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谢毓寿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毓寿是我国老一辈的地震学家。从40年代初迄今,他为地震科学事业拼搏了半个世纪,在工程地震、区域地震、水库地震和历史地震诸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治学严谨,待人热忱,勇于进取,刻苦奋进,把全身心都献给了祖国的地震事业。如今,他虽已年愈古稀,仍孜孜不倦地为地震科学事业再立新功。
其他文献
1988年5月24日,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地区指定专业委员会发表了“南关东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可能(在10—20年内)发生7级直下型地震的紧迫性”的意见。首都圈过去曾儿次遭受地震灾害,预报这种7级的直下型地震是众望所归。可是,人们一直普遍认为,预报8级地震姑且不说,就是预报7级地震也非常困难,尤其是首都圈内人为干扰大,很难捕捉到
期刊
在美国诞生了一门称为“实时地震学”的新地震学。倡导这一学说的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研究所所长金森博雄。重视“地震发生后”地震学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地震预测。日本也有地震学的权威机构——地震预测联络会,形成了根据各种前兆现象预测大地震发生并与政府和自治体进行联系的体系。但现实的问题是很难作出准确的预测。即使发现了前兆现象,也不一定就会发生大地震。我们常常不可
期刊
1992年8月21日,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制定了《南关东地区直下型地震对策大纲》。下面,就其出台过程做一说明。南关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研究与地震预报现状南关东地区是指包括东京首都圈在内的1
期刊
1992年12月,首都圈(38.5°—41.0°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M_L≥2.0地震17次,震级最大为12月11日山西浑源东北M_L3.0地震。本区地震活动月频度偏高,大同余震活动又出现一次起伏,三河平谷小震活动也有所增强。(见下表)。
期刊
1992年10—11月份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_L≥3.0地震20次,其中10月份发生地震8次,11月份发生地震12次。最为显著的事件是1992年10月22日江苏射阳M_L5.0地震和1992年11月4日黄海M_L4.9地震。江苏和黄海北部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继续显著增强。(见下表)
期刊
1992年7—12月在全国范围内共发生 M_S>4.5级地震21次,其中4.5—4.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0次,大于6的地震4次。大陆地区仅发生6级地震1次,即1992年7月30日西藏尼木发生的 M_S6.5地震。地震活动总体水平持续偏低(见下表)。
期刊
华北地区(33°—42°N,111°—125°E)范围内,1992年12月份共发生 M_L≥3.0地震8次,其中最显著的事件是1992年12月27日山西运城发生的 M_L3.9地震。本月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基本正常(见下表)。
期刊
1993年1月份在首都圈(38.0°—41.°N,113.0°—120.0°E)范围内,共发生 M_L≥2.0地震10次,震级最大为1月6日河北蔚县东南 M_L3.1地震。地震活动基本正常(见下表)。
期刊
日本东京大学基础部副教授丸山茂德等人组成的地球史研究小组已找到38亿年前就有板块运动的证据。他们于1990—1991年期间对有着40—35亿年前岩石的加拿大中部和东部、澳大利亚西部以及格陵兰岛进行了实地调查。格陵兰岛西部伊斯亚(译音)地区的岩石虽然受到了热等变质作用,但若仔细调查,则可发现岩石下部是由海底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的
期刊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副教授佐佐恭二等人开发出可以再现地震引起的大滑坡的“环状剪切型地震滑坡再现装置”该装置是把取自有可能在地震时发生滑坡的边坡的大约5公斤土装进不锈钢的环状物(直径31厘米,高12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