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加上语文教学本身的信息量很大,学生与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频繁,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老师重视对于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情绪调节;策略
  有效的调节情绪是人类个性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以后步入社会,都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传统学校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认识误区,过度的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情绪、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成为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原则,有原则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还需要结合当前小学生存在的情緒问题,以及学生调节情绪的现状,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合实际的原则
  以语文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就需要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情绪调节方面的渗透,不能脱离教学内容,牵强的进行情绪调节方面的教育,甚至刻意的加入情绪调节方面的教育,而影响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比方说,像语文教材中一些典型的说明文,写景的课文等,都是没办法进行情绪调节方面的教育的,就不能生搬硬套。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并不是每篇课文都一定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只有选择了恰当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另外,在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时,还要密切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有的放矢的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和培养。
  (二)因人而异的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性格特点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心理素质的现状也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情绪问题等各个方面也各不相同,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和标准,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调节问题,也不利于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还需要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于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情绪调节问题,进行集体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区别的对待学生的情绪调节的需求。同时,也要抓住学生中情绪调节的典型案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把情绪调节教育与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从而使语文教学效果和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可以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潜移默化的原则
  调节情绪是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需要特别注意培养方式的选择,应该采取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情绪调节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单独的、明确的进行情绪调节的教育。老师需要把语文教学与情绪调节教育有效的融合,让学生在特别的教学情境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处理好语文教学目标与情绪调节教育目标的关系,以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渗透、暗示、感染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自然而然的受到教育,使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过程顺其自然的发生,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理想境界,促使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有效的提升。
  二、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只有明确的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内容,才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结合当前小学生情绪调节困难的现状,经过对学生日常行为、情绪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当前小学生情绪调节困难主要表现为目标定向困难,控制自己冲动行为困难,感受、理解和调节自己情绪变化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小学生需要具备的情绪调节能力主要构成内容包括:目标定向能力、情绪感知、理解和调节能力、移情能力、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围绕着这些情绪调节所需要的基本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目的。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选用了很多类型不同、主题各异的课文,涉及了现实社会生活、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还需要采取科学恰当的方法,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一)利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文中情绪的变化。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很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文本的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眼、嘴、脑并用,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可以对文本进行独特的解读。为了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情绪的变化,学习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像小木偶的遭遇,读出情感来,感受小木偶情绪的变化,从开始只会笑,被人误解的愤怒、委曲,再到最后具有了丰富的表情,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生们通过朗读,对于自己的日常情绪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移情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关键词句的渗透,增强学生情绪的感知。
  在一篇课文当中,为了突显课文的核心内容、主题思想,必然需要一些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表达。这些语句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各种情感的集中体现。老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抓住这些关键语句,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渗透情绪调节的教育中,也可以结合这些重点语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詞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其中抒发的情感,在增强学生对词语、句子的情绪感知的同时,也丰富学生对于情绪的认知,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调节这些情绪,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表示情绪、情感的词语的应用,让学生造句、写话,给学生表达这些情绪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卡罗纳》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老师、同学及周围的人关心卡罗纳的语句,认真的阅读,学生们有的画出了老师的话语、同学的动作等一些典型的句子,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其中流露的情感。学生们理解了“悲哀”、“怜悯”、“同情”“体贴”这些词语的意思,并且尝试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运用这些词语造句,这样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于情绪、情感的理解。   (三)借助创设有效的情境,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创设情境是当前各种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老师们已经认识到外界环境、氛围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所以,通常在上课开始就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情境,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良好氛围,感染学生的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理一种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下,可以提升学生的移情能力,迅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这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还可以触动学生内心,引发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增强学生对情绪的感知,训练学生的调节情绪的能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发挥生动直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视听感官的多种刺激,迅速的激发学生的情绪变化。例如,在学习《黄继光》一课时,老师通过一个短小的视频,对黄继光的事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的过程中,对这个人物心生敬意,感受他的舍生取义、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崇高品质,体验他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情绪一直是处于变化的状态,由严肃、紧张和充满尊敬和爱戴。小小的视频,通过声音、图像对学生的双重刺激下,学生丰富了自己对情绪认知,也体验了情绪变化,学会了正确的面对、调控自己的情绪。
  (四)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强化学生感情的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活泼好动,喜欢模仿,想像力丰富,爱表现自己,因此,角色扮演的方式也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被老师们使用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这种新颖的学习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加入自己的想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表演中,感受所扮演角色的情绪变化,增强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情感、主题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情绪感知、调控能力、移情能力等。例如,在學习了《给予是快乐的》一课后,老师在进行课后回顾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按照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分配朗读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篇课文表演出来,学生们经过认真的准备,演绎的非常精彩,每个角色的扮演者都对于角色的情绪变化产生了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认识到人物情感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行为获得了深切的体验。
  综上所述,现在的小学生面临着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厌学、抑郁、任性、焦虑、自卑等各种负面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的排除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的重视。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情绪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为了培養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进行更多有益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邵景进,张大均.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善学生情绪调节困难状况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7)
  [2]李春秀.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J].才智,2013(02)
  [3]严得珠.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分析[J].新课程(上),2015(01)
  [4]朱晓菊.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10)
其他文献
北方冬麦区冬小麦的春季灌溉对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农諺說:“麦收三件宝,头多、穗大、籽粒飽。”各地經驗指出,在冬前全苗壮苗的基础上,越冬后在返
平时人们只要提到数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和枯燥、乏味等词语联系起来。因为数学除了数字还是数字,与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幽默逗趣对话似的英语课是不能比拟的。怎样才能讓数学课充满乐趣呢?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一、有效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如:一年级上册《统计》的教学。我就创设了一个“孙悟空的超市”的情境 ,学生一听孙悟空开超市,一下子兴奋
柴阳是陕西省大巴山老茶区的产茶中心地,很多人都知道“柴阳茶”是“陕青茶”的极品,是适销西北五省区的传统商品。特别是回族同胞聚集地区,喜爱饮用,已成习惯,通常留作节日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并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整合,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1],对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的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信息技术 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应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学习能力;创新;多媒体;课堂教学高效性  【作者简介】姓名:闫娟娟 出生年月:1979年2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甘肃宁县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学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传动系统在3150新闻纸机上的应用,主要描述该系统的配置,SIMOREG-K直流调速系统,监控系统等情况。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ie
目的: (1)了解南京市鼓楼区社区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现患情况,探讨血脂异常与营养状况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为血脂异常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2)观察由粗杂粮膳食干预、健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 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 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表现型结合既定的育种目标,进行选择,这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数量遗传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提高小麦亲本选配和杂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that is usefu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fuzzy model in SISO system. The initial values of cluster centers are identifi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