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特别是40岁以后,生机减退,衰象渐起,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说:“四十以后,饮食奉养如昔,而日且就衰。”著名诗人白居易还描述说:“鬟发苍浪牙齿疏,不觉生年四十七。”
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抗病能力减弱,中年人患病也远比青年人多。人们习惯称为“老年病”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和某些癌症,不仅在中年时期即已留下隐患,而且发病的高峰期也常在中年。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都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脑出血发病的高峰年龄也在50—60岁之间,急性心肌梗死也以中年发病最为多见。据有关学者对北京地区的调查统计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最低年龄还不到40岁,有1/5的患者低于50岁,有1/3的患者在50~60岁之间。
许多癌症的发病高峰也常在中年时期。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壮年男性;食管癌也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最为多见;鼻咽癌的发病高峰期是30~50岁;直肠癌的发病高峰是40-50岁;胃癌的发病率也在40岁以后急剧上升,40~60岁发病者占70%;乳腺癌的发病率在30岁以后就迅速上升,以40~60岁患者最多;子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则在45—49岁之间。
中年时期不仅患病率高,病死率也高。我国曾对1973—1975年的人口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35~54岁的中年人在全部癌症死亡病例中占40%,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22%。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而猝然死亡的,中年人也极为常见。白求恩医科大学30多年的统计资料表明,41~50岁猝死率最高时占36.5%,51~60岁也占28.1%。
以上事实说明,人们习惯所称的这些“老年病”,不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中年人的多发病。而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在中年即已埋下祸根。中年时期的身心状况对老年是否发病和病情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中年就要尽早预防“老年病”,特别是40岁以上更应注意。日本在《老年保健法》中就明文规定,保健对象包括40岁以上的人群。
可见中年是人生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注重保养,早防疾病,老年时就会健康少病;如果中年时期不注意保健防病,不注意及时纠正身体的偏差,不注意及时控制好各项生理指标,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及时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到了老年,就容易百病缠身,衰老得也快。所以,中年人一定要加强保健意识,早防老年病。
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抗病能力减弱,中年人患病也远比青年人多。人们习惯称为“老年病”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和某些癌症,不仅在中年时期即已留下隐患,而且发病的高峰期也常在中年。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都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脑出血发病的高峰年龄也在50—60岁之间,急性心肌梗死也以中年发病最为多见。据有关学者对北京地区的调查统计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最低年龄还不到40岁,有1/5的患者低于50岁,有1/3的患者在50~60岁之间。
许多癌症的发病高峰也常在中年时期。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壮年男性;食管癌也以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最为多见;鼻咽癌的发病高峰期是30~50岁;直肠癌的发病高峰是40-50岁;胃癌的发病率也在40岁以后急剧上升,40~60岁发病者占70%;乳腺癌的发病率在30岁以后就迅速上升,以40~60岁患者最多;子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则在45—49岁之间。
中年时期不仅患病率高,病死率也高。我国曾对1973—1975年的人口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35~54岁的中年人在全部癌症死亡病例中占40%,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22%。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而猝然死亡的,中年人也极为常见。白求恩医科大学30多年的统计资料表明,41~50岁猝死率最高时占36.5%,51~60岁也占28.1%。
以上事实说明,人们习惯所称的这些“老年病”,不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中年人的多发病。而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在中年即已埋下祸根。中年时期的身心状况对老年是否发病和病情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中年就要尽早预防“老年病”,特别是40岁以上更应注意。日本在《老年保健法》中就明文规定,保健对象包括40岁以上的人群。
可见中年是人生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注重保养,早防疾病,老年时就会健康少病;如果中年时期不注意保健防病,不注意及时纠正身体的偏差,不注意及时控制好各项生理指标,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及时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到了老年,就容易百病缠身,衰老得也快。所以,中年人一定要加强保健意识,早防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