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课程,然而,由于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在不少学校,其实施现状并不乐观。据笔者观察,选题阶段师生的种种“任性”行为,导致活动开展虎头蛇尾或无疾而终,是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下面,仅围绕此话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与思考。
一、选题现状列举
(1)学生“任性”。学生确定课题,随性而为,信马由缰,或过于宽泛,或过于高深,或不合时宜,忽视实际条件,注定难以真正开展后续活动。
(2)教师“任性”。教师或包办代替,硬性“推销”预定课题,漠视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或以某个参考教材为唯一依据,按部就班,坐而论道,无视现实学情、校情、乡情。
(3)学校“任性”。学校或急功近利,以个别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完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或将学生平时被动参加的零星活动完全视同于综合实践,缺乏全面谋划,有效整合,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类似现象不胜枚举,其共同特点就是,学校对该课程并未真心实意重视,教研氛围不浓厚,指导教师对课程也缺乏深入研究。所有“任性”行为的结果,无一不落得无疾而终。
二、选题策略纠偏
1. 尊重学生意愿,兼顾实施可行性
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普遍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题确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符合学生本人意愿;②切入点小而近;③可操作性强;④实施有意义。
初中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充满激情;反之,则往往敷衍应对。譬如“X校学生追星现象调查与思考”“交通安全伴我行”“中学生正常交往问题探究”等课题,都符合中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爱好,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选择这样的课题,他们往往乐意去研究,并且开展活动不存在技术性和条件性障碍,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联系地方特色,强化选题针对性
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指导纲要(7~9年级)》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面向学生整个生活的实践性、体验性课程,如果我们只注重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忽略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会造成学生生活与自然、社会的分离,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与自然。
校外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就拿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武平县来说,它兼具纯客家县、中央苏区县、福建省著名绿茶产区、中国富贵籽之乡、定光古佛发祥地等特质,这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茶文化、定光古佛信仰内蕴丰厚,特色鲜明,值得挖掘、探究的领域非常多。为此,武平县多所中学曾经或正在开展诸如“中山古镇姓氏楹联探源”“中湍村‘上刀山、下火海’民俗问题研究”“东留乡富贵籽种植情况调查”等探究活动。这些课题的开展,接地气,合乡情,学生们不但兴趣浓厚,而且通过实实在在的调查、实践、探究,使他们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可谓选题针对性很强。
3.联系学校实际,凸显校园特色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课程开设上应该充分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原则。在具体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之不同,每所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风格上不尽一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应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譬如,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历年来持之以恒地开展了以“远足”为题的系列活动。其主要内容为:军训、远足、参观革命圣地、考察调研三农问题、生存能力体验、篝火晚会、成果展示等。这些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有机整合,让学生亲历实践,深度体验。这些做法得到了课改专家及各地同行的普遍赞赏,真正凸显了该校特色。
4.关注热点问题,培养公民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广大中学生对身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也会投以关注的目光。老师们如能及时引导他们从中挖掘、提炼出恰当的课题,无疑既满足了学生的意愿,又契合了新课程理念,一举多得。此类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势必有益于促进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并为他们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打下基础。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阶段,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指导策略,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都曾作出了各有见地的诠释,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思考与体会,仅仅择其部分,有感而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EB/OL].http://www.docin.com/p-3201T4782.html.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选题现状列举
(1)学生“任性”。学生确定课题,随性而为,信马由缰,或过于宽泛,或过于高深,或不合时宜,忽视实际条件,注定难以真正开展后续活动。
(2)教师“任性”。教师或包办代替,硬性“推销”预定课题,漠视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或以某个参考教材为唯一依据,按部就班,坐而论道,无视现实学情、校情、乡情。
(3)学校“任性”。学校或急功近利,以个别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完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或将学生平时被动参加的零星活动完全视同于综合实践,缺乏全面谋划,有效整合,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类似现象不胜枚举,其共同特点就是,学校对该课程并未真心实意重视,教研氛围不浓厚,指导教师对课程也缺乏深入研究。所有“任性”行为的结果,无一不落得无疾而终。
二、选题策略纠偏
1. 尊重学生意愿,兼顾实施可行性
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普遍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题确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符合学生本人意愿;②切入点小而近;③可操作性强;④实施有意义。
初中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充满激情;反之,则往往敷衍应对。譬如“X校学生追星现象调查与思考”“交通安全伴我行”“中学生正常交往问题探究”等课题,都符合中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爱好,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选择这样的课题,他们往往乐意去研究,并且开展活动不存在技术性和条件性障碍,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联系地方特色,强化选题针对性
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指导纲要(7~9年级)》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面向学生整个生活的实践性、体验性课程,如果我们只注重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忽略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会造成学生生活与自然、社会的分离,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与自然。
校外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就拿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武平县来说,它兼具纯客家县、中央苏区县、福建省著名绿茶产区、中国富贵籽之乡、定光古佛发祥地等特质,这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茶文化、定光古佛信仰内蕴丰厚,特色鲜明,值得挖掘、探究的领域非常多。为此,武平县多所中学曾经或正在开展诸如“中山古镇姓氏楹联探源”“中湍村‘上刀山、下火海’民俗问题研究”“东留乡富贵籽种植情况调查”等探究活动。这些课题的开展,接地气,合乡情,学生们不但兴趣浓厚,而且通过实实在在的调查、实践、探究,使他们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可谓选题针对性很强。
3.联系学校实际,凸显校园特色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课程开设上应该充分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原则。在具体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之不同,每所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风格上不尽一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应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譬如,福建省永定县第二中学历年来持之以恒地开展了以“远足”为题的系列活动。其主要内容为:军训、远足、参观革命圣地、考察调研三农问题、生存能力体验、篝火晚会、成果展示等。这些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有机整合,让学生亲历实践,深度体验。这些做法得到了课改专家及各地同行的普遍赞赏,真正凸显了该校特色。
4.关注热点问题,培养公民意识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广大中学生对身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也会投以关注的目光。老师们如能及时引导他们从中挖掘、提炼出恰当的课题,无疑既满足了学生的意愿,又契合了新课程理念,一举多得。此类研究性活动的开展,势必有益于促进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并为他们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打下基础。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阶段,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指导策略,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都曾作出了各有见地的诠释,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思考与体会,仅仅择其部分,有感而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EB/OL].http://www.docin.com/p-3201T4782.html.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