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来源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双创教育體制机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生;就业竞争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2-0028-03
  目前,我国正在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大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就业竞争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加强职业教育发展与建设。本世纪逐渐探索并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时至今日,虽然国家和省级层面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加强,仍然存在“上热下凉”(政府、学校和企业高度重视,学生求学热情不高,家长关注度不够)的状况,具体表现为:
  (一)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层出不穷,落地生根尚需时间
  据央视财经报道,我国目前高级技工缺口高达2200万人,此情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支持力度,力求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7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至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整体制度安排体系[1],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型,二者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国家将进一步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凭技能提升待遇,缩小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差距,使其享受同等待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十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包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我国职业教育现有结构与布局;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政策的出台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尚需一段时间。
  2.学校持续改革,找准培养方向,开花结果尚需检验
  为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高职院校进行了大胆改革与探索:
  (1)明确办学定位,加大实践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硬件建设,强化产学研融合,加大校地、校企合作,推进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加实践学分;把实验室办到企业,把课堂移到企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拓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缩短学生在企业试用期,打通人才培养到高质量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路程,让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立足人才培养,搭建资源平台。积极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加强合作,主动出击,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引进企业专家授课;为地方单位、企业和政府机关开展岗前、在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综合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2]。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结合专业特点,自主创办企业,锻炼自身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但是由于认识不一,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即创业成功者,在老师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增进企业的发展竞争力,较好的带动毕业生的就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即便是创业失败,也能够充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丰富发展阅历,拓宽发展视野,为以后的就业或者新的创业奠定基础。而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缺失,即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不能将事业的开创和岗位创业、公益创业、社会责任感增强等方面有机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有待于社会进一步检验。
  3.学生参差不一,影响职业发展,内生动力尚需增强
  目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都是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弱,专业课程学习天赋不高;如果对他们不进行心理疏导和职业发展的针对性指导,增强他们学习信心,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探寻,对拓展其职业生涯发展、明晰职业发展目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同度不高,导致高职院校招生报名人数偏低,录取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弱吸引力,说明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尚需优化,竞争力急需增强,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源于西方,在我国得到进一步本土化实践和深化。在进入创新创业教育2.0乃至3.0时代的今天,需要进一步结合不同地域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把握国家相关文件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跨界融合发展路径,树立协同发展理念[3],结合本校的地域、专业设置、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及目标要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校际合作,开展协同创新。深入了解区域人才需求类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加强前瞻性研判,融入学校改革目标,科学设置专业,细化优化课程设置,合理确定培养方案,进行实验性尝试,在取得点上突破后进行大面积推广;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不断纠偏,用改革成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二)深化双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全面展开,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4],但是效果并不完全尽如人意:一是改革纵深发展不足,改革成果浮于表面,如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如雨后春笋,但竞赛的总结提高,竞赛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后续研发不够;教师全面参与的氛围尚未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偏于狭隘。二是联动机制薄弱,校校、校地、校企间协同创新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有着较好学科优势的专业和学校,其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偏远地区和部分高职院校因主客观原因导致发展层次未能提升,境界没有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未跟上国家发展需求,还需办学层次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的学校开展“教育精准扶贫”。
  1.教育现代化实施需要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各级各类高校综合改革的重大课题。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全面提升創新创业能力。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类施教、结合学科专业、强化实习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现有结构与布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提出具体要求。
  2.职教发展定位倒逼创新创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谋划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框架,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强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本领。这些具体部署和目标都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须进一步深化,完善目标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职教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使学校须结合专业特点,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师资、教学方法、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5],根据专业和课程建设需求,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卓越计划”,与地方、企业联合开展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举办不同形式、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吸引社会资源,包括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本校、本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的学习与交流,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实效。
  (三)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进一步要求。高职院校要主动学习企业学徒制经验,坚持工学结合,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动校企、校地全面深度合作;鼓励和支持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企业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整合为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标准,开展针对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实习实践中尽快落实、运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合作企业和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其生产、研发等方面所需的课程、师资资源,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多元化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广度协同发展,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拓展学生职业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EB/OL].(2017-12-19)[2019-02-10].
  http://www.gov.cn/zhengce/2017-12/19/content_5248610.htm.
  [2]陈旭阳,徐朝东.精细化管理:从创新创业教育破冰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4): 54-59.
  [3]游明伦.学科缺失:高职教育专业内涵发展之“短板”[J].职教论坛,2018(9):6-14.
  [4]陈旭阳,陈松.大学生异质化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创业团队的中介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6(8): 222-228.
  [5]孙兰军,王慧琰,勾仿吉. 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讨[J].中国培训,2018,354(09):41-42.
其他文献
有一幅鲁迅先生的漫画头像,是用粗铅笔画出的,以极其洗炼的几笔,便把鲁迅的面部特征完全显示出来了,这是从头像的整体来观察,如果从头像中的局部来观察,鼻子、眼睛、嘴巴都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瓶颈,并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清人刘大(?)写了一篇《论文偶记》,提出了文贵奇,文贵变的论点。这的确是经验之谈。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及“异史氏曰”,都讲究奇,讲究变。文贵奇,要与众不同,不落
春节临近,零食市场大战在即。百草味近期联合颐和园率先推出两款联名年货坚果礼盒,并在天猫旗舰店上线销售。2017年,百草味营收超40亿元,成功超越来伊份跃居行业第三位。2019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宣传、报道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风貌,是报纸、广播的职责。当前,在模范先进人物的宣传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既要讴歌献身精神,又要宣传科
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追求自足、稳定、和谐,最终形成了可持续的种养结合的小农散养模式。改革开放后,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在追求肉食数量的大前提下,经济放活后,业者追求生产效
人物专访,是通讯中的一种,大都是以写人物现场谈话为主要内容的。这是它同写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的一个明显区别。人物专访以“谈话”为主,但又不能总是让被访问者说、说、说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不断实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检验检测中心的成立彰显出全区检验检测机构由原来的“千枝散叶,百花齐放”变成了目前的“一株独秀,独掌乾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