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在西柏坡机训班的日子里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_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7年秋,我有幸成为中央机要处在西柏坡开办的机要人员培训班的一员。我们机训班设在距西柏坡约两公里的韩家峪,共50人,编为4个班。我们分住在4户老乡家里,我是二班班长,我们六七个男孩挤在一条光秃秃的土炕上,晚上连翻个身都很费劲。
  不可能有教室,也没有桌椅板凳,上课或开会,我们就席地坐在老乡的院子里。除了政治学习,我们的业务学习就是熟记密电码和练习写仿宋字。每一个字的密码都是由4个数字组成的,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熟记1000多个字的密码。有时候担心敌人破译了我们既有的电码,上级又编出一套新码,又得重新背,经常背得大家头昏脑胀,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得背熟。练习仿宋字,是因为毛主席喜欢看仿宋字,抄出的电文都要用仿宋体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以便于首长阅读。学习环境恶劣,我们的学习热情却很高,大家经常围在一起比谁记得多,谁译得快,谁写得好。没有钟表,比赛记时,我们用推门的“咣当”声来代替,记下大家的快慢。
  起床、出操等作息时间,都是听从村口的一口大钟,闻钟声而行动。当时我们吃的,是管后勤的人从山下肩挑背驮来的小米、玉米面和萝卜、土豆等,品种单调又量少,但比起前方部队的战士已经不知要强多少倍了。我们每一周还能吃一顿馒头就红烧肉,这在部队是连想都不敢想象的。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作为机要人员,有更加严格的组织纪律。开学之初,当时的中央工委秘书长伍云甫来机训班强调了机要工作的三条重要原则:一是保守秘密,二是要求准确,三是做到迅速。
  为了机要安全,我们出行都必须是两人以上;为了保守秘密,长年累月我们都不跟家里通信。为了保证革命的胜利,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男孩女孩,把婚姻和家庭都置之度外了。
  由于我们机训班守在党中央身边,受到了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格外的关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德、彭真、聂荣臻等同志都曾到机训班来看望我们。艾思奇来给我们讲授过《大众哲学》,田家英系统地给我们介绍了毛泽东思想。我们还曾两次到西柏坡聆听刘少奇同志的形势报告。
  1948年2月5日,朱德总司令在西柏坡和我们在一起召开座谈会。他坐在一只小木凳上,我们几十个娃娃席地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国内外形势、讲土地改革、讲中国的未来。朱德总司令见到我们这些娃娃格外高兴,他一边讲一边让我们提问题。记得有人提了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全世界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一个国家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朱老总夸奖我们动了脑筋,他委婉地说,共产主义是在全世界实现大同社会,一个国家要建成了共产主义,那就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也没有了,国家就不存在了……
  最难忘的还有那年5月28日,我们机训班全体学员和刚刚来到西柏坡的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一起举行了跳舞晚会。26日,毛主席从阜平来到西柏坡,中央五大书记毛刘周朱任在这里胜利会合。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周恩来和任弼时同志。舞会在打麦场上进行,机要处的同志拉起了二胡,吹起了笛子,有人还敲起锣、打起鼓,晚会开始时,我们都集中注意力想多看领袖们一眼,但当时点的是马灯和蜡烛,100多人的场面,只看到毛主席等人消瘦的面庞。尽管如此,这仍然是我们在西柏坡最高兴、也是最幸福的一天。
  1948年初夏,机训班从韩家峪搬到中央机要处住地北庄,边学习、边总结,准备结业。6月21日,我们全体学员合影留念,10个月的学习培训就此结束了。我们一部分留在了中央机要处工作,一部分分配到中央社会部(现国家安全部)、中央统战部和新华社新组建的机要科等部门。同学们到新的岗位后,正赶上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展开。大家都在党中央机关要害部门肩负着机要工作,为全国解放、保证机要译电通讯工作的畅通无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家有乖孙,啁啾膝下,颇解笑颜,为退休养老增添了无限乐趣。和孙子学语言就是其中的一大乐事。  首先是教孙子背儿歌,进而就是读唐诗,再进一步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教他学拼音四声以及一些简单的音律知识。  当我用简单的语言,向他讲解了汉语的声调,接着便让他跟着我学,“妈、麻、马、骂;西、习、喜、细……”孙子悟性极好,很快,只要我读第一声,他便能补上后三声。  一天,他奶奶买菜回来,提着一大篮子菜,腰酸背痛的
期刊
写在前面:  曾经有哲人说过:如果证明你不老,首先是你的观念不老。40岁人60岁的观念——你已经老了!80岁人50岁的观念——你仍然充满活力,而且不会落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事情,与活力、年轻这些概念其实还有一段距离,还提不到那样的高度。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看似不显眼,却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关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基本需求:方便、健康、安全……  需要稍加说明的是:本文涉及的情
期刊
总想买一只满意的茶杯,偶然的机会,碰上了一位推车卖瓷器的老师傅。只见他车上满满地放着各种瓷器,其中有一个头戴小黄帽的小孩儿,帽上面写着三个字:“小帅哥”。这个茶杯深深吸引了我。毫不犹豫,我们成交了。回到家里,每天用它喝茶,一面喝一面欣赏。激发了我许多有关“小帅哥”的联想。  从小,朋友们都夸赞我的儿子长得帅。在他上小学、中学时,就有战友们来看他,希望成为亲家。然而,以后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大家都各奔
期刊
好多年来,我一直反对“搓麻将”,认为“搓麻将”是赌博、是陋习。可我勤劳、善良的母亲却有着“搓麻将”的癖好。一生钟爱,始终不渝。  解放后,政府禁止赌博,母亲和牌友们曾经为“搓麻将”扫过大街,挨过罚款。母亲还甚至让我给她们站岗放哨,我违心地执行着母亲的命令,内心却对此行为深恶痛绝。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可她却很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  人民公社时代,上午干半天活,人们都累得筋疲力尽,中午都想休息一会儿,
期刊
写在前面:9月,开学了,全国各地大街小巷,老年“接送族”成就一道风景线。这些老年人酷暑严寒、迎霜浴雪、穿街过巷,准时准点地向学校汇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接与送之中,老年人和子女、老年人和第三代之间收获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呢……    接送孩子,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  ■刘福晓    一天我买菜回家,看见大女儿在楼下等我,一见面就表情苦涩地说:“您的外孙女晨晨平日去吃中午饭的托管人家要涨钱。依
期刊
58岁的龚瑞凤是北京怀柔区杨宋镇杨宋庄村一位地道的农家大嫂,但她同时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明星”,在三十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角色,与刘德华、赵薇等多位大牌明星搭档过。如今,演戏已经成为龚大嫂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她的晚年因此而变得异常精彩。    偶然“触电”    性格开朗的龚瑞凤,从小就喜爱文艺。虽然一直生活在农村,但龚瑞凤并不愿意像父辈们那样,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为此她报考过很多文艺
期刊
老伴和我下围棋,始于神州大地曙光再现,合家初享团圆与安宁的1979年。迄今已28载,该称得上一对历史久长的老棋友了。  讲资历,老伴应是我家围棋“元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她还在人民解放军服役时,就跟所在单位几个“秀才兵”学得此道;而我1972年才开始触摸这纵横19条线,组成361个交叉点的“黑白世界”。  尽管老伴和我学棋、下棋的时间都比较早而且比较长,但资质不济,研习也差。时至今日,棋艺
期刊
英特异功能女“超人”让街灯全熄灭     现年38岁的英国女子戴比·沃尔夫天生拥有一种特异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戴比经常被一系列难以解释的奇特现象所困扰,在她身边的电器时不时会莫名其妙地坏掉,仿佛受到她的“电流干扰”。她驾驶摩托在街上行驶,把路边一连排街灯全部“吹熄”。挂在墙上的数字式电子钟走得好好的,只要她从旁经过,数字便会“神经错乱”。她住过的房子,电灯时常莫名其妙地坏掉。用过的电视遥控器,新换
期刊
以前总觉得时间过得慢,天真地以为周围的一切都是不变的,也就没怎么考虑过要去珍惜什么。随着逐渐长大成熟,才发现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可能是一辈子的永别。特别是两年前爷爷的离开,使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爷爷是著名剧作家,主要剧作有被誉为解放区四大名剧之一的话剧《王秀鸾》及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话剧《首战平型关》等40余部。他在总政话剧团担任30年团长,离休前为八一厂政委。  北京小西天夏日里的丁香
期刊
1970年8月,我们来到黑龙江建设兵团20团2营新建连。刚到农场的时候,我们这些知青不过十七八岁,就是一群大孩子。到了广阔天地里,看到什么都稀奇,干什么农活都新鲜。脱坯盖房,上山伐木,下地锄草,一个个争先恐后,别提多卖力气了。几个月下来,小青年们不仅脸晒黑了,身体强健了,胃口也撑开了。不论男生、女生,在繁重的劳动中,饭量都大大增加。但那时农场的生活条件较差,农副产品十分缺乏,粗粮多、蔬菜少,加上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