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播剧的艺术审美价值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2019年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获奖作品为例,从主题意蕴和人物特质、故事情节的悲剧美感、喜剧性的团圆收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一部引人入胜的广播剧除了故事主线清晰、剧情发展跌宕起伏外,也必须在剧情当中赋予艺术审美价值,并在陶冶性情中生发出倡导真善美、宣扬正能量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广播剧 戏剧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一个迅速变化又多元发展的现实社会,是造就一部优秀剧本的最佳推手。新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为广播剧的创作生产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广播剧剧作家应积极走进百姓生活,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创作精品感召和激励人民,助推广播剧事业繁荣。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广播剧是文艺创作的重要部分,广播剧创作同样需要用强大的精神引领力铸造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①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②铸就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高峰,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包括广播剧创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正确导向,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沿着“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路径砥砺前行。
  新时代的广播剧创作应该用通俗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呈现社会生活,体现出时代的追求,并兼顾不容忽视的人物语言、背景音乐等艺术技巧,从创意、编剧、制作到最后合成,形成一门具有专业技术含量的艺术作品。
  匈牙利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 George Lukacs)认为,在写实主义的“叙述”里,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事件之间,都是透过与社会的互动而表现出来的。③与广播剧创作的使命相同,剧作家必须敏锐地感受到所处的生活环境里存在的“可变”和“可动”等因素,借由对人生正确的描述,并通过独具匠心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技巧来展现社会的发展,具体生动地呈现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忠实地反映时代的进步。
  本文以2019年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获奖作品为例,将时代主流价值观、审美取向、文化内涵作为探究对象,对故事题材、人物类型及其性格、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广播剧所蕴含的戏剧艺术之美。
  一、主题意蕴和人物特质的崇高美感
  广播剧的角色可以是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也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如广播剧《大爱人间》里的周恩来,烙印在听众心底的是他对事业、爱情和亲情的忠诚,洋溢着有血有肉的人性光辉;儿童广播剧《“事儿妈”宋小娥》里的宋小娥是一个活泼善良又充满好奇的5岁小女孩,但是其幼小心灵里又深藏着极强的正义感。剧本中的这些主要角色,不论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还是生活周遭随处可见的基层民众,在故事中都展现出身处困境仍坚持信仰、不惧艰难、勇于担当的品质,令听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震撼,此即是美学理论中崇高美感的展现。
  所谓“崇高”,是一种突出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与矛盾,进而体现主体的人格力量,展示主体征服和掌握客体的坚强意志,其所呈现的情感力度甚为强烈,是具有以痛感、压抑感为基础,由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快感的复杂心理体验。④崇高美感在经验世界的具体呈现,是人在面临强大的外部力量时心理对抗的过程,以及通过内在精神或外部行为的斗争之后,所获得的自我实践之成就感。
  若以此来观察2019年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获奖作品,故事里的主要角色皆具备了崇高美感的特质。例如:广播连续剧《大国工匠》里的孙大庆等人终其一生在工作上的专注和敬业.《今生无悔》中我国核潜艇设计师黄晖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青春,《闽宁镇》里以雷春桦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以克难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在脱贫攻坚中坚持不懈,《大爱人间》以周总理侄女周秉德的视角述说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为民、忠于爱情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广播剧里所展现出来的夫妻情、战友情、同志情等人间真情,都是崇高美感的鲜明表现。
  二、故事情节的悲剧美感
  本文关注点为广播剧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现的悲剧性( the tragic)和悲剧美(the tragic beauty)。“悲剧”作为审美形态和美学范畴的专业术语,并非是和一般的“喜剧”相对的意思,也并非单纯指令人感伤的不幸或者悲惨遭遇,它不同于在日常生活或大众传播中用来单指一个事件的最后结果,而是一种在事件进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原理。
  所谓的悲剧性或悲剧美,是指具有值得人同情、认同的个体,在特定必然性的社会冲突中,遭遇不应有却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的同时,个性遭到毁灭或者人性受到伤害,并激起审美者的悲伤、怜悯等复杂审美情感,乃至发生某种转变的某一种审美形态。⑤英国学者安德鲁·本尼特( AndrewBennett)等人认为,悲剧审美形态必须同时具有四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包括悲剧人物、悲剧事件、悲剧悖论以及由悲剧审美的主体所承担的悲剧效果。⑤悲剧人物是值得人同情的个性化人物;悲剧事件是指悲剧人物遭遇一个结局不幸的悲惨事件,并经常使其个性遭到毁灭或者在人性上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悲剧悖论是指悲剧人物遭遇痛苦甚至死亡以及其人性的伤害或丧失,这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又是令人无法接受的;悲剧效果是审美接受者在基于上述的悲剧三要素之后,在心中所体现出来的怜悯与悲伤的诸多复杂情感反映出的审美感受。这种分析方法被很多美学研究者普遍认同,其中关于悲劇人物,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模仿。”⑦他认为悲剧的理想人选既不是极度善良的人,也非穷凶极恶的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会犯错误的好人”或“会有过失的好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一般情况下,平凡人确实会因为个人主观的心态而出现错误的判断,会因为自身的言行举止而影响事件的结局,也会因为不能自由选择的外在环境而导致无法预期的结果。例如:广播剧《刀锋逐梦》取材于“中国短道速滑之父”孟庆余教练的生平事迹,故事里认真又好胜的小运动员王晓蒙在结冰的河面上练习时,越过警戒线,掉人冰窟窿,险些丧命,甚至其父也因为这件事而严厉禁止王晓蒙继续滑冰。这位小运动员的性格在本质上是善良而且上进的,却因为偶然的好胜心理而险些酿成重大悲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眼于广电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技术应用实践的现状与趋势,结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技术运用,提出互联网技术在媒体融合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应尽快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网络技术人员与媒体应用人员存在的合作障碍,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堵住大数据管控不当等带来的安全风险。  【關键词】媒体融合 技术应用 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传播新技术的应用
期刊
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形势下,我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决战时期。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展开全面进攻。8月18日,苏军先遣部队的伞兵抵达哈尔滨马家沟机场。那一年,哈尔滨的城市人口已经有70万人,有近20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苏联、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朝鲜等国家的侨民有3万多人。广播成为重要的舆论工具。哈尔滨电台当年有三套广播频率,城市里有4.6万台收音机。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佛山人民广播电台在确保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培育全媒型团队的实践探索,梳理出打造融媒新项目、完善融媒奖励机制、建立融媒培训体系等三个重点做法,并归纳了地方电台在融媒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关键词】全国两会 融媒 地方电台 队伍转型 人和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全国两会是媒体展示、比拼融媒实力的大舞台。广东佛山人民广播电台(简称
期刊
摘 要: 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是一项将施肥、灌溉及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栽培技术。通过采用最新最佳育苗嫁接技术、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留蔓整枝技术、植株化学调控技术、实施机械化等一套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简化栽培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实现西瓜栽培操作程序的简约化,高效生产出安全优质的西瓜。   关键词: 西瓜; 简约化; 栽培技术  Simplified Crop Manag
期刊
【摘要】理顺机制体制,建设融媒体共享平台,是县级媒体走出困境、赢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省玉门市、敦煌市通过搭建融媒体共享平台,解决了县级媒体长期存在的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等问题,实现了内容生产流程的再造和媒体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并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生活服务等功能融入手机客户端,打造了“新闻+政务+服务”的甘肃省县级融媒体建设模式。  【关键
期刊
【摘要】传统广播已在互联网冲击下逐渐丧失汽车场景中音频的独占优势。本文对传统广播即将迎来的场景危机进行分析,提出媒体要加快内合外联步伐,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积极研发和应用相关技术化解危机。  【关键词】场景危机 5G 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飞跃。曾几何时,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私家车拥有量大幅增加,让
期刊
【摘要】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音乐调频广播通过“音乐+场景”“朗诵+文学”“创作+体验”三大模式,打通了浙江省的文旅融合之路。本文着重介绍广播媒体利用声音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模式,并分析如何通过这一模式扩展广播媒体的经营战略,实现声音传播的多元价值。  【关键词】声音 文化 旅游 融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文旅转型升级方面可谓
期刊
【摘要】植入式口播广告是近年来在广播娱乐节目中新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其表现手法是主持人采取巧妙的口播方式将商家产品融入节目。本文以河南广播电视台私家车广播早间节目《唱行早高峰·陪你压马路》为例,探讨此类植入式口播广告的植入原则、使广告与节目怎样有效相融、如何提高主体播出者的业务素质等。  【关键词】植入式广告 广播节目 有效相融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植入式广告
期刊
【摘要】云南广播电视台聚焦云南11个“直过民族”与人口较少民族,以“精准脱贫”为主题,策划推出了11场多语种大型融媒体直播。本文梳理和总结了云南台直播的经验和特点:紧扣时代命题,回应大众关切;联动发声、融合传播、移动优先;“本位视角”双语直播,群众“唱戏”;多维度勾勒“直过民族”跨越历史画卷;群众关注认可,传播力延伸周边民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建构民族认同。  【关键词】直过民族 脱
期刊
【摘要】本文邀请学界业界专家对人民广播近80年的发展进行提炼总结,对互联网化的广播提出建议。认为党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广播事业的核心驱动力,在融媒体传播时代,打造互联网广播的同时更要传承和坚守广播的党性和人民性,以“四全媒体”为方向,积极拓展广播的能效。  【关键词】中国人民广播事业80周年 党性和人民性 媒体融合 互联网广播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11月,云南广播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