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烫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及腹腔间隙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35岁,锅炉爆炸致头面颈、躯干、四肢及臀部热液烫伤,伤后即感创面疼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无昏迷、恶心与呕吐等不适,伤后30 min送往当地医院救治,行抗休克补液等对症处理(具体处理不详),休克期相对平稳度过后于伤后3d转至笔者单位治疗.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尿量约70 mL/h.全身创面肿胀明显,有大小不等水疱,疱液尚清亮,大部分腐皮已脱落,创基红白相间,触痛感迟钝.肢端温度偏低,末梢循环尚可.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居家压疮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居家患者压疮的发生. 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2年3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74例患者资料,均为入院时即患有Ⅱ期及以上压疮者.统计患者入院当日或次日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入院后前3d的空腹血糖值并计算平均值.采用Braden量表评估患者压疮的危险度.根据Braden评分结果将患者按照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值分类,年龄划分为小于70岁、大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变迁及常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科1 451例烧伤患者临床标本行细菌学培养,共分离出616株病原菌.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共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每年常用抗菌药物的每百住院日消耗的规定日剂量频数作为抗菌药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因免疫原性小,易于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且在体外长期培养的过程中仍能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被应用于如重度烧伤患者、终末期肝硬化及脊髓损伤患者等的治疗,但是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人BMSC作用于烧伤小鼠创面,并进行相关研究.
目的 观察并评价改良肩胛皮瓣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0例交通伤、烧伤、糖尿病足所致面部及四肢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面积11 cm×7 cm~16 cm×15 cm.采用面积为12 cm×8 cm~ 17 cm×16 cm的改良肩胛皮瓣修复创面,其中6例直接移植、4例桥接移植.操作中将皮瓣血管游离至肩胛下血管及其胸背分支,
临床证据显示严重烧伤患者并发的迟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导致高病死率,而其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此研究利用大鼠严重烧伤模型,验证持续氧化应激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假说,并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将大鼠浸于100℃热水15s,制备40%TBSA严重烧伤模型。伤后72h内,检测大鼠肾功能、活性氧产生、肾小管坏死及凋亡,同时观察MAPK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改变。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通路在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方法 取64只清洁级SD大鼠制作电烧伤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取24只大鼠不作处理,制备正常大鼠血清.(1)常规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将细胞重新悬浮于含体积分数20%正常大鼠血清的RPMI
目的 统计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烧伤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烧伤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脓毒症死亡组12例和脓毒症生存组16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水平接近.比较2组患者烧伤脓毒症确诊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及脏器功能指标A
患者男,45岁,2012年4月13日不慎被400℃水泥原浆埋压双下肢20 min,致双下肢热压伤伴酱红色尿近5h转入笔者单位.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65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95/121 mmHg(1 mmHg=0.133 kPa),双下肢皮肤呈皮革状,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环形焦痂形成,无痛觉,趾端苍白,末梢血运极差,呈中度肿胀.白细胞计数40.1×10^9/L,中性粒细胞
患儿男,12岁,2012年7月30日因高压电击伤并从高空坠落,伤后7h入院.入院时检查示脉搏132次/min,呼吸32次/min,烦躁不安,反复诉口渴、腹胀,肠鸣音弱,血尿.全身可见约23% TBSA烧伤创面,分布于左胸背部、左腰腹部、左臀部、右腕屈尺侧、左足拇趾、右下肢.20% TBSA的创面呈褐色质硬焦痂,其中左腹部约20 cm×8 cm面积的腹壁洞穿,见肠管外露.右下肢短缩约2 cm,右大腿
为促进烧伤专业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华东地区烧伤外科协作组定于2014年7月25—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2014年华东六省一市烧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烧伤治疗与创面修复新进展培训班[2014—04-03—004(国)]。此次会议由华东地区烧伤外科协作组主办,福建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承办。本次会议将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