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季节及炮制方法对太白洋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9种太白洋参样品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分析测定.结果:秋季采收太白洋参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酒蒸炮制品均较清蒸炮制品和未炮制品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氮基酸含量高.结论:太白洋参宜在秋季植物未完全枯萎时采收.
其他文献
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时也反应了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所以,它一直被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辨证依据,并且其转归也被认为是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蛋白激酶C(PKC)和AT1受体的mRNA表达在大鼠慢性心衰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冠状动脉结扎心衰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中AngⅡ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的教学中去,是新世纪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医教学中,如何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从短期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对实验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用三种不同浓度的CERA进行干预,观察检测血清ALT、AST和肝匀浆SOD、MDA、NO的含量变
气血辨证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渭良对气血辨证的认识有很多独到之处,以"流"、"留"、"积"概括损伤血证的变化过程,"伏瘀"之说解释陈旧损伤病机,认为瘀血辨
联系阴阳学说、“方证合一”、药性气味及归经理论等中医传统的理论与西医学说中的受体观点,开展对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和探索,认为中医学中渗透着朴素的受体观点,深入研究将对
阴阳学说影响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疾病的认识方式,使治则治法理论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揭示治疗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充满辩证思维.阴阳的对立制约,揭示同一(
山萸肉,古今诸医家多注重其补益肝肾之功效,然而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其撰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其更善于“救脱敛汗”,将其用于治疗脱证、血证及痹证等,多有新意,且收效甚佳,颇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常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通过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各种呼吸系统疾
近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肯定的疗效.各医家从不同的中医针灸理论出发,选用了不同的穴位来进行研究,并且都有很突出的疗效.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