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学说作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并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家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哲学,它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修身养性、处世为人、强健体魄统为一体,阐发出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有价值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人在社会中发展,对自己历史理解得越深刻丰富,他走向未来的动力就越持久强大。我们今天探讨儒家学说中的养生观,其意义就在这里。
“仁者爱人”的行为准则
记者:儒家学说论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为人设立了种种道德行为规范,它看重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从养生的角度,请您谈谈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郭齐家教授:儒家学说的一大特点是强调仁爱,就是指要尊重人,关怀人,爱护人,即所谓“仁者爱人”。“仁”从文字结构上可分解为“亻”和“二”,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理解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仁者爱人”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立起来,就一定要帮助自己的朋友也在社会上立起来;自己明白通达了做人的道理,也要告诉自己的朋友。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条就构成“忠”和“恕”两层含义,也就是说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要为别人着想。现在世界各国肯定孔子也是从这点开始的。孔子在国际上名声很大,美国将其评为“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铸造孔子的铜像,并宣传孔子“天下为公”的思想。其中加州等州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议在孔子生日时,都要挂孔子的像和举行庆祝活动。这都是孔子影响的表现。
儒家学说提出“仁者无敌”,仁者的胸襟宽广博大,能化解各种矛盾而无敌于天下。当前,在人们心中的不平之事非常多,为什么呢?就是不能以仁者的胸怀面对他人,总觉得别人这不好那不好,人与人之间不能成为朋友,不能互相信任,从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让内心充满了敌视。而在仁者的心目中,是不存在这种心态的;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这样的人拥有完美的人格和无坚不摧的力量,是没有人可以匹敌的。孔子讲做人的道理,提出做人的要求和方法,强调人应活得健康而愉快,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他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君子。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都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哲理和智慧。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仁者和智者的关系,“仁”和“智”合起来,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仁且智,夫子既圣也”。具备这两种素质的人才是圣人,孔子就具备这些素质。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这在古代都是罕见的高寿,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大概也就在30~40岁。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穷,这里不是指经济状况不好,是指不受重用,没有官职的时候,则要好好完善自己。儒家的大师个个都很长寿,梁漱溟先生活了95岁,文革期间被斗得很厉害,但他仍讲:“批林是对的,批孔是错的。”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体现;现在孔子学会的会长张岱年先生,已经95岁了;季羡林先生,已经93岁了,这些都是历尽坎坷而独享高寿的人。
董乃强教授:人的生命有两个: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物质生命是基础,但精神生命高于物质生命。物质生命不能永存,但精神生命可以不朽,也即谓“死而不亡者寿”。孔子几千年来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又如西部歌王王洛宾,他一生几经磨难,但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王洛宾平反获释后曾随团到香港演出,在一次酒宴上他醉醺醺地喊道:“我要再活500年。”当在场的人还没弄清话中的含义时,一位香港音乐家就已举杯走到他的面前说:“是的,您一生创作的歌曲不止活500年,一定能活5000年!”这些都是精神生命不朽的体现。
“尚中贵和”的处世哲学
记者: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对来自外界与内心深处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儒家学说提出了怎样的理念?
郭教授:孔子视“中庸”为至德,并视“和而不同”为君子的德性。《礼记·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即是说,“中”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和”为天地万物共同遵守的大道。若能推及“中和”于天下,则天地万物各正其位,一切生灵因此而孕育繁衍。“中”即是指用最恰当的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身心矛盾。而这三大矛盾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必须面对的。过去很多人对“中庸”的含义有所误解,认为是指“和事佬”、“和稀泥”之类的处世为人态度,其实不是。中庸的标准就是适度而和谐。
关于“中”的问题,孔子曾讲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过去很多人把这句话给误解了。这仅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近之不孙,远之则怨。”就是说对女人太近了则不礼貌,远了又会生“怨”。处理人际问题,做到取“中”,恰到好处很不容易。“尚中贵和”的实质,是确认并追求自然界的普遍和谐。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为父,地为母,大家都是同胞的兄弟姐妹,不应相互残杀。万物(包括山川、动物、植物等)与我都是朋友。所以人类应避免和自然为敌,而使整个自然界能够和谐地修养生息。
董教授: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指出:“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它有助于使人类在高度的技术文明与极端对立的营垒所形成的危机中,免于自我毁灭。中国讲文明的多元与融合,西方讲文明的矛盾与冲突。而一味地讲冲突与竞争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有报道说,一位西方女教师来到中国,任意找了三个孩子:5岁的小女孩和7岁、10岁的小男孩,女教师在一个小口瓶中放进三个系着长线的小球,让他们每人拉住一根线,说假如你们正在井底玩,突然进水了,你们赶快逃跑,看谁能先爬出这口井来。女教师刚开始计时,5岁的女孩就一下子拉出了自己的小球,接着7岁和10岁的男孩也都相继拽出了自己的小球,前后不到5秒钟。女教师很惊讶,原来她在许多国家都做过这个实验,那些外国孩子一听说“进水了”就都拼命向瓶外拽代表自己的小球,各不相让,结果都卡在瓶口处很长时间出不来。她问这三个中国孩子为什么不争先逃命。7岁男孩说,妈妈说,妹妹小,碰到危险要让妹妹先跑。10岁的男孩说,老师说,大孩子应该让着小孩子。这就是儒家思想。以“和”为贵,万事为他人着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去寻求生存的机会。这就是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处。
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说各个国家都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各美其美),别的国家的优秀文化也应学习效法(美人之美),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补充,这样才是天下大同的世界。这是儒家光辉思想的又一展示。纵观5000年的人类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起,中国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直到17、18世纪以后才走向衰落,真正处于落后状态也就是二三百年的时间。作为中国人不应因这二三百年的落后就把自己全盘给否定了。事实上,欧洲之所以发达,是和中国先进思想与科技的传播密切相关。例如,我国发明的马蹬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骑士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建立;我国发明的犁铧在17世纪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农业革命,并间接促进了其工业革命。这不是自夸,而是说明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才能促进整个世界文明水平的提升和繁荣,从而达到世界大同。
“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
记者: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应如何保养自己的生命,儒家学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郭教授:人类是自然的一分子,为了人类社会的长存,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任何改变、破坏自然的行为,可能会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由于受到环境、饮食等各种污染的影响,现在人类的健康状况很令人担忧。十几年前,在法国巴黎测查男子的精子发现,精子总量减少,活精子也在减少。后来,在上海做这种测查结果也是如此。钟南山院士最近说,50年后中国面临着“生育”的危险。我们常常见到一批批的西方人到中国来领养儿童就是前车之鉴。很多转基因食品,暂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其实质却是破坏了生物链。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乃稀世之宝。现代人用蚕丝织出的同样的禅衣,重量比原来多出一倍。原因是蚕本身的性质已经变化了,后来研究人员专门培育出一批没有被污染过的桑叶用以养蚕,经过20年以后,织出的禅衣轻一些了,但还没有达到原来的水准。这个例子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那么我们人的素质是不是也在下降呢?
古代人虽然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但他们的素质并不比我们低。他们在诸多领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例如敦煌石窟,当时的工匠并不是为了获得多少酬劳,就是为了执著的精神信念,老子没干完,儿子接着干,而留下不朽的艺术杰作。过去的“秦砖汉瓦”都可以当砚台用,与当今砖的质量相比可谓天壤之别。现在的建筑几十年就不行了,而过去的有些建筑千百年后依然耸立在那里。这都说明人的素质已经下降了。现代人心浮躁,生活压力也很大,这种发展趋势,并不符合自然之理。
现代化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科技可谓双刃剑,对善和恶都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所以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合乎自然。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联合署名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向人类的警告》,开篇即指出:“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该声明最后警告:“为了人类能够避开现在所面对的威胁并在将来避免丧失无数的生存机会,我们剩下用于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求助于东方古老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一最大的生命整体观。在儒家学说中,养生与养德、养志、养气融为一体,其养生方法涉及起、居、住、行、乐(音乐)、食、体(体育)、医等各方面,堪称一个体系。古人把《论语·乡党》、《易·颐卦》、《书·天逸》和《黄帝内经》并称为四大养生经典。从养生角度读《论语》、《孟子》,会发现先贤的养生观所论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以致后人说儒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记者:现在社会上提倡“以人为本”,有些人认为这是从国外而来的,从儒家的角度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董教授:有些人认为相对西方而言,中国人不讲个体,不“以人为本”,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中国人最讲个体,而且是把将个体融在集体之中来对待的。保护一滴水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江河湖海中去,使之永生。如果把它单独取出来,一经风吹日晒,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只有将个人的生命和其他生命联合起来,变成汹涌澎湃的生命潮流,才能生生不息、得以永存。这就是人类最佳的养生方式。
中国人讲究仁爱、孝道,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讲孝,就是对生命来源的珍视。我们的身体受之于父辈、先祖。一个对父母都不能尽孝的人,还能对别人好吗?中国古代讲要“光宗耀祖”,也是强调自我奋斗的一个佐证。面对父辈取得的成就,我们要力争超越,一代比一代更好,社会才能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医、儒医、医圣,他们的悬壶济世之举充分体现出了医生“泛爱众”和“以人为本”的仁德之心。我的舅舅孔伯华(繁棣,孔子74代孙),是民国初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也可堪称儒医的典范。他为创制新药,常常亲自试服药物。有一次晚间试药后入睡,第二天早起发现满口牙齿全部掉光。但这没有阻挡他继续进取,终于研制出一系列疗效极佳的成方而深受患者欢迎。他的诊费收入不菲,家中足可殷实富足。可是他一生周济孤贫、办学授徒、制药施送不在小数,因此自家生活过得并不宽裕,每逢年节,还需向达仁堂、瑞蚨祥等几家老字号借贷,加以维持。足见其贵人重生、舍己为人的儒医风范。
“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
记者:从先圣孔子到当代的儒学大师,个个都以育人为本。当前,儒家学者在教育下一代上做了哪些有益的努力,当务之急是什么?
董教授:孔子教化众生,就是让后人学习前人生存的本领和技能,利用大自然,来维护我们生命的发展。儒家讲,“遗惠万代”,“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为后代创造好的条件,把这种人文精神传承下去。21世纪,我们期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如果文化之根都没有了,那还能复兴什么?复兴的恐怕是西方的文明。美国提出“不战而胜”即文化侵略的策略,麦当劳、美国大片等等都是实施这种策略的手段。美国人现在笑话中国人是“黄香蕉”,即皮肤是黄的、内心是白的。表明他们这一策略在一部分人身上取得了成功。曾有人说:“想掐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其实很简单,只要两代人不让他读这个民族的经典著作就断掉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两代了,而是三代四代都很少读了。这怎能不引起国人的深切忧虑?
儒家文化讲究民族的忧患意识,提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说当了大官要忧患百姓,被发配到远处,要心系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就是对生命源头的尊重和生命发展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中国民俗学泰斗、北师大教授钟敬文老先生活了100岁。他在90多岁的时候曾说:“现在有的中国人的魂丢了,我们要把魂找回来。”魂,就是民族精神。1995年3月,赵朴初、冰心、夏衍、曹禺等几位文化名人向中央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议案,议案中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中华孔子学会现在正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一套普及传统文化的教材,还与安定门街道办事处和北京孔庙合办安定门国学馆,教4~6岁的孩子读《三字经》、《弟子规》和唐诗宋词,做经络健身操,学京剧、剪纸、拓碑等。把国学、国粹、国策合在一起教孩子,就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中华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生根发芽,使他们时刻受到民族文化精华的滋养。孩子健康成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有了前途。
郭教授:我身边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东北佳木斯有姓郝的姐弟俩,每月仅700元的工资,除了最基本的家用外,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传承传统文化上面。他们做得很好,影响到整个城市,还专门邀请我去讲课,说路费他们来付,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相声大师侯宝林曾说过一句经典之言:“观众是我们衣食父母。”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也可以说“谁教育谁呀?”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他们有根,更纯朴,是民族的脊梁。我非常不喜欢“教师像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句话,我们在教授的同时自己学习收获得更多,个人的生活更充实,心境更平和。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曾小英,原来鄙视儒家文化,前几年到美国去,还“孔老二,孔老二”地批判孔子。美国人听了很不解她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便拿了一本儒家文化的书给他看,让她很难堪。她仔细阅读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后来她写了一篇文章《世界儒学复兴和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坦诚地描述了过去自己的无知。现在她这个人完全变了,心态变了,她现在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投入到儿童教育上。
基辛格博士曾说,美国领导人要很好地学习中国的古典智慧。外国人过去并不了解儒学思想,而今天却视之为瑰宝,而我们却面临丢失的危险。我们倡导民族的忧患意识,是因为我们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回想解放前,国人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平均寿命才三十几岁。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又怎能保养自己的生命呢?今天,人们生活富足,但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民族的力量是强大的,儒家学说强调民族意识,有着“尚中贵和”、“世界大同”的宽广胸襟和发展理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所以,我们所讲的养生并不单单是个人的养生,应该解释为整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养生。从这种眼光来看,养生才更有意义。正如前面所说,保护一滴水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江河湖海中去。我们个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只有大家共同去努力,顺应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久长。
(编后:儒学思想对人、对社会和世界的影响深邃而广远。我们在这里,只请钱逊、郭齐家、董乃强三位教授对人的精神作用进行了一些诠释。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不能尽详其尤,深感意犹未尽。不过这只是个引子,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我们共同探讨,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文化的滋养”,让大家共同受益。)
“仁者爱人”的行为准则
记者:儒家学说论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为人设立了种种道德行为规范,它看重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从养生的角度,请您谈谈儒家学说的现实意义。
郭齐家教授:儒家学说的一大特点是强调仁爱,就是指要尊重人,关怀人,爱护人,即所谓“仁者爱人”。“仁”从文字结构上可分解为“亻”和“二”,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理解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仁者爱人”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立起来,就一定要帮助自己的朋友也在社会上立起来;自己明白通达了做人的道理,也要告诉自己的朋友。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予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条就构成“忠”和“恕”两层含义,也就是说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要为别人着想。现在世界各国肯定孔子也是从这点开始的。孔子在国际上名声很大,美国将其评为“十大文化名人”的首位,铸造孔子的铜像,并宣传孔子“天下为公”的思想。其中加州等州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议在孔子生日时,都要挂孔子的像和举行庆祝活动。这都是孔子影响的表现。
儒家学说提出“仁者无敌”,仁者的胸襟宽广博大,能化解各种矛盾而无敌于天下。当前,在人们心中的不平之事非常多,为什么呢?就是不能以仁者的胸怀面对他人,总觉得别人这不好那不好,人与人之间不能成为朋友,不能互相信任,从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让内心充满了敌视。而在仁者的心目中,是不存在这种心态的;从另外的角度思考,这样的人拥有完美的人格和无坚不摧的力量,是没有人可以匹敌的。孔子讲做人的道理,提出做人的要求和方法,强调人应活得健康而愉快,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他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君子。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都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哲理和智慧。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仁者和智者的关系,“仁”和“智”合起来,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仁且智,夫子既圣也”。具备这两种素质的人才是圣人,孔子就具备这些素质。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这在古代都是罕见的高寿,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大概也就在30~40岁。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穷,这里不是指经济状况不好,是指不受重用,没有官职的时候,则要好好完善自己。儒家的大师个个都很长寿,梁漱溟先生活了95岁,文革期间被斗得很厉害,但他仍讲:“批林是对的,批孔是错的。”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体现;现在孔子学会的会长张岱年先生,已经95岁了;季羡林先生,已经93岁了,这些都是历尽坎坷而独享高寿的人。
董乃强教授:人的生命有两个: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物质生命是基础,但精神生命高于物质生命。物质生命不能永存,但精神生命可以不朽,也即谓“死而不亡者寿”。孔子几千年来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又如西部歌王王洛宾,他一生几经磨难,但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王洛宾平反获释后曾随团到香港演出,在一次酒宴上他醉醺醺地喊道:“我要再活500年。”当在场的人还没弄清话中的含义时,一位香港音乐家就已举杯走到他的面前说:“是的,您一生创作的歌曲不止活500年,一定能活5000年!”这些都是精神生命不朽的体现。
“尚中贵和”的处世哲学
记者: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对来自外界与内心深处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儒家学说提出了怎样的理念?
郭教授:孔子视“中庸”为至德,并视“和而不同”为君子的德性。《礼记·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即是说,“中”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和”为天地万物共同遵守的大道。若能推及“中和”于天下,则天地万物各正其位,一切生灵因此而孕育繁衍。“中”即是指用最恰当的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身心矛盾。而这三大矛盾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必须面对的。过去很多人对“中庸”的含义有所误解,认为是指“和事佬”、“和稀泥”之类的处世为人态度,其实不是。中庸的标准就是适度而和谐。
关于“中”的问题,孔子曾讲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过去很多人把这句话给误解了。这仅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近之不孙,远之则怨。”就是说对女人太近了则不礼貌,远了又会生“怨”。处理人际问题,做到取“中”,恰到好处很不容易。“尚中贵和”的实质,是确认并追求自然界的普遍和谐。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天为父,地为母,大家都是同胞的兄弟姐妹,不应相互残杀。万物(包括山川、动物、植物等)与我都是朋友。所以人类应避免和自然为敌,而使整个自然界能够和谐地修养生息。
董教授: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指出:“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它有助于使人类在高度的技术文明与极端对立的营垒所形成的危机中,免于自我毁灭。中国讲文明的多元与融合,西方讲文明的矛盾与冲突。而一味地讲冲突与竞争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有报道说,一位西方女教师来到中国,任意找了三个孩子:5岁的小女孩和7岁、10岁的小男孩,女教师在一个小口瓶中放进三个系着长线的小球,让他们每人拉住一根线,说假如你们正在井底玩,突然进水了,你们赶快逃跑,看谁能先爬出这口井来。女教师刚开始计时,5岁的女孩就一下子拉出了自己的小球,接着7岁和10岁的男孩也都相继拽出了自己的小球,前后不到5秒钟。女教师很惊讶,原来她在许多国家都做过这个实验,那些外国孩子一听说“进水了”就都拼命向瓶外拽代表自己的小球,各不相让,结果都卡在瓶口处很长时间出不来。她问这三个中国孩子为什么不争先逃命。7岁男孩说,妈妈说,妹妹小,碰到危险要让妹妹先跑。10岁的男孩说,老师说,大孩子应该让着小孩子。这就是儒家思想。以“和”为贵,万事为他人着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去寻求生存的机会。这就是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处。
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说各个国家都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各美其美),别的国家的优秀文化也应学习效法(美人之美),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补充,这样才是天下大同的世界。这是儒家光辉思想的又一展示。纵观5000年的人类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起,中国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直到17、18世纪以后才走向衰落,真正处于落后状态也就是二三百年的时间。作为中国人不应因这二三百年的落后就把自己全盘给否定了。事实上,欧洲之所以发达,是和中国先进思想与科技的传播密切相关。例如,我国发明的马蹬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骑士制度和封建制度的建立;我国发明的犁铧在17世纪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农业革命,并间接促进了其工业革命。这不是自夸,而是说明只有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才能促进整个世界文明水平的提升和繁荣,从而达到世界大同。
“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
记者: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应如何保养自己的生命,儒家学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郭教授:人类是自然的一分子,为了人类社会的长存,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任何改变、破坏自然的行为,可能会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由于受到环境、饮食等各种污染的影响,现在人类的健康状况很令人担忧。十几年前,在法国巴黎测查男子的精子发现,精子总量减少,活精子也在减少。后来,在上海做这种测查结果也是如此。钟南山院士最近说,50年后中国面临着“生育”的危险。我们常常见到一批批的西方人到中国来领养儿童就是前车之鉴。很多转基因食品,暂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其实质却是破坏了生物链。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乃稀世之宝。现代人用蚕丝织出的同样的禅衣,重量比原来多出一倍。原因是蚕本身的性质已经变化了,后来研究人员专门培育出一批没有被污染过的桑叶用以养蚕,经过20年以后,织出的禅衣轻一些了,但还没有达到原来的水准。这个例子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那么我们人的素质是不是也在下降呢?
古代人虽然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但他们的素质并不比我们低。他们在诸多领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例如敦煌石窟,当时的工匠并不是为了获得多少酬劳,就是为了执著的精神信念,老子没干完,儿子接着干,而留下不朽的艺术杰作。过去的“秦砖汉瓦”都可以当砚台用,与当今砖的质量相比可谓天壤之别。现在的建筑几十年就不行了,而过去的有些建筑千百年后依然耸立在那里。这都说明人的素质已经下降了。现代人心浮躁,生活压力也很大,这种发展趋势,并不符合自然之理。
现代化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科技可谓双刃剑,对善和恶都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所以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合乎自然。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联合署名发表的《世界科学家向人类的警告》,开篇即指出:“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该声明最后警告:“为了人类能够避开现在所面对的威胁并在将来避免丧失无数的生存机会,我们剩下用于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会超过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求助于东方古老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一最大的生命整体观。在儒家学说中,养生与养德、养志、养气融为一体,其养生方法涉及起、居、住、行、乐(音乐)、食、体(体育)、医等各方面,堪称一个体系。古人把《论语·乡党》、《易·颐卦》、《书·天逸》和《黄帝内经》并称为四大养生经典。从养生角度读《论语》、《孟子》,会发现先贤的养生观所论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以致后人说儒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记者:现在社会上提倡“以人为本”,有些人认为这是从国外而来的,从儒家的角度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董教授:有些人认为相对西方而言,中国人不讲个体,不“以人为本”,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中国人最讲个体,而且是把将个体融在集体之中来对待的。保护一滴水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江河湖海中去,使之永生。如果把它单独取出来,一经风吹日晒,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只有将个人的生命和其他生命联合起来,变成汹涌澎湃的生命潮流,才能生生不息、得以永存。这就是人类最佳的养生方式。
中国人讲究仁爱、孝道,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讲孝,就是对生命来源的珍视。我们的身体受之于父辈、先祖。一个对父母都不能尽孝的人,还能对别人好吗?中国古代讲要“光宗耀祖”,也是强调自我奋斗的一个佐证。面对父辈取得的成就,我们要力争超越,一代比一代更好,社会才能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医、儒医、医圣,他们的悬壶济世之举充分体现出了医生“泛爱众”和“以人为本”的仁德之心。我的舅舅孔伯华(繁棣,孔子74代孙),是民国初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也可堪称儒医的典范。他为创制新药,常常亲自试服药物。有一次晚间试药后入睡,第二天早起发现满口牙齿全部掉光。但这没有阻挡他继续进取,终于研制出一系列疗效极佳的成方而深受患者欢迎。他的诊费收入不菲,家中足可殷实富足。可是他一生周济孤贫、办学授徒、制药施送不在小数,因此自家生活过得并不宽裕,每逢年节,还需向达仁堂、瑞蚨祥等几家老字号借贷,加以维持。足见其贵人重生、舍己为人的儒医风范。
“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
记者:从先圣孔子到当代的儒学大师,个个都以育人为本。当前,儒家学者在教育下一代上做了哪些有益的努力,当务之急是什么?
董教授:孔子教化众生,就是让后人学习前人生存的本领和技能,利用大自然,来维护我们生命的发展。儒家讲,“遗惠万代”,“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为后代创造好的条件,把这种人文精神传承下去。21世纪,我们期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如果文化之根都没有了,那还能复兴什么?复兴的恐怕是西方的文明。美国提出“不战而胜”即文化侵略的策略,麦当劳、美国大片等等都是实施这种策略的手段。美国人现在笑话中国人是“黄香蕉”,即皮肤是黄的、内心是白的。表明他们这一策略在一部分人身上取得了成功。曾有人说:“想掐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其实很简单,只要两代人不让他读这个民族的经典著作就断掉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两代了,而是三代四代都很少读了。这怎能不引起国人的深切忧虑?
儒家文化讲究民族的忧患意识,提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说当了大官要忧患百姓,被发配到远处,要心系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就是对生命源头的尊重和生命发展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中国民俗学泰斗、北师大教授钟敬文老先生活了100岁。他在90多岁的时候曾说:“现在有的中国人的魂丢了,我们要把魂找回来。”魂,就是民族精神。1995年3月,赵朴初、冰心、夏衍、曹禺等几位文化名人向中央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议案,议案中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中华孔子学会现在正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一套普及传统文化的教材,还与安定门街道办事处和北京孔庙合办安定门国学馆,教4~6岁的孩子读《三字经》、《弟子规》和唐诗宋词,做经络健身操,学京剧、剪纸、拓碑等。把国学、国粹、国策合在一起教孩子,就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中华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生根发芽,使他们时刻受到民族文化精华的滋养。孩子健康成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我们的国家才真正有了前途。
郭教授:我身边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东北佳木斯有姓郝的姐弟俩,每月仅700元的工资,除了最基本的家用外,几乎所有的钱都用在传承传统文化上面。他们做得很好,影响到整个城市,还专门邀请我去讲课,说路费他们来付,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相声大师侯宝林曾说过一句经典之言:“观众是我们衣食父母。”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也可以说“谁教育谁呀?”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他们有根,更纯朴,是民族的脊梁。我非常不喜欢“教师像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句话,我们在教授的同时自己学习收获得更多,个人的生活更充实,心境更平和。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曾小英,原来鄙视儒家文化,前几年到美国去,还“孔老二,孔老二”地批判孔子。美国人听了很不解她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便拿了一本儒家文化的书给他看,让她很难堪。她仔细阅读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后来她写了一篇文章《世界儒学复兴和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坦诚地描述了过去自己的无知。现在她这个人完全变了,心态变了,她现在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投入到儿童教育上。
基辛格博士曾说,美国领导人要很好地学习中国的古典智慧。外国人过去并不了解儒学思想,而今天却视之为瑰宝,而我们却面临丢失的危险。我们倡导民族的忧患意识,是因为我们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回想解放前,国人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平均寿命才三十几岁。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又怎能保养自己的生命呢?今天,人们生活富足,但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民族的力量是强大的,儒家学说强调民族意识,有着“尚中贵和”、“世界大同”的宽广胸襟和发展理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所以,我们所讲的养生并不单单是个人的养生,应该解释为整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养生。从这种眼光来看,养生才更有意义。正如前面所说,保护一滴水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江河湖海中去。我们个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只有大家共同去努力,顺应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久长。
(编后:儒学思想对人、对社会和世界的影响深邃而广远。我们在这里,只请钱逊、郭齐家、董乃强三位教授对人的精神作用进行了一些诠释。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不能尽详其尤,深感意犹未尽。不过这只是个引子,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我们共同探讨,让人们的精神得到“文化的滋养”,让大家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