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的评课要做到“高、新、深”,如何做到“高、新、深”?本文提出了几个策略,旨在为教师评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评课;激励性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34-02
  一、评课如何做到“高”
  1.理论依据要高
  “高”是指理论依据要“高”。我们分析课堂中某个作法的对错,肯定要有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依据要“高”,这样才有权威,能让人信服。这些理论依据包括国家的有关体育政策、2011版新课标、教育学、心理学等,国家有关体育政策又包括阳光体育、全民健身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体育内容等。评优点是评课的重要方面,如何使优点突出,令人信服,这需要优点与上述理论相联系,说明优点是什么理论的体现。如,一位教师上《足球脚内侧运球》,他在课堂中既采用了口头语言评价,又采用肢体语言评价和实物奖励评价,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与互评,而口头语言评价既有激励性评价,又有负面评价,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要把这些作法上升到理论高度,我们可以说:2011版新课标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该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评价是2011版新课标的具体落实,评价的效果体现了教师对新课标的充分理解。假如我们这样评价,就能体现评课的高度。
  2.问题与优点概括要高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概括,高度是不一样的。例如,A教师在评一节课的问题时说,“这节课教师的器材运用太多,尤其是器材变换频繁,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的练习密度”。其实,从该评课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评课者说的是“器材运用问题”。我们如果说“该教师器材的运用未遵循‘一材多用,一用到底’的原则”,这种问题概括高度较高。又如,B教师在评一节课时说,“这节课教师的语言很到位,没有多余的话”。如果这样说,“本节课教师的语言遵循了‘精讲多练’的原则”,这种优点概括高度就高。其实,对问题和优点概括越高,说明教师对问题和优点看得越透彻,评课时也越容易给人启发。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理论、敏锐的观察和高度的概括能力。
  二、评课如何做到新
  “新”是指评课的角度、方式、内容、方法等要与众不同,不能老调重弹,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评课方式要新
  通常,我们借助话筒进行评课,这样的方式比较常见,教师见多了,就会习以为常。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能想出其他的方式。如,在浙江省第二届初中体育教研体活动中,一位教师采用无声评课,做法是,将讲评课内容做成PPT,然后配上音乐,播放给教师听,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再加上音乐,一下子吸引了听评课教师,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生怕漏掉重要的内容,评课取得很好的效果。当然,由于是无声,这样的评课不能成为常态,只能结合具体的、相适应的评课内容进行。
  2.评课角度要新
  在一些评课活动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都缺乏评课角度,他们只是按照优缺点的顺序,想到什么就点评什么。这样的评课虽有广度,但缺乏深度,对其他教师的帮助有限。而且这样的评课会让后面的评课教师产生压力,因为评课者把他们要说的话都说了。此外,这样的评课千篇一律,教师听多了会索然无味。为此,我们做到评课角度新。其实,评课角度很多,如教学设计、场地器材、课堂评价、教师语言、安全措施、突发事件等。如果每个老师在评课时都从某一个角度出发,就能避免重复评课的现象,就能使评课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在看课时注意按评课角度分组,如此才能保证评课有话好说。
  3.评课的逻辑要新
  大多数评课教师习惯于按时间顺序进行评课,这是一条非常好的逻辑主线,但每个教师都这样就会千篇一律,听的教师会感到枯燥、乏味。其实,评课的逻辑很多,除了时间,还有结构、要素等,而内容顺序又包括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场地器材、组织、安全等。因此,我们在选择评课逻辑时尽可能不要重复,要追求“新”,这样才能紧紧抓住教师的听课心理,激发他们的听评课欲望。
  三、评课如何做到“深”
  “深”是指评课要深入,不泛泛而谈。“深”体现在问题挖掘独特,分析问题全面,建议富有针对性。
  1.建议要有针对性
  好的建议要针对问题原因提出,而且要具有操作性,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对于课堂中的问题,有些评课教师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提怎么改进,或者提出了改进意见,但泛泛而谈,缺乏操作性。如一位教师上《鱼跃前滚翻》,他在教学中设计了“3次鸭子步 鱼跃前滚翻”组合练习。对此,有位评课教师这样点评:上课教师为了提高练习密度,避免“多站少练”现象,采用了“素质 技术”的组合练习,既发展了专项素质,又促进了技术的掌握。这样的评课既肯定了优点,又指出了不足,还提出了建议,但建议比较模糊,他要求所有学生都少走1次,这就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如果这样建议:让身体素质好者多走1次“鸭子步”,中等的走3步,差者少走1步,这样的建议就有针对性,也能正确指导上课教师。
  2.分析要深入
  有些教师虽然提出了问题,但对问题的根源、问题的影响和问题的辩证分析不全面、不深入,因而借鉴性有限。如一位教师上《脚内侧运球》,为了巩固技术,他在教学中组织绕圈比快。方法:两人一组,一人绕圈运球,一人边踩球边数圈,每人绕5圈,看哪个组快。教师要求绕圈者采用脚内侧运球,另外同学数圈。结果,学生为了求快,忽视了脚内侧传球的技术。针对这个游戏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分析:该老师想法很好,期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技术,但学生为了求快,会忽视前期所学的技术。这样的分析不够全面,特别是优点分析不充分。其实,教师之所以这样安排,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要把他背后的意图挖掘出来,这样才能让他信服,才能让其他教师受到更多的启发。如我们这样分析:该教师设计很好,采用游戏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巩固技术,同时,让学生边数数边踩球,还能引导学生眼睛离开球,熟悉球性,增加练习密度,但为什么未取得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为了求快忽视技术,假如教师要求运球同学必须采用脚内侧运球,否则不算成绩,这样的要求就能引导学生练习时注意技术。教师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他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忽视了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建议教师以后设计专项游戏时要考虑学生的技术基础。如此评课就体现了分析的深入,因为不仅优点分析充分,缺点也分析到位,原因分析较深入,建议也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当然,评课要做到分析深入,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3.优点和问题挖掘要深
  优点和问题挖掘深是指,一般人看不到的优点和问题,或者是优点但一般人看成是缺点,或者是问题但一般人看成是优点。如,一位教师上《耐久跑》,他在结束部分组织学生跳“骑马舞”,学生兴趣非常浓,观摩教师也啧啧称赞,他们认为该教师很有创意,把目前流行的“骑马舞”引进课堂,很受启发。但笔者有不同的想法,耐久跑是腿部在用力,而“骑马舞”也是腿部在用力,结束部分采用“骑马舞”能放松腿部吗?课后笔者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
  当然,要达到优点与问题挖掘深,需要教师做到三点,一是团体看课,课堂瞬息万变,一个人的视野、注意力与记忆力有限,所以即使水平最高的看课者,也会有所遗漏,如果团体看课,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如浙江省第二届初中体育教研活动,我们组5个人负责课堂评价的语言与组织,在看课的过程中,笔者认真听课,而且还带着录音笔,自以为评价的问题看得很全面,但在研讨时,组内老师说的几点仍然让笔者眼前一亮。二是要有全面的理论功底。如果没有理论功底,即使教师看到了问题,也无法判断其好坏,也就谈不上问题的广泛性。三,要观察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大多数教师说好,而评课者说差的现象呢?主要是评课者关注了学生。关注学生,就要关注他们的表情、技术学习效果、学习兴趣、与他人合作交流等等。只有关注了学生,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在评课时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才能给更多人以启发。
其他文献
姚养无,1961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曾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访问研究。现任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院长,中北大学兵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测定了N2和CO在6种单胞内Ca2+数量不同的A型分子筛的吸附热力学参数(ΔadH,ΔadS和ΔadG),其中N2和CO的吸附热分别在-12.08~-17.25 kJ·mol^-1和-18.20~-25
针对深海条件下的动态目标检测,研制了一套分布式浮标阵自主定位的数据获取系统.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数据控制中心、浮标阵组成.在测试环境中,布置4个定位浮标和若干测试浮标,分别获取定位信标信号和测试数据.GPS授时实现各浮标的时间同步;数据控制中心负责对浮标阵的控制管理,对接收到的各浮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验表明,该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达到微秒级,定位精度在50 cm.
研究了4×4矩阵代数上,由一对置换{π1,π2}构造的D—type映射φπ1,π2是正线性映射的条件,对(1,2,3,4)上的一对置换{π1,π2}引入性质(C)的概念,得到{π1,π2}具有性质(c)的充分必
转管武器作为一类工作原理特殊的高射频自动武器,其机芯要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保证可靠闭锁,因此其工作状态恶劣.为检验机芯的强度,找到机芯强度最薄弱的部位,针对某转管武器的
针对基于图像获取的运动参数测试技术,提出了两种获取标定系数的现场标定方法,该标定系数为高速相机所拍摄的图像中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待测设备实际运动距离.方法1为基于游标卡尺的现场标定方法,方法2为基于光栅尺的现场标定方法.分别从原理、实施细节、误差分析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基于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标定系统测试结果的比对,证明了两种测试方法都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它们的极限相对误差小于1%,且操
采用自行设计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污泥负荷Ns,曝气量及pH值等运行参数对反应器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研究了一类具有阻尼项和源项的弹性杆振动系统的初边值问题,这类问题源于物理学中弹性杆的纵向振动.利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和能量扰动法,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和微分不等式,给出了对一定
为了探讨岩石介质的空隙结构及分布机理,从分形几何学的角度建立了一种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岩石介质空隙结构的统计自相似分形模型,并通过随机破碎个数与自相似比的数学期望,给
在分析智能客户端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升级胖客户端到智能客户端的方法.研究了.NET平台智能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更新模型.通过在胖客户端系统的两层结构之间添加一个智能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