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研究教材后发现,初中共选编文言课文58篇(首),分散编排在六册书中,简直就是一盘散沙,复习起来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过好“诵读关”,要想速记,知识必须系统、有序、有趣,这是符合系统论原理的。我首先将文言文分为韵文类和散文类,韵文类指古代诗词曲,共32首,我将其组合概括为“一个源头,三个高峰,四首宋诗,几首民歌”16个字。下面简要叙述一下这一体系的构建。
“一个源头”,是指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教材中选编了其中一首诗《君子于役》。
“三个高峰”,是指唐诗、宋词、元曲。其中,唐诗又可分解为“四、三、二、一”,“四”指初唐四杰,教材中选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指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三人共九首诗又构成了“三四二”格局,即李白的三首,分别是《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杜甫的四首,分别是《登楼》《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石壕吏》;白居易的二首,分别是《卖炭翁》《钱塘湖春行》。“二”指盛唐两大诗歌流派,而每个流派中又各选编了“两个”人的诗歌。边塞诗歌派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王昌龄的《出塞》;田园诗派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指晚唐诗歌只编了“小杜”(杜牧)的一首《江南春》,我将其戏称为“一个小肚”或“一个尾巴”。宋词,可概括为“二男一女”,“二男”指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一女”指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他们三人的词各属一派,苏轼系豪放派,选编入教材的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以爱国词见长,教材选了他的《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李清照属婉约派词人,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被选入教材。元曲,可概括为“一马一獐”,“一马”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獐”为“一张”的谐音,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诗词曲外,还有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和明代王磐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未归入我构建的体系,前者编入教材的原因在于说明词产生于唐代,后者旨在说明后人亦有写诗词曲的。另毛泽东《沁园春·雪》也选入了教材。
几首民歌,指的是《敕勒歌》《木兰诗》和《陌上桑》(需要指出的是这首是民间诗歌而非民歌)。
四首宋诗,可概括为“一轼载一石,一翁放一羊”。“一轼”指课本编入了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石”指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翁”指陆放翁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羊”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另外,为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按某种标准构建一些小的知识体系,如送别诗共五首,可概括为“二王一参一白杨”。“二王”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参”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杨”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散文类文言文共26篇,按照标题能否看出体裁又可分为两部分,能看出体裁的可用“五记五说一表一论一铭一世家”概括出来,共14篇。从标题不能断定文体的可用“五愚五圣一口狼”概括出来,共12篇。这是按文中所做之事的愚贤概括的,有的可能有点勉强或“曲解”。
“五记”包括《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五说”包括《马说》《说虎》《爱莲说》《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一表”即《出师表》,“一论”即《曹刿论战》(这样说有点勉强),“一铭”即《陋室铭》,“一世家”即《陈涉世家》。
“五愚”可化解为四句诗:讳疾忌医蔡桓公,愚公移山伤仲永,鸡鸣狗盗孟尝君,观弈乃知是非真。“五圣”可化解为四句诗:定伯捉鬼已成功,毕■活板美名传,蜀鄙一僧南海行,孔孟二人人中人。“一口狼”即指林嗣环的《口技》和蒲松龄的《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对“例子”的这种“创造性运用”,使知识系统易记,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空前提高,对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发展轨迹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背诵过程中耳濡目染,也受到了思想教育,从而使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如在背诵《岳阳楼记》后,学生都一致认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背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学生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有了深切的体会。
在把好“诵读关”之后,我还让学生向“理解关”冲击。在复习中我借鉴了魏书生画知识树的方法,将文言文知识分为字、实词、虚词、句式几个部分。如实词主要训练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经过这种有效的复习,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能将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名人名言名事常以论据形式出现在议论文中,有些名句常出现在记叙文中,或开头,或篇末点题。在这种循序渐进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责 编 流 水)
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过好“诵读关”,要想速记,知识必须系统、有序、有趣,这是符合系统论原理的。我首先将文言文分为韵文类和散文类,韵文类指古代诗词曲,共32首,我将其组合概括为“一个源头,三个高峰,四首宋诗,几首民歌”16个字。下面简要叙述一下这一体系的构建。
“一个源头”,是指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教材中选编了其中一首诗《君子于役》。
“三个高峰”,是指唐诗、宋词、元曲。其中,唐诗又可分解为“四、三、二、一”,“四”指初唐四杰,教材中选编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指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三人共九首诗又构成了“三四二”格局,即李白的三首,分别是《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杜甫的四首,分别是《登楼》《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石壕吏》;白居易的二首,分别是《卖炭翁》《钱塘湖春行》。“二”指盛唐两大诗歌流派,而每个流派中又各选编了“两个”人的诗歌。边塞诗歌派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王昌龄的《出塞》;田园诗派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指晚唐诗歌只编了“小杜”(杜牧)的一首《江南春》,我将其戏称为“一个小肚”或“一个尾巴”。宋词,可概括为“二男一女”,“二男”指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一女”指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他们三人的词各属一派,苏轼系豪放派,选编入教材的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以爱国词见长,教材选了他的《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李清照属婉约派词人,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被选入教材。元曲,可概括为“一马一獐”,“一马”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獐”为“一张”的谐音,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诗词曲外,还有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和明代王磐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未归入我构建的体系,前者编入教材的原因在于说明词产生于唐代,后者旨在说明后人亦有写诗词曲的。另毛泽东《沁园春·雪》也选入了教材。
几首民歌,指的是《敕勒歌》《木兰诗》和《陌上桑》(需要指出的是这首是民间诗歌而非民歌)。
四首宋诗,可概括为“一轼载一石,一翁放一羊”。“一轼”指课本编入了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石”指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翁”指陆放翁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羊”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另外,为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按某种标准构建一些小的知识体系,如送别诗共五首,可概括为“二王一参一白杨”。“二王”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参”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杨”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散文类文言文共26篇,按照标题能否看出体裁又可分为两部分,能看出体裁的可用“五记五说一表一论一铭一世家”概括出来,共14篇。从标题不能断定文体的可用“五愚五圣一口狼”概括出来,共12篇。这是按文中所做之事的愚贤概括的,有的可能有点勉强或“曲解”。
“五记”包括《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五说”包括《马说》《说虎》《爱莲说》《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一表”即《出师表》,“一论”即《曹刿论战》(这样说有点勉强),“一铭”即《陋室铭》,“一世家”即《陈涉世家》。
“五愚”可化解为四句诗:讳疾忌医蔡桓公,愚公移山伤仲永,鸡鸣狗盗孟尝君,观弈乃知是非真。“五圣”可化解为四句诗:定伯捉鬼已成功,毕■活板美名传,蜀鄙一僧南海行,孔孟二人人中人。“一口狼”即指林嗣环的《口技》和蒲松龄的《狼》。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对“例子”的这种“创造性运用”,使知识系统易记,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空前提高,对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发展轨迹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背诵过程中耳濡目染,也受到了思想教育,从而使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如在背诵《岳阳楼记》后,学生都一致认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背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学生对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有了深切的体会。
在把好“诵读关”之后,我还让学生向“理解关”冲击。在复习中我借鉴了魏书生画知识树的方法,将文言文知识分为字、实词、虚词、句式几个部分。如实词主要训练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经过这种有效的复习,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能将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名人名言名事常以论据形式出现在议论文中,有些名句常出现在记叙文中,或开头,或篇末点题。在这种循序渐进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