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坪花脸社火与过会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火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河北省井陉一带社火表演仍然在民间发挥着重要作用,桃林坪花脸社火主要在每年元宵节过会时规模最为盛大,由“香头”带头组织的社火表演在当下仍起到敬神祈福的作用,在研究民间传统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花脸社火;过会;桃林坪村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46-02
  社火,是中国农村在春节元宵节等岁时节日或庙会期间举行,以村或社为基本单位,农民表演为主体,活动目的以迎春、祭神、接福、祈求、娱乐狂欢为主的参与规模较大的游演活动[1]。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活动,是随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农耕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兴盛的。社火产生的历史悠久,远古时期盛行的祭祀和降神活动是社火活动逐渐发展的雏形。社,古时特指土地神。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首序》中有这样的论述:“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2]。从这些记述中可见社火一直是活跃于民间乡土的不息星星之火。
  井陉县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西陲,地处太行山东麓。[3]《太平寰宇记》有载:“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阱,故謂之井陉。”楚汉时期,韩信曾在井陉一带以少胜多击败赵军,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战”也出于此地。井陉所在河北地理位置特殊,是近代中国的腹心之地。每当国家民族有危难之时,首先被唤起的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燕地的任侠精神成为民族扛起的标识、风向标。[4]燕赵人民崇义尚武之风贯穿历史发展的长河。
  桃林坪隶属井陉县小作镇,村落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村落背靠桃形山。桃林坪社火历史来源久远,有深厚的农村文化传承,其属于花脸武术社火,演出场面激烈。脸谱艺术底蕴深厚,精致生动,并且至今脸谱的绘画依然传承完整,剧目多取材于民间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也有当地居民依照流传本村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而创作。
  生活在这里的人,靠天吃饭,背山面水,享受着大自然最直接的馈赠,同时也面对各种天灾,所以这里的村民对自然有种天然的敬畏之心,信奉神灵,用以祈求天地四方的恩赐与保佑。
  一、河北井陉桃林坪社火产生及发展
  社火,作为一种历史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我国农村广泛存在,并影响深远,在相关文献和古籍中,对于“社火”的考释已相当丰富。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十一《舆地志·风俗·时令》中关于元宵节活动有这样一句论述:“元宵观灯演社伙”,由此可知“火”同“伙”,在元宵节活动中不仅体现出群体参与度之高,还代表社火表演的红火热闹之意。
  社火的意义核心在于“社”。关于“社”,《说文》的解释很全面:“社,地主也,从示从土”。周礼所云:“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明史》七十七卷《食货一·户口田制》中说:“太祖仍元里社制,河北诸州县土著者以社分里甲……”[5]
  从上述记载中可知,“社”起初指土地,随着百姓对庄稼丰收的渴望,逐渐有了对土地神的祭拜仪式。自元代起,社又是区域划分中较小的社会单元。近代以来,关于“社火”的理解大多指以村为单位,或一村独办或村级之间举办的一种民俗活动,活动场所大多在庙宇内,活动内容以灯火杂戏、社火表演及相关祭拜仪式为主,娱乐性成为其主要目的。
  综合上述对社火词意考释,桃林坪花脸社火是人们在岁时节日或庙会庆典等场合举行的表演者装扮脸谱,以表演特色武打剧目为主,伴有踩街、秧歌、竞技等,以祈求神灵保佑家道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间传统活动。
  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宋辽连年征战,为躲避战乱,此地聚集了许多武艺高人,为维护村民安康,他们自发组成护卫队。
  明洪武元年后,大量外流人员迁入“桃山庄”,村落日渐扩大,建起了各种庙宇和戏楼及台前的武场,同时壮大了山庄的社火武术队伍。清康熙年间开始组编成“社火剧目”,即有故事情节的武术表演。乾隆年间,“桃山庄”更名为“桃林坪村”,康乾盛世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定,村民耍社火多是为了“强身健体,自身保护;看家护院,维持治安”,并负责逢年过节、庙会、庆典、走乡串村文艺交流等演出活动。
  又因此地紧邻山西,民间曲艺和戏曲表演深受晋剧的影响,社火也逐渐演变为花脸社火,即表演者像戏曲演员那样着装,表演道具多是真刀真枪,剧目内容以古代名著中较为耳熟能详的情节为主,其中也有本地村民根据流传于村内的传说故事创作,如《五虎庄》和老艺人自编自演的惨仗社火、武术绝技等。
  后随着村落的发展,社火组织更加严密,武打招式和演出艺术更加精练,形成了以“师出本门,自行传承”,“口授心记,不留笔记”的方法,“以师带徒”的方式也流传至今。
  二、河北井陉桃林坪花脸社火仪式与过会
  桃林坪花脸社火的组织机构是“香头”。“香头”是桃林坪村自发组织的带有公益性质的群众团体,有严格的规定与纪律,其主要职责是带领本村的花脸社火人员传承剧目和武打招式,发展社火成员,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与社火表演,特别是在桃林坪村庙会时,“香头”是庙会举办与社火表演的核心组织成员。
  每年的正月十五当天,桃林坪村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并表演社火,俗称“过会”。按照传统,香头先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召集相关人员在家开会,议定正月十五过会的相关事宜。按照历年习俗,每年的正月十四会有踩街仪式——社火表演者装扮整齐,绕村落大小街巷游行,队伍后有村民相随,意在敬拜过路神灵,祈求众神灵保佑“过会”顺利,保佑全村平安健康。
  现如今将仪式简化,统一在正月十五上午举行踩街仪式。早上五点,村大队的喇叭开始吆喝花脸社火演员在村大队器材室集合开始“开面”,“开面”是指专门的化妆师傅给演员上妆,一般年长的大师傅为先,再是年轻的少年师傅。   八点鸣炮,全体成员在村口集中开始踩街。如今,随着村民的娱乐活动日益丰富以及村际间交往的频繁,踩街除了社火、旗队还有井陉拉花仪仗队、抬杠表演仪仗队、少儿舞蹈队和现代歌舞仪仗队加入其中,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氛围。在踩街过程中,每走到一座村庙前,香头烧香礼拜,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主会场戏楼大院的情形尤为壮观:旗队两列,社火布阵排兵,武技对打,花会戏团锣鼓齐鸣。本村节目表演结束后,邻村社火队陆续按旗排队演出,而后相互竞技比赛。全部表演完毕后为戏曲演出和现代歌舞演出。村民在当天走亲访友已成为这里的习俗,人们在过会中增进交往。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十点一天节目全部结束后,香头烧香祈祷放烟火,全部庙会结束。
  社火脸谱是桃林坪花脸社火的一大亮点,是桃林坪花脸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采取舞台戏曲中净、丑角色的化妆手法,与行头、面具等人物风格协调,并与翻、滚、跳、打等表演形式相协调[6]。
  花脸社火脸谱中有素练、丑脸和花脸,其中花脸包括大花脸和二花脸,其中“关公”脸谱是所有脸谱中最为讲究的一个,这也跟当地的关公信仰有密切关系,这里不做过多讨论。纵观桃林坪花脸社火的脸谱,既不同于戏剧舞台上出演人物的脸谱,又有别于其他地方花脸社火的脸谱。脸谱主要由红、白、黑三种特制颜料描绘而成,不因武打流汗而掉色,图案效果简洁,色泽艳丽而鲜明。桃林坪社火中“一人一谱”“一人多谱”“随回换谱”或“多谱多台”等,体现出花脸社火脸谱多样化和程式化的特征。
  时至今日,桃林坪村一直重视社火的表演和过会传统,村小学体育课上由社火演员教授学生武打招式,美术课上传授学生脸谱绘画,教授社火招式背后的民间传说故事,从娃娃抓起,从表演和文化两手抓,为社火的传承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桃林坪村积极与外界交流社火文化,参加民间文艺表演,荣获了诸多荣誉和各界的关注。井陉县政府鼓励民家艺术的发展,为民间艺术提供表演舞台,定期举办元宵过会、县文化比赛、社火表演等活动,使桃林坪花脸社火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世瑜.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J].中国史研究,1999,(03):134-142+144-152+154.
  [2]永瑢,纪昀.四库全书:子部:80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
  [3]梁建楼等.井陉县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43-44.
  [4]刘金柱,秦双兰.近代河北民间体育观念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6(05):171-175.
  [5]曾愛娣.“社火”考释与探源[J].黑龙江史志,2013(13):47+49.
  [6]常智奇.华夏艺术历史的活化石——论中国社火脸谱的人文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4):39-45.
其他文献
【摘要】 律诗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律诗兴起之后,诗才有了严密的格律,得以与自由体诗相区分。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作为研究格律诗的入门之作,对律诗的韵、平仄、对仗做了详细介绍。对律诗而言,调平仄是其灵魂,本文通过对平仄拗救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形成初步的诗词格律学的体系,提高对平仄拗救的认识。  【关键词】 《诗词格律》;平仄;拗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颠沛波折的人生和从未圆满的感情生活让波特笔下的小说独具魅力,也为她赢得了“女性福克纳”的赞誉。本文选取《玛莉亚·孔塞普西翁》作为分析文本,剖析波特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进一步解密波特的文学魅力。  【关键词】 凯瑟琳·安·波特;婚恋观;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大连图藏本插图无论是人物、背景刻画还是细节处理,都不及崇祯本插图。由于技艺的不精、态度的不严谨以及成本等因素,使得前者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审美价值都远远不如崇祯本插图。  【关键词】 大连图藏本;崇祯本;插图;比较  【中图分类号】I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3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史鐵生作品中的现代性悲剧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阐述了本次的研究理由,随后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出发,探讨了史铁生作品中现代性悲剧来源,最后从多个视角入手,阐述了史铁生作品中现代性悲剧的文学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史铁生;文学作品;现代性悲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31-02  史铁生作为当代
期刊
【摘要】 戊午春词社是叶玉森、胡璧城和袁天庚在1918年于安徽蚌埠成立的一个小型词社。当时国家经历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词人们于此动荡中仿效清末《庚子秋词》的唱和,运用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的方法,表达国家动乱和对个人前途的忧虞,甚至以佛语和佛家境界超脱苦境,风格清新空灵,别具时代意义。  【关键词】 戊午春词社;民国词社;安徽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崔与之,南宋后期名臣,同时又是颇有建树的文学家。由于他一生致力于政务,与当时的文坛核心鲜有接触,他的文学创作大多出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及个人情绪的抒发,不同于当时许多文学创作者的佯狂欺世,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他的诗歌创作思想,对现代社会人文发展仍然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本研究中,对崔与之的生活背景进行了剖析,并对其诗歌思想及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了解这位岭南诗词代表人物
期刊
【摘要】 韩国宋京雅的幻想小说《我的田螺公子的故事》是以韩国田螺姑娘型民间故事为原型改写的。作品以后现代解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重塑了田螺形象,对提倡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消除父权、夫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引人警惕欲望美学下消费文化的“仿象”与“超现实 ”的片面化问题。  【关键词】 田螺形象;幻想小说;消费文化;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叶文玲在作品中书写和建构了宏大的地理空间,并融入了诸多的家乡地理因素,本文结合无尽人生三部曲,通过分析其家乡的地理环境,来解读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他们性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叶文玲;地理因素;性格;无梦谷;无忧树;无桅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38-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台
期刊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韩东提出了“诗到语言为止”的口号,一度成为“第三代诗人”的诗歌理论旗帜之一,对此后的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韩东所说的“语言”强调了诗歌写作中的本位问题,其实质就是符号主导问题。  【关键词】 语言;符号学;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40-02  韩东最早在《自
期刊
【摘要】 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珍妮姑娘》和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两部小说都为读者展示了女主人公的爱而不得的爱情悲剧。本文试运用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女性人物的主体性丧失的必然性。  【关键词】 《欧也妮·葛朗台》;《珍妮姑娘》;权力话语;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42-02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