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班有很多小古龙迷、小金庸迷,喜欢偷偷摸摸地看武侠小说,课余时间也喜欢讨论到底是“降龙十八掌”厉害,还是“六脉神剑”更技高一筹?其实,朱老师小时候也喜欢看武侠小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如何跟着武侠小说学作文?我们首先学习第一招——“人物出场”。
一、在景色描写中人物登场
大侠的出场一般都有很强的“气场”。很多武侠作品中,人物的出场首先有一段对周围景物的刻画,或滂沱大雨,或大雪纷飞,此时大侠登场,更加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例如,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头: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厢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厌恶,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同学们,想一想,你笔下的人物出场,你会如何设计呢?
我们班罗嘉成同学的《雪在下,情在燃》是这样开头的: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风玩弄着伞,把它吹得向四面偏倒。風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上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校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风雪中,身穿一件橘红色的棉衣,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是妈妈!看到这团“火焰”,我的心一下子觉得暖暖的……
这篇习作写的是生病的妈妈雪天来学校给“我”送落在家的作业和棉衣。通过倒叙的形式,让妈妈在风雪中出场,白雪中那簇橘红的“火焰”,色彩的对比是多么的鲜明,这如同武侠小说一样让人物形象立刻在我们眼中变得分外“耀眼”。
二、在侧面烘托中人物登场
杜七的手放在桌上,却被一顶马连坡大草帽盖住。
是左手。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用帽子盖住自己的手。
杜七当然不止一只手,他的右手里拿着块硬馍,他的人就和这块硬馍一样,又干、又冷、又硬!这里是酒楼,天香楼。
这是古龙《七杀手》第一章《奇人之约》的开头。古龙颇费心思地写了一个名叫杜七的杀手,“分光捉影,一手七杀”,听起来杀气腾腾,看书名也以为杜七肯定是主角……然后他被一个叫柳长街的捕快给剁了手。嗯!读到这儿,我们才发现柳长街才是主角,七杀手只是一个戏份比较多的龙套而已。
因此,我们在作文描写中,可以先对一群人(或一个人)进行描述,但是这些人物的出场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陪衬的,为的是起到侧面烘托的效果。
来看看周柏屹同学《寒潮》的开头:
门开了,夹杂着一丝寒气。他站在门口,脸色阴沉,阴沉得如同外面的天气。他应该早就知道结果了(老师肯定将成绩发给他了),有些事是躲不掉的。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背上一丝凉意顿时涌起。
唉!这事还得从昨天说起,昨天我的数学成绩出来了,88分,江湖(班级)排名榜名列18,曾记得年初我的数学江湖排名榜还是第一。可是……
这是爸爸的出场。读周柏屹的作文,一开始以为家中最严厉的一定是他的老爸,“阴沉的脸”配合着“阴冷的天气”,“杀气”十足。可是,接着往下读,才发现,家中真正的“高手”原来是“帮主”老妈,一出场,直接秒杀“我”和老爸。爸爸的霸气出场,只是铺垫而已。
三、在情景渲染中人物登场
武侠小说,人物出场时,经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例如《射雕英雄传》中,一代大侠“黄药师”出场时,先出现一段悠扬的乐曲,然后人物再出场亮相,这样寥寥数笔,便将一个孤傲的男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个月色明亮的夜晚,他身穿青袍,坐在一棵高松之颠,手握玉箫,悠悠扬扬一阵清亮柔和的洞箫声传了下来……但见他形相清秀,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
那么,我们写人的作文如何出现呢?你可以这样来写,例如,《淘宝老妈》中老妈的出场片段——“喂!什么?江南春又到了新衣服……让我和你一起去逛街……明天吧……好好好!那就今天吧!等我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再过十分钟……”门口的电话煲终于结束了,老妈打开了门,“儿子,我要马上出去一下,你记得在家里要认真做作业,不能看电视哟!”
你看,通过一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场面描写,一个购物狂形象是不是跃然纸上了?
四、在结束时登场,让人遐想联翩
一些武侠小说,在即将结尾时,忽然冒出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为故事的续集埋下了伏笔,让人遐想联翩。例如,金庸在《侠客行》的结尾这样写道——石破天自是更加一片迷茫:“我爹爹是谁?我妈妈是谁?我自己又是谁?”这个答案其实读者心里都明白,但是在悬念处戛然而止,是不是更有意思?
芮嘉玟的《三侠五义之女侠吴老师》结尾处也设计了这样的人物出场,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在景色描写中人物登场
大侠的出场一般都有很强的“气场”。很多武侠作品中,人物的出场首先有一段对周围景物的刻画,或滂沱大雨,或大雪纷飞,此时大侠登场,更加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例如,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头: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厢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厌恶,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同学们,想一想,你笔下的人物出场,你会如何设计呢?
我们班罗嘉成同学的《雪在下,情在燃》是这样开头的: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风玩弄着伞,把它吹得向四面偏倒。風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上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校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风雪中,身穿一件橘红色的棉衣,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是妈妈!看到这团“火焰”,我的心一下子觉得暖暖的……
这篇习作写的是生病的妈妈雪天来学校给“我”送落在家的作业和棉衣。通过倒叙的形式,让妈妈在风雪中出场,白雪中那簇橘红的“火焰”,色彩的对比是多么的鲜明,这如同武侠小说一样让人物形象立刻在我们眼中变得分外“耀眼”。
二、在侧面烘托中人物登场
杜七的手放在桌上,却被一顶马连坡大草帽盖住。
是左手。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用帽子盖住自己的手。
杜七当然不止一只手,他的右手里拿着块硬馍,他的人就和这块硬馍一样,又干、又冷、又硬!这里是酒楼,天香楼。
这是古龙《七杀手》第一章《奇人之约》的开头。古龙颇费心思地写了一个名叫杜七的杀手,“分光捉影,一手七杀”,听起来杀气腾腾,看书名也以为杜七肯定是主角……然后他被一个叫柳长街的捕快给剁了手。嗯!读到这儿,我们才发现柳长街才是主角,七杀手只是一个戏份比较多的龙套而已。
因此,我们在作文描写中,可以先对一群人(或一个人)进行描述,但是这些人物的出场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陪衬的,为的是起到侧面烘托的效果。
来看看周柏屹同学《寒潮》的开头:
门开了,夹杂着一丝寒气。他站在门口,脸色阴沉,阴沉得如同外面的天气。他应该早就知道结果了(老师肯定将成绩发给他了),有些事是躲不掉的。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背上一丝凉意顿时涌起。
唉!这事还得从昨天说起,昨天我的数学成绩出来了,88分,江湖(班级)排名榜名列18,曾记得年初我的数学江湖排名榜还是第一。可是……
这是爸爸的出场。读周柏屹的作文,一开始以为家中最严厉的一定是他的老爸,“阴沉的脸”配合着“阴冷的天气”,“杀气”十足。可是,接着往下读,才发现,家中真正的“高手”原来是“帮主”老妈,一出场,直接秒杀“我”和老爸。爸爸的霸气出场,只是铺垫而已。
三、在情景渲染中人物登场
武侠小说,人物出场时,经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例如《射雕英雄传》中,一代大侠“黄药师”出场时,先出现一段悠扬的乐曲,然后人物再出场亮相,这样寥寥数笔,便将一个孤傲的男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个月色明亮的夜晚,他身穿青袍,坐在一棵高松之颠,手握玉箫,悠悠扬扬一阵清亮柔和的洞箫声传了下来……但见他形相清秀,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
那么,我们写人的作文如何出现呢?你可以这样来写,例如,《淘宝老妈》中老妈的出场片段——“喂!什么?江南春又到了新衣服……让我和你一起去逛街……明天吧……好好好!那就今天吧!等我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再过十分钟……”门口的电话煲终于结束了,老妈打开了门,“儿子,我要马上出去一下,你记得在家里要认真做作业,不能看电视哟!”
你看,通过一段“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场面描写,一个购物狂形象是不是跃然纸上了?
四、在结束时登场,让人遐想联翩
一些武侠小说,在即将结尾时,忽然冒出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为故事的续集埋下了伏笔,让人遐想联翩。例如,金庸在《侠客行》的结尾这样写道——石破天自是更加一片迷茫:“我爹爹是谁?我妈妈是谁?我自己又是谁?”这个答案其实读者心里都明白,但是在悬念处戛然而止,是不是更有意思?
芮嘉玟的《三侠五义之女侠吴老师》结尾处也设计了这样的人物出场,我们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