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平等对话,让学生产生兴趣,再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活动,并始终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思考。
一、以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有利情境
万事开头难。好的导入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
1.用身边故事激情导入。把学生可能遇到的生活场景或同龄人的真人真事或者把真实、重大的社会事件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课堂中引进最新的时事新闻材料和社会最热点的问题,如神舟九号、食品安全、两会、校车等问题引入课堂,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讲《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一课时,笔者介绍了安琳的故事。安琳,胶南中心中学学生。6岁时开始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早起、晚睡,洗衣、做饭,照顾母亲,帮父种地,从小挑起了家庭重担。生活的重负下,她一直勤于学业,科科成绩名列前茅。“春蕾之星”的桂冠下,是一张直面艰辛却充满憧憬的笑脸。这个身边的同龄人的故事给学生强烈的心理上的震撼,这样就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心理上的撬动,既保证了学习的目标明确,又吸引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用多媒体激趣导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视频、图片、漫画、音乐等引进课堂,创设视听情境。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帮助师生创设情境、引发思维、启迪思想、碰撞火花、加强理解,最终顿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运用多媒体带来的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讲《可持续发展》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三个短片,分别介绍了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给学生带来视觉上心理上强烈的冲击,促使学生去努力地思索和感受,从而给他们很大的启迪,为下面的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以精心设计的精彩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要靠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全面参与。笔者尝试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使他们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
1.运用游戏小品等活动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在讲《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体验合作的活动:心有灵犀,巧记商标。先出示规则:大屏幕将出示16枚大家熟悉的商标,限时20秒,充分发挥小组配合的优势,看哪个小组记得多、记得准,活动结束由学生谈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和感受。
学生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些感悟,对于理解知识有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更能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这些观念,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升,正所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运用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通过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发挥主体作用。课堂上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小组同学展开自学、质疑、讨论、释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捆绑的模式又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努力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保证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在辩题的选择上,除了考虑到问题要有两难性,还要特别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状况入手选题,使学生有据可依,有理可引。
在讲《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初中阶段,交往和学习谁更重要”的辩题。在辩论中学生不仅分别谈到了交往和学习的重要性,还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佐证。激烈的辩论中反方同学思维也非常的活跃,他们从长远角度考虑,指出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会失去朋友。辩论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三、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為学习的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归宿在于对学生进行方法点拨,逐步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时指导学生进行“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明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精读”就是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
2.整体把握形成知识体系,训练指导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构建知识框架。这样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灵活运用。对学生解题能力进行指导,既可以使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学习感觉得心应手,富有兴趣,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
有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才有学生真正的成长和教师个人的发展,以及学科价值的体现。
一、以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有利情境
万事开头难。好的导入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
1.用身边故事激情导入。把学生可能遇到的生活场景或同龄人的真人真事或者把真实、重大的社会事件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课堂中引进最新的时事新闻材料和社会最热点的问题,如神舟九号、食品安全、两会、校车等问题引入课堂,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讲《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一课时,笔者介绍了安琳的故事。安琳,胶南中心中学学生。6岁时开始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早起、晚睡,洗衣、做饭,照顾母亲,帮父种地,从小挑起了家庭重担。生活的重负下,她一直勤于学业,科科成绩名列前茅。“春蕾之星”的桂冠下,是一张直面艰辛却充满憧憬的笑脸。这个身边的同龄人的故事给学生强烈的心理上的震撼,这样就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心理上的撬动,既保证了学习的目标明确,又吸引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用多媒体激趣导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视频、图片、漫画、音乐等引进课堂,创设视听情境。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帮助师生创设情境、引发思维、启迪思想、碰撞火花、加强理解,最终顿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运用多媒体带来的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讲《可持续发展》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三个短片,分别介绍了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给学生带来视觉上心理上强烈的冲击,促使学生去努力地思索和感受,从而给他们很大的启迪,为下面的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以精心设计的精彩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要靠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调动学生全面参与。笔者尝试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使他们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
1.运用游戏小品等活动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在讲《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笔者设计了一个体验合作的活动:心有灵犀,巧记商标。先出示规则:大屏幕将出示16枚大家熟悉的商标,限时20秒,充分发挥小组配合的优势,看哪个小组记得多、记得准,活动结束由学生谈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和感受。
学生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些感悟,对于理解知识有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更能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这些观念,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升,正所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运用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通过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发挥主体作用。课堂上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小组同学展开自学、质疑、讨论、释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捆绑的模式又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努力做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保证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在辩题的选择上,除了考虑到问题要有两难性,还要特别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状况入手选题,使学生有据可依,有理可引。
在讲《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初中阶段,交往和学习谁更重要”的辩题。在辩论中学生不仅分别谈到了交往和学习的重要性,还举出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佐证。激烈的辩论中反方同学思维也非常的活跃,他们从长远角度考虑,指出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会失去朋友。辩论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三、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為学习的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归宿在于对学生进行方法点拨,逐步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时指导学生进行“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明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精读”就是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
2.整体把握形成知识体系,训练指导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构建知识框架。这样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灵活运用。对学生解题能力进行指导,既可以使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学习感觉得心应手,富有兴趣,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
有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才有学生真正的成长和教师个人的发展,以及学科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