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喷射通气时呼气终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关系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观察了狗在正常和两种程度急性低血容量情况下实施4种不同频率高频喷射通气时呼气终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PaCO2相关关系,并与间歇正压通气时进行对照比较。正常血容量时,除频率为200次/分并用以叹息呼吸12次/分外,当频率为60、100和200次/分高频喷射通气时PetCO2和PaCO2显著相关,并且频率越高,相关性越差。两种程度低血容量情况下,所有频率高频喷射通气时PetCO2和PaCO2均不再明显相关。在任何实验条件下,间歇正压通气时两者均显示一定相关关系。因此,只有在正常血容量实施频率小于240次/分的高频喷射通气时,才能用PetCO2监测值估价PaCO2的水平,频率越低,估价的准确性越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选择10例手术病人进行静脉普鲁卡因药代动力学的研究。1%普鲁卡因滴速为1 mg/kg/min。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普鲁卡因达稳定状态时需30分钟。药-时曲线变化符合二室开放药代动力学模型。静脉普鲁卡因的t1/2a为2.09min, t1/2β为10.48min, Vd为1.07L/kg, Css为17.76µg/ml,CL为0.06L/kg/min,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本文采用冠状窦引流、电磁血流仪测其流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异氟醚和芬太尼麻醉对犬体循环和冠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肌代谢的影响,发现1.3%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对体循环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中等剂量的芬太尼麻醉(20µg/kg),吸入异氟醚后心率、血压和心排血量下降明显,尤以麻醉后60分钟为著,冠脉血管扩张,尽管心肌血供减少,但心肌氧耗及氧摄取率显著下降,心肌氧供需比例明显改善。芬太尼对体循环和冠脉血流动力学干
我们对23具新生儿尸体进行了呼吸道应用解剖的观察和测量,男12具,女11具。体重为3,152g(均数,下同),身长494mm。鼻至耳垂、鼻至悬雍垂、鼻至声门、上齿龈至咽后壁(口腔深度)、上齿龈至声门及声门至隆突的距离分别是85.39, 52.72, 70.91, 47.74, 58.57和48.24mm。气管软骨环数是15.21。气管前后径、横径和周径分别是4.14,5.92和18.15mm。右、
期刊
期刊
择期手术58例,分为两组。Ⅰ组30例伴高血压或冠心病,年龄65~81岁。Ⅱ组28例无心血管疾病,年龄65~73岁。麻醉诱导用硫喷妥钠4~6mg/kg,γ=OH50mg/kg和琥珀胆碱1~1.5mg/kg,气管内插管。于插管前、插管后即刻、3分钟和5分钟分别测定血压、心率。心率和血压乘积和心电图。结果显示Ⅰ组和Ⅱ组插管后即刻血压升高分别为48.9±9.7和30.4±9.2mmHg,差异显著。Ⅰ组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