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粉红丝带 守护女性健康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志敏
  男,1962年生。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负责人)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5年获得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和上海市卫生系统领军人物,2006年荣膺中国工程院光华青年奖,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先后承担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863”项目、“211”工程等项目30余项。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带教30余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在国内外肿瘤专业杂志上已发表有关乳腺癌研究的论著2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篇,被世界医学文献引用近2 800次。
  
  “一天”轨迹,忙碌充实
  
  早晨7点,当别人刚准备上班的时候,邵志敏教授已经早早地到达医院。他会习惯地先看看实验室的情况,然后在泛白的晨曦中进入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住院病人一天里最先看到的,是堂堂大教授本人。邵医生逐个询问病人的情况,对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对病情胸有成竹。谁要完善新的检查了,谁排除手术禁忌了,谁可以出院了……在他头脑里一清二楚。
  7点半,下级医生都到齐了,交完班,开始查房。邵医生几年如一日,坚持天天查房,早上、傍晚各一次,全然没有大教授几天才查一次的派头。他说:“离开第一手临床材料,医学怎会进步?”每天查房既是对病人的负责态度,也是对下级医生很好的教学演示。
  8点半,他准时出现在手术室,开始高负荷的工作。忙的时候,一天七八台手术很正常。邵志敏开展多样的术式,注重对年轻患者开展保乳治疗和乳房重建,尤其是乳房重建,手术时间往往长达5小时。肿瘤医院乳腺癌年手术量突破千例,正是这样一台台积累起来的。时间来不及,就中午抽时间赶口饭,下午接着开。从上午一直到下午三四点钟,一刻不歇。若非手术日,上午就看门诊,排队挂号的病人众多,大家都是冲着邵教授的名头来,一上午挂100个号是家常便饭。为了确保门诊质量,保证个体就医时间,他只好放弃中午的吃饭时间、午休时间、甚至下午的部分时间,往往要到下午2点多才能够让最后一个病人满意而归。即便是特需门诊,也是人满为患,近50号病人全部满意而归时,邵志敏也早已错过了午餐时间。
  下午4点钟,邵志敏又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带领下级医生查房:术后情况如何,明后天的安排如何,等等。都要在这时候做到胸中有数。
  等他结束病房工作,外面已是暮色浓深。5点半方出病房。
  晚上的时间更加紧凑。不仅要和在实验室做课题的学生探讨实验进度和结果,而且要书写论文、审校文章、准备讲学和申请课题,兼处理一系列的会务事宜,可谓分身乏术。一直忙碌到深夜。
  这样的一天,旁人会觉得太忙太累,但邵志敏乐在其中。他说:“这是我的兴趣所在。”正是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对事业价值的坚定认知,让他对这样平凡而简单、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乐此不疲。
  
  回国之路,使命使然
  
  1990年,邵志敏获得美国Mammadi-soudovar Memorial 奖学金资助,面对大好机会,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往异国深造。
  1990年至1995年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乳腺中心、美国马利兰大学癌症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并先后两次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乳腺癌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激素受体相关”及“维甲酸受体-α和激素受体相关”。尽管才30岁出头,留学海外的他已成绩斐然: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首届“校长奖”获得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客座教授、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在乳腺研究领域已颇有声望。
  1995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母校恩师、时任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的沈镇宙教授出访美国时诚邀他回国发展,他的一颗游子之心顿时思归。沈镇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肿瘤外科学家、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原上海抗癌协会理事长、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他多年来孜孜不倦,追求不息,在肿瘤外科领域,尤其是乳腺癌、软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治方面享有盛誉。沈教授爱才惜才,为邵志敏的回国提供了良好的铺垫。至今,邵志敏都心怀感激:“沈教授当年手把手地教我动手术、做实验,给我提供各种机会。做个像他那样的医生,是我的追求。”现在回想上世纪90年代,这样一老一少,一个心急于中国乳腺癌之现状,全力争取青年才俊,一个心怀鸿鹄之志、报国之心,终于促成了邵志敏的回国。
  1995年至1999年期间,邵志敏穿梭于中美两国间,既了解了中国乳腺癌的现状,深觉国内乳腺研究领域的落后,乳腺癌诊断理念、检查设备等方面都需要提高;也积极跟踪乳腺癌前沿进展,为以后“正式”海归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1999年,邵志敏被我国教育部聘为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聘他为学科带头人。
  2000年,38岁的邵志敏正式接过恩师沈镇宙的担子,出任刚刚独立的乳腺外科主任一职,从而开启了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全新的发展历程。
  “我是从这所医院走出去的,对它的感情特别深。”邵志敏说,“国外条件固然好,国内创业土壤更好。”
  自1995年始,十年之后,桑梓之地,硕果累累。
  
  临床问题,积极应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危害重大。其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为130万,占癌症总发病数的9%;每年有40万人死于该病,占癌症死亡人数的5.5%。在我国,近20年来的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以京、津、沪等大城市为著,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面对严峻现实,积极应对才是唯一出路。
  邵志敏深刻了解中国地区,尤其是上海地区乳腺癌诊疗水平与国外的差距所在。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准方向,众人才能戮力同心。邵志敏认准了“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他认为医疗水平的高低,本质不在于花哨的技术、繁复的理论,而在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谁复发了,谁转移了,谁因为癌症而过世了,病人看得真切,医生也最有体会。只有把生存率提上去,才是真水平。而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早期诊断;二是提倡以乳腺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也正是邵志敏平时临床工作的思路和重心。
  2004年3月,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成立了“上海市乳腺癌诊疗中心诊断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诊断部在国内率先引进了Lorad全数字化钼靶机、全数字化计算机钼靶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四维超声诊断仪、Mammotome微创活检系统、乳管内视镜等高技术乳腺诊断设备,使大量早期癌和原位癌得到确诊。2004年以来,导管原位癌的检出比例达到全部乳腺癌的15%左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导管原位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在98%以上。
  传统医疗观念下,乳腺癌一旦被诊断,患者乳房就得切除。这个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主导地位。即便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1995年全乳切除的开展率几乎达到100%。但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开始探索保乳手术;到了90年代初期,保乳手术基本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广泛选择,因为保乳综合治疗与全乳切除的疗效几乎是一样的。邵志敏紧紧跟上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率先开展了保留乳房手术,至今已完成近1 000余例,保乳手术比例从1995年的1.3%提升到2005年的14.9%,无论疗效还是术后生活质量均达到国际水平。此外,对乳房全切后患者开展一期乳房再造,已经达到100多例;一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乳管镜检查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累计超过1 000例。
  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在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上具有其特殊作用。邵志敏非常重视多个学科间的交流。每周三早上有疑难病例分析,届时全院各科专家济济一堂,对疑难病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与交流。这一平台,成为了进修医生、研究生学习和聆听的殿堂,同时也为数以百计在外院“走投无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日常临床工作中,邵志敏对病人尽心尽职,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尽心做好每一台手术,关心每个病人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倾注心血于乳腺癌病人的规范化治疗及总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在邵志敏的领导下,乳腺外科的临床规模和医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空前提高。2002年7月,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成立了“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还成为“上海市乳腺癌诊疗中心”,使科室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今,乳腺外科由一个病区扩展为两个,床位数由45张增至近180张,治疗小组由2个增至6个,且与“上海建工医院”成立了联合病房。2010年乳腺癌手术量突破21 000例,占上海市乳腺癌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的最新分析显示,上海市肿瘤医院I、II、III期乳腺癌5年存活率分别为94%、88%和67%,达到世界中上水平。
  邵志敏认为,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国家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是推广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理念的良好途径。由他和沈镇宙教授主持举办了6届的“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备受瞩目。此外,邵志敏注重对治疗后处于恢复期的乳腺癌病人的随访和康复指导,全力支持乳腺癌防治宣传和肿瘤患者心理康复组织——“妍康沙龙”的活动,主持建立专业性学术网站(www.shbcc.com),宣传普及医学知识和肿瘤常见疑难问题。2011年8月11日,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呵护她生命,关注乳腺癌”病人支持行动。乳腺癌被称为是现代女性的“头号杀手”,而每10名乳腺癌病人中就有2至3名是“最凶险的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的受害者。相较于其它类型的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的疾病进展速度更快、恶性程度更高,更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也较差。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必须及早确认HER2状态,并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否则其生存时间可能仅为HER2阴性病人的一半。邵志敏作为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出席了支持行动的启动仪式,并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共同关注HER2阳性乳腺癌,帮助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重获健康。作为本次病人支持行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援助计划将帮助广大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减轻经济负担,接受目前国内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物靶向药物赫赛汀®的治疗。
  
  基础研究,探索不止
  
  临床工作是乳腺癌诊疗全局的重要方面,但并非全部;乳腺癌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无疑更加纵深化,是寻求乳腺癌的发病本质和转移原因的关键。早在留美期间,邵志敏就投身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他有两项堪称世界第一的发现,一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激素受体相关”,另一个是“维甲酸受体-α和激素受体相关”,在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回国后,他一方面继续强化乳腺癌转移机制研究;另一方面,看到中国人群的起病机制研究还相对空白,他同时开展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和转移机制研究是乳腺癌基础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前者解决为什么会生乳腺癌的问题,通过探索中国人群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以中国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研究为突破口,寻求中国人群特异性的易感基因及其多态性的表观遗传学特征,以期从预防和筛查阶段来提高检出率,优化生存;后者将帮助解决患乳腺癌后如何避免复发和转移的问题,从治疗策略上来阻断令病人惶恐不安的疾病复发转移。此外,邵志敏还在乳腺癌的化学预防、侵袭转移动物、细胞模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微环境与乳腺癌靶器官亲嗜性转移互动研究、肿瘤复发转移调控网络及预警体系的建立等研究上均取得国际先进性研究成果与创新性发现,形成有特色的研究体系。
  “炎性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BRCA1和BRCA2与家族性乳腺癌的关系”以及“ERα和ERβ在乳腺癌转移中的意义”等紧密联系临床的基础课题都取得了优异成果。说邵志敏领衔的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正在从事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乳腺癌基础研究一点也不为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话体现了脑力劳动的宝贵价值所在,也是邵志敏从事乳腺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道路的理论支持。目前邵志敏正带领科研小组倾力钻研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问题,试图寻找中国人群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构建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模型,为高危风险人群提供正确的防癌抗癌指导。
  
  百年树人,桃李芬芳
  
  邵志敏说:“沈镇宙教授当年手把手地教我动手术、做实验,给我提供各种机会。做个像他那样的医生,是我的追求。”正是秉承了恩师沈镇宙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邵志敏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
  他在探索优化和革新肿瘤学学科专业教学模式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设置开放式命题,制定高标准,提出严要求,创造良好育人成才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够独立开展各项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能够独立处理临床相关问题,熟练掌握专业外语,具备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的参加经验,所有乳腺外科毕业的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院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可以说,乳腺外科的研究生具有最好的科研条件和临床锻炼条件,这与邵志敏强调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凭着拼搏与朝气,邵志敏带出一支全院人数最少、技术最精的队伍。由他开创的医、教、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别具一格:每周四上午七点整,本科医生和研究生济济一堂,进行业务英语探讨早餐会,10年来从未间断。由此,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培养了一批既有临床和科研基础,又有流畅表达能力和英语会话能力的研究生。每每看到学生在国际大会上用流利英语做报告、与国外专家共同探讨,邵志敏都感到由衷欣慰。有些研究生毕业时,其毕业论文能够发表在高质量的期刊(如《PLoS Genet》、《Hum Mol Genet》、《Oncogene》、《Proteomics》)上,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
  群星闪耀,共谱乐章
  
  国内的乳腺癌诊治水平因为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呈现高低不一。如何将有效的“上海经验”推广至全国,缔造中国乳腺癌高水准诊疗模式,是邵志敏更远大的目标。2005年,邵志敏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乳腺癌诊疗领域同仁们的一致认可,当选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天津、北京、广州、重庆……各股力量凝聚融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获得广泛的交流合作,提升乳腺癌的诊疗水平。邵志敏担任主任委员以来,乳腺癌专业委员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开展广泛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CACA Guideline for Breast Cancer)》;建立乳腺癌多中心研究协调小组,开展全国多中心协作研究;启动国内乳腺癌流行病学资料搜集系统,等等。
  2006年6月6日,1 000多位院士济济一堂,共同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中国工程院第八次两院院士大会。会上,国务委员陈至立、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共同为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者颁奖,以激励中国工程师、科学家从事工程科技研究、发展、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八位青年才俊获得了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其中就有肿瘤学专家邵志敏。他一身黑色西服,庄严而自信地接受这样一项荣誉的肯定。获得这个有分量的奖项,是党和国家对他在肿瘤研究领域所做贡献的肯定,算是一个小驿站,亦是新的起跑线。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说过:“当你下定决心去完成一件事,整个世界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向着美好的愿望出发,向着人类的大福祉出发,即使天堑,亦为坦途。
  (收稿日期:2011-10-31)
其他文献
上海市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中心城区静安区东北隅,服务面积1.09平方公里,有13个居委,常住人口3.4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24.0%。辖区内商业繁荣,文化资源丰富。中心创建于1953年,原为张家宅地段医院,1997年转制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连续六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是全国(上海)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基地、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多
期刊
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闸北区的最北端,北邻宝山,东接虹口。辖区面积2.12 km2,人口5.36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总占人口的22.83%。中心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4 777 m2,床位120张,年门诊量50万人次。下设5个站点,责任区域覆盖整个临汾街道,形成了完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中心坚持“开拓创新,持续发展”的服务理念,始终走在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前沿。1998年
期刊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市东北角,主要承担殷行、新江湾城两个街道16平方公里、17万常住居民及3万外来流动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成立全科服务团队9个,2011年门诊人次72.5万,开放家庭病床1 033张。中心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全国首批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强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前3个季度抗微生物药物基本药物的用药现状,为推进基本药物在医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2010年前3个季度抗微生物药物的出库数量和金额,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我院使用的抗微生物药物中,包含国家基本药物21种,占全部抗微生物药物的27.63%;包含上海市基本药物31种,占全部抗微生物药物的40.79%。结论: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基本药物
期刊
摘 要 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是目前治疗风湿病的主要用药类别之一。本文就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品种、用药选择及其不良反应作一概要介绍。  关键词 风湿病 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 治疗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3-0011-04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疾病
期刊
在新医改背景下,药品流通行业已开始重新洗牌,一些跨地域、资本雄厚的医药商业企业正试图以产品、产权和销售网络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行业资源以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稳固,最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而一些具有地方销售网络的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成了被整合的首选对象,在此博弈中,为了争夺基本药物的配送权和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我国浙江、江苏等地的药品流通行业诞生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社区医药服务共同
期刊
摘 要:目的: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监控效果。方法:探索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围手术期使用、处方点评、监控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结果: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比例不断下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时间等趋于规范和合理,抗菌药物的监控更及时、有效。结论:及时、有效地规范瑞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医疗资源有效地下降,大大提高了药事工作效率与管控效果。
期刊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实施市政府公共卫生职能的核心专业机构。中心以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疾病、伤害和失能,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集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监测检验与评价、应用科研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综合防治与健康促进于一体。其基本任务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追踪健康相关因素,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预防医学应用研究,促进国际交流
期刊
龙年新年前夕,年届而立之年的《上海医药》再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又一次出发。  1979年,《制药简讯》(《上海医药》杂志的前身)在老一辈上海医药人的呵护和努力下,以崭新的科技期刊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为在广大医药企业中从事药物研发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交流平台。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杂志经历了从《制药简讯》到《医药简讯》、《医药月刊》的两次更名,编辑部经历了从拥有1位编辑到渐渐组
期刊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促进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体制”的中心任务,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根据《卫生部药政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的通知》【卫药政管理便函(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