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一个班级,必须根据班级成员的年龄阶段、性别结构、思想状态,培育出符合本班级成员的班级精神,规范、指引该班级成员的行为,成为该班级成员的行动指南,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团结一致,不断克服困难,形成一个顽强拼搏、文明礼让的班风。班级精神可以很远大,也可以很具体,但必须结合实际,目标清晰,讲究方式方法,循序渐进。作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阐述培育班级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精神 班风建设 培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07-02
从事班主任工作,最头疼的是如何把一个班级的成员团结起来,凝聚力量,形成一股绳,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促进。目标管理理论认为,对组织管理来说,必须具有确定的目标,整个组织成员才能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奋勇前进。班级精神,就是一个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培育形成班级精神,是促进班风建设的一剂良方。
一、精神的力量
精神,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广义地讲,是指人们对其认同的某种思想、某种说法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一个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永不言弃的精神支柱。“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为了把握人生而给予生活以解释和评价时,它才具有意义。精神能够给予人生以最广大的意义,在解释与构筑人生方面,它比科学具有更大的作用。”有了精神,再大的难事也有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了精神,再大的苦也有坦然面对的勇气;有了精神,能耐得住寂寞,能扛得起责任,能冲破一切思想的藩篱。班级精神,就是对班级公约、班级目标的相信、遵从和坚守,从而培养形成全体成员一起朝着班级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断奋斗的精神力量。
二、班级精神的定位
班级精神是班级的灵魂,终极目标是培育一种主流精神,让班级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共同维护,共同奋斗,人人以班级的主人翁的态度维护自己的班级荣誉。因此,班级精神必须准确定位,不能一味追求“高、大、尚”,才能有利于班级的发展。目标过于远大,主流精神过于理想,可能会使班级成员失去信心,让他们不愿相信或觉得无法企及,从而干脆放弃。要根据班级成员的年龄结构、家庭出身、性别比例、性格特征等条件进行统筹考虑,量力而行。只有定位准确,才有可能会给班级带来竞争力。一般而言,班级的精神就是培养班级的集体观念,让学生以班级为荣,以班级为家,让每一个学生感觉自己在这一班级中有一种存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成为班级和谐的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自觉矫正个人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班级荣誉和班级形象。
三、班级精神的培育
精神,是全体成员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心理保障。它不仅仅是现实的行为规范教育,而是超越性的价值观教育。那如何培育呢?
(一)培育班级精神要注意发挥集体的作用。精神是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但却有趋同性的特性。从心理学上讲,从众心理、效仿心理是人的天然思维。这种特性在班级精神培育当中运用得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马卡连柯有一个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的理论: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个个人的教育。也就是集体教育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教育性集体,在集体中培养个人。积极示范的不断积聚,就会使一些人的耻感变得敏感化。如果一些犯错的孩子,会受到其他孩子投以正直严厉的目光,感受集体的批判,感受到耻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二)培育班级精神必须切合实际。班级精神是班级成员共同理想的集中反映,是班集体成员对学生生活的心理追求,也是集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集体和个体的切身利益,所以它可以鼓舞每一个学生个体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集体的活动中去。当然,班级精神的确立不能好高骛远,而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一是认真观察本班的学生的个性特点,琢磨其习性,提出让其易于接受的思想观念。即有最高的精神,又有最低的精神。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做得好。二是精神必须植根于社会现实,不能尽玩一些虚的,否则就没有学生愿意相信。如今,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更便捷,客观上也要求班级精神的培育不能脱离实际。三是要善于运用时事形势激发培育班级精神。时事大事是培育班级精神的最好的“催化剂”,如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世界杯、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
(三)培育班级精神目标必须清晰明确。目标不能含糊其词,这一段时间要达到什么?实现什么?分多少步走?都要明确清晰。这就要求必须作好观察摸底,准确判断,然后提交班级成员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达到思想升华,形成共识后实施。如重点班的班级精神可以是“奉献拼搏,争当第一”;普通班的班级精神可以是“友爱互助,团结礼让”,让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把班级打造成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和谐共处。
(四)培育班级精神必须循序渐进。精神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慢功细活,不能一蹴而就。除了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外,还要有一个周密的时间表,真正地精打细算,把各个目标精细到周历中去,到月份中去,到学期中去。要通盘考虑各个因素,抓住主要环节,先易后难加以解决。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是组织学生制订班训,制订班级公约,让学生养成了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意识,抓好班级纪律;其次是培养良好的班级精神内涵;最后才是追求班级的竞争力。而且,要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实践工作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办法:第一,通过认真策划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进行有效的头脑风暴。第二,实施“提前到教室10分钟”活动。要求本班成员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通过这短短的10分钟,总结点评前一天班级情况及今天应该注意事项,或者讲一个故事、一个时事等有励志思想内容的,或者是展示一个即将到来的前景,提出新的任务等,时刻让学生保持一种昂扬的状态投入一天的学习生活。这10分钟虽短,但它却非常宝贵:一是培养意志力,年轻人喜欢赖床的毛病解决了。二是利用好这短短10分钟,点评、激励、阐明做人做事道理,始终让学生觉得,我是这个班级大家庭的一员并为此骄傲。
(五)培育班级精神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一是渗透前景教育观念。在改造学生的思想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青少年是富有幻想的一个群体,当学生的幻想指向于集体活动,指向于集体发展的前景时,它不仅可以使整个集体变得生机勃勃、奋发有为,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奔向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关心、热爱集体。二是渗透平等教育观念。平等是集体组成的基础,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平等的,千万不能仅仅以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人。要明确文化成绩好是为班级争光,体育成绩好是为班级争光,更应该提倡讲道德守纪律也是为了班级争光的观念。因为,这样人人都可以做得到,每个人都能找到了自己在班级的存在价值,才有了参与的愉悦感。只有平等,集体才有很强的凝聚力,大家才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集体的力量才会不断壮大。三是发挥班团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一个班集体,班团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组织。要充分发挥班团组织开展好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通过学生骨干使活动意向得以充分实现,并从中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创建一种既充满团结友爱又有浓厚竞争氛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发自觉的集体意识。
(六)培育班级精神必须服从共产主义信仰。也就是精神必须服从于信仰,不能与信仰相悖,背道而驰则如无根之水,不能长久。同时,班级精神的教育及其规范应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创新空间,并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与“中国梦”的教育相符。
【参考文献】
[1][英]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樊艳芬.《浅谈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新思路——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09(22)
[3]李建忠,黄琴,刘松年.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探析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4]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作者简介】梁庆红(1978-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百色市德保高中教师,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关键词】班级精神 班风建设 培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07-02
从事班主任工作,最头疼的是如何把一个班级的成员团结起来,凝聚力量,形成一股绳,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促进。目标管理理论认为,对组织管理来说,必须具有确定的目标,整个组织成员才能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奋勇前进。班级精神,就是一个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培育形成班级精神,是促进班风建设的一剂良方。
一、精神的力量
精神,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广义地讲,是指人们对其认同的某种思想、某种说法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一个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永不言弃的精神支柱。“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为了把握人生而给予生活以解释和评价时,它才具有意义。精神能够给予人生以最广大的意义,在解释与构筑人生方面,它比科学具有更大的作用。”有了精神,再大的难事也有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了精神,再大的苦也有坦然面对的勇气;有了精神,能耐得住寂寞,能扛得起责任,能冲破一切思想的藩篱。班级精神,就是对班级公约、班级目标的相信、遵从和坚守,从而培养形成全体成员一起朝着班级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断奋斗的精神力量。
二、班级精神的定位
班级精神是班级的灵魂,终极目标是培育一种主流精神,让班级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共同维护,共同奋斗,人人以班级的主人翁的态度维护自己的班级荣誉。因此,班级精神必须准确定位,不能一味追求“高、大、尚”,才能有利于班级的发展。目标过于远大,主流精神过于理想,可能会使班级成员失去信心,让他们不愿相信或觉得无法企及,从而干脆放弃。要根据班级成员的年龄结构、家庭出身、性别比例、性格特征等条件进行统筹考虑,量力而行。只有定位准确,才有可能会给班级带来竞争力。一般而言,班级的精神就是培养班级的集体观念,让学生以班级为荣,以班级为家,让每一个学生感觉自己在这一班级中有一种存在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成为班级和谐的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自觉矫正个人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班级荣誉和班级形象。
三、班级精神的培育
精神,是全体成员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心理保障。它不仅仅是现实的行为规范教育,而是超越性的价值观教育。那如何培育呢?
(一)培育班级精神要注意发挥集体的作用。精神是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但却有趋同性的特性。从心理学上讲,从众心理、效仿心理是人的天然思维。这种特性在班级精神培育当中运用得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马卡连柯有一个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的理论: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个个人的教育。也就是集体教育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教育性集体,在集体中培养个人。积极示范的不断积聚,就会使一些人的耻感变得敏感化。如果一些犯错的孩子,会受到其他孩子投以正直严厉的目光,感受集体的批判,感受到耻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二)培育班级精神必须切合实际。班级精神是班级成员共同理想的集中反映,是班集体成员对学生生活的心理追求,也是集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集体和个体的切身利益,所以它可以鼓舞每一个学生个体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集体的活动中去。当然,班级精神的确立不能好高骛远,而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一是认真观察本班的学生的个性特点,琢磨其习性,提出让其易于接受的思想观念。即有最高的精神,又有最低的精神。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做得好。二是精神必须植根于社会现实,不能尽玩一些虚的,否则就没有学生愿意相信。如今,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丰富更便捷,客观上也要求班级精神的培育不能脱离实际。三是要善于运用时事形势激发培育班级精神。时事大事是培育班级精神的最好的“催化剂”,如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世界杯、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
(三)培育班级精神目标必须清晰明确。目标不能含糊其词,这一段时间要达到什么?实现什么?分多少步走?都要明确清晰。这就要求必须作好观察摸底,准确判断,然后提交班级成员共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达到思想升华,形成共识后实施。如重点班的班级精神可以是“奉献拼搏,争当第一”;普通班的班级精神可以是“友爱互助,团结礼让”,让班级每一个成员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把班级打造成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和谐共处。
(四)培育班级精神必须循序渐进。精神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慢功细活,不能一蹴而就。除了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外,还要有一个周密的时间表,真正地精打细算,把各个目标精细到周历中去,到月份中去,到学期中去。要通盘考虑各个因素,抓住主要环节,先易后难加以解决。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是组织学生制订班训,制订班级公约,让学生养成了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意识,抓好班级纪律;其次是培养良好的班级精神内涵;最后才是追求班级的竞争力。而且,要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实践工作中笔者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办法:第一,通过认真策划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进行有效的头脑风暴。第二,实施“提前到教室10分钟”活动。要求本班成员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通过这短短的10分钟,总结点评前一天班级情况及今天应该注意事项,或者讲一个故事、一个时事等有励志思想内容的,或者是展示一个即将到来的前景,提出新的任务等,时刻让学生保持一种昂扬的状态投入一天的学习生活。这10分钟虽短,但它却非常宝贵:一是培养意志力,年轻人喜欢赖床的毛病解决了。二是利用好这短短10分钟,点评、激励、阐明做人做事道理,始终让学生觉得,我是这个班级大家庭的一员并为此骄傲。
(五)培育班级精神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一是渗透前景教育观念。在改造学生的思想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青少年是富有幻想的一个群体,当学生的幻想指向于集体活动,指向于集体发展的前景时,它不仅可以使整个集体变得生机勃勃、奋发有为,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奔向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关心、热爱集体。二是渗透平等教育观念。平等是集体组成的基础,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平等的,千万不能仅仅以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人。要明确文化成绩好是为班级争光,体育成绩好是为班级争光,更应该提倡讲道德守纪律也是为了班级争光的观念。因为,这样人人都可以做得到,每个人都能找到了自己在班级的存在价值,才有了参与的愉悦感。只有平等,集体才有很强的凝聚力,大家才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集体的力量才会不断壮大。三是发挥班团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一个班集体,班团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组织。要充分发挥班团组织开展好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通过学生骨干使活动意向得以充分实现,并从中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创建一种既充满团结友爱又有浓厚竞争氛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发自觉的集体意识。
(六)培育班级精神必须服从共产主义信仰。也就是精神必须服从于信仰,不能与信仰相悖,背道而驰则如无根之水,不能长久。同时,班级精神的教育及其规范应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创新空间,并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与“中国梦”的教育相符。
【参考文献】
[1][英]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樊艳芬.《浅谈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新思路——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09(22)
[3]李建忠,黄琴,刘松年.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探析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4]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作者简介】梁庆红(1978-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百色市德保高中教师,中学一级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