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

来源 :蒲松龄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便自觉地进行与读者的交流与对话,是《聊斋志异》区别于其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一个显著特点和独特之处,因而,从接受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不朽的经典名著。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被斥为"末技小流,不足为观",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越来越发现小说"虽为小道,亦有可观之辞"。到了宋元,小说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文人们对小说也开始重视起来
《瑞云》是《聊斋志异》中一个以“知己”为内核的具有道德训化意义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瑞云是贺生的陪衬品,形象不够丰满鲜明。汪曾祺从审美的视角对《瑞云》进行改写,通过增添
张鸿魁先生以“俚曲的语音不是纯一的方音,更不像现代的淄川方音”,否定聊斋俚曲的淄川方言属性,认为“蒲松龄创作俚曲使用的是山东官话”。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聊斋俚曲方言与现代
对于蒲松龄《聊斋俚曲》中的淄川方言词语,有许多专家学者先后进行过注释。由于专家学者们生活的地域和阅历所限,所作的注释多因望文生义、主观臆测而出现错讹。笔者系蒲松龄十
一颗彗星降于人间,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但那“华盖”之运,却终生与你无缘。你以血和泪写就《聊斋志异》,它横扫中国古今“志怪”历史。留仙,在天之灵可知道,你身后声誉,
人异之恋的幻想和乌托邦性质,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这一性质的深刻内涵。本文将幻想中的人异之恋隐喻为桃花源,并认为桃花源模式的变形或消失以及桃花源空间的转移隐约透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约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前后;其卒年应为清康熙八年己酉(1669);蒲槃主持诸子“析箸”的时间应在康熙三年甲辰(1664)的秋冬时节。
清·蒲松龄的《日用杂字》(见《杂字》,来新夏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中“身体章第一”中有这样两句:“眼眨毛长[荅毛]毾丑,颧骨高大衬粗唇。”
从1991年出版的《蒲松龄研究》第四期开始,我陆续发表了三篇读《聊斋》札记。那三篇旧作,多为阅读古籍所得。近年来看了些今人的著述,又把有关蒲松龄及其创作的资料记在任笃
聊斋俚曲中记载了十八种骨牌游戏的牌名,这些牌名主要是依据牌点的组合的象形性、牌点的数量、颜色以及道法象征来命名的。明清时期骨牌游戏的功用已分化,既可当作休闲雅戏,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