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研千墨,风范和合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砚台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美术品,它与笔、墨、纸结伴为文房四宝,缘系着书法和绘画,随同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征程一路风光,为记载、传播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砚台,每个文化人都有着如晤中国传统文化的景仰之情。
  砚的出现
  砚之古文也作“研”。东汉刘熙《释名》:“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作为文房四宝的又一重要器具,砚台的存在和发展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最早的追溯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后期,当时黄河流域的先民在烧制彩陶时,需把天然颜料研磨和上水,方可涂绘到陶器上,研磨的研磨器——砚台,才能达到研磨的要求,所以,彩陶文化时期,砚台的雏形就已经存在了。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从做工到砚质,砚台的变化是相当丰富的。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
  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砚的品鉴
  一个好砚台,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现如今,市场上也有相当数量的伪砚流通,所以对它的收藏也是要非常用心的,在此整理了几条鉴定砚台的方法。
  一、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些差别。
  二、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则说明其石质较差。
  三、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鼓起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质地的嫩与老。而歙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发出“噗、噗”的声音,就说明该歙砚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四、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再辨认。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砚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五、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重的较好,颗粒细,轻的较差。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六、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砚石熟悉者只要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辨别出砚石的好劣。
  四大名砚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不但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之特点,更具有“秀面多姿,呵气研墨,发墨不损笔毫”的长处。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并且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为中国文房至宝。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岷县等县洮河沿岸,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
  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
  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东泗水、山西新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雕砚名家
  顾二娘 清代吴门著名女琢砚家顾二娘说:“砚系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一语道破了琢砚的奥妙。可见雕琢水平的高低,首先看其造型是否高雅别致,布局是否得体,刀法是否熟练细腻。
  好的砚工,能掩疵显美,突出特点,或能利用星眼,巧作安排,或不重繁琐,以简洁为珍,或虽刻素砚,也能线条流畅、圆和可爱。砚雕艺术中,有写实一派,其上乘者,所雕瓜果、动物,皆能栩栩如生,而又布置得体,精细而不俗。   陈端友 名介,字介持、荣生,取其后半生以端砚为友之意,改名为端友。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自幼好刻砚,1907年师从扬州问古斋主人张太平,1912年随师在上海设铺制砚。由于他制作态度认真,对技艺精益求精,并汲取大自然之精华,注重写实,不论海、天、山、日、石、岩、松、竹、瓜、叶、螺、鱼、龟、蝉等,均能尽随人意地雕琢出富有真实感而又新颖别致的艺术作品,成为现代著名的琢砚大师。
  其代表作“九龟砚”用了10年时间才完成,用瑞石雕琢成九只龟,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刻有荷叶,已成为当代砚林较高的艺术品。九龟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陈端友还注重砚盒的制作、印纽的雕琢,并能修补旧砚。
  张庆明 1958年生人,籍贯肇庆。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肇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肇庆市端砚协会会员。从事端砚雕刻20多年,作品以刻字书法艺术见长,并具有典型传统文人砚风格。曾参加过国内外端砚作品展及国内外文化艺术展,多次获全国、省、市奖项。
  魏瑞和 字祯祥,又名观生,星子县蓼花乡青龙湾村人。魏瑞和7岁时,入私塾读书一年,家贫辍学,9岁至横塘乡拜师学习青石雕刻。据《星子县志》记载:金星宋砚,始于北宋,至明代,制作一度中衰。清代中叶,砚业渐兴。民国初年,有所发展,市场竞争也很激烈。
  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魏瑞和随父由蓼花乡迁往县城,在县城南鄱阳湖滨的紫阳门租屋开店,经营自制砚池。为了提高雕砚质量,他苦读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勤习技艺,使砚雕精益求精。他亲临宋砚原料产地驼岭,精选坯料,看石下刀,奇妙构思,独具匠心,创作了不少新颖作品,如”双龙戏珠”、”梅兰竹菊”等。并不断革新设计式样,形状各异,如瓦砚、扇砚、裙砚、绳砚等,一时名声大振,产品畅销,曾连获全国奖与国际奖。
  黎铿 出生在肇庆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就喜欢绘画艺术。1957年,进入肇庆市工艺厂(肇庆端溪名砚厂前身)当学徒。师从端砚名师罗星培。黎铿搜集古今有关端砚、制砚地资料;到又潮湿又闷热的砚石坑洞里和石工一起采砚。在采砚过程中,他弄懂了各种砚石形成地的层次结构和区分优劣石种的方法。
  他创作的“星湖春晓”砚获轻工部科技一等奖;“周总理诗词砚”作为邓小平访日的国家礼品赠送日本国家领导人;“四海升平砚”获首届中日端溪名砚品评会金奖;“97七星迎珠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高级礼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中华九龙宝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敬赠礼品被人民大会堂珍藏。
  吴历谷 他的工作室在北京琉璃厂三条的居民区里,自幼习画,稍长即得国画大师、同乡黄宾虹先生的关门弟子山水画名家程啸天先生的教授,18岁就进家乡的砚台厂拜师学艺。1991~1992年,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一年,师从姚有多、张立辰等大家学习国画;1993~1994年,他踏上了游历全国、师法自然的路途,先后去了50余处砚石的产地,也有名胜古迹。
  他所制之砚,强调“以刀化笔”、“随石赋形”、“以意为之”,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所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博古器物等题材皆透露出一种高旷脱俗的风雅神韵,浓郁的书卷气充满了浪漫的诗意。他还喜欢刻花草美人,所刻人物更是婀娜多姿,颇具清逸绝尘之美,为其精品中之妙品。
  邹洪利 出生在易水北岸厂城村的书香门弟。厂城村是战国时期“燕下都”北城郊。他自幼喜爱诗词歌赋,家传镇宅之宝“二龙戏珠砚”。父亲经常给小洪利讲有关易水砚的传说与故事,从那时起,邹洪利心里就萌发了当制砚大师的梦想。
  邹洪利被选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易砚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古玩业商会副会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县政协常委、易水砚工艺雕刻设计大师等。
  蔡金兴 出身于一个石雕世家,12岁就开始从父学习刻石,15岁进藏书砚台厂,后一直在厂里担任技术指导。
  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文物商店委托他长期为该店制砚并修补古砚,一时名扬姑苏。他修补古砚近20年,接触过各种石质的砚台,练就了一手辨别砚石的本领。据说顾二娘能以足辨石,蔡金兴虽无此神技,但只要石一上手,即能辨其石质,断其优劣。做旧和仿制古砚是老蔡的拿手好戏。当年他曾为苏州文物商店仿制过许多古砚,外销给外国人,因为真正的古砚是不能出口的。老蔡仿制最多的是清代顾二娘的“笸箩砚”、“草鞋砚”,还有近现代砚雕大师陈端友的“九龟荷叶砚”、“蘑菇砚”(又称“菌砚”)、“蝉形砚”等。文物专家韩欣称老蔡刻砚为“吴中第一刀”。
  藏砚名家
  唐代柳公权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是一个典型,他嗜砚成癖,藏品很多,并著有《论砚》一书,一直流传至今。
  宋代米芾 宋代书画家米芾更是砚痴,他编写过一部《砚史》,在中国砚台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清代黄莘田(黄任) 在任广东县令时就酷爱名砚,藏砚颇丰。后来,索性辞官,携端石等上好砚材至苏州,请顾二娘琢制。嗣后,选出十方佳砚藏于其家,并起斋名为“十研轩”,自号“十砚老人”。可惜,在黄氏晚年,所有藏砚陆续散出。黄莘田有一方藏砚,高五寸,宽八寸,厚二寸,随形石,色紫,周边石碴历历可见,无砚池,砚堂微凹,犹如一块飞来盘石,圆活肥润,自然而古朴,完全是顾二娘琢砚风格。在砚堂右方刻“宣德下岩砚,十研轩神品”两行楷书、左方刻“莘田黄氏珍藏”六字款。
  清代高风翰 高风翰是清代经历康、雍、乾三朝盛世的著名书画家、诗人、篆刻家,同时也是一位砚台收藏家。他收藏名砚达千余方,仅其所著《砚史》中藏砚拓片就有一百六十余片。
  清代康熙、乾隆 康熙、乾隆皇帝都有藏砚雅趣,乾隆在《西清砚谱》中就收录有明代杨士奇“旧端子石砚”砚谱,文微明“绿玉砚”砚谱,董其昌“画禅宝”存砚砚谱等二百余方名砚。两位皇帝不仅藏砚,而且还自铭砚。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 金农有个奇怪的癖好,喜爱收藏砚石。因他能诗善画,亲朋好友劝他攒钱买些田宅,便可成为富翁。他却摇摇头打趣道:“我生就贫寒的命,怎能当富翁呢?”于是,他背着祖传的砚台,游食四方,墨耨笔耘,卖画得钱,乐于搜购名砚。
  当他搜集到一百零二方砚台时,便在《冬心自写真题记》中,称自己是“百二砚田富翁”。并且认为在当时刺多花少的社会里,人心多变而砚台不变,砚台亲君子远小人,所以他把砚台作为形影不离的朋友,人们讥笑他,他就说:“我平生没有其他嗜好,砚台就是我的伴侣!”
  李海 广州白云区李海老人的家庭藏品馆——煮石斋, 600多方砚台严密地排列和堆放在书台上,质地各异,除石头、青瓷、陶制品外,还有铜、铁、橡皮、塑胶、景泰蓝、合成树脂等杂砚,形体大的胜似城墙砖,小的玲珑如品茗杯。他收藏的古砚台有“两全”,其一是汉朝至上世纪初各时期的砚台齐全,没有断代的情况;其二是中国四大名砚齐全。
  在李老的所有砚台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个重20公斤的巨型砚。长、宽均20厘米左右,厚6厘米,该砚台系唐朝城墙砖所制,正面淌池为“钟”形,城墙砖背面刻有隶书字体,落款为开元十二年。唐代城墙砖巨型砚最初被发现在山西一个农民家的猪圈里,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送给他的。李老最钟情的砚台是一方明代端砚,砚体正面为淌池,背面刻有岭南大儒陈献章的画像,据考此砚系文友赠送给白沙先生的。
  (编辑 温远)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魂,而企业的管理风格又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对企业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在合资公司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探索在合资企业
在小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题相对于别的类型的数学问题来说,更加抽象.同时,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中学后续的应用题学习
何奶奶:rn您好!rn我读了相关报道,得知您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去接孙子团团回您家过暑假,可团团却因您家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而拒绝了您的邀请,为此,您很伤心和费解:您会讲故
期刊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煤炭资源大规模整合的结束,作为山西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能源,煤炭资源及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依然是实现山西总体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山西煤炭工业、企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资产,按其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确
施工是形成市政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因此要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许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初二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初一是对小学内容的一个回顾和发展,并给初中的学习打基础,初二则是真正的中学数学阶段的学习.一些初二学生也说,“现在
中华大地自古多名亭.亭是园林中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安亭得景”,供人们小憩、怀古、观景、谈心,乐在亭中,其中不少亭因名人而出名,说来颇有情趣,更添游人的兴致.rn范仲淹与
本文简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的特点,并对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st control in
亲爱的同学,在学校或在家里,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一些无法言说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想对老师、父母、同学说的话都没勇气启口呢?没关系,加入《中学生天地》短信平台“悄悄话公开说”栏目,把你们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吧!  *写给老师 在学校里当然要听老师的话,但是不是竞师偶尔也会犯点错,偶尔也会有些偏心……不妨把你的想法说铪老师听听。  *写给父母 爸爸妈妈很爱你们,可你们总找“代沟“的借口对他们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