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一种爱的“打扰”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公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睡着,形容枯槁。我悄悄问过在这家医院当医生的同学,他说我外公作为一个罹患癌症的九旬老人,还能维持这等状态已属难得,但是在世时日恐怕不会太多了。
  生活已经把我的感官磨砺得越来越粗糙,哪怕面对真正的聚散离合,也不再有太多的情感起伏。我会不自觉地拒绝那些脆薄的感伤和过于精致的感动。面对曾经那么熟悉的外公缠绵于病榻,我并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泪眼婆娑。
  可是我没想到,我记忆里一辈子都在微笑的外公,会瞬间老泪纵横。当他睁开眼睛,费了半天劲认出我以后,便喊着我的名字,挣扎着要坐起来,但最终没有成功。被困在病床上的外公一边流着泪,一边习惯性地保持着笑意,从嗓子里很艰难地说:“你看呵,外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
  就在那泪眼模糊的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冷血”,我以为已经百炼成钢的那颗心其实并没有变得达观智慧,它只是被蒙上了厚厚的灰尘。从孩提时就拥有的太多记忆刹那间涌上心头,让我的鼻头发酸。
  一个月以后,我再次回老家看望外公时,他已经开不了口了,从头到尾我们只有短暂的目光交流。再后来,就是永诀。
  我曾经想好好地“打扰”一下外公的,向他探询大半个世纪峥嵘岁月中经历的人和事。我隐约知道那真的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传奇,内容丰厚得可以写一部书。但我还是错过了。我错过了陪伴,错过了倾听,错过了那些无处认领的心事,错过了很多从此没有着落的乡愁。
  总以为亲人之间的相聚和陪伴,是件天长地久的事。一生多漫长啊,漫长到我们不屑于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天。可真的漫长吗?记得有一阵子网上流行过一个话题,就是计算一下这一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还有多少。有人算来算去,把自己算哭了,因为算到最后才发现,未来可以陪伴父母的日子竟然只有区区几十天:长年工作在外,好不容易过年回一次家,多数时间还跑到外面与朋友同学应酬,留给父母的时间悭吝无比。而对父母来说,时光的沙漏一刻不停地在流淌,他们经不起太长久的等待。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呢?父母先是把孩子抱着,然后是牵着,再往后可能就是跟着,到了下一个路口,就远远地看着,而当孩子终于走出了视线,便只剩下了想着。这是一个从身体到心理都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过程。父母乐意看到孩子远走高飞,但无法阻止内心深处对于子女陪伴左右的渴望。
  孩子是很容易低估父母心里的那点“依赖”的,他们以为父母不在乎。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回家的次数少,有一回母亲实在想我了,就从老家坐车来看我。非常不巧,次日我就接到急务要出差,是参与一部专题片的拍摄。跟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我母亲一个劲儿地劝我工作优先。我没心没肺地径自出门去,把人生地不熟且从无城市生活经验的母亲独自扔在黑乎乎的宿舍楼里。十天,我在外面晃悠了十天。我完全无知无觉,那十天母亲是怎样熬过来的。宿舍楼里没有食堂,她用小电炉煮过几次东西,但听说电炉很快就被宿管没收了。因为怕迷路,加上那一阵是梅雨天,她几乎没有出过门。而那几天,我竟然连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的念头都没有过。
  有一些歌让听众泪奔,比如《时间都去哪儿了》和《父亲》;有一些话让人感慨动容,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它们都准确地戳中了今天人们的痛点和泪点。是的,要陪伴,不要错过;要陪伴,少些别离。
  可是,爱很简单,陪伴不易。
  根据我一位好友的原著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小别离》前一阵在浙江卫视热播。剧中,三个家庭正面临着是否要送孩子出国读高中的抉择难题。出国就意味着小别离,当然会有很多不舍。可是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不是别离的伤感,而是陪伴的烦恼。亲子之间,竟有那么多误解,那么多因爱而生的焦虑,那么多青春期尖锐的痛楚。我边追剧边看弹幕,也窥见了许多青少年观众的真实心声。他们几乎是痛恨父母对自己的干预和约束,总觉得青春成长受到了太多的干扰。可是,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打扰何尝不是一种爱?
  陪伴中,必然有磕磕碰碰,有唠唠叨叨,有不耐烦和焦躁,有迁就和容忍,当然也有默契和温暖。陪伴是诉说与倾听,注视与回应,抚慰与理解。陪伴是与在乎的人、相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经历风雨,一起领略路上的风景,一起参与彼此的人生。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独自在玩耍的六岁儿子屡次跑过来“打扰”。看到我不耐烦的表情,他恳求道:“我想在这儿坐几分钟嘛!”好吧,就让他在一旁吵闹着陪我,或者让我沉默着伴他。他一遍遍唱着“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好不容易停歇下来,又开始发出各种我听不懂的声音,然后开关电扇,拍皮球,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然后……我突然感觉身边安静了下来,抬起头打量,才发现不知何时小家伙已自己走开了。
  在那一瞬间,我竟怅然若失。
其他文献
好累啊  学期才过了一半  期中考试却迫在眉睫  春节这么远 学期又这么长  我埋在书堆里  焦头烂额地刷题  糟糕啦  差点忘了要给天蝎座和射手座送上生日礼物  还要给远方的伙伴寄去祝福  叮嘱他们注意保暖 好好加油  我也会加油哒  我觉得不累了  日子就这样过着  挺好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始于元代末年的苏州昆山一带,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2001年,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弦管遍天下  明万历年间,中秋节,苏州人倾城阖户奔向城外的虎丘,共赴“中秋曲会”。张岱和袁宏道躬逢
十一 小鹿长大了  乔戴站在黑夜里连声叫唤着小鹿的名字,心里发起慌来,他转回到大路上,小旗终于从森林里向他疾奔而来。乔戴紧紧地抱住它,紧得它不耐烦地拼命挣扎。  二月的一个温暖晴朗的日子,乔戴带着小鹿去灰岩坑玩,他从底部朝上望去,小旗站在灰岩坑的顶上,映出它的黑色剪影。刹那间,乔戴感到惊讶,他好像觉得它变成了另外一只鹿。小旗长得这么大了……他从来没有发现小旗长得如此快过。他回到家里,来到彭尼那儿,
因为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工作,我遇见同学的机会比较多。那些在一起混过四年的男生女生,就像喜欢洄游的鲑鱼,时不时地会回到这座城市怀旧一番。他们特别愿意在母校附近逗留,那儿的一家茶馆也就成了我与同学们聚会的老巢。  除了回忆逝水年华,我们当然也聊同学们的现在时,会不能免俗地谈论谁走得更远,谁领略更多风光,谁的人生更出彩。而在我的感觉中,“出彩”与“出局”之间的距离,也许只是一片薄薄的电视荧屏。比如
有段时间,班主任“小马哥”对班级纪律管得特别严。谁上课讲话被他逮到,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下场:被他拎出教室单独教育10分钟。  我和祥仔私下讨论过原因。我认为,一定是“小马哥”的妻子邓老师(也在我们学校教书)快生孩子了,他异常焦虑,特别容易上火。  “可电视剧里那些快做爸爸的人,不都喜上眉梢兴奋无比吗?”祥仔不解地问。  “这你就不懂了,”我装作很专业地回答,“男人一旦做了老师,都免不了会有点神经质,
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特别喜欢田径。最近我偶然发现一个现象:不管在我们学校里,还是在各种国际国内大赛中,凡是需要绕圈跑的项目,运动员都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跑。这是为什么呢?  ——温州 飞奔的猪    最简单的回答是:这是国际田联的规定。  其实,1912年之前还没有这样的规定,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径赛项目就是顺时针方向跑的。那么后来为什么统一改为逆时针跑、向左转弯呢?国际田联并没有
世界有时候挺奇怪。几乎每个人都觉得“我是个好人”,可是许多人却常常感慨“现在好人太少了”。大人从小教育我们“要做好人”,但假如我们因为做好人吃了一点亏,他们又会说“谁叫你做好人的”……  前段时间我从新闻里看到了几个好人的故事,于是想和大家来说一说。  “最美司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今年5月29日中午,一辆载满乘客的长途大巴正疾驶在从无锡到杭州的高速公路上,突然一声巨响,一个不明金属块从天而降
我是一名初三学生,这事有点不好意思说。前些日子,我们班来了一位实习老师,长得特别帅,课也讲得非常好。我渐渐发现自己居然爱上他了。现在他走了,我的心里很凌乱。  嘉 欣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明言:“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在初三枯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突然闯入一个帅帅的实习老师,估计变得凌乱的,还不止你这一颗羞涩的心呢。你此刻体验的情感非常正常,不用背上思想包袱。  中学生活比较单调
五 去赫托奶奶家做客  是小鹿出生的季节了。乔戴透过树丛看到了小小尖尖的蹄子所画出的窗花格般的娇嫩脚印。每到一个地方,不论是去灰岩坑,还是到牲口活动场地南面的马利兰栎树林砍柴,他总是一面走,一面留神地看着地面,看看有没有它们来去的足印。每当乔戴发现一对孪生小鹿的足迹,他就几乎不能自制。  一天晚上,他向他妈妈首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妈,我们有很多牛奶啦,让我养一只小鹿做我的宠物,好吗?一只有斑点
70年后的今天,我们找到了他们中的几位。  70年前的9月,他们也许是世界上最百感交集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终于盼来了年年为之苦战、日夜为之煎熬的结果——胜利!  他们的名字叫——抗战老兵。  这个名字,在人们脑海中似乎已经定格成为一组英雄雕像——就如同每到胜利纪念日,我们就会去聆听老兵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一样,“以示纪念”。  其实,不应该仅仅如此吧。  请凝视这张由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拍下的照片,