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圆朱文创作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何等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审美对象,会直接影响我们艺术创作的水平,而个人的审美理念和倾向也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水准和高度。篆刻艺术的创作亦是如此。我们不仅要对古代大量金石书画作品进行临摹学习,还要感知当代艺术作品的风格并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认识。在此基础上,将艺术家的艺术构思再次表现、发挥。篆刻艺术作品具有传统与时代的双重特征,纵向学习传统让我们的作品深邃、内敛,有根所依。学习越多越深,在今后的蜕变过程中也就越自如,作品所呈现出的面貌也就越自然,不做作;横向的借鉴,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开启无限的可能。古代优秀作品都比较内敛,不容易学到其精髓,今人把其优点放大而形成自己的面目,个性特点鲜明。所以从今人借鉴到好的东西,使自己的作品有时代的特征,有鲜活的生命力,加之传统的滋养,才能使我们的作品养分充足,做到愈古愈新。所以说纵横两向的学习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有传统的滋养就不会在创新中迷失,有时代的借鉴,就不会一味地摹古而失去自我。明白这一点才能更客观地认识元朱文印中所蕴涵的平和、典雅与工稳、秀润的审美追求。
  首先,学习的对象十分重要,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取法。孔子教育学生就有“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所以一定要在传统经典中挑选,且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从经典中选取,就不会有所失;选自己喜欢的,就会有十足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就会自觉地开动脑筋,挖空心思去琢磨、理解、消化,并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去。可能是肤浅的,但却是最真实的表达。久而久之,不断地运用、学习交替往复,创作能力自然会得到快速提升,这正是取法的重要性。
  圆朱文印风格静雅秀逸、工致隽美是工稳一路的代表形式之一。我被唯美的圆朱文所打动,从而先取法近代圆朱文大家陈巨来先生。工稳、典雅、平和、秀润是陈巨来先生篆刻艺术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工”是圆朱文印实践的技术准则及基本的技术手段,“雅”则是追求理想境界上和形式上的表达方式。他的圆朱文印也是最能体现这种审美追求的,正如他在《安持精舍印话》中写道:“宋元圆朱文创自吾(吾丘衍)赵(赵孟頫),其篆法、章法上与古玺汉印,下及浙皖等派相较,当是另一番境界。学之亦最为不易。要之,圆朱文篆法纯宗《说文》,笔划不尚增减,宜细宜工,细则易弱至柔软无力,气魄毫无;工则易板,犹如剞劂中之宋体书,生硬无韵。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则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轩朗。”此段文字阐明了圆朱文印创作的技术要求和审美倾向。我笃行其圆朱文创作理念且结合自身认识,并承袭宋元,上溯隋唐,溯其源头,将隋唐官印中的圆融、宽博的气象纳于其中,把握“工”和“雅”这两个圆朱文创作的最基本要素。避其圆朱文细、弱、小巧之失,力争气息雍容、典雅、高古、醇厚。
  其次,圆朱文入印文字主要以小篆为主。从清代的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到后来的王福庵、韩登安等,书印融会贯通,小篆的书法成就,自成一家,可称其为典范。清邓石如早就有“印从书出”的倡导,在篆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篆刻家的小篆书写能力往往直接影响到圆朱文印的水准。除小篆外对其他篆法的涉猎,对字法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掌握也是创作者丰富创作技巧的不二法门。圆朱文印的创作中能体现篆书书写规律的地方无处不在,细微处更不可忽视。字法的和谐、单个篆字本身结体的美感、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气韵生动等都与小篆的书写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创作中既要整体地协调,又不能忽略篆字本身的体势之美。若生搬硬套,一定会使人有突兀之感,便失去自然的审美趣味,所以有了小篆书写的基础,还要将入印小篆文字“印化”,我是将小篆“缪篆化”使其文字中心居中,本身小篆文字秀美婀娜,重力向上,飘逸动势过强,稳定性差,汉印过于机械、平板。小篆“缪篆化”使入印文字静中蕴动,匀而不板,也符合印面设计的整体要求。如果说小篆是材料的话,印中的文字就是经过加工的成品。在符合印面设计需要的前提下,把握“度”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仲屈、盘曲、增减等方式,合理才能不做作,使其布置均匀整饬,印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结篆是否统一,上下左右之间呼应关系,也是创作水准的直接反映。
  章法是篆刻创作中印面的整体布局,是作品成败的关键。章法的论述诸多,早在明代甘旸就说过:“布置成文日章法。欲臻其妙,务准绳古印,明‘六文’‘八体’,字之多寡,文之朱白,印之大小,画之稀密,挪让取巧,当本乎正,使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串而不悖,始尽其善。”论述全面又十分恰当。
  我在十余年的篆刻创作中,对于印面的设计有了一些体会。圆朱文印风工稳,其章法也相对以工整,匀称为主。圆朱文印的入印文字不要求有大幅度的屈仲,线条的分布无论是平均排布还是挪让、伸缩、穿插、盘曲,都没有以奇造势,而是取其稳妥、均衡,给人一种静穆、端庄之美。圆朱文印不缺少静,怎样让它动起来,又不失沉着、凝重、平和,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是十分有难度的。
  因此,处理好动静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参差错落易生动感,平均分布多呈静态。在刀法上;刀痕清晰者动,光洁无痕则是静。过静则易浮滑散乱,只有动静适中,才能气象万千。在圆朱文印中,工稳印属极致唯美一路,愈工易板,也容易符号化、模式化,更变得匠气。要让它动起来,要有如京剧中人物出场的亮相一般,运动中忽然停顿的一瞬间,正是动与静恰如其分的结合点,表面上看是静止的,但却静中蕴动,动中有静,此时的精气神是最饱满的,耐人寻味。在实际处理上,简单地说是先立而后破的问题。先有了整齐化一的排列,秩序是静的,再打破秩序,之后又复归平静和谐,也就是画龙点睛之笔了,从而产生动与静的融合,作品会更有生命力,更能吸引人。
  刀法是篆刻艺术中最基本的技法。篆刻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除篆法、章法之外,刀法和线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文人介入篆刻艺术的创作之后,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既篆又刻,独立完成。刀法经过长期实践,慢慢成熟起来,用刀刻石的过程是对篆法、章法的落实与再创作,更是赋予线条以生命的过程。明人朱简在《印章要论》中说“刀法者也,所以传笔法也”,赵之谦也有“古人有笔犹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的说法说明用刀如用笔,单纯用刀则过刚猛,只有笔性则过软少金石气,刀笔结合,既有金石气又有书写性,线条才有生命力。圆朱文印的用刀不像古玺那么丰富,纯粹而单一,即冲刀法,并十分理性地驾御它,使线条光洁、劲挺、流畅。埋刀不露痕迹,呈现出一根周围光洁而无楞角的单一线条,看似简单的线条,精神内涵却十分丰富。
  要有高质量的线条,其中转折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转折处是表现用刀笔技巧和篆书总体水准之高下处,过方则硬锐,过圆则软殆,方圆之间恰到好处,承宋元之法,上溯隋唐,转折圆厚,有蟠条印之圆劲,韧且挺,且外拓,方中寓圆。敛也是圆朱文印的一大特点。无论线条转折还是结篆直至章法,转折也是一样,有蟠条印的圆、劲、挺,但内敛其弹性和力量蓄势待发,像有弹性的铁线一样,弯转到一定的状态,松开手随时弹出。
  我认为圆朱文线条有下面几个特征:
  一、净:干净、纯净、光洁,不做任何修饰;二、静:安静、静穆,动势少,没有速度感;三、精:精致、精到、精神,三者是递次不断迭加最后呈现出来的;四、简:简洁,均匀一致,平铺直叙;五、圆:圆厚、圆劲、圆挺,如玉箸篆中锋运笔;六、敛:内敛,精神内涵饱满;七、润:温润,最不可缺少的传统审美要素。
  圆朱文印线条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是技术层面的准则,也是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
  文人治印的风尚,产生了圆朱文印。艺术风格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历代印人不断探索,承其特定的风格,挖掘内在玄奥,还有很多待后人发现和拓展。
其他文献
严寒行车安全注意事项1.冬季更加注重防范疲劳驾驶冬季,车内使用空调保温,长时间驾驶时,驾驶人易产生疲劳。疲劳导致驾驶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操作失误,导致换档不及时
动物检疫工作是畜牧业养殖的稳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确保肉类制品质量.但在实际的动物检疫工作中,部分检疫工作存在着缺乏协调配合性、检疫漏洞大等等问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牛肉这种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的肉食产品已经走入了百姓生活之中.
许多小型养猪场和养殖大户在猪价下跌时,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会减少猪的日粮供给量或降低猪日粮中价格较贵原料的比例.笔者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个个案,一养猪
近些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同时,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渔业产品的要求,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渔业养
发展水产养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现代化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对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当前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瓶颈进行了剖析
本文以布病为主体,通过介绍河南地区畜牧业养殖状况、布病病症、布病危害诊断,提出布病的防治方法,为畜牧业养殖中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借鉴.
布病属于人畜均可以患病的传染疾病,且主要分为牛、羊、猪型的布鲁氏杆菌,其中羊型细菌的毒性最强,具备最高的传染性与致死率,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则针对布病的主要传
布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引起,属于人畜共患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健康与农业的安全生产.牛羊等牲畜属于此病的主要传染源,且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增大,此病发病率呈现出回升趋势.对
鸡球虫病严重危害着养鸡产业,其属于寄生性原虫病,具备广泛的分布范围,严重时可以为养殖禽业带来严重的社会与经济损失.兽医工作人员一直高度重视此病的防治工作,但实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