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引领·情境多维·能力开放: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探索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历史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素养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1],直接影响新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和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高考试题的“情境—问题”是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载体,具有选拔性和教学的导向性。那么,家国情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2020年历史学科北京卷第17题以国歌入题,从主题引领,创设多维情境以及能力开放等角度,进行试题命制,为历史课堂培育中学生家国情怀提供了路径启示。
  一、情境创设的特点:多维历史情境的统一
  试题以学生经常接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入题,以“从战歌到国歌”为主题,进行试题命制,是今年北京卷的一大亮点,具有创新意义。试题通过大篇幅的材料创设了一个多维的综合试题情境,具有以下特点:
  1.生活性、学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事物,也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相關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测量了国歌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比例(如图1所示)[2]。我们发现,国歌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大比例,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升旗仪式(29%)、校园集会(11%)、校园运动会(8%),共计48%。可以说,国歌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音乐。
  学界对国歌的关注,离不开国歌的思想性。“现代国家的出现仅仅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事,由于现代国家政治系统运作更为复杂而抽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借助于它的象征物,才能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受它的存在。尽管现代国家的政权合法性不再依靠神授,但依然需要以威严的国徽、雄壮的国歌、飘扬的国旗等形式把壮丽的山河作为家国图景描绘在人们的想象中。”[3]可见,国歌在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开篇第一条则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此,开启了我国强化国歌教育的序幕。之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等文件,都对国歌的宣传教育和奏唱活动提出了若干规定和要求。但是,国歌作为中学生最为熟悉的音乐,中学生真的认识国歌吗?国歌的形成历史,发展演变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恐怕是学生未必知道的事情。材料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国歌入题,叙述国歌的历史和发展演变,考查学生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同时,再次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国家认同感。
  2.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
  历史学科的诸素养中,“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诸素养中的学科本质的体现”[4]。那么,高考试题命制中,材料的设计中自然要涉及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安排。这种安排可以从动态与静态、纵向与横向的角度中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分析视野。从本试题命制来看,命题者在材料的编排中采取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结合。所谓历时性分析,指的是历史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演变中分析和认识历史;所谓共时性,指的是同一事物置于同一历史阶段进行结构化分析,从而认识历史。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形成,其经历了从民间电影主题曲,到抗战歌曲,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见证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争取民主,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对国歌形成进行历时性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了国歌的形成历史,激发了学生的国家认同。“认同起源于政治符号承载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并通过刻写记忆聚合社会情感。国旗国歌对国家形象的代言只是把民众对国家的想象具体化,但这个时候还没有使它产生神圣的信仰。从象征国家到在民众心中产生国家观念还需要有共同的记忆作为共同体意识产生的基础。”[5]所以,只有将国歌进行历时性的历史叙事,才能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材料一,将《义勇军进行曲》放在抗日战争的大的背景下,普通民众、中国共产党、南京国民政府、外国歌手、宋庆龄、反法西斯盟军等,不同群体或者个体对《义勇军进行曲》达成了一致认识,凸显了其在反抗侵略方面的重要作用。材料二,在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民众、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义勇军进行曲》激发民众反对侵略,争取民主的作用,而走向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则将其列入“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学生通过前后对比即可得出,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反对它的,也必将被历史和人民抛弃,增强其国家认同。
  3.外显情境与内隐情境的统一
  试题情境作为考查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载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情境,如按照素材,可分为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历史学科命题多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材料,直接呈现一定的试题情境,学生只需要依据“情境—问题”进行解题。这种情境,笔者认为属于“外显情境”。今年北京卷的特点是,学生除了有以往的“外显情境”,还需要知道国歌歌词的内容,但是试题情境中并没有给出,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国歌歌词的内容,并进行分析,可以称之为“内隐情境”。《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如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从该试题解答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国歌歌词内容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关于歌词征集,要求具有“中国特征”,学生需要分析歌词的具体内容,歌词以“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词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号召国人不分地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抵抗侵略。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征。这种设置试题情境的方式,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认识的内容。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在考场中不断回忆国歌的内容,历史学科考试之后,从学生的朋友圈到社会上各大媒体,都在谈论学生考场默唱国歌的事情。如有的写道:“我写的时候默默在心里唱了好几遍国歌”;有的写道:“你敢想象吗?我在高考考场上唱国歌”;有的甚至写道:“自从写完论述脑子里的国歌声就没停过”。考试过后,学生纷纷表达默唱国歌的情景,恰是对学生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为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   问题设置的特点:
  1.能力开放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本题作为一道开放性试题,对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性的试题,更能区分和体现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层次。本题的问题设置为:“《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这种5选3的问题设置,学生的参与度高,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同时又能够对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区分,充分体现了试题命制者的人文关怀和高考的选拔性。
  开放性试题利于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家国情怀”的培养与考查需要聚焦,聚焦到情感价值观的层次,凸显价值引领。本题在能力开放的基础上,进行了情感价值观的聚焦。聚焦到了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除了第(5)个要求没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外,其它四个要求都具有明显的价值引领,引领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辛历程,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在历史解释中深化“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作为一种情感、价值观取向,需要以学生的情感培育为路径,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情育人”。情感共鸣作为一种感性认知,缺乏持续性。所以,需要通过历史解释,增强学生的理性认知。本题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义勇军进行曲》与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关系。紧接着通过设问,让学生解释《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原因。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设问进行解释,“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的因果关系”[6],也是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认同,从而使其“国家认同”更持久。
  二、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启示
  今年北京卷第17题以“从战歌到国歌”为主题,创设多维的历史情境,设置能力开放与价值引领的试题。启示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关于家国情怀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主题选择上,要注重时代话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的互动性
  试题从时代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创设情境,关注两者的互动性。时代话题反映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复杂的、真实的问题,亦是象牙塔中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关注时代话题,让学生真实地思考面临的社会问题。关注时代话题,亦不能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问题”的创设需要在历史学科的基础上,聚焦到时代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情境—问题”创设,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引起学生“共时性”的情感共鸣。
  2.在历史叙事上,纵贯横通,突出主题价值引领
  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认为:“过去的知识惟其有价值,就在于它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7]这也是历史教育的价值之一。“史料”是进行历史教育的载体,“史料”的叙事方式直接传递着叙述者的价值倾向,“一段历史的历史作品价值,更多的是对在这段历史中揭示出来的事实的叙述的解释,而不是由这些事实本身所决定的。”[8]
  本试题在历史叙事上,采用多元的叙事方式,将历史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结合起来,纵贯横通,围绕“从战歌到国歌”这一主题,引领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辛历程。因此,教师要在历史叙述上精心设计,通过主题引领,突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3.注重学生开放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科大概念教学
  学科素养导向下,高考的考查方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转变,淡化对具体历史知识的直接考查。试题日益具有开放性,注重学生开放能力的考察,体现高考的人才选拔性和人文关怀性。淡化对具体历史知识的直接考查,并不是历史知识不重要,而是不能陷入碎片化的历史知识。教师关注史料文本的细致解读,使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本无可厚非,但极易使学生陷入追问细枝末节的窠臼。此外,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如果没有教师在宏观上的引导,学生容易陷入对细致末节史实的记忆,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
  本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突出了对学科大概念的考查。学科大概念“包含若干重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拥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并包含价值观,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大杂烩”[9]。“中国特征”、“政权特征”、“新民主主义”,要求学生不能仅陷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记忆,需要深刻认识历史学科的学科大概念,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综上所述,2020年北京卷第17题,通过主题的价值引领,情境的多维创设以及能力开放的方式,突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的考察。启示我们在今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主题选择的价值引导,情境的多维创设以及学科大概念的教学。
  【注释】
  [1][4][6]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5、5页。
  [2] 王海洲,潘雯菲:《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政治学研究》2020年第3期,第76页。
  [3][5]薛洁:《国家建设:符号系统政治功能的转向》,《浙江社会科学》2020第7期,第22—23、24页。
  [6][英]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5页。
  [7][荷]安克施密特著,田平,原理译:《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北京:大象出版社,2012年,第1页。
  [8]李凯:《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历史教学》2020年第2期,第34頁。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吏治就是政治的首要问题。吏治好坏与国家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吏治清明,国家兴旺发达;吏治腐败,国家衰乱灭亡。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汉代的循官良吏层出不穷,说明这一时期的吏治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这也为后世积累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经验。2021年全国文综甲卷第25题就从以上视角出发,聚焦选官系统中的辟召制度,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考察学生对汉代政治文明的深刻认识。应该说,明晰辟召制度的内涵和外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历史研究领域发生了一次范式的转变,即历史的道德转向[1](History’s moral turn)。传统的历史研究范式强调普遍性、客观性,企图借助历史去寻求事实和真相,而这种新的范式尤其注重对历史进行主观的叙述与阐释[2],考虑某一事件,尤其是历史创伤事件,给作为“人”的个体带来的触动与启示。  这一背景下的西德学者们将历史意识(Historical Consciousnes
期刊
这是笔者在听评课活动中亲历的一节八年级历史课。课间,在教师设计和引导下,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历史知识竞赛。应该说,这种教学策略与相应的方式是符合初中学生实际的生理、心理与学习水平的。这种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节目”教学设计,能激起其思维、表达、争辩和好胜的欲望,提高学习热情。按照竞赛评分规则,答对给10分,答错给零分。竞赛结果是胜者欢声雷动,败者垂头丧气。笔者疑问在于,这种评分规则给予学生的思维导
期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正确进行历史理性思考与判断分析。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形成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结构图示,突出思维过程的可视化,探索运用“概念地图”展现历史内
期刊
一、认真学习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物理教师做了如下要求:“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的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要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独立地收集信息和拓宽知识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现在也成为《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
期刊
随着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次第推开,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反映新教材信息量大,导致课时紧,经常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赶不上进度的情况。面对这一困扰,甚至出现老师带领学生划书了事的现象。这种草率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素养的培育,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针对“信息量大”与“课时紧”的矛盾,不少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见仁见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本人不揣浅陋,将在
期刊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的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出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
期刊
2004年高考采用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和11个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模式。其中涉及物理试题的有6份理综试卷和3份物理单科卷。分析这些物理试题的特点,相信对即将实施理综试卷自主命题的福建考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外历史纲要》上把晚清70年历史列为第五单元以及第六单元的辛亥革命一课,共四课内容,前两课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两课内容为康梁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其中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以救亡图存为主题,主要讲述“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发生在甲午之后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历史事件。这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并付诸政治运动的时代即救亡图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