪在船尾,双手扶住木架,右腿伸进水中,正触到泥地,奋力往后一蹬,小船就朝前冲去。滩涂中布置的流网露出水面,落潮后的网中留下了鱼虾,潮水把它们搁置了。泥涂舟靠近网边,网兜里的鱼虾都倒进了船舱。暮色四合的海湾里,有十几只泥涂舟飞来飞去,把夕照下的海滩切割成碎片。那时他还小,眼见着小船在水上来回滑行,还有的小船被潮水冲走,一去多年杳无音信,从此他隐约知道了和船有关的漂泊与哀愁。
  新船连根拔起,从院落走向海滩。它走后,地面上依然保留着船形的划痕,他拿来扫帚扫平地面,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许多年来,这高墙之下的院落,不知长出了多少只泥涂舟。父亲说,这院子底下原先是海滩,后来海水退远了,曾祖才在这里盖了房子。当初的海滩上,船只覆没朽坏何止千万,挖地基时候就曾挖出了小山似的船板和橹桨。如今倒有那么多船从这片地上长出来,可见地下的沉船已经多到无处安放,才会重新现形于世,以稍稍缓解地底的拥堵。
  他躺在泥涂舟上,抚摸着红松木的船底,木纹坚硬如铁,这是哪只古船在今世的幻形?它猝然来到世上,用别样的面目出现,究竟是为了什么?浩大的时空足以阻隔一切,使种种因果漫漶不清。
  许久以后,他开始相信,安全归航是出于船的庇护。若这只泥涂舟是某只古船的来世,那么他自己的前世,也必将是那只古船的水手。遥想当初,泥涂舟在院中破土而出,它的到来,只为今日救起故主,以一只船的记忆,在东海一隅的千万人中找到了他,然后又把他从风暴中带回岸上。而他,也在生死一瞬忆起了前尘,种种琐碎,都在那一刻重新拼贴组合。
  他在昏迷中抬起头来,看见自家院子里地面松动,土层开裂,浮土腾跃至半空,凝聚成黄色的尘埃,地下冒出了几百年前沉没的那些古船,龙形和虎形的船头拱出地面,随后整只船破土而出。紧接着,不断有船冒出来,不暇观瞻,它们就已漫过墙头,飞向了天空,青瓦屋顶上楔入了古船的尖角,瓦片碎裂之声不绝于耳,梁柱上有陈年沙土落下,烟尘四溢,躲在屋里的人们咳嗽不止,有人还流出了眼泪。
  人们离开自己的屋子,如同蚂蚁离开巢穴,他们涌出家门,在街上四散而逃,弄堂里人流滚滚,古船的暗影投射在每个人脸上,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望着那些令人目眩的天空,一个个船底清晰可见,人群仿佛站在水下,抬头便可望见水面,密不透风的船底在头顶无声滑行,朽坏的木屑自天空纷纷落下,落在每个人的头发上、肩膀上,地面瞬间变了颜色,不多时,木屑之雪将渔村覆盖,古船的灾祸到此终结,而渔村也不见了踪迹,渔村的记忆也连同那些高大的房舍及门楼一并不见。
  ——记一次风暴中被吹走的泥涂舟和渔夫,以及他们从海上漂泊后安全回返的故事。
  (责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在当前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做好“少米之炊”呢?现结合近几年来我军后勤工作的实践谈点体会。近年来,我军许多部队始
一份判决书,白纸黑字,落地生根,对与错都就此烙印在历史上,再也无法更改。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之差,就能改变人的命运。清末,山东有一富豪公子,在闹市纵马飞奔,将一老人踏
古时候的人们认为,人比动物高级许多。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生物学的分类上,人属于高级哺乳类动物,而“人”在《王见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同样是:人是能制造
今年农历二月初二是父亲75周岁生日,妹妹、姐姐和母亲打算热热闹闹地给父亲过一个生日,我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去成都给父亲祝寿。母亲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家宴,父亲却毫无食欲,
因为工作的原因,今年的端午节是在单位这边过的。虽然也和在家的时候一样,什么吃食、用度的样样不缺,可还是感觉终不及小时候在老家过端午的感觉。热浪微袭的初夏,青莲散发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
初读《月迹》,惊鸿一瞥,却欲罢不能。这月夜的一切由于作者的禅心佛性而显得无比美好。  《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字里行间才气横溢,自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随着作者的脚步,循着作者的眼光,左顾右盼,到处流彩。他的笔端如电影的镜头,将美好的景致一一呈现,让你身临其境。  行文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文章从“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起笔,接着细致地写出了孩子们“盼
辽宁大学是我的母校。1982年9月,我从辽大出发去了西藏,开始了三十几年的颠沛流离的人生。  我是78级学生,是所谓恢复高考后,全国统一考试录取的第一批考生。前面还有77级的学长,但他们是各省自己出题的一届,跟78级略有不同。78级的中文系极其庞大,有五个班级,一百几十号人;这样的招生规模在今天恐怕也是难以想象的。我们都知道,每个专业的招生数额是根据社会每年对本专业的需求酌定的;可见当年中文专业毕
一日,汉宣帝宴请群臣。席间,有位大臣不善饮酒,竟小便失禁。不巧这一幕被一个太监瞧见,他和那位大臣素有嫌隙,于是就大声禀告汉宣帝:“陛下,有人竟敢在宫殿上解手!”汉宣帝怒
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奶奶家过节。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景色优美,过年时热热闹闹的,因为这里是山区,所以不禁止放鞭炮。每年春节,我都会放鞭炮。像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都要放二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