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经过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顺利结题了,课题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理论素质,促进了专业发展,提高了命题能力,同时也给笔者带来了命题和教学方面更深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命题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要有以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时期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彻底改变。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创设优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当中学习知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命题实践与探究的意义
第一,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本人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命题能力。第二,创建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课堂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思品课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与”试卷命制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三,推进课堂互动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通过老师切实有效的实践,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借助命题探究进行实践、反思,形成可操作性方案。第四,试卷的模式仍以参照标准考试为主。当前中高考的主要模式仍是常模参照性测试,从命题内容看,试题所覆盖的范围较广,命题难易度较大,但它却最适合当前的国情、省情、县情的。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老师以及学生都能感受到命制一份试卷实属不易,当乃认真对待每一份试卷每一次考试,这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彼此得到一定程度的领悟,同时也有利于激发老师认真对待每一次命卷任务,激发学生敏而好学、勤学上进,把握好每一次的测试机会。总之,在每一次命制试题之后,教师能够将其更加清晰地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育人,贯穿实现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命题实践与探究
(一)命题前的准备
每一次接受命题任务之后,笔者都先熟悉所要命制试卷的范围及知识板块,如时事部分的所要测试范围(不同类型的试卷所测的范围可能不一样,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事具有时间性和时代性特征)以及教材的范围。分数比例、题量、试卷字数,等都要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仓中有粮心不慌”。同时熟悉牢记当年本地的中考《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做到跟着“中考”走。提高试卷的质量,让每一份试卷都能最大程度的“测试出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课堂效果,对自己要求平时必须实行“命制—审核—修改—再审核—修改2—再审核—再修改”的模式,在不断打磨中创制出一份较为合适的试卷,能够测试出教师所要达成的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阅读几份高考政治试卷,查阅高考政治命题依据与方向性文件,如当前高考的命题依据“一点四面”(即“一点”是指立德树人,“四面”是指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等),同时也是我们当前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试题命制的内核依据、主旋律。
(二)试题创制
首先,命题者再次熟悉所要测试的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测试卷的内容最直接的材料一般由教材或教材加最新时事内容组成(不同级别有所不同,正常的都是两个部分内容)。不过在命制试题过程,必须依标扣本,即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扣紧所考查的教材内容和所要求的时事内容(一般以最接近时间的时事内容)。“标”是纲,教材是“肉”,时事材料是试题的血液与筋骨,课标指导着命题的方向与宗旨,教材是试题的“肉”,时事材料是架子,是连着肉与血、标与肉的内在“逻辑”。作为命题者必须要做好的先前准备与积累。其次,精心设计好道德与法治学科试卷的“双向细目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一份完整的“双向细目表”,就等于完成了命题工作的一半,磨刀不误砍柴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双向细目表时,熟读教材与课标,参考中考试卷的双项细目表的设置,分类设定分值与知识点的分布,体现最新热点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这也是我们学科独具的特点,进行难易度的预设。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可以从以下三个至四个方面来预设此表。如第一个方面:题型、题号以及赋分;第二个方面:内容目标--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第三个方面:更细致的设计--应用、理解、探究、评价、综合等更细的分类设置;第四个方面:预测难易度值;如果更进一步就是每次考试结束、成绩出来后,命题人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做好当次试卷的质量分析,以便下次继续改进。最后,“操刀”命制试题。关注并收集最近半年或一年以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等相关材料和整理所考范围的教材知识点。同时还要通读省内各地市的质量监测卷以及全国各地的一些试卷,“见多识广”方能“下笔有神”,才可能心中有试卷心中有精神。
结束语
当然,如何实现命题思维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如何处理每一份试卷与所测内容的目的相统一,如何在一份试卷里更好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提高自身命题的能力等,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与命题中且行且学习,学以致用,学以善用,善学善教,让自己的教学生涯把教、育、命(题)和谐统一起来。“道可道,非常道”,但愿本人能深刻领会老子的宏道精神,不仅不辜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老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角色,还能够成为命题试卷的好能手。
参考文献
[1]欧阳銮容.引用中考经典试题凝聚学科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20(24).
[2]陈腊琴.以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中考生物学试题解析及备考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9(12).
[3]吴万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5).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命题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要有以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时期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彻底改变。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创设优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当中学习知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命题实践与探究的意义
第一,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本人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命题能力。第二,创建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课堂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思品课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与”试卷命制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三,推进课堂互动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通过老师切实有效的实践,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借助命题探究进行实践、反思,形成可操作性方案。第四,试卷的模式仍以参照标准考试为主。当前中高考的主要模式仍是常模参照性测试,从命题内容看,试题所覆盖的范围较广,命题难易度较大,但它却最适合当前的国情、省情、县情的。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老师以及学生都能感受到命制一份试卷实属不易,当乃认真对待每一份试卷每一次考试,这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彼此得到一定程度的领悟,同时也有利于激发老师认真对待每一次命卷任务,激发学生敏而好学、勤学上进,把握好每一次的测试机会。总之,在每一次命制试题之后,教师能够将其更加清晰地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育人,贯穿实现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命题实践与探究
(一)命题前的准备
每一次接受命题任务之后,笔者都先熟悉所要命制试卷的范围及知识板块,如时事部分的所要测试范围(不同类型的试卷所测的范围可能不一样,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事具有时间性和时代性特征)以及教材的范围。分数比例、题量、试卷字数,等都要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仓中有粮心不慌”。同时熟悉牢记当年本地的中考《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做到跟着“中考”走。提高试卷的质量,让每一份试卷都能最大程度的“测试出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课堂效果,对自己要求平时必须实行“命制—审核—修改—再审核—修改2—再审核—再修改”的模式,在不断打磨中创制出一份较为合适的试卷,能够测试出教师所要达成的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阅读几份高考政治试卷,查阅高考政治命题依据与方向性文件,如当前高考的命题依据“一点四面”(即“一点”是指立德树人,“四面”是指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和创新精神等),同时也是我们当前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试题命制的内核依据、主旋律。
(二)试题创制
首先,命题者再次熟悉所要测试的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测试卷的内容最直接的材料一般由教材或教材加最新时事内容组成(不同级别有所不同,正常的都是两个部分内容)。不过在命制试题过程,必须依标扣本,即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扣紧所考查的教材内容和所要求的时事内容(一般以最接近时间的时事内容)。“标”是纲,教材是“肉”,时事材料是试题的血液与筋骨,课标指导着命题的方向与宗旨,教材是试题的“肉”,时事材料是架子,是连着肉与血、标与肉的内在“逻辑”。作为命题者必须要做好的先前准备与积累。其次,精心设计好道德与法治学科试卷的“双向细目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一份完整的“双向细目表”,就等于完成了命题工作的一半,磨刀不误砍柴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双向细目表时,熟读教材与课标,参考中考试卷的双项细目表的设置,分类设定分值与知识点的分布,体现最新热点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这也是我们学科独具的特点,进行难易度的预设。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可以从以下三个至四个方面来预设此表。如第一个方面:题型、题号以及赋分;第二个方面:内容目标--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第三个方面:更细致的设计--应用、理解、探究、评价、综合等更细的分类设置;第四个方面:预测难易度值;如果更进一步就是每次考试结束、成绩出来后,命题人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做好当次试卷的质量分析,以便下次继续改进。最后,“操刀”命制试题。关注并收集最近半年或一年以内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等相关材料和整理所考范围的教材知识点。同时还要通读省内各地市的质量监测卷以及全国各地的一些试卷,“见多识广”方能“下笔有神”,才可能心中有试卷心中有精神。
结束语
当然,如何实现命题思维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如何处理每一份试卷与所测内容的目的相统一,如何在一份试卷里更好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提高自身命题的能力等,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与命题中且行且学习,学以致用,学以善用,善学善教,让自己的教学生涯把教、育、命(题)和谐统一起来。“道可道,非常道”,但愿本人能深刻领会老子的宏道精神,不仅不辜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老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角色,还能够成为命题试卷的好能手。
参考文献
[1]欧阳銮容.引用中考经典试题凝聚学科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20(24).
[2]陈腊琴.以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中考生物学试题解析及备考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9(12).
[3]吴万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